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心智成熟的人到底是怎樣的?

等一個人T



有書君第一次認真考慮成熟這個詞的時候,是在有書君的高中時代。那個時候,語文老師讓我們積累素材,其中有一段就是關於成熟的。具體說的大概是,成熟的人像春日裡的暖陽,明亮而不耀眼,圓潤而不露鋒芒等等之類的。

那個時候並不怎麼理解,只是覺得自己穿著一身純色的衣服,不是花裡胡哨的就是成熟;說話不說髒字,不在背後議論別人就是成熟;多看兩本書,遇事比別人冷靜理智就是成熟……

後來看到了周國平說的所謂的成長,他說,人生有三次成長,第一次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發現再怎麼努力都無濟於事的時候;第三次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並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難道成長就是等到經歷了三次成長之後,發現自己的稜角被生活磨平,並開始融入普通人生活的時候,才算是成熟嗎?


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恰如其分的自愛,不卑不亢的生活。”


自愛的人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並坦然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正確認識自己的人清楚的知道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和價值,他向上仰望發現還有能人志士,故而謙虛謹慎;他向下俯瞰發現也有貧苦百姓,所以心懷悲憫。他既能尊重別人,也能正視自己。在看清這些後,能夠自如的生活,不卑不亢。

是自己的責任就擔起來,不是自己的責任也不必忍氣吞聲。人至中年,你會發現周圍都是需要你的人,孩子、父母、另一半,都需要你的照顧,但是沒有幾個照顧你的人。這個時候,你要負責,你要撐起一個家。



拿不起的就要學會放下,忘不了的就儘量淡化。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人至中年,對自己的能力也應該有個清醒的認識。不能再像年輕時,無所顧忌的勇往直前,精力有限,體力也跟不上了。司母戊鼎再好,舉不起來,它也不屬於你,強撐著會傷了自己的,該放下的還是得放下。

有些痛苦的回憶,是那麼的記憶深刻,可能想忘都忘不了,那就試著淡化它。別用已經發生的事來懲罰自己,你已經不能改變什麼了。念念不忘只會加深你對痛苦難受的感知,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什麼了。生活是自己的,要學會放過自己。享受屬於我們自己的“平凡生活”。



有書快看


在我看來,真正心智成熟的人,懂得在入世和出世間進退自如,遊刃有餘,參透生死,淡定持重。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1、心智成熟的人,知道自己是誰,從自己的性格、氣質類型、擅長領域等各方面都瞭解了自己。因此,也能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他經過長期的思考和生活工作實踐,了悟了自己的生命方向,擁有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他會堅持自己的中心而不動搖,堅定不移地通過正確的努力,去達成生命價值感和目標。

2、心智成熟的人,比較不容易受到別人以及外界環境的消極影響。他擁有清晰的個人界限感,懂得保護自己,擁有成熟的防禦機制。對不適合自己交往的人,以及不適合自己做的事情,懂得說不。而不會沉浸於沒必要的人際交往,也不會俗務纏身,他對自己的事情經過了自己的選擇,自己的掂量,因此比較遊刃有餘。又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3、心智成熟的人,在感情方面,也相對人格發展成熟。他不會片面地依賴感情,保持著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清晰地知道,世界上除了感情之外,還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事物。比如個人的興趣愛好,專業成長,職業進步,也有友情、親情等。他不缺愛,也懂得愛自己,因此情感資源也始終豐富。他富有人情味,和同性以及異性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學習了跨性別溝通的方法,並始終在性別智商方面保持進步,因此是一個有性別魅力的人。因此,也擁有不錯的情感生活,併為之負上全責。

4、心智成熟的人,遇事冷靜,懂得分時間,分場合,調控好自己的情緒,不容易情緒爆發。他也不是沒有情緒,相反是一個富有情趣的人。他會採取放鬆、禪修、正念等方法,來和自己的情緒共處,並找到調節平衡之道。他珍惜自己的身心感受,珍惜自己的情緒體驗,懂得養生養心,也能面對並偶爾展示自己的真實面給愛的人,而不是故作堅強。他喜歡採取創造性的方式去化解情緒和問題。

5、心智成熟的人,懂得換位思考。在人際關係中,他可以根據自己、他人、環境三者的需求,而採取一種一致性溝通的方式,去獲取雙贏。他悉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真正理解了別人的需求,在關係中顯得柔和、持重、有耐性而利他,上善如水,厚德載物,他低調地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不斷自我修煉,擁有了較高的人際情商,因此也能夠更受歡迎。


心理諮詢師鄭莉


心智成熟簡單來說就是會為人處世!

具體表現在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做人有分寸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

我們一無所有的來到這個世界,又什麼也帶不走的離開,貫穿我們一生的只有兩個字,“做人”。太驕傲不好,太低調謙虛也不行,分寸之間是一個很深的學問。心智成熟的人在長輩面前會禮貌和謙虛,在小輩面前會引導和寬容。在任何人面前既不會盛氣凌人也不會低聲下氣,這就是做人的分寸,不越上限,又不低下限。

二、做事有尺度

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麻煩事,我們要怎麼處理的恰到好處需要我們好好斟酌。心智成熟的人做事不會太過分,不會自私自利,會照顧大部分人的感受。同時心智成熟的人也不會不作為,一副事不關己,無所謂的樣子。做事有尺度,凡事留有餘地。

三、說話得體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雖然有一些耍滑頭的嫌疑在裡面,但這毫無疑問就是心智成熟的絕妙體現,也是情商高的一種表現。人作為一種群居動物,我們必須很別人溝通,而如何有效的溝通將會是達成某種目的的關鍵。心智成熟的人往往幾句話就一針見血事半功倍,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便可走遍天南海北。

心智成熟不是世故圓滑,也不是虛偽做作,它是一種值得我們一生追求的恰到好處!


不得要領先生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大致在這個維度上表現良好:一內在和諧、二界限清晰、三進退有度。



一,內在和諧是我(自己)和我(自己)的關係,排在首位。心智越成熟的人,內在和諧度越高。

表現在高度的允許,高度的自在,從心所欲不逾矩。大白話是不糾結,不在自己身上製造無數的對立來消耗能量、製造焦慮。

而內在不和諧考,不光可以把身體和精神對立起來,還可以在精神內部割裂出光明的部分和黑暗的部分。外面無一事,內在也可以炮火連天。



二,界限清晰,是我與人的關係。心智成熟的人分得清楚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既不做甩鍋俠,也不做背鍋俠。

我的事情我作主,拒絕他人在自己的地盤上指手畫腳。你的事情我尊重,絕不把“ 我的” 上升成為“ 對的” ,自以為佔據了某種道德高度可以對人說三道四。

一個界限清晰的人,能教會他人以這樣的方式與自己互動,為自己也為他人構建最有營養的生態空間。



三,進退有度,是我和世界的關係。心智成熟的人尊重自然的規律、事物的法則。努力做好掌控之中的事,坦然接受掌控之外的結果。

最後,心智成熟者隨時願意更新自己原有的認知,永遠對未知的世界心存敬畏。



關注《父母學點心理學》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既是育兒學,也是人格鑑賞學。


父母學點心理學


大家好,我是曉慶,您的心靈幫手。

所謂心智成熟是指看問題比較透,比較遠,過了那種事事都斤斤計較,看人挑剔,不會被當下發生的事所迷惑,時刻保持清醒的狀態,不管做人高調還是低調都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更願意獨處,做自己,不再強人所難也不會難為自己,認同社會的多元化!其實就一句話,做人和善,不會有等級差異的概念,覺得人不管現在處在什麼地位,其實都一樣,看淡得失,注重自己內心的感受!

無論男女對於心智成熟的人來說,社會經歷都比較豐富富有較高的哲理性,可以形容為穩重成熟老練,多智多謀,隱藏很深,與人相處老謀深算一般讓人摸不準底,看人看事都是十拿九穩讓人措手不及防不勝防,又準又狠直接說中人的要害,這樣的人只佔一少部分。

生活當中,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遇到矛盾很能考驗一個人的心智是否成熟。

心智不成熟的人,遇到問題容易瞻前顧後,優柔寡斷。處理問題,事前難下決定,事後後悔自責。

而心智成熟的人則相反,善於從錯綜複雜的矛盾當中抓住牛鼻子,善於提綱挈領的解決問題。一旦形成決定,就勇往直前,積極執行,絕不後悔。

心智成熟的人,遇到別人的無謂挑戰,他不會隨別人起舞,不會穿著新鞋踩臭狗屎,也不會和垃圾人斤斤計較。

生活遠非你想象的那麼複雜,如果你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諮詢情感婚姻問題,請關注我們【心靈幫幫幫】,曉慶等你~


心靈幫幫幫


心智成熟的人到底是怎樣的?

何謂心智成熟?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我認為心智成熟的人應該具備以下特點徵,才能算作真正的心智成熟。

1、任何一個人, 無論是多麼偉大或平凡, 多麼幸運或不幸, 在其生命中總有一些傷心落寞的日子, 總會有一些孤寂難排的時刻。

當此時,是苦悶壓抑還是任意發洩?心智成熟的人不會這樣做,心智成熟的人懂得在失意的時候應該做的只是看輕一切; 當此時, 他們會靜聽心曲而不談風情, 涵容悲喜而不越雷池。成熟, 是一種層次。

2、世人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 面對一種偉大, 不敢貿然相認, 卻又不願斷然割捨。而心智成熟的人不會有這種矛盾。因為心智成熟, 所以不會隨意俯就; 因為心智成熟,所以也不會去刻意追求一些不該追求的東西。

3、任何人的生命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 , 總會有些潮起潮落, 面對生命中的輝煌與失敗, 心智成熟的人會得意怡然, 失意淡然, 他任心底荒涼卻拒絕驅使, 任萬分寂寞卻安然自得。成熟, 是一種心態。

4、生活中, 總是有人玩深沉故作高深, 也總是有人矯揉造作玩世不恭。而心智成熟的人不會這樣任意揮灑生命, 他們懂得生命中哪些該做, 哪些不該做, 他們也不自視清高自認脫俗, 他們的清高與脫俗來自於成熟的心智, 源於內心, 發自天然。

5、心智成熟的人能夠看得透世間風景, 他不會輕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也不會因一時衝動而感情用事, 他會在世人皆醉時獨醒, 他會選擇山花爛漫時站在叢中笑。

成熟, 還是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中, 他能夠做到群居不倚, 獨立不懼, 對人對事能夠碎然臨之而不驚, 無故加之而不怒。只有心智成熟的人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因為他們已徹底解讀淡泊從容對人生的意義。

心智成熟, 是內在氣質的外在體現, 它不是單純的經驗,不是簡單的一年一個年輪,不是純粹的一歲一枯榮, 它必要經過一段歷程, 然後締造出感性與理性的結合。心智成熟, 應該如此定義。

【親愛的朋友,這裡期待你的精彩評價......歡迎你留言、互動、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更多精彩分享給你】


思維技術


所謂心智成熟,就是能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不會輕易讓別人受傷,也不會讓自己受傷,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什麼事情。所以,心智成熟的人需要能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能很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總會不可避免的出現摩擦。成熟的人可以很好的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會放任自己沉浸其中,任由自己悲傷、憤怒,而是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排解情緒,比如幽默的自嘲、運動等等。

第二,能尊重別人。成熟的人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也能估計別人的情緒。每個人的教育背景和成長環境是不同的,在與別人接觸時,要懂得尊重對方,允許別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允許他人有自己的隱私。只有你尊重了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流動起來。

第三,懂得適可而止。成熟的人做事情是有分寸的,知道對方的界線在什麼地方,不會去冒犯別人。生活中,有很多人打著關係、愛護的名義去控制別人,對他人的生活指手畫腳。每個人都希望又自己私有的空間,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過度的侵犯別人的空間不是關心,只會讓人反感。

最後,用承認自己不完美的勇氣。很多人生活中不敢承認自己失敗,好像失敗了就永遠站不起來了。這樣的人是自戀的,是不敢面對挫折的。過度的強調自己價值的人生活中往往會患得患失,沒有經歷或挫折的人總會盲目武斷。所以成熟的人是敢於承認自己是不完美,有接受失敗的勇氣,也有承認錯誤的勇氣。只有有了這樣的勇氣,他們才能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完美。


鵜鶘心理陳小康


成熟的人不單純是外表看著成熟,要是外表成熟只能說那個人只不過長的著急,並不代表她真正成熟了。真正成熟的人,在平常做事的時候,會慢慢的變得不容易焦躁,即便是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也不會一味的焦躁了,性格方面也會變得更加的隨和,以前有些事可能會輕易的就傷著自己,但是現在基本上不會傷到自己了,心裡面和以前相比更強大了。

在平常做事情的時候,不會像以前不成熟一樣考慮事情不夠全面,對於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來進行考慮,而不會只抓住一點不放,除此之外,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思維也越來越偏向理性化了。



真正成熟的人,在平常生活的時候,不管是語言還是行為,都不會像以前那麼衝了,即便是一件讓別人看起來非常生氣的事,但是對於真正成熟的人,在遇到這些生氣的事的時候,語氣上不會那麼嗆人,行為上也會變得讓人感覺更加舒服。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也不會隨大流的生活,對於自己喜歡的事,可以真正做到不在乎外物的眼光。在遇到一些重要事情的時候,也不會像以前一樣畏畏縮縮,而是變得更會把握機會了。


真正成熟的人,在和其他人進行人際交際交往的過程中,共情能力會慢慢的提高。在看待一些事情的時候,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想問題。而不會像以前一樣我行我素,只考慮自己的想法,不會理解別人。他表現的會比較理解別人,有些事情涉及到不同觀點的時候,不在意別人是否會採納自己的建議,對於別人不想採納的建議,也不會強制性的讓別人實施。對待很多事情能充分的照顧到別人的想法,但是在一些比較關鍵的時候,還是會遵從自己的內心。


時間的流浪者wo





嚴化萍


我是鄒芳,一名心理諮詢師,服務於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成為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華大心理陪你助人自助!


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十分湊巧的是,我正好在重溫美國著名作家和心理治療師斯科特·派克的暢銷書《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僅憑讀者之間的口耳相傳,這本書就達到了3000萬冊的銷量,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一直停駐近20年。不如我們一起來看看,斯科特是如何看待心智成熟這個問題的呢?


作者在開篇就提出“人生,苦難重重”。漫長的一生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我們疲於奔命,不斷的經受沮喪、悲哀、痛苦、寂寞、內疚、懊喪、惱怒、恐懼、焦慮和絕望。我們是選擇哭哭啼啼、抱怨不已,還是逃避拖延,指望問題自行消失?

對這個問題,斯科特如是回答:心智成熟的人,是勇敢面對自己問題的人。只要直面自己的問題,你也就踏上了心智成熟之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不但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任務,而且是畢生的任務。

他認為,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律。心智成熟的人必然是自律的,他們善於推遲滿足感,勇於承擔責任,尊重事實,而且善於保持平衡。所謂自律,就是主動地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擔痛苦,解決問題。

通過自律,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才會變得堅定不移,並能從痛苦中獲得智慧。我們要求自己和孩子自律,其實就是在培養雙方如何忍受痛苦,並獲得成長,心智就會不斷地成熟。

“一個人必須大踏步前進,實現完整的自我,獲得心靈的獨立,尊重自我的個性和願望,敢於冒險進入未知領域才能夠活得自由自在,心智不斷成熟,體驗到愛的至高境界。”


讓我們一起同行,去走這“少有人走的路”吧。這條路,也是一條通往心智成熟的必經之路。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