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真的是一部偉大到沒有任何瑕疵的作品嗎?

Toys-crazy


路遙《平凡的世界》從出版發行至今,好評如潮,三十多年來整整激勵了幾代人,不但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而且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但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平心而論,《平凡的世界》不可能一點瑕疵都沒有,這從它問世前的一系列遭遇可見一斑。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初稿並不叫《平凡的世界》,而是《普通人的道路》,它的初審是《當代》雜誌社的編輯周昌義。當時路遙很有信心,因為之前寫的幾個中篇都是在《當代》刊發的。路遙覺得《當代》刊發問題不大。沒料想卻遭到了退稿,理由是《當代》積稿太多。(推托之詞)。

周昌義之後,作家出版社一位編輯來陝西看稿,只看了三分之一,就直接把稿件退給了路遙,理由是這部作品不適應時代潮流,屬於老一套,戀土派,簡直一無是處。後來還是陝西文學界將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推薦給廣州《花城》雜誌社,《花城》編輯謝望新看了稿件後,覺得這是近多年來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準備刊用,路遙得到消息這才鬆了一口氣。1986年《花城》第六期全文刊發了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緊接者中國文聯出版社年底也出版發行了。但不要高興太早,坎坷還在後邊。

1987年1月,《花城》和《小說評論》編輯部共同在京舉辦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座談會,路遙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文學批評家前所未有尖刻的批評和否定。說啥的都有,簡直一無是處。路遙生氣地說:生活和題材決定了我應採取的表現手法,我的這部作品不是寫給專家,學者看的,而是寫給廣大普通讀者看的,作品受到冷落沒有關係,紅火一時的不一定耐久,我希望它能經得起歷史的審視。由於受到文學批評界的全盤否定,《花城》編輯部內部也褒貶不一,《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發表受阻。當時全國沒有一家文學刊物願意發表刊登《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真正使《平凡的世界》改變命運的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編輯葉詠梅女士。一次偶然的機會,路遙結識了葉女士,在葉女士的力薦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於1988年3月27日在"長篇連續廣播節目"中播出了《平凡的世界》,一石激起千層浪,幾乎長達半年的連續播出,在全國億萬聽眾中產生了強烈共鳴,據統計聽眾達三億人次,聽眾來信,評論如雪片般飛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可以亳不誇張地說,是億萬廣大人民群眾成就了路遙,才使《平凡的世界》這一燦爛明珠沒有被埋沒。換一句

話說,如果沒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葉詠梅女士的慧眼識金,極力推薦,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沒有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那麼它不知將是怎樣的命運。

(本文參考文獻:(路遙傳)。作者:厚夫)



秦一農夫


高中那時候不喜歡學習了,上課時也就偷著看小說,我記得最早看過的是老舍的駱駝祥子,後面看紅樓夢,有一次被英語老師發現了,看到我看紅樓夢,書還給我了,叫我好好夢,那時候英語基本放棄了,學不進去,題外話了,平凡的世界是我上大專時接觸的,花了好長時間,一本書看完了,我看書比較慢,但看的認真,我記得當時愛不釋手,就像高中看紅樓夢的一樣,雖然有時候看著句子生僻,但非常痴迷,那時候中午十二點下課了,我不吃飯能看到三點上課,非常喜歡,平凡的世界也一樣,也是認認真真看完的,相對其他小說來說,句子簡單通俗,因為同樣作為西北人,很多里面的情節生活都能理解,那時候還是學生,沒有社會經歷,現在進去社會,對於之前看的也理解更深,有時候更能體會到主人公的心態,怎麼說呢,我也沒看過多少小說,但平凡的世界確實太吸引人了,現在有好多人討論為啥沒有獲得諾獎,有人說難等大雅之堂,我覺得確實說的沒問題,當然也不可否認,平凡的世界絕對是一步優秀的作品,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因為裡面有我們的精神偶像,孫小平,孫少安,他們太完美了,每個看過小說的人,都把自己變成了他們兩個,把自己帶入了故事中,每個人都和孫少平一樣,希望是坐在火車裡面的人,每個人也都希望他們像孫少安一樣通過自己努力去擺脫貧窮,實現人生的理想,得到尊重,每個人也都希望自己找一個女朋友或者另一半是善良大方,活潑可愛的田曉霞,是溫柔賢惠,勤勞操家的賀秀蓮,於是引起了人們對於生活的希望,他們太熱愛平凡的世界了,每個普通人都能從中得到自己精神上的滿足,當然他們本身喜歡的是自己能不能像孫少平,孫少安一樣有些自我實現的人生,但往往現實更加殘酷,每個人也都沒有小說中人物的好運,所以平凡的世界確實成了一部勵志小說,他是接近是現實,但好像離現實差的太遠,人們希望窮人家的孩子也能和地委書記的女兒談戀愛,也希望窮人家的女兒和省委領導的兒子結婚,希望田福軍一樣好的領導能得到重用,但現實往往不符合,窮人還是生活在平困的圈子,好人好官不一定過得那麼順心,這裡面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著每個人。所以平凡的世界得到了好多人的喜愛,也包括我,對於有著相似背景,相似的西北生活的人來說,那時候就感覺自己是孫少平一樣的人,感覺我也應該是坐在火車上的人,後來覺得少安才是自己的定位,有朝一日必須撐起這個家,改變幾代人的平窮,讓村裡人羨慕,但生活往往不是如你所願,對於每個青年,平凡的世界都是一部心靈雞湯,這無疑是一步優秀的作品,但不能夠的上偉大,真正的站在文學的角度上來說,確實沒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裡面對於人性的挖掘太少,對於文學藝術的東西也太少,語言平庸,他或許是60 70 80 90後的最愛,但隨便時間的推移,他也不值得後世品味,因為不經歷那個時代的人也體會不到什麼文革到改革開放那段歷史,也體會不到陝北農民從餓肚子到吃飽飯的喜悅,不是每個優秀作品必須獲得諾獎,對於我來說,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灬幸運草50214833


不可否認,這部小說影響了幾代人,真的是近五十年來中國文學作品的頂峰!看他能觸及靈魂,是心靈的洗禮!93年讀大學,偶然借得這本書第一冊,我點著蠟含著淚看完,第二天至第五天在圖書館瘋狂尋找後兩部未果。後來花三十元在地攤上買得盜版一套,邊欣賞邊改錯別字把他讀完!

但這部書歷史感太強,對於我們這一代,確切的說對於曾經經歷苦難經歷過文革以及改革開放初期的人們,看這書感觸太深!但對於零零後及以後讀者,他們沒有太多感覺!我孩子十六歲,從小愛看書,古今中外小說涉獵很多,也有自己想法。(他不但愛看書,學習成績也不錯,中考在我們地級市前二十名)我推薦小子讀讀他。等他讀完我迫切希望能從他那看到我當年激動的表情,然並沒有。他很平靜的說,書不錯,但沒您想像的那麼振撼!我說那可能時代太久遠吧。他回答也不是,曹雪芹的紅樓夢林語堂的京華煙雲比太更早,但我覺得更精彩!


巴薩發動機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我是大學看完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後來又看了電視劇版的平凡的世界,總體感覺,這本書很好,我常常認為,人來到世界就是煉獄,說實話有點悲觀了哈,但是,我一直是這麼覺得,特別是是看了美國作家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後。

書中難免有悲觀讓人心裡隱隱作痛的情節,比如:曉霞犧牲了,少安媳婦賀秀蓮最後得了癌症。這都讓整部作品感到不完美,但是,我們映射到自己的生活中來,不也是經常患得患失嗎?網上有句名言: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所以,我認為,這本書故事情節是有遺憾,但對這部作品而言,可以說是真正貼近了生活,讓大家看過這部作品後,真的是感慨作者的經歷和對生活的認識,大大的贊!


昊言君


沒有哪部作品毫無瑕疵,能讓80%的讀者喜歡和欣賞,能從中獲得生活的感悟,能流傳數十年之後還擁有龐大的讀者群,就可以稱得上“偉大”了。在這一點上,《平凡的世界》無疑已經做到了。

但是,至於是否偉大到“沒有瑕疵”,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做到。況且,單純就《平凡的世界》而言,對這部作品的評價存在著一種奇怪的現象——“兩極閱讀現象”。具體地說,就是大眾讀者(以普通讀者群體為主)絕大多數對於《平凡的世界》熱愛和推崇,與之對應的是,一半以上專業讀者(以評論家和理論家為主)對《平凡的世界》進行質疑和批評。兩個群體之間存在巨大審美偏差。

廣大的“大眾讀者”對它的熱愛是持久的,是深厚的。而“專業讀者”對它的質疑自從第一部問世就沒有間斷過。

1986年,路遙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滿懷希望地把書稿交給《當代》青年編輯周昌義。遺憾的是,周昌義把這部作品徹底否定了。他的感受是,“讀著讀著,興致沒了。”後來,周昌義寫了《記得當年我差點毀了路遙》一文,也提及當時很多“評論家”不看好《平凡的世界》。當時魔幻現實主義、意識流、象徵主義、黑色幽默等流派很是流行,而“傳統現實主義”被認為是“土氣的”“落伍的”,最終會沒落和消亡。路遙和陳忠實等為數不多的人苦苦堅持。也一度陷入苦悶和彷徨,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文學道路是否正確。

幸運的是,無論路遙還是陳忠實都冷靜地辨析,堅持不向當時的“新潮流派”和“新派批評家”妥協,堅持用作家的良知和生活閱歷忠實記錄一個時代。也幸好遇到了伯樂和堅持文學底線的真正專家。首先提到的應該是中國文聯出版社的編輯李今遇,他原本受命組約的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浮躁》,後來瞭解到路遙寫了一部長篇小說,於是去拜訪了路遙,“私自拍板”拿到了出版權,並得以出版。

第二位需要感謝的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記者葉詠梅。當時《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雖然頂著壓力得以出版,但是在作品研討會上,90%的“專家”幾乎是全盤否定《平凡的世界》,對路遙是更大的打擊。幸好,偶遇葉詠梅,她讀完之後,非常欣賞,決定將《平凡的世界》製作成廣播版。

第三位需要感謝的是著名播音藝術家李野墨。他富有磁性的男中音,透著深沉、粗獷與豪放,對廣播劇版的《平凡的世界》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 198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了《平凡的世界》後,引發了極大的社會轟動效應。作品一版再版。電臺收到的聽眾來信裝了好幾麻袋。廣播劇僅在中央廣播電臺就播出3次,直接聽眾超過3億人。

當然,對《平凡的世界》的批評也一直不斷,“專業讀者”對它的評價是“語言一般,情節老套,缺少終極關懷等形而上的東西,藝術上不精緻,不講究技巧……”

《平凡的世界》的傳世不是因為得過什麼獎項,而是三十多年來激勵了千千萬萬處於艱辛、彷徨和挫折中的青少年,是廣大讀者自行淘洗選擇出來的精品。雖然不可能毫無瑕疵,但是他的“燈塔效應”是很少有其他作者能達到的。另外,讀《平凡的世界》最好能讀一下路遙先生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這是為回應廣大熱情讀者的疑問而寫的,也忠實地記錄了艱難的創作歷程,寫完不久路遙先生就去世了。讀《早晨從中午開始》會有更深的感悟甚至震撼,對加深《平凡的世界》的閱讀,進一步瞭解路遙先生,以及幫助學習寫作的人大有裨益。


樂安王


愛在平凡的世界——感悟真善

首先好書不一定就是鉅著,有瑕疵但一樣是好書,這是一部詮釋真愛的書,生活是苦難重重的,而愛是無處不在的,滿溢的親情、炙熱的愛情、醇厚的友情;真善不因苦難而變色,感情歷久而醇香!作者通過田曉霞說出了一個人應有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生活觀,而孫少平是這些正確思想的履行著,他的進步與改變是時代變遷與進步的縮影。

​ 虛偽的時代需要真善美來改變,優質精神食量是一個絕對選擇。

故事發生的年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農民作為絕大多數的存在,但不代表主流意見,走出農門的管理者、工、商、兵、知識分子在骨子裡鄙視農民,田福堂對女兒的擇偶標準是絕對排除農民的,縱然他自己也是一個農民,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農民、一個不勞動的農民。虛偽的時代把農民、農業的高度掛在嘴上、會上、把鄙視放在心裡、拿在手裡,這種主流矛盾思想影響和糾結著在認真思考未來的人。正確思想的恢復是動盪時代後最迫切要面對的問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生活觀需要引導,如飢似渴的青年需要優質的精神食糧。

​苦難的人們需要陽光普照,勞動的價值需要認可!

這是一部關於苦難與恓惶的大作,苦難、無奈、仿徨、不捨、抗爭、不屈貫穿全文,秀蓮的苦難在於任勞任怨、積勞成疾;曉霞的苦難在於自由夢想與現實的殘酷;潤葉的苦難在於愛難隨心、負累終生;田福軍的苦難在於孤獨、孤獨還是孤獨。生活是苦難與不屈的、愛情是掙扎與憂傷的,沒有刻意的悽慘和悽美但卻痛徹人心,因為我們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孫少平或田曉霞,純粹的感情引起了共鳴。政治正確是所有選擇的基礎,也是苦難的基礎,苦難中的領悟,是戳痛人心的,隱忍是苦難的外衣,這個外衣表現為:不斷順從、不斷懺悔、不斷接受新的苦難、不斷被扭曲的信仰洗腦,以致在春風吹來時倍感珍惜。但經歷磨難的人們等到了正確價值觀的迴歸,勞動得到認同,勞動與不屈改革創造了財富,改變著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

​當思想撥開迷霧,平凡的人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孫少平的思想是極度自卑與極度自尊的衝撞體。他無法改變故事的開始,他渴望影響故事的發展和結果,他渴望平等的機會並掌控自己的命運,他甚至拒絕了一切善意的安排,他的出身平凡,他的道路註定不平凡。初入學校的不堪經歷達到了他自卑的極限,他曾想退縮,但家人的希望讓他堅持,田曉霞的幫助讓他對未知的將來充滿質樸的希望。他用文字中的愛與恨來洗滌自己的自卑,思想之上無貴賤,理想之上無高低。他是精神正確的執行者,扶弱、助貧、育人,並且是勞動光榮理念的堅決執行者,他拒絕精神瑕疵,對人格缺陷者絕不苟同、絕不容忍、絕不隱忍;對正確付出絕不吝嗇、對偷奸耍滑絕不姑息。精神高潔與白麵饃饃發生了嚴重衝突,在這樣的一個多一口則活,少一口則死的年代,精神食糧支撐著這個恓惶的人。孤寂的精神追求會走向滅亡,但孫少平沒有滅亡,沒有被“豬大腸”打敗,而這背後都有一個神一樣的人物存在他就是“田曉霞”,田曉霞給了孫少平出於平凡而不甘平凡信心,給了孫少平走出去看世界的胸懷,給了她不屈不棄的精神,給了他勞動者至上的思想。

愛情無視階級貧富,純潔的愛情是思想關聯!

田曉霞與孫少平的愛情如夢如幻,甜蜜而令人惋惜。讀完通篇,無不為田曉霞的離去而惋惜痛涕,田曉霞註定要離開,她太完美了,月圓必缺之,花豔必催之。她是通篇思想的化身,著墨不贅,深入人心;他是新思想的傳導者,平凡而不平凡,陽光而柔軟,她的出現總伴隨著轉折、光明與希望,縱然離開也因重生。她是孫少平的精神導師,她壓抑自己的同情心而轉為與孫少平共同進步,因為同情心會傷害自尊心;她壓抑自己本可無拘無束的張狂歲月而與孫少平一起野,因為可以撫慰自卑;她收斂自己原本橫溢的才華而與孫少平探討人生並諄諄誘導,讓孫少平看到平凡的人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她是正確思想的化身,大師的悠悠寄託! 她尊重勞動和所有勞動的人,她是大師的思想化身,她愛著所有生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所以她最終人融與水乾乾淨淨,思想是乾淨的,走在她入俗之前。

糾結縱貫全篇,但作者無心反轉。

作者嘗試多次讓權利干涉孫少平的成長,但最終作罷,這是糾結一;

田曉霞代表作者思想,孫少平作為作者精神意志,無力粘合,糾結二。

思想是純潔的,失之與水,不入俗流,乾乾淨淨,是作者的高度,精神被時代操縱,必將落了俗套,糾結之後,做了切割。此為糾結之三。

失去思想的指引與時代同步,探索是共鳴,(受傷)破折是過程,和誰結婚是選擇,有一個高貴階層的妹夫是伏筆,依然落俗,所以結局是作者恍惚之作。











行者一土


論《平凡的世界》之瑕疵

作為我極其喜歡的文學著作,既然喜歡,就不會只是喜歡它的好,它的不好也一併喜歡。但從理性的角度分析它的瑕疵,其實也很艱難。無論如何,文學作品原本就是感性的結晶,理性的評判是否合適這在批判文學上一直沒有能說服的說法。僅此,從個人侷限的理解上說知:

一、角色交織過於刻意:

從孫少安、孫少平與田家女子的感情線到賀秀蓮與賀鳳英、金強與金富、玉厚與玉亭等同脈深刻的對比中,一定要折射一種正能量與人性醜惡嘴臉的對比,有一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感覺;而胡永州、胡永合兄弟與少平少安兄弟都有瓜葛,甚至與高鳳閣、田福軍又串聯在一起,這些刻意的人物關係在推動小說發展的同時又顯得太不具現實性。

二、官場描繪些許理想:

官場的描寫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的,但田福軍從副處級(原西縣革委會副主任)到正廳級(黃原地區行署專員)是在被排擠賦閒一年多的提升,在實際發展上是很難發生的,到第三部成為省委副書記兼省會城市的書記跨越到副省級,幾年時間是難以置信的。可以說他很有才華,但在張有智、西裝事件等問題上,他的不夠理性難以支撐如此跨越。這是從擢升上舉例。另外,或許我淺薄的理解為僅僅是為了讓故事顯得豐滿而寫的黑龍河農場鬧事事件就有點虎頭蛇尾。官場政治有些事情處理無法如此理想化,你想去解決就能立竿見影。

三、女性人物基本悲劇:

這個以賀秀蓮與田曉霞之死為例來說,作為孫少安娶進家門不要彩禮家境不錯而又潑辣麻利勤勞嫻熟的賀秀蓮,是《平凡的世界》中描繪的的萬千如同哺育我們長大的平凡農村婦女。她第一次出現是少安在經歷多劃豬伺料地而被田福堂誘使公社批判後,二十三歲的孫少安為徹底放棄田潤葉且安慰自己的心靈提出找對象後二媽賀鳳英介紹的本族姑娘。她對少安的一見鍾情,對貧寒家庭的不嫌不棄,對勤勞致富的不埋不怨,對老人們的關懷備至,對少安的忠誠愛戀,都讓這個人物傳遞難以忘卻的溫暖。但作者路遙筆下的這種溫暖自始至終他並未真正得到過,那種妻子對丈夫的完全理解與全身心呵護,都只是他所渴望而不可得的。秀蓮的家庭更好,但她看重少安這個潛力股男人,路遙的妻子林達對路遙不計其數的農村親戚進城投奔而不勝其煩,所以她的結局是路遙對家庭溫馨渴望的終結,是對幸福生活遙不可及也就無需在意的心灰...

而田曉霞熱烈有激情有學識又願意愛上攬工挖碳的孫少平正是化身路遙妻子林達在他們談戀愛時的樣子,不嫌棄他來自農村、吃喝都成問題卻對知識懷揣無限的求讀動力。她曾經那樣溫暖路遙,甚至供路遙讀了四年大學。她曾那麼反對家庭的束縛而全身心的熱愛著路遙,她也曾無數次花錢請路遙去有品質的地方飽餐、寄好書。一個太過精緻一個又太過粗糙,註定也是在悲傷襲來時他斬斷一切曾經的美好給了田曉霞這個林達的替身一個偉大的離開。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曾描述曉霞離世後他的痛哭流涕...其他的諸如金波與未曾謀面的藏族女子,條件很好的田潤生與喪夫帶著孩子的並且與同班兩個男生談過戀愛的郝紅梅,武惠良與杜莉莉等等,都是以自我認知給不到完美的結局,即便孫少平或許未來會和惠英嫂在一起,而他的額頭長長的傷疤和惠英嫂帶著已經七歲多的明明,都不能說女性是正常情感線的女性。

四、時代發展理解侷限:

農村、城市、土地、廠礦、官場,農村集體化改革後雖然包產到戶到戶到交公糧等諸多事宜依然是公社、鄉鎮的主要工作,並非為了突出時代變革的影響把公社幹部下棋為樂而過於強調。另外,對於孫少平在火車上的查票事件似乎也過於誇張,那時候公然挑釁年輕小夥和工人階級是比較少的吧。

僅此片面看法,執著喜歡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月白style


一個作家有一個作家的命運,一本書有一個書的命運,任何偉大的人和作品,都不能脫離他的時代,有其歷史侷限性,猶如人不能掙脫他的皮膚。路遙和他的書也不例外。


不可否認,路遙是一個以生命寫作的偉大作家。《平凡的世界》,是部史詩性的現實主義作品。只是今天,年青人如果在重讀這本書,卻很難再有當年小說問世時的感動了,這是為什麼?除了現代主義的流行,和

"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瞭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

小說本身的瑕疵也是原因,一個作家如果不能跳出自己的感受和經歷,過於迎合現實的需要的作品,其生命力是有限的。時間不只對美人是把殺豬刀,經得起光陰沖刷的小說,有著永恆生命力的內核,在血肉腐爛之後,還恐龍化石般佇立在讀者面前,令人震撼感動不已的,才稱得上經典。


《平凡的世界》深刻地反映了1975一1985十年間的黃土地農村歷史,其穿透性和延伸性不足,愈鮮活的東西,愈難以保鮮。

孫家兄弟對愛情,美好生活的追求,困囿於一方狹小的天地,省城山那邊的世界,同孫少平遇見外星人一樣,不過靈光一閃。路遙對現實世界的認知過於主觀,導致筆下的人物的命運過於寫實,對整個時代人物,大環境的反思和批判性較弱。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並沒有超出中篇《人生》的高度。基於此,《平凡的世界》文學性上來講,"偉大”似乎過譽了。


其實單就愛情來講,路遙筆下的女性,真善美如仙女不染塵埃,義無反顧的愛上窮小子,這樣的套路化,中間雖也有作家自己的經歷,但總讓人感覺到舊書《十二寡婦徵西》中,美男計般的窠臼,使得它過於通俗化了。

如呂劇《下陳州》中,為了讓人理解,用上了"聽說那老包要出城,忙壞了東宮和西宮;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的唱詞,通俗易懂地描繪民間嚮往的幸福生活。

然而瑕不掩瑜。大浪淘沙,多少當年風光無限的風流人物,那些有多少如今日網紅,早已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藉籍無名。或留芳千古,或遺臭萬年的名人,沒有平凡人的位列其中。

人們的眼光是向上的,很難將目光對準底層,書寫普通人也是書寫歷史,正契合"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陳忠實的《白鹿原》扉頁上的這一題記,然而偏偏是最難的。

"我想超越這平凡的生活,卻註定一生會漂泊",這是多少人兩難的選擇!路遙雖已逝,相信仍然會有人為《平凡的世界》感動。因為絕大多數普通人想象力有限,更無所謂去追求了。終其一生,不過在追求現世安穩中,幻想著不平凡罷了。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邊的小🐟,期待你順手點評,手有餘香哦!

元元的天下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物,沒有任何一部偉大的作品“沒有任何瑕疵”,只有值得歌頌的偉大的作家——像路遙那樣用生命來寫作的作家。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稱得上史詩的作品,寫文革後期到改革開放初期十年間中國某地的社會變遷和人物命運,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反映了一個時代。

《平凡的世界》是百萬字的長篇,全書共三部。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到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各種文學新思潮從國外湧入,現代主義文學觀念風靡一時,傳統現實主義創作被視為“保守”,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莫言的高密東北鄉適合於魔幻現實主義,莫言的中國式魔幻現實主義適合於與世界文學對話,一些以時代為背景,從某一個角度切入的作品適合於表現深刻的內容,但路遙堅守現實主義傳統,堅守全景式表現,也是需要品質、膽量和才華的。

文學的現實主義創作,不僅考驗作家的寫作技巧和語言功力,而且考驗作家的社會責任感、生活積累、思想認識水平,對於一個大國和大時代的認識與表現,路遙是出色地勝任了的。他的選擇也是正確的,時代變遷的內容最適合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適合史學家那樣的大手筆,內容與形式,和諧統一。

《平凡的世界》結構嚴謹、人物典型、即使次要人物,也塑造到典型化的程度,語言樸實厚重,感情充沛。

為了寫作《平凡的世界》,路遙不顧自己的健康,以致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42歲。

“創作前,路遙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查閱了小說所反映的十年間的各種報紙,工作量非常巨大,幾乎是一種奴隸的機械性勞動。手指頭被紙張磨出了血,只好改用手掌翻閱。前後準備了三年,創作歷經六年,整個寫作過程都是一種牛馬般的非人生活。寫到第二部完稿時,路遙累得口吐鮮血。醫院查出吐血的病因是十分可怕的,路遙必須停止工作,才能延續生命。但路遙是不惜生命也要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他經常是一邊流淚,一邊寫作,眼睛三天兩頭出毛病。過度的勞累和營養的匱乏,使他幾乎無力坐起,只能半躺在桌面上,斜著身子勉強用筆寫。這時,他幾乎不是用體力,而是完全憑藉精神的力量在支撐著最後的工作。他以一種清教徒的方式,抱定吃苦犧牲精神,甚至是以生命為賭注創作。由於終年辛勤耕耘,年僅42歲的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摘自百度)


大悔憶智冰


當時有人說,你這是寫給初中生看的流水賬,可是打了自己的臉,平凡的世界最後的定位被定價是史詩級的著作。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

寫作需要什麼?細膩的情感,對生活入微的觀察,還要透徹瞭解這個社會,還需要有文化學識;有這些夠了嗎?不夠,缺最重要的是時間和精力毅力。很多人都能滿足前面的條件,但是後2個太難了。


比如現在,讓你工作之餘回家不看抖音,不玩遊戲,坐下來寫點東西你能堅持嗎?時間太寶貴,路遙的老婆也是長時間缺愛和他離的婚,他奉獻出這個鉅作以後,老婆也沒了,自己也累死了,請問有幾人可以做到?

其實,平凡的世界以後也缺一部同樣描寫八九十年出生的人的一部鉅作,因為這30年社會變的太快了,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社會和思想日新月異,可是,現在有誰再去寫一部同樣史詩般的鉅作,偉大的作品呢?


紀念路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