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题记:“ 我们常常恐慌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却也低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就是我决定写一写刘姐的原因。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先生开始热衷于在外面吃早餐,而且渐渐固定在了一个地方,一吃就是一年多,问他原因,他说那里有小时候的味道。先生是一个吃货,这些年吃遍大江南北,让我着实好奇,这个早餐店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他如此“忠一”。

终于在一个周末,我在先生的“蛊惑”下决定到那早餐店一探究竟。这是大公路西段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店面,还没进入店内,耳边就响起爽朗的女中音“来了,今天想吃点什么?”只见店门口站着一位慈眉善目的大姐,头发高高挽起,满脸堆满笑意,她就是早餐店的老板娘——“刘姐”。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还是老样子,今天两份”先生答道。

“拌本地粉,不要辣椒,少酱油?”刘姐精准地重复先生的需求。

“对,今天要两份”先生继续回答道。刘姐看看先生身边的我,温和地朝我点了点头,不多说什么。

这个场景,有点像发生在《深夜食堂》那家小小的居酒屋,它不仅是一个冰冷的店,也是一个温暖的落脚点,有人认识我,记得我的喜好,在习惯了微笑服务却保持距离的人际关系里,显得弥足珍贵。

不一会儿,刘姐端上了“拌本地粉”,在一个不大不小的碗里,下面是色泽白皙、细润饱满的粉干,上面是香菜、葱花、酸豆角、萝卜干、辣椒等配料,配以蚝油、酱油、生抽、盐等调料,一碗看似简单却饱含用心的粉干这样搅拌一下就可以吃了。粉干富有弹性,味道新鲜淳美,我们立即大快朵颐起来。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先生是本地人,他说小时候吃这种粉干长大的,现在城市大了,美食丰富了,这种赣州独有做法的粉干却很难找到了。正说着刘姐在一旁用地道的赣州话问道

“好不好吃(qie)?”

“好吃,好吃。”

“你要说赣州话,来,跟我学,不说赣州话我就给你加辣椒了。”刘姐知道先生不爱吃辣,于是调皮地“威胁”道。

“好qie,好qie……”我目瞪口呆,先生处在赣州话断层的年纪,从来都是普通话交流,这是我第一次听他讲这么多赣州话。

这个早餐店,犹如冰冷的钢筋水泥缝隙里一个柔软的小巢,有种令人依恋回归的本领,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家早餐店,并像好奇《深夜食堂》老板脸上刀疤是怎么来的一样,也好奇刘姐是一个怎样的人。

终于在一次闲聊中得知,刘姐有十个兄弟姐妹,她年龄最小,也曾被宠成“娇生惯养、性格开朗的小公主”,年轻时在国企工作,一直没吃过什么苦。原本以为可以这样安逸地过一辈子,没想到在她47岁那年,工厂倒闭了,她变成了一个下岗女职工,在这个就业艰难的年龄,为了生存,身无长技的她只好跟一位小摊贩学做早餐,很快摊贩也经营不下去了,面对再度“失业”,刘姐思考再三最终选择了接手“烂摊子”。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没想到这个烂摊子竟然存活了十几年,而且愈发火爆。某天,我问刘姐早餐店能“活到”今天的原因是什么?她忽然羞涩地像个孩子,两只手前后甩了起来,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好吃、便宜、干净”。我继续问她,现在市场上这么多早餐店,中西杂糅,五花八门,你总是做这几样,不担心被市场淘汰吗?她十分自信地一笑“不担心,他们做他们的生意,我做我的长久”。我又是一愣,是了,刘姐为保持新鲜的口感和原汁原味的味道,坚持用原始传统的煤炉子炖汤,肉一定得她本人亲自去菜市场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把传统做到简单极致,自然能长久锁住顾客的“胃”。 但我隐隐觉得,这不是最关键的答案。

这一天凌晨,我忽然心血来潮早起去体验刘姐做早餐的过程。在漆黑的夜里,白天嘈杂拥挤的街道到了凌晨安静陌生,沿街店铺大门紧闭,在路的一端隔得老远就看到有一束微弱的光,令人心底一暖,热腾腾的水气氤氲着忙碌的身影,慢慢靠近,果然就是刘姐的早餐店。我以为习惯了凌晨三点起床的人跟正常作息时间的人是一样的,没想到见到刘姐时她跟我们一样脸色苍白、满脸倦意,手却无比灵巧,很快,食材配料全部做好,一个个酥脆可口的春卷出炉,煤炉上的汤也开始冒气了,在制作过程中,她一点也不担心泄露配方,仔细地跟我讲起她每个早餐的具体做法,也许在她眼中,“老赣州”的味道就应该分享和传承的。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刘姐门前的地已经被擦洗了好几遍,刘姐已经把她家顾客的名单列了好几遍,全部准备妥当,却还没到早上六点,我仿佛等了一个世纪那么长,或许是因为那天是周末,一个顾客也没有。我不禁疑惑地问“刘姐,你为什么要坚持这么早起来做早餐?”刘姐的早餐店比一般早餐店早一个小时开门。

“以前有一批出租车司机交班非常早,那时候一般早餐店都没开门,我起早一点他们就有热乎乎的早餐吃了。”

“可是今天一个也没来啊。”

“是啊,有时候会来十几个,有时候一个都没有。但他们啊,从我推着小摊的时候就跟着吃了,十几年了,无论来不来,我都会等着他们。”这一番话,让我出现了久违的悸动和震撼。刘姐早餐店里这盏灯,驱走了多少人黑夜中的寒冷与孤独,那一份份热腾腾的早餐,承载着他们多少同甘共苦的记忆啊。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刘姐的早餐店也曾搬移过,奇怪的是,那些老顾客总能第一时间找到她,即便离开也还是要回来吃的。刘姐提到,去年圣诞节,一个打扮洋气又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店里,她定眼一看才发现是从小在她店里吃早餐的姑娘,去美国留学后很少回来,没曾想一回来就坐到了她的店里,一脸幸福地说道还是“家乡”的味道好,这大概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的“有故乡美食记忆的人,是幸福的”。刘姐说到这里时,眼里闪烁着满满的自豪。她说住在附近的小孩,基本都是在他店里吃早餐,就像自己的孩子,为方便他们吃早餐,还“托管”过许多孩子的早餐,孩子随意吃,家长后期找个时间结账就行。

还有一对老夫妇自从去深圳帮带孙子后,就一直怀念这里的早餐,去年过年回来,老两口立即来到店里吃早餐、聊家常,仿佛如此才算真正回过赣州似的。如今,热心的刘姐也为老人们办起了“托管”。张老先生便是这里“托管”老人之一,他说,平时一个人住,身体不太好又不能随便乱吃,后来是他孙女介绍他来到这里,刘姐待人很热情,在这里就像在家一样吃的很踏实,自从去年在这里吃了之后就没想过再去别的地方吃早餐了。

就这样,刘姐看着一些人到来,一些人离开。但这十多年来,刘姐都坚持不换电话,因为她怕离开赣州的顾客们有一天会忽然打电话给她,跟她说“刘姐,我想念你做的粉干了”。刘姐的电话,维系起了全国各地“赣州人”对老赣州的回忆。

起初,我始终不明白这些人最依恋的到底是刘姐的手艺,还是她这个人。直到前段时间,我回老家吃小时候最热衷的农村酒席,记忆中那些挑动味蕾的菜,依旧可口,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味,才知道,我最怀念的也许是办酒席时所有邻居“各显神通”出人出物帮忙,然后聚在一起分享美食,各自用浓浓的乡音道一声“※※ 你回来了”、“ ※※,你长高了”。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半夜体验赣州早餐店生活,找寻小时候的味道

(以上为本文首发后的部分评论截图)

不知道在你的城市,是否也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有点自来熟,热情地有点就像以前的邻居。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姐就是那一片城区的好“邻居”。韩剧《请回答1988》里,最令我感触的是双门洞这个胡同里五个家庭淳朴的邻里情,大家端着自家的饭菜相互窜门,酸甜苦辣一起分享。最后大家陆续搬走,双门洞变成了无人街,瞬间心酸泪目。这大概是每个国家城市发展的写照,我们住进了高楼大厦,邻居多了很多,却不再知道邻居是谁。但我想,如果多一些刘姐这样的人,渐渐走散的“邻居”总会再相遇。

最近,我常常怀念小时候家乡的味道,那股邻里之间亲密无间的味道,美食里流动着亲切温暖的味道。


-作者-

悉心,喜欢旅行看远方的人间烟火,也喜欢寻找身边的温暖诗意。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为作者在刘姐早餐店实景拍摄,图文未经同意不可转载。

关注悉心,我们一起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