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驴得水》话剧观后感:话剧和电影的表现形式真的差挺多

这可能是一个短评,就是为了记录上周看的一个驴得水的话剧。

在北京看的,亮马桥附近的某个剧院。

——————————————————————————————————

驴得水的剧情我当然是清楚的,毕竟他是2016年的最热华语片,评分最高,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写过一个影评,当时我把他和《太阳照常升起》做比较的。因为主题实在是比较相近。

太阳照常升起,姜文将荒诞的剧情变得更荒诞,那是他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现手法,在那代人的视线里,母亲疯了就是china疯了,用隐晦的隐喻描写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驴得水借驴讽今,实在找不到能过审的朝代了,只能政治正确的将荒诞故事的时代背景调整到民国时期。

我觉得话剧和电影的表现力还是差蛮多的,原生的东西带有更多的原初的能量。

电影本就是从话剧改编而来的,电影也不像是电影,为了吸引观众还加入了一些不太喜欢的情节,似乎要在荒诞爆发的时刻加剧这种冲突,但我十分不喜欢一曼去剃头的时候,毕竟头发是女人的生命,毕竟我留到下巴的短发都还要小一年的时间呢。

直接说说我对话剧中每个符号化的人的理解吧?

整个话剧里的所有人很像是Symbol的人,每个人带有的是符号化的面具,以至于他不属于生活的那部分,在生活里很少见到如此纯粹的符号化的人。

我觉得啊。

张一曼对铁匠,其实是动了心的。

作为一个女生当然对她有更多的同情,她才是这场闹剧的最大牺牲品,疯了->自杀的他,而男人们在结尾的时候都似乎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重归于好走上了正轨。

张一曼是个上海的交际花,有很多人追求她,她也喜欢自己被众人追求的感觉,这给了一个女人自尊。

至于来到这穷乡僻壤的小镇教书,她反倒是更像给自己放了一个假,换一种生活方式,来到学生中间。

她可能没那么深刻的理想,一定要改变教育的什么什么,对于大多数小人物而言这过于奢侈了。

她的欲望很强烈,因为在这里就没有人能管她了,她来到这里寻求自己的自由,一个表现就是关于欲望的自由。

她和这里的每一个男性去shui服,但这似乎并没有什么错。

当裴说她,一曼你不应该这样的时候,她满脸的不屑,为什么我来这儿了还是要管着我?为什么男人可以女人就是不行?

铁匠则是一个活儿很好的淳朴的原始人,一曼在他的身上找到了她喜欢的东西,那份淳朴本身就是她渴求的东西。铁匠对她也着了迷,不仅是因为身体,虽然大多数就是因为身体。

后来她送了铁匠自己的头发,也因为铁匠而疯,她是真的动了心的,铁匠和那些男人不一样,他更淳朴,和上海的男人和这的男人都不一样,他更纯粹。

所以她说铁匠是畜生的时候,她内心是流血的。

她自己觉得做了过分的事儿,才慢慢的疯掉,在这荒诞的戏剧冲突里成为了牺牲品。

校长是个极其理想主义的人,他纸上谈兵,他没有想清楚自己的底线,他是有理想的,而且是有理想主义的。

但他又是世故的,可以为了理想不拘小节,脑袋不是很灵光,在遇到特派员这样的突击任务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做好指挥者的工作,给人的感觉是不靠谱的理想主义者。

他希望用欺骗来的钱去建校舍,去实现空洞的理想大梦,但他缺乏行动纲领,没有自己的底线,也没有清晰的逐步规划的意识。

最后他醒了过来,但其他人疯了。

特派员一开始就是个反派,这倒是没什么好讲。

铁匠则是个纯粹的白纸染黑的过程,最初的极其淳朴,后来有了可以触摸到利益的机会就逐步走向变质的边缘。

可怜的是一曼喜欢他的那些特质在不断的消失,而且在话剧里铁匠一直向乌纱帽低头,说明他接受的所有教育就是奴性。

未开化的人却受父辈的影响充满了奴性,充满奴性的人在得势以后贪污的更甚。

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没人是痛恨权力和腐败的,小人物痛恨的是自己没有得到权力和腐败的机会,小时候过的越苦,长大了一旦得势就会贪得更多。

何铁男,好像是这个名字吧,东北式的强横在剧情的前半段飞扬跋扈,在后半段因为一个子弹就当起了干儿子。

戏剧的反转效果十分的棒,内心中空无一物,却把自己的外表表现的十分的横,是个外强中干的符号人物。

外国人则是导演之口,只为了说出那一句Incredible China。点明了主旨。

话剧和电影不同的是,话剧是黑白琴键,有光线也有黑幕的时候。而电影则是连续故事,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下给观众细细品味的时间减少了一些。

《驴得水》话剧观后感:话剧和电影的表现形式真的差挺多

对了最近要补的书还真的蛮多的,《无人生还》《骑士团长》,and 丹布朗又出新书了。

(本篇不作为公众号的更新内容,公众号的其他内容可以搜索ydysd2c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