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花幾百元就能買到“百萬醫療險”,你怎麼看?

五月_殤


很好的險種,

但槽點多多!


一、先來看看行業大勢!

2018年5月4日,中國銀保監下發了關於組織開展人身保險產品專項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

其中關於工作重點第四條要求:


(四)嚴查以營銷為噱頭、開發“奇葩 ”產品的行為。

重點核查清理各公司產品開發設計嚴重缺乏經驗數據基礎,隨意約定保險責任、保險金額,追求營銷效果,炒噱頭、蹭熱點,定價假設隨意調整,數據造假,嚴重偏離經營實際等。


其中關於《人身保險產品開發設計負面清單》第十七條規定:

(十七)醫療保險產品設計異化,無風險保額或保險金額低於保費,嚴重偏離保險保障屬性,同時還提供保險資金投資增值服務。


以上兩條規定,說的就是百萬醫療險!

說白了,百萬醫療險是很多保險公司玩票兒的產品,隨意約定保險責任、保險金額,追求營銷效果,炒作噱頭等等。



二、那麼,百萬醫療險到底好不好?

當然好!

100-300萬保額,重疾或癌症時保額翻倍,十幾歲的小孩子只需要不到200元/年,30歲的人只需要300元/年,保障責任涵蓋住院、手術、特殊門診等。


可以說,百萬醫療不僅價格低成了白菜價,更是解決了重大疾病的大額醫療花費!說是最值得購買的保險產品也不為過!




但是,百萬醫療也有很多缺點:

1、免賠額1萬,90%以上的普通住院醫療,除去社保報銷,再除去1萬免賠額,基本上是報銷不到什麼了。因為百萬醫療的核心是轉移大病風險的醫療花費。


2、停售風險,幾乎所有百萬醫療都約定,如果產品停售,就不能再續保!這是百萬醫療險最無法迴避的一個缺點!而極少數以終身保額形式,可以停售也能續保的那種百萬醫療不僅也違反了本次保監會整頓要求,而且保障責任比普通百萬醫療要差點。


3、超高的保額噱頭:百萬醫療險的幾百萬保額,目前為止還沒有100萬以上的實際理賠案例,所以暫時它的高保額也就是個噱頭!雖說以後由於醫療費用上漲、通貨膨脹等因素,導致高保額的醫療險成為必要,但是那時候是否已經停售,是否還能續保,續保價格有多高等都是未知數。



最後,不管怎麼樣,建議所有的人至少買一份百萬醫療險。

解決了醫療花費,其實就解決了普通人一半以上的保險需求!



更多保險基礎知識、保險產品測評、保險投保技巧請移步我的公眾號(壹保典)!


壹保典


一年花幾百塊錢就能買到上百萬保額的醫療保險,這事靠譜嗎

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火爆,不僅引發了人們對仿製藥的關注,影片中 “天價藥” 折射出的 “看病貴” 的事實,也讓不少人頓生焦慮,這讓保險也成了熱議話題。畢竟在無數因病致貧的事實的衝擊下,保單上那幾十萬上百萬的保額,似乎能緩解一下各位中年或青年的危機感。

更何況,在互聯網時代買保險不過是動兩下手指頭的事。網絡帶來的便利不僅使得買保險的門檻大為降低,還催生出了不少新型保險,“百萬醫療險” 就是當中的爆款。在網絡上各種關於要不要買保險的討論中,總是離不開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兩者的比較和爭議。

重疾險我們已經在《最早一批 90 後開始去香港買保險了》一文中有過詳細介紹,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百萬醫療險” 那些事。

一年花幾百塊錢就能買到上百萬保額的醫療保險,這事靠譜嗎?有沒有坑?能不能買?

百萬醫療險能保什麼?

有讀者可能要問:我們已經有醫保了,為什麼還要另外買商業保險?

事實上,醫保只能提供最基礎的醫療保障,適用範圍極其有限,比如很多疾病治療要用到的進口藥物、治療手段,就不在醫保的報銷範圍內,但這部分的費用一般較為昂貴,從而給患者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而商業保險正好可以覆蓋醫保之外的費用。

在百萬醫療險之前,市場上當然也是有類似的險種,只不過因為國人保險意識普遍較弱,加之保費在四位數的醫療利潤不高,也不是保險公司的主推產品,所以普及率並不高。

不過,到了互聯網時代,情況就不一樣了。依託於互聯網的便利性,又因為國人對保險需求的增長,百萬醫療險應運而生。

“百萬醫療險”,顧名思義,就是保額達到或超過一百萬的住院醫療保險。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商業保險是用於醫保之外的補充,雖然每家的產品都有所差別,但大體的功能是類似的,以網紅 “尊享 e 生 2017 版” 為例,被保險人有三種情況可獲得理賠:住院醫療、特殊門診、惡性腫瘤(即重疾)住院及門診,且用藥不受限制:自費藥、進口藥、靶向藥均能報銷。

這種保險之所以這兩年得以流行,主要在於保費低廉——只要幾百塊,這大大顛覆了我們對保險價格不菲的固有印象;購買方便——微信、支付寶或保險公司官網均可購買。

“百萬醫療險” 的鼻祖應該歸到去年在香港上市的互聯網保險第一股眾安在線頭上,它家在 2016 年推出 “尊享 e 生” 至今都是百萬醫療險界的 “網紅”,保費最低 112 元,保額最高可達 600 萬,如此高的性價比一下子引爆了市場,大獲追捧。在那之後,無論是傳統的線下保險公司,還是新興的互聯網保險公司,都紛紛跟進推出了類似的醫療險,各家甚至大打價格戰,一年保費幾十塊的都不在少數。

緊接著,阿里和騰訊也加入了保險銷售大軍。騰訊去年 11 月拿到保險牌照後,隨即就在錢包的九宮格里上線了保險服務,第一款產品就是與泰康在線合作的 “微醫保”,保額同樣高達 600 萬,並且在費用方面,巧妙地用 “11 元 / 月起” 取代了年費的概念,進一步強化了其產品價格低廉的印象——不就是一天一杯一點點的錢嘛。

支付寶做保險業務的時間比微信長,多是與其他保險公司合作的產品,有過 “扶老人險”、“碎屏險” 這樣的小眾險種,但在百萬醫險方面,則慢了騰訊半拍。

就在微醫保上線兩週後,支付寶也有所動作了。2017 年 11 月 16 日,支付寶和眾安保險聯合推出 “好醫保”,保費最低 100 多元,保額 600 萬,顯然是對標的微醫保。兩個月之後,“好醫保” 的承保公司又引入了人保健康。近期支付寶又推出了一款 6 年續保的 “好醫保長期醫療險”,AT 兩家的戰爭已經打到了保險市場。

▲ 支付寶聯手眾安推出 “好醫保 ‧ 住院醫療” 險 圖片來自:36kr

百萬醫療險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但名目繁多而內容又相差無幾的產品,也讓消費者挑花了眼。在這裡,愛範兒要提醒各位的是,雖然百萬醫療險看上去很美,但實際上也暗含玄機,下面這些事實,並不會出現在保險公司的宣傳廣告中,卻是你在購買前需要了解的。

這些 “坑” 需要注意

不保證續保——這是百萬醫療險與重疾險的最大不同,不保證續保意味著保險合同到期後,你有可能無法繼續購買該產品,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產品停售了,二是投保人由於年齡、身體狀況等原因,達不到投保要求,到時候想給保險公司交錢人家都唯恐避之不及。

不過,根據我國相關法規,短期健康保險本來就不存在 “保證續保” 條款,銀保監會也嚴禁以續保為噱頭售賣短期醫療險,所以保險公司的做法沒毛病,如果你見到哪家的百萬醫療險寫了 “保證續保”,那就要小心了。

當然,保險公司肯定不會在宣傳中直截了當地告訴你自家的產品 “不保證續保”,一般都會玩文字遊戲,以類似於 “可連續投保” 等字眼含糊應對,比如 “尊享 e 生” 就在首頁寫著 “可續保至 80 歲”,但人家可沒保證你到了 80 歲還能買到 “尊享 e 生”。而且短期保險由於公司後續產品迭代、成本上漲等原因,停售的可能性很高。

停售的後果就是你將面臨得不到保障的風險,而屆時要購買別的產品比如重疾險,又因年齡增大要多交不少保費甚至因為健康原因無法投保。

費率變動——即使保險公司能把這款百萬醫療險賣上幾十年不下架,你也未必就能買一輩子。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保費也將隨之增加,這是短期健康險與長期健康險的另一大區別,後者(比如重疾險)費率則是固定不變的。依然以 “尊享 e 生” 為例,首頁宣傳的保費是 “99 元起”,而當輸入的年齡達到 55 歲時,保費變成了 949,近 10 倍的差距了。年復一年繳費下來,未必就比其他醫療險划算。

所以,不要看著 “99 元”、“ 199 元” 的保費很便宜,那是因為你購買的時候還正值壯年,年紀一大,保費也是水漲船高。

免賠額——通常為一萬。簡單來說就是包括社保報銷在內,自費醫病費用超過一萬的部分,才予以報銷。不過大多數情況下,一萬元以下的治療費用,都在大多數人的可承受範圍內,我們購買保險,目的主要還是在於大額醫療費用報銷,所以這個免賠額不能算是 “坑”,只是提醒大家注意,並不是每次生病都能理賠的。

健康告知——這是很多人在購買保險時最容易忽視的環節,但其實卻是保險公司最為看重的,也是審核最為嚴格的部分。在閱讀健康告知時,千萬不要像註冊賬號時遇到網站條款一樣看都不看就跳過,一定要逐條對照自己的身體情況,誠實交待,否則在後續理賠時一旦保險公司發現投保人未如實告知,很有可能導致理賠失敗。

也正是因為有保費上的調整、免賠額等控制措施,保險公司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賠付風險,把百萬醫療險的保費做到百元左右。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百萬醫療險儘管號稱有百萬保額,但實行的是報銷制,也就是大部分時候需要消費者先行墊付治療費用,出院後再由保險公司報銷,在遇到數額較大的費用時,即使投了保,仍無法及時緩解經濟上的壓力,所以也不要以為有了保險就可以看病無憂了。不過,目前也有一些百萬醫療險推出提前墊付功能,我們在購買時可多作比較。

該不該買百萬醫療險?

儘管市面上的百萬醫療險或多或少有些噱頭在內,但不得不承認,它依然是一款具有創新精神且實用的保險產品。

低保費、高保額,意味著槓桿高,我們無需花費太多,即可獲得較好的保障;可線上購買、智能核保,降低了購買門檻,有利於保險的普及。

對於手頭不寬裕的年輕人,暫時無力承擔昂貴的長期醫療險,那麼百萬醫療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過度;同樣也適合已經過了購買重疾險年齡的老年人,即使不能得到長期保障,也可以先減少 “裸奔” 的風險;即使已經購買了重疾險等高端醫療險,如果有提升保額需求,百萬醫療險也可以作為一個不錯的補充。

只不過,鑑於我們前面提到的種種特性,百萬醫療險並不能取代重疾險,它無法作為長期的健康保障。因此,如果你認為自己需要一份可靠的保障,還是努力搬磚,買一份重疾險比較靠譜。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愛範兒


保費幾百,保額百萬的“百萬醫療險”,初看有些不可思議,其實也並沒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套路。這其實是一款很“實誠”的保險——通過創新性的產品設計,用大眾可接受的價格,給大家最需要的保障。


要理解親民的“百萬醫療險”,我們還要從它的基本情況說起。


以平安健康險旗下的百萬醫療險“平安e生保”為例,保額高達百萬(目前有100萬、300萬兩種選擇,惡性腫瘤保額翻倍),作用是對住院醫療費用、指定門診醫療費用、住院前後7天門急診費用進行報銷,有1萬免賠額。有答主稱它是“大額住院報銷類產品”,其實不盡然,因為在保障範圍內,涵蓋社保內外,靶向、放化療等先進療法都是能保的。同時這款保險還提供就醫綠色通道、第二診療意見等服務,算是附加權益吧。


另外,這是一款一年期的消費型醫療險,保費根據年齡浮動,最低只要0.4元/天起,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年只要幾百塊就能擁有百萬醫療保障,可以說是性價比相當高的一款保險產品。


在看回答的時候,發現很多答主都提到“平安e生保”等百萬醫療險之所以這麼便宜,是因為有1萬元的免賠額,這個“1萬免賠額”是個爭議點,應該怎麼理解呢?


官方解釋是,當年度產生的、報銷範圍內的醫療費用,自付部分只要累計超過1萬,則1萬以上的醫療費用可以計入賠付。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平安e生保”只賠付自付超過1萬的部分,1萬以內的需要自己承擔。


值得注意的是,自付的這1萬包括個人支付和醫保的個人賬戶。而且,這個免賠額是“年”免賠額,而不是“次”免賠額,也就是說,只要保障範圍內的各種醫療費用全年累計達到1萬元後,超過1萬元的部分,只要是個人支付的,均可在保額範圍內報銷。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自己平時生個小病去醫院,一年下來也花不了1萬塊。“平安e生保”這麼設計,有什麼意義呢?


事實上,1萬免賠額的設計,正是“平安e生保”的精髓所在。


因為1萬元的醫療費用是絕大多數人都能承擔的,真正會“因病致貧”的都是因為患上重病而產生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醫療費用。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平安e生保”這類保險能夠讓客戶在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足額的保障。作為普惠型醫療險,設置1萬免賠額,也可以讓“平安e生保”的保費價格接受度更高,從而能夠讓更多人享受到“百萬醫療險”的保障。


從保險公司的角度來說,免賠額的規定可以避免小額索賠案件,減少騙保事件的發生,更好地控制風險和優化運營,讓大家能獲取更高性價比的醫療保障。從被保險人的角度來說,免賠額的設置降低了投保過程中的逆選擇風險,加強了被保險人對醫療費用的控制能力,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從而更好地保護每一位正常投保者的利益。


免賠額也有例外情況。“平安e生保”對於癌症是零免賠的,再加上保額翻倍,可以充分減輕癌症患者醫療費用的後顧之憂。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能夠理解“平安e生保”這款產品了。當然,保險產品的定價還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定價和完善的風險控制,有助於保險產品和保險公司持續、良好地運作,為大家提供更為長久、穩定的保障和服務。


肯定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自己也想報銷平時的門診費用呢?其實平安健康險也有帶門診責任的醫療險,叫做“平安e家保2018”,這個是“平安e生保”的家庭版,投保時選擇帶門診責任的版本,就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門診報銷,還有專家問診、VIP掛號等線上服務,最重要的是,這個保險產品同樣有也有百萬住院醫療保障。相比較而言,這類產品的使用頻次較高,價格也會相應高一點。


當然,我們在選擇保險時,也不應該單單從“貴”或者“便宜”的角度去衡量,而是應該從自身需求出發,根據想要防範的風險,綜合考慮自身健康、經濟、家庭等多方面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險保障。


平安健康險


百萬醫療險以其低保費,高保額,不限治療手段,不限社保用藥等特點橫掃保險市場。花幾百元就能買到的百萬醫療險,它的背後有什麼秘密呢?

一,它能做到高保額、低保費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高免賠額。

為什麼這麼說呢?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數據,2018年1-2月全國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病人費用中,三級公立醫院次均門診費用為314.5元,人均住院費用為13079.0元。

也就是說,對大多消費者而言,一萬元醫保報銷加上一萬元免賠部分總計兩萬元的支出,已經足以負擔大部分常規疾病的消費了,再加上投保者平均年齡都較低,發生重大疾病的概率很小,真正需要保險公司進行額外賠付的情況少之又少。

但是對於真的不幸罹患重疾真正需要鉅額醫療費用的人來說就是救命稻草。

還有,在續保條件上,這裡也有一些貓膩呢,

二,“連續續保”與“保證續保”有天壤之別。

在長期型保險產品中,通常會有“保證續保”的條款,即在前一保險期間屆滿前,投保人提出續保申請,保險公司必須按原條款和約定費率繼續承保。但是連續續保則不然,即便保險公司在合同中承諾“續保”,但未來若出現產品停售、更新換代等因素,仍會導致投保人不能順利續保。

也就是說,醫療險作為一種一年期的消費型保險,如果保險公司覺得不賺錢了,停售了,你就不能繼續買這個產品了,但是長期型的健康險如重大疾病險,則可以。這也是百萬醫療險不能取代重大疾病險的原因之一。

不過,也不是說百萬醫療保險不好,只是他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好。

但是,保險不就也是這樣嗎,

你若安好,我備胎到老,

你若不好,我是救命稻草。

百萬醫療險對於真的不幸罹患重疾真正需要鉅額醫療費用的人來說真的就是救命稻草。


我是易小保


買買買

值得擁有

這款保險還是非常不錯的,每人每年幾百塊錢,摺合每人每天不過一塊錢多一點,但是每年可以提供最高几百萬的醫療保障還是非常值得擁有的。

優點:

1.這款產品優點是保費便宜,即使每個家庭成員都擁有一份,對家庭來說也不是太沉重的負擔。

2.進口藥,報銷;自費藥,保險;手術費,報銷。社保報銷後,完美的接盤俠。

說一下缺點:

1.不能確定保證續保,目前沒有哪一款百萬醫療是可以保證續保,口頭承諾不算。

2.免賠一萬,當然在幾百萬的醫療面前,一萬的免賠額,可以承受。

3.純消費型,也就是保費交了,不會返還,但是,百萬醫療真的很便宜啊。

4.補償型,實際醫療花費多少,最多隻能報銷多少。





百保囊


百萬醫療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產品,保費低,保障高,續保條款寬鬆。

缺點就是一萬免賠。

作為大病補充醫療險實為不錯,亦可組合一萬小病醫療投保。實現更寬泛醫療保障。

投保之前健康問詢告知一定認真看,不同公司不同險種,具體問詢細節有所不同,但都有一條,故意不如實告知是不賠的。

有既往症可以選著下線個險渠道,加主險,告知既往史核保。

說一千道一萬,保險要在健康的時候提前規劃,臨陣報僥倖心理是行不通的。



從容一點


要知道百萬醫療險的定位是什麼?是大病或者意外出院醫療費用報銷型保險。有人說全國統計平均住院費用不超過一萬沒必要買,大哥,你都會說平均了,本來產品定位就是保大病醫療報銷的,一萬以內自己處理!幾萬幾十萬的醫療費用才是承擔不了轉移的部分!

再說說順利理賠的關鍵點在於投保前如實告知!本來你有既往症,還有僥倖心理投保再理賠試試的,必然不能賠!99%的理賠爭議都在於這裡,甚至中午住院晚上投保的案例我都見過!

不保證續保條款是保監會硬性的法律規定,重回一年期短期險種的概念,但是理賠不影響續保是寫進條款的,原則還是投保前如實告知!

百萬醫療險的理賠案例我經手很多了,幾百塊錢賠付幾萬十幾萬的很對,最大一單賠付了30萬,是真真切切幫到普通群眾,良心產品!

如果跟長期重疾險搭配購買就更好!治療前費用和治療後費用報銷問題全解決!重疾賠付的錢治療完畢醫療險再報銷回來,這才是百萬醫療真正的好處!


趙小那個力


題主好。百萬醫療的宣傳確實猛烈,也是老百姓對於產品的追捧和對保險的認可創造了目前良好的市場。對於產品我認為有三個方面的特性:

普世性產品、人人值得擁有。每年給自己的車的保險都要過千元,怎麼會捨不得給自己投資百元的“百萬醫療”呢?而且,百萬醫療可以說是全面保險的前驅產品,入門保費門檻極低,保障額度極大,產品定位也是親民為導向的。2018年總理都說“沒人都應該擁有商業保險”。從上到下的呼聲誰又能拒絕呢?

性價比極高。就像題主所言,百元撬動著是百萬的槓桿,產品從實用性角度也很具有優勢,包括了社保外用藥,完全可以做社保之外的第二道醫療費用風險保障。

有待進步和提升。百萬醫療一直有一個令人詬病的缺點就是“續保性差”,產品停售將導致無法續保、重疾索賠之後也無法續保,這是目前市場百萬醫療的通病和短板。

希望答案可能幫到您,歡迎搜索”九雲輕生活“,或私聊、追問。

謝謝。


九雲輕生活


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產品,其次它的市場在哪裡。

百萬醫療是2014年才開始出現的新險種,而這個時候市場上已經有了社保,普通住院醫療險,高端醫療險等險種。隨著大家保險理念的普及,更多人希望通過醫療報銷型險種,保障可能出現的大型風險(比如重大疾病住院),但同時希望這個險種在價格上是老百姓可以接受的。然後就誕生了這個保障額度高、覆蓋內容簡單、保費低廉的次中端醫療保險。

1.覆蓋內容簡單:僅覆蓋住院和門診特殊病

2.保額高:5萬-400萬

3.費率低,一般每年幾百塊

4.存在較高的免賠額

這是一款保大病不保小病的醫療保險,主要用來預防突發需要高額醫療費用的重大疾病,只能作為醫療保障裡不可缺的補充性保障。

可以通過結合社保、住院醫療險(無免賠額或低免賠額)來實現住院治療費用的風險轉移。

選購百萬醫療要注意是否有保證續保,一個使用頻率極低的險種,不能在交了幾年幾十年後真正用到的時候,保險公司來一句,對不起,我們不跟你續保了……


河南明亞經紀人劉校輝


百萬醫療險,保費低,保額高,免賠額1萬,結合社保、超過一萬的費用可以100%報銷,有些優秀的百萬醫療險,還可以提供綠色通道服務、醫療費用墊付服務等,保障非常不錯。

然而醫療險都有一個致命的特點:不保證續保。目前市面上能保證續保的最長年限,是6年。產品萬一虧損,就會面臨停售的風險,一旦停售就無法續保了。這個時候再去考慮其他保險,不僅年齡大了、保費會貴,而且身體的原因、到時也不一定能買到新的、合適的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