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一股清泉山上來 敢留清白在人間——陝西隴縣東風鎮上涼泉村家風家訓故事

距離隴縣縣城東南十公里處,有一個村子,村境內幾處泉水噴湧,水質清白,千年不涸,故取名為龍泉裡(今上涼泉村一帶)。這幾股清白的泉水不僅養育了這個小村莊世代不息的村民,更重要的是,村民們以泉水為鑑,將其清白無私的品質和精神傳承了下來,久久不息,綿延不絕。

篤實尚行,潔白傳家……德高操潔,剛直不阿……志行光明,明辨是非……貧而不阿,富貴不驕;好學上進,廉潔奉公;交友以淡,須從淡定。——《龍泉家訓注養德》

500年間,為了讓村莊治理有章可循,明嘉靖至清咸豐年間,村民們制定了《龍泉鄉約十條》《龍泉家訓五則》和《龍泉鄉約注》《龍泉家訓注》,規定了立宗子、休祖廟、謹祖墳、積陰德、勤耕作、尚儉約、重婚姻、將節烈、禁遊蕩、忌嫖賭、禁懶惰等內容。其中一些條目直接錄自《論語》《禮記》中有關倫理建設的內容,在上涼泉村全面推行,作為鄉牌裡甲處理內部事務、治理教化鄉民的行為準則,規定了符合時代要求,順應人民意願的處事規範,並強調恪守法治道德、做良民百姓、不禍及鄉里宗族為第一要務,對於形成愛幼敬老、安分守法、敦厚朴實、謙虛忍讓、和睦共處的村民風俗發揮了重要作用。

遵紀守法,愛國愛家;社會公德,人人遵守……是非善惡,明辨清楚……移風易俗,厚養薄葬;公私分明,秉公辦事;廉潔從政,管理民主。——《上涼泉村村規民約》(2013年全體村民討論通過)

新中國成立以後,上涼泉村逐漸形成了新時期的村規民約,拋棄了陳舊過時的腐朽觀念,賦予了積極向上、團結和諧、勤勞致富的新內容,成為約束全體村民新的道德行為規範。這一村規民約得到了現階段全體村民的一致認可,於2013年全體村民討論通過,並得到自覺執行。

此外,上涼泉村村民趙正心利用空閒時間義務將本村的歷史及家風家訓村規民約編纂形成了《龍泉新志——隴縣東風鎮上涼泉村史》一書,全書297頁,免費發放給群眾閱覽,通過這種方式,讓良好家風口口相傳代代相傳。

據趙正心回憶,上涼泉村曾在多年前出土過一具屍體,屍頭上釘了滿滿一圈釘子,後來才瞭解到,那是當時在國法允許的前提下對橫行鄉里作惡多端之村民所執行的嚴酷家法。這種最嚴厲的家法也從側面催生了上涼泉村清白家風的時代延續,從無間斷。

龍泉水清如鏡明,魚翔淺底遏飛舟;三冬一片白雪景,獨見此處草色青。——《詠龍泉·明·趙廷鍚》

古往今來吟誦上涼泉泉水清白的詩詞歌賦不在少數,文人騷客們之所以能寫出這樣的詩句,不僅僅是因為泉水本身的清白,更是因為這裡長久以往積累下來的淳樸民風,厚道鄉賢。

據記載,明清兩朝560餘年間,上涼泉村取得功名者69人,其中秀才47人,賜進士1人,貢生1人,拔貢1人,武舉武生員19人。這些為官的村民,大都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王猛,相傳為龍泉裡王姓始祖,前秦符堅謀士,高官名士,有子六人,但只薦2人為官,四個兒子均在始平為民。趙本熙,字含英,入國子監兩年考核優等,授四川資陽知州,為官清廉,政聲卓著,為官期間只兩次寄回家中銀子160兩。

在這種鄉風民風家風的傳承和影響下,近幾年,上涼泉村更是人才輩出。趙曉剛,2003年隴縣高考狀元,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碩士研究生,現任武漢碧桂園高級工程師,公司副總經理。支英,2004年考入清華大學國際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2010年考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現在美國紐約從事經濟管理工作。

在良好家風的影響下,近年來,上涼泉村沒有出現過一起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問題,這裡的人們始終恪守著先輩們流傳下來的清白家風。

清白的泉水是天賜的禮物,清白做人、廉潔奉公是上涼泉村世代相傳的精神品質。在泉水的滋潤和清廉精神的鼓舞下,這裡的人們正繼續書寫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清白家譜。

(隴縣紀委監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