06.20 法外之地丨众筹、互助,慈善、公益,NO!就是个生意

法外之地丨众筹、互助,慈善、公益,NO!就是个生意

无论是盛行的大病众筹,亦或用户量颇大的互助平台,皆以保险一线之隔。

保险代理、经纪等相关牌照的纳入,及与保险公司的先后签约,诉说着这类平台的商业模式。

联想这类平台早年直接以“保险”之名获客,如今依旧有意为之的“保障”与“保险”的擦边球行止,高效的获客手法背后,遍布监管、行业之担忧。

数轮、数亿风险投资的资本加持中,是对这类平台鱼龙混杂现状的担忧,是对之风险管控能力、治理结构薄弱的担忧,也是对之与持牌金融领域间有意模糊概念的担忧。

众筹、互助与保险傻傻分不清楚中,几元、十几元众筹、互助金或许对普通消费者无关痛痒,但他背后是对一个行业的信任度。

两会合并,“有牌无牌,涉及钱的都要管起来”的监管走向中,不再有法外之地。

慈善公益第一面

传统互联网创业路子,圈人圈钱

大病筹款用XX筹,0手续费;

筹到多少给多少,银行转账手续费由XX筹承担;

行善是一种轮回;

平时助一人,难时亿人助;

一人患病,众人均摊。

十八般脑洞,标语亮眼,也透着互联网创业企业的味道。

仅站在商业的角度衡量,大病众筹、互助类平台的“免费午餐”式打法乃互联网公司经典战术,借风险投资之手培育市场,烧钱圈下大量用户,不失为一种获客的高效手法。

坐看滴滴、美团、饿了吗、拼多多……等互联网新贵的成长,均验证了这一方法论的可行性。

所不同在于一手“公益、慈善”的感情牌打得甚好,乃至可衍生造词“公益创业”。

通行的做法也是找到“金主”——融资——推广——获取用户。

法外之地丨众筹、互助,慈善、公益,NO!就是个生意

《今日保险》统计的10家较为知名的大病众筹平台,有多家完成融资。如朋友圈中常见的轻松筹、水滴筹、慈善筹等先后达成数轮融资。

轻松筹一共进行了A轮、B轮、B+轮、C轮四轮融资,资金数额达6000多万美元。C轮融资高达2800万美元,由IDG资本旗下成长期基金领投,德同资本、同道资本、腾讯、道生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水滴筹也经历种子轮、天使轮、A轮融资金额超过2亿元。最新的A轮融资为1.6亿元,除了美团点评、高榕资本、IDG资本跟投,还引入了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创新工场、蓝驰创投等公司。

其他大病筹备平台多完成百万或千万级别融资。

法外之地丨众筹、互助,慈善、公益,NO!就是个生意

互助类平台中,e互助、夸克联盟等也先后完成数次融资,会员数量也达到百万级别,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用户数量达到千万级别。

相对于商业保险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年度保费,几元钱甚至免费、倒贴的市场推广,大病众筹、互助类平台用户数迅速做大,少则数十万、百万会员,多则会员数量过亿。

再看,大病众筹、互助类平台的创始人多是拥有互联网创业公司履历之人,很是熟悉这套属于互联网企业的打法。

慈善公益第二面

巨资购入保险牌照

导流、免费的“互联网”铁律、“慈善、公益”之名,加上千万甚至过亿的推广运营费用,看似“免费”的策略下,轻松圈下巨量用户数据。

慈善公益盛名之下,借场景化大流量做保险或许才是真正意图。

实际上,这些大病众筹、互助平台的商业保险路径慢慢浮出水面,露出真容。20家平台中,轻松筹、水滴公司已获得保险经纪牌照。

2016年8月,轻松筹取得了保险经纪牌照。同年底,轻松筹上线轻松e保。

2016年9月,水滴公司收购了一家拥有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的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上线“水滴保”,开始向用户推荐保险产品。

2018年6月8日,轻松筹与泰康在线签订合作协议。

互助类平台的商业模式,几乎全部指向保险。部分平台单日保费破3000万的业绩,则在加速这一模式变现。

事实上,无论是保险代理还是保险经纪牌照,5000万实缴注册资本金是基本。按照当前一张全国性保险代理、经纪牌照2500——3000万的价格计算,如果选择购买一张销售保险的中介牌照的耗资约在七八千万。

对于创业企业而言,七八千万资本金的消耗是压力,也是对商业保险领域的青睐。

疑惑在于消费者教育严重匮乏的国内保险领域,本就不太明白商业保险之逻辑和概念的消费者是否明白这类平台和保险之间的界限?

况且这类平台发展初期堂而皇之以“保险” 名义敛取客户的行为并不少见,会不会带来更深层次的误解?

且不谈更多的这类平台是否具备保险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有没有科学的提取责任准备金,缺乏专业监管的背景下是否具备财务稳定性——赔付能力。

慈善公益第三面

这不再是法外之地

6月初业内流出的《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打击非法商业保险活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将严查非法无牌照金融活动,旗帜鲜明打击非法、净化市场;

打击重点中包括未经批准经营保险业务或保险中介业务。

“从法无规定即可为,到法无规定不可为”的监管转变中,各大互助、众筹平台先后撇清和保险的区别。

“互助不是保险,加入互助计划是单向的捐赠或捐助行为,不能预期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月,不承诺刚性赔付。”

早在2015年,时任保险监管部门曾发布风险提示,部分“互助计划”经营主体借保险尤其是借相互保险名义进行公开宣传、销售,极易造成保险消费者将其与保险产品混淆,存在诸多潜在风险,主要集中在意外互助和重大疾病互助等领域。

随后即有平台借这一监管风向直接关闭平台,过往互助名单、运营费用、成本支出等核心账目也不了了之。

运营平台权限过大、越权操作导致的会员地位弱势,侵害会员权益、资金缺乏监管等监管盲点曝光,无人监管灰色地带就此而生。

几元、十几元的人均互助金的“失联”也难有消费者执着追究到底,不知是否涉及非法集资?

为了规避监管风险——取得保险相关牌照的众筹、互助类平台的控股公司,依旧会保持保险牌照和平台间的独立关系,但展业场景还在平台中。

相对于持牌金融领域的严格管控,非持牌平台的风险方是大隐患。动辄千万、过亿的用户数据,一旦风险扩散,将一发不可收拾。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最终迁怒的恐还是持牌的金融机构。

想起了朋友圈中的一则轶事,关闭了几十万会员的互助平台后,那个年轻的创始人开始晒各地旅游美照与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