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纪念兄弟连温特斯连长百年诞辰:他和尼克松的战后友情岁月

HBO在2001出品的美剧《兄弟连》描写了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真实故事。一经播出,就引起巨大轰动,获得了美国艾美奖金球奖的多项提名。美剧《兄弟连》引进国内由央视译制播出后,也成为无数影迷心中的战争片经典之作。

《兄弟连》原书的作者斯蒂芬·安布洛斯在书中说到,写这部书就是想要从细节反映战争的大局。《兄弟连》极其忠实于原著的改编,使得美剧《兄弟连》在整体风格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了历史原貌。而这些都归功于斯蒂芬·安布洛斯对101空降师506团E连士兵们长期的采访。

纪念兄弟连温特斯连长百年诞辰:他和尼克松的战后友情岁月

《兄弟连》中的灵魂人物就是连长温特斯,他以勇气睿智公正无私将全连官兵团结在一起,共同铸就了这支传奇的连队。战后,兄弟连解散,对于这些战斗英雄们的战后生活,美剧《兄弟连》只做了简单介绍。

温特斯连长出生于1918年1月21日,2018年,是他的百年诞辰。网友“借东西的少年”特地从美国出版的温特斯连长的传记著作中节选了关温特斯和他的好基友尼克松在战后的友情岁月。

温特斯战后,根据尼克松给的地址,找到了位于新泽西的企业。本来是想让他去做造船厂那边的,但是由于技术不更新,已经在倒闭边缘了,于是让温特斯去了硝化工厂。

尼克松常常邀请温特斯去他家吃饭,有时候还把工厂里的朋友也一同邀请过来。他家在普林斯顿,这时候尼克松已经把在英国认识的第二任妻子带了回家。

尼克松的妻子常常邀请温斯特喝酒,但是温特斯从来都是烟酒不沾的。所以他回忆说:我和尼克松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跟他一起相处也很难,从战时生活开始就有这个问题了。跟他们夫妻吃饭的时候,他们常常喝酒喝到尽兴,但是我只能默默看着他们喝酒,无聊坐着,坐累了就去睡觉(有时候邀请温特斯在他们家过夜)。

纪念兄弟连温特斯连长百年诞辰:他和尼克松的战后友情岁月

本来尼克松想委托厂长给尼克松安排一个办公室的,但是没位置了,于是厂长把他的办公室划了四分之一的角落给他。他回忆说的职责是厂长的助手,虽然很不甘,但是也跟厂长有很好关系。

温特斯在厂里认识了很多朋友,其中一个最要好的朋友是布兰施。在尼克松的爸爸和尼克松的妈妈还是男女朋友关系时,尼克松爸爸委托布兰施来照顾尼克松妈妈,是她的秘书。直到尼克松的爸爸和妈妈结婚之后,就让她一直在厂里干活了。

布兰施,这个有意思的中年的妇女,常常邀请温特斯到她家吃饭的,笑他为什么不跟厂里的伙计一起喝酒。

温特斯说,这样不好吗?

布兰施说,没有,你只是总让我眼前一亮。

温特斯发现,尼克松家族的人很少来工厂管理他们的家族产业。每到春天的时候,尼克松爸妈才偶尔来工厂这边做指导工作和授课。

温特斯的好朋友路易斯尼克松也仅仅两个星期来一次,也仅仅是为了支付账单和支付工资。

有一天,在路易斯尼克松两夫妻邀请温特斯吃饭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要问尼克松了,为什么他总是不管他的家族企业,不怕经营不善,不怕工厂的高层贪污吗?出于友善,温特斯是用灿烂的笑容来问的。

尼克松说,不行啦,我不能去工厂工作,否则的话我会抢走某人的工作,然后我良心也会过意不去的。

温特斯回忆说,尼克松一直就这样没变,在战争时候也是。他是一个很善于表达的家伙,他做上尉的时候常常把上头交给他的工作,很有条理、很清晰地表达给他的下属,然后教他们如何做,最后交给他们去做。但他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他总是不注重于细节,同时酗酒属性一直没变。

尼克松还带过温特斯去酒吧和耶鲁俱乐部玩,温特斯似乎是第一次去酒吧。

纪念兄弟连温特斯连长百年诞辰:他和尼克松的战后友情岁月

朝鲜战争期间,温特斯被征召回军,在本土的一个军事基地训练军官及突击队员,但他并未参加朝鲜战争。

温特斯从朝鲜战争回来决定不再回去尼克松化工厂时候,尼克松表情很沉重,只是在温特斯的桌子上留下一封信,加一把枪。

其实尼克松心里很清楚,他已经不再想管家族企业了,想逐渐把化工厂都交给温特斯来打理和发展,但是化工厂的厂长一直安于现状,不帮企业过渡转型,尔后逐渐被淘汰了。工厂一步步缩减厂房,把多余的空地卖给了爱迪生的儿子女儿和侄子侄女。

温特斯不再回新泽西了,但是仍然出席并做了尼克松第三段婚姻的伴郎(best man,语义上我们还是好哥们)。

厂长的不思进取,尼克松家族的懒散不管事,让家族企业历经了四五十年代的巅峰期后,就日益衰落了。

最主要还是温特斯需要多时间陪伴妻子和他的一岁儿子。

尼克松上尉如果能早点戒酒,早点打理家族产业,或许,温特斯能留下,他们能做一辈子最好的哥们。

纪念兄弟连温特斯连长百年诞辰:他和尼克松的战后友情岁月

说到温特斯和他妻子,那是个命运的邂逅。1948年,他还在尼克松化工厂工作的时候,他居住的距离工厂不远的公寓要求拆迁重建,于是他只好搬到更远的地方,每天需要坐火车上下班。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来天,终于被一场邂逅打乱了。早上,温特斯还在火车站隔壁的希腊餐馆吃早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身材很苗条、很引人注目的姑娘,于是温特斯追了上去,问她,愿不愿意跟我在这周六晚上一起用餐。温特斯并告诉她,他是尼克松化工厂的人事部主管。她迟疑了一阵,直到她的火车到了,她说,我会考虑的,便上了车。

这天下午,有一个电话打到了尼克松工厂的接线员前台,电话声音是一个女孩子,问他们工厂是否有一个叫理查德温特斯的人。接线员说他是人力部门的主任,于是那个女孩挂了电话。

第二天,那个女孩又打电话过来了,才让温特斯接了电话,并答应了约会的请求。

在周六晚上的约会,待温特斯如亲姐姐般的布兰施建议了他去新泽西一个小酒店用餐。

那天晚上,他们谈了很多,才知道,他们的邂逅非常有缘分。原来,那个女孩是Rutgers University的哲学助教,她最近几年都在帮退役老兵评测学业和负责他们毕业后的岗位。而Rutgers University正是温特斯业余时间上夜课的大学。

小酒店除了有餐厅,还有豪华的住房。那天晚上,他们亲热了。温特斯知道,他已经到了必须成家立室,已经认定眼前这个坦率的女孩子就是他一生所爱。

很快地,他们结婚了,并生下了一个儿子。这种平静直到朝鲜战争爆发,才被打破。

纪念兄弟连温特斯连长百年诞辰:他和尼克松的战后友情岁月

温特斯是1980年才开始参加老兵聚会的,跟尼克松一样,那晚老朋友们还送了他一套镀金的餐具和作了一首诗。

温特斯上半辈子的最好朋友是尼克松,而下半辈子却是安布罗斯教授。

1988年,安布罗斯教授已经快完成一本传记,决定下一本书是关于二战的老兵的,机缘巧合下,通过关系,参加了当年在新奥尔良举行的老兵聚会,并结识了一群老兵。

自此之后的十年,安布罗斯出于工作也好,出于写书也好,出于问寒问暖也好,常常给温特斯写信和打电话。

本来,经理过战火的洗礼后,他已经甘于平淡度过下半生,是安布罗斯教授唤起他这一切回忆的。

一个人成为传奇,需要7分感染力和3分幸运。

温特斯是一个很幸运的人,跟很多老兵一样,在枪林弹雨下生存了下来。温特斯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尼克松的爸爸本来打算让温特斯去船厂工作的,一个朝七晚九的工厂,将会扼杀很多美好的偶遇,但是当温特斯到了工厂,那家工厂已经在衰落边缘,于是便改去了生意非常红火的化工厂,他的时间也更多了。温斯特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在尼克松的邀请下来到了新泽西,在这里他完成了四年的大学夜课学业,那到了学位,收获了一生所爱,生育了后代。

温特斯也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人,在E连时候,他是向心力;在朝鲜战争的时候,他的学生被他深深感染,愿意跟他一起共同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