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網籌金融:銀行淨值化轉型已成大趨勢

網籌金融:銀行淨值化轉型已成大趨勢

銀行理財向淨值化轉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破剛性兌付。銀行要定期披露產品的淨值,而且淨值要與資產價格緊密掛鉤,能真實反映資金的盈虧狀況。資管新規規定,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優先採用市值法,並明確了攤餘成本法的適用條件。在業內看來,打破剛性兌付,實行淨值化管理對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是以“有效性”來衡量的,其“有效性”的表現之一就是投資者在分散化競爭交易中形成反映市場風險的價格。保本銀行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特徵會抬高無風險利率,使金融市場的價格信號受到干擾,無法正確配置資源。

銀行理財的淨值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但是,在轉型過程中,還要分清“真淨值”與“偽淨值”。淨值型理財產品將有助於破除剛性兌付對資金價格的干擾,使資金價格正確反映市場供需情況和違約風險,對不同程度的風險合理識別並定價,提高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

對於投資者而言,由於淨值型理財產品規定發行機構不能超額留存,管理費之外的收益可由投資者盡享。不僅如此,有專家表示,淨值化管理對信息披露程度更高。在自負盈虧框架下,優質的投資者將會自動實現風險分流,進而達到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目的。隨著投資者自負盈虧意識和素質的提升,有助於構建起自下而上有效率的金融市場體系,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