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慈禧扔下京師流亡西安362天,她為何選擇去那裡避難?

慈禧扔下京師流亡西安362天,她為何選擇去那裡避難?

慈禧西逃至宣化府短暫停留後,便打算繼續向西巡幸西安,但當她走到太原時,一些有影響的地方大員和高官便開始勸兩宮迴鑾,李鴻章、奕劻以及一些東南督撫以“偏安必不可成,京師必不可棄”,為由上書慈禧太后,請求兩宮迴鑾,同時一些外國公使也紛紛請慈禧回京,甚至以議和談判相威脅。

慈禧扔下京師流亡西安362天,她為何選擇去那裡避難?

其實,當時滿清政府的許多有識之士,也紛紛力勸慈禧迴鑾,並就兩宮打算去西安提出了五個有力的反對理由:第一,遷往西安就意味著失去基業;第二,西安已非雄都,還比鄰強俄勢力,不適合建都;第三,今外敵已非古時,偏安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反而可能使敵人長驅直入;第四,迴鑾京師,與國外可談判協商,已固人心;第五,從軍事上和長遠前景上來看,陝西也已不適合建都,更不利於加強海防建設。

慈禧扔下京師流亡西安362天,她為何選擇去那裡避難?

但慈禧在猶豫期間,又聽說了聯軍講西進的消息,此時已成驚弓之鳥的慈禧得知後“甚惶懼”,她雖接連下諭旨令各地防禦山西,卻仍怕聯軍攻進太原,所以在其到達太原之前就曾向軍機大臣等再次表示西巡之意,她還以光緒帝口吻對一些大臣說:“朕恭奉慈輿於十七日安抵太原,何日西巡,尚未定期。惟該省應行預備一切,固不可過事鋪張,亦不可誤聽訛言,稍存觀望,致一日西幸諸事轉形倉促”,同時,慈禧還降諭旨給陝西巡撫端方說,“朕恭奉慈輿暫行太原,本非久計,長安為自古帝王州,山川四寨,雄踞上游。著端方審度形勢,於西安府城,酌備駐蹕之所”。

慈禧扔下京師流亡西安362天,她為何選擇去那裡避難?

端方對慈禧忽然要來西安感到很惶恐,提前回復慈禧說,“西安城府當下只有南北兩處新舊巡撫衙門可供暫時駐蹕。”就這樣,雖然有很多督撫反對兩宮西幸西安,但慈禧當時西進之意已決,遂於閏八月初六(9月29日)下詔巡幸西安。兩天後(庚子年閏八月初八,即1900年10月1日),慈禧一行自太原起鑾西幸西安,因為此後經過的路途各地受戰禍影響較小,所以一路吃喝用度等都比較完備,再沒有經歷之前那樣的倉促困苦情況。

慈禧扔下京師流亡西安362天,她為何選擇去那裡避難?

十八天後,即八月二十六日,慈禧一行到達了潼關,進入陝西。九月初四(10月26日),到達長安,自此至辛丑年八月二十四日(1901年10月6日),啟鑾回京,慈禧一行一共在陝西度過了362天的流亡統治生涯,在西安行在共駐蹕347天。(文/講史論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