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般家庭為了孩子考上一流高校,付出幾十萬是否值得?

Lehmen


不清楚題主的幾十萬是什麼操作方法,之前我回答過一個問題,某家長願意給985高校提供幾百萬,獲得一個本科名額的操作。如果是這樣的操作,個人覺得還是不現實。雙一流高校的經費都是過億的,幾十萬這樣的數額丟進去水花都沒有。

如果將幾十萬放在培養孩子上,只能算一個正常水平。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真的不夠啊。新聞報道比較多的,學區房一套就幾百萬,我家的閨女才2歲,我買房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她的小學讀書問題。所以說,在我看來,為了孩子讀個好的大學,幾十萬真的是值得的。

一流高校和普通高校之間的差異真的不小,如果你問問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在考上985高校的研究生後,從他們的口中會得到你要的答案。我的一個師弟,之前在二本學院讀的本科,在讀研的時候特別努力,他和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沒想到這裡的機會這麼多。今年畢業的時候,他發了幾篇文章,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他留在本校讀研的同學,找的工作和他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不過一流高校的機會真的更多。

當然,為了孩子也要講究量力而行。在有能力的條件下,儘量幫孩子多做一點,提供的條件更好一點。這也是大部分的想法,我也是這樣。如果家裡條件不差的話,為了孩子,幾十萬花就花了呢。值得!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帥小西De


這種問題問的毫無意義,假如花幾十萬,就能把孩子送入一流名校,那些名牌大學,早就被擠爆了。

我這裡指的還不是北清復交的一流985,而是指包括末流985,以及一部分有特色的211高校,在內的名牌大學。

進入一所名牌大學,對一個人一生的意義,何止幾十萬的金錢呢?

第一,名牌大學不是你捨得花錢,就能把孩子送進去的。

我發覺總有人有奇怪的觀點。

比如某人抱怨,人家孩子有錢上補習班,我沒錢,所以我的孩子學習不如別人。

再比如某人堅持認為,重點學校裡的學生,好多都是關係戶。

這是典型的逃避。

真相是,學習好的孩子不是補習班教出來的,孩子的學習主要靠他自己的努力和堅持,甚至和所謂的天賦,關係也不大。

重點高中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憑成績考進去的。

第二,幾個觀點。

不得不說,現在蘇州的各種補習班,輔導班是真牛啊,很多家庭每年用於孩子的補習費用,是以幾萬為計算單位。

但補習班的效果,真有那麼牛?

很大程度是吹牛吧!

對於補習班,我說幾個觀點:

真正的好學生不需要長期上補習班,因為補習班的效率嚴重低下,好學生上補習班是浪費時間。

補習班最通常的做法,是讓學生做題,但靠刷題刷不出優秀學生,能刷出來的,最多是中等學生。

最適合上補習班的是差生,教這些差生不需要專業課老師,最好的是體育老師。

第三,培養孩子,最重要不是錢,而是家長的用心程度。

金錢能砸出好學生嗎?

如果真是那樣,富人家孩子一個個都是北大清華的牛娃,普通人家孩子沒份。

教育孩子,最重要是父母你得願意花心思,不能偷懶。

不要以為,教育你孩子是老師的責任!

同一個班級裡,都是同一批老師教的,為啥別人孩子優秀,你家孩子品行惡劣,成績很爛呢?

因為家長不一樣。

所以對於家長來說,最忌諱的是,當發現你孩子不行,就把雙手一攤,把責任推在老師身上,你自己一點責任沒有。

你要明白,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師的,你自己不負責,你能指望別人給你負責嗎?

所以,捨得給孩子花錢,不如你多用點心思在孩子身上,琢磨怎樣讓孩子變優秀。

第四,一個孩子如何變得優秀?

我認為對於孩子的培養,應當越早越好,時間越早,父母越輕鬆,成功機會越大。

養孩子就好像種一棵樹。

樹苗越小時,當樹苗出了問題,你越容易矯正,但等樹苗長大成真的樹,再有問題,你就很難糾正了。

幼兒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學:不要太在乎孩子成績,重點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獨立思考能力。

初中:注意青春期心理,防止早戀和沉迷遊戲,防止受壞孩子影響,一定要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

高中:防止因逆反而自暴自棄,轉變身份成為孩子的朋友,當好孩子的助手,只要孩子不出問題,照顧好生活即可。

以上是我總結的一點東西。

必須指出,假如你前一個階段沒做好,就等於欠了帳,下一個階段會變得很難。

比如,你小學時沒有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等到初中後,孩子成績跟不上,他的青春逆反期就會提前,會不聽你的話,會跑出去抽菸喝酒談戀愛。

這時候,你不能怨天尤人,你要明白那是因為你小學時沒教好。

假如你不想放棄,你就必須想辦法彌補。

總結一下吧:

金錢是買不來名牌大學名額的,金錢可以買到一個吃喝玩樂的廢物而已。要想孩子有出息,當父母的我們,必須自己先想清楚,我們願意為自己孩子付出嗎?


99隨便


這個問題其實挺沒勁的!

這就好比有人會提出問題來,為了孩子上一個重點學校,家長的投入,足夠讓孩子到國外去學習了。又或者是那種辛辛苦苦上了個大學,出來掙的錢,還沒有那些沒有上大學掙得多的言論。……

諸如此類問題,我們去站在自己的角度評價它,到底值不值,我覺得是毫無意義的。

這個道理很簡單,有的人在為了基本生存、溫飽而掙扎,而有的人在為了花錢多的沒地花而糾結,站在不同的立場,站在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背景之下,我們沒有辦法衡量這件事情到底是“值得”還是“不值得”!

對於你來說,幾十萬可能很多,多大了幾年也攢不出來,但是對有些家庭來說,幾十萬可能也僅僅是一年的稅後收入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說值不值這個問題不是我們作為第三方人來評判的,到底值不值,當事人最清楚!只要花錢的人覺得這筆錢花得是值得的,那麼我們又能說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