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現在還能做商鋪投資嗎?

夏花秋葉41


1.體驗店的產生是種預示,商鋪潛力值大

現在電商的運營方針開始往線上線下雙渠道進行,而線下體驗店越來越多。其實不難想到這是一種預示。實體店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它不僅能讓顧客能實際體驗和感受物品的價值或者服務,還能增加一定購買量。換句話說,電商是不能取代實體商鋪的經營,因為本身實體店鋪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許多電商已經瞄準了實體店鋪,連馬雲也不例外。今年11月,阿里巴巴28.8億美元投資大潤發。這也說名實體店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但是需要新的模式來經營。所以投資商鋪是肯定有潛力的,即使是美國這樣成熟的電商國家,實體的商鋪也是非常多的,還有不少百年老店屹立不倒。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商鋪的經營模式需要與時俱進,更適應商業發展的運營方式進行,將商鋪“看得見摸得著”等的優勢充分運用。

2.一公里、大商圈是不能取代的

對於人們的生活來說,即便電商能滿足一切需求,但是在這幾個方面上不能滿足顧客的。首先是上文說的體驗感,其次是時效性(即便快遞越來越快,但是比起周邊店鋪,用時是多的),最後是新鮮性,比如瓜果蔬菜等產品最好在實體店購買。這也就造成如今商鋪大部分往這2個方向進行,一公里店和大商圈。一公里店主要是開在社區周圍的商鋪,以中小型商鋪為主。社區居民購買日常急需品,其實也是個非常大的市場。不妨假設一下,突然準備炒菜但突然發現食用油已經用完了,你是會選擇網絡訂購食用油,還是直接下樓購買呢?你準備購買瓜果蔬菜,是會選擇上網購買還是實體店鋪自己挑選呢?而大商圈的店鋪更多的滿足人們休閒娛樂的體驗感。現在大商圈主要是走一站式運營方式,無論是購物、娛樂還是美食都能在大商圈找到。比如咱們熟悉的萬達,新建了不少大型時代廣場。

3.商鋪運營方式是核心

坤鵬論這裡舉個例子,就是大家熟知的“孩子王”,題主可以考慮他的運營模式。孩子王如今在中國已200多家分店,會員累計200多萬,每家分店選擇必是大型商圈,佔地千萬平方米。它主要是核心抓住會員,進行線上和線下雙運營的模式。並且相對於網絡銷售,孩子王的實體銷售並不弱。因為實體店的種類繁多,經常開展大型活動,返回優惠卷,都是看得見的實惠。在支付上,孩子王也有改變,掃碼購就是個新的突破。掃實體物品的二維碼即可以看見價格,能網絡支付無需排隊。其實歸根到底,商鋪是否有升值潛力,和商鋪的選址與投資者的運營有很大的關係。


坤鵬論


我在2013年在青島李滄145萬投資了一套78平米的商鋪是小區的步行街,當年李滄住宅房價也就10000一平米吧。當年租金是7萬每年。以後是每年遞增7000。簽了五年合同今年到期!繼續簽五年每年遞增1萬元今年房租是11萬了!門頭房樓上的住宅已經漲到21000一平了。我感覺投資商鋪要找大小區樓下的商鋪比較好!入住率上來了房子自然好租


陽光如昨


要看地段,不是臨街的商鋪一定不要買,什麼開發的什街,什麼城,全是炒作,除非你是自己經商,有固定客戶,買了之後什麼年百分之七的回報率都是見鬼的,租都租不出去,我以前在我們這邊步行街二樓買了一個商鋪,按當時的行情,可以買三套住房,開始熱鬧的狠,都是來看熱鬧的,過幾個月就大面積關門,現在住房價格增幅達7倍了,那個破商鋪沒人租,現在租給別人住,血的教訓啊!


咚寫西讀


如今,消費行為已不再是單純的Shopping,

消費者則越來越多重視購物時精神層面的滿足感,

這使得受電商衝擊的商場帶來了新的生存空間。

在此背景下,

商業已經進入了體驗式消費時代。

……

體驗式消費為何這麼“火”?

2001年5月,第一家蘋果零售體驗店在弗吉尼亞州一高端購物中心開業。採用現代簡約設計且位於鬧市區的店面吸引了大批顧客前來體驗,其周客流量達到5400人,而競爭者的周客流量僅為250人。2004年蘋果零售體驗店的收入達到了12億美元。現如今,蘋果零售體驗店遍佈全球,每次發佈新品,其門前都是絡繹不絕。

GAODE

這一案例不僅讓懷疑體驗營銷效果的人閉上了嘴,也掀起了企業實行體驗營銷的浪潮。縱觀國內,近幾年來各大品牌體驗店如雨後春筍紛紛冒頭,不僅手機等電子科技產品開起了體驗店,宜家此類的家居品牌也通過開放家居展區,讓顧客盡情體驗家居產品。事實證明,採用體驗營銷的品牌許多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而消費者也越來越喜歡體驗式的消費方式。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線下的體驗式營銷為什麼依舊能驅動消費呢?

GAODE

體驗式消費之所以廣受歡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可以讓顧客對產品產生更直觀的認知和感受,同時讓顧客在體驗的過程中得到產品知識等附加價值。在這種情況下,顧客所感知到的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就更高,也就更容易令顧客滿意。

GAODE

除了上述優勢,體驗式消費還可以給品牌創造更多塑造品牌形象的機會。品牌關係的形成與人際關係形成具有相似的過程,品牌及顧客雙方的相互交流是形成品牌關係的根本。品牌體驗作為消費者對品牌的感知和學習,是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印象的策略之一。星巴克前CEO霍華德·舒爾茨說:管理品牌是一項終身的事業。品牌其實是很脆弱的,包括蘋果在內的所有品牌的成功,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品牌的培育需要通過每一次細緻入微的服務來保持和維護。顧客對品牌的認知是在每一個與品牌接觸的時刻中慢慢形成的;在顧客進行體驗的過程中,舒適的環境、貼心的服務、精闢的講解、優質的產品等都可以成為顧客為品牌形象加分的因素。所以,企業需要善於把握體驗式消費的時機,在與顧客互動的過程中,在其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體驗式消費具有

線上消費和普通零售所不具備的優勢!

新興電商對傳統實體商業的衝擊更加要求實體業者以商品為素材,為消費者創造出值得回憶的感受,傳統經濟主要注重產品的功能強大、外型美觀、價格優勢,現在趨勢則是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併為產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如何推行體驗式消費?

體驗營銷的浪潮席捲全國,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企業取得了成功,營銷學家施密特等人在《體驗營銷》書中指出,體驗營銷一般由5個部分組成,即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考體驗、行動體驗和關聯體驗。管理研究表明,企業為顧客造、提供良好的品牌體驗,可以促進顧客品牌忠誠度的提升,即可以提高顧客的回購率和推薦率等。在實踐中運用體驗營銷,為顧客創造良好的體驗,企業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在體驗中傳遞情感

人是感性的動物,雖然經濟學中假定消費者都是理性的,但研究表明在實際消費中,往往都是感性因素促使消費者作出購買決策。在這一點上海底撈廣受好評:海底撈不僅為等待的顧客提供美甲、護理等服務,還會為獨自用餐的顧客貼心地擺上一隻玩偶小熊陪伴,過生日的顧客甚至還可以收到來自海底撈的意外驚喜。所以,企業在體驗式消費的過程中應盡力與消費者建立情感紐帶,譬如通過可靠的產品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信任的情感,或通過貼心的服務為消費者傳遞關懷,等等。

2、在體驗中傳遞認知價值

企業在照顧到消費者的情感感受之後,也要試圖抓住消費者的理智;這一點可以通過價值的創造和傳遞來實現。比如在美妝產品的銷售過程中,消費者不僅可以現場體驗到美妝產品的效果,還可以在導購人員的口中得到許多美妝知識。如此一來,消費者心目中所感知到的產品價值就在無形中得到了提升。

3、在體驗中傳遞文化和價值觀

前文提到了仿造旅遊小鎮的反例,可見體驗式消費中如果只有表象,而沒有文化內涵,品牌便會經不起消費者的反覆推敲。在傳遞文化這一點上,星巴克咖啡可以為我們所借鑑。很多人說,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是“第三空間”,是生活方式,是精英文化。因為消費星巴克咖啡的人,大多數都是來自都市的白領精英,他們利用喝咖啡的時間以及星巴克提供的空間進行商談、分享、交流;在星巴克,消費者體驗到的是一種崇尚知識、注重情感的文化,星巴克成為了精英文化和品位的象徵。將文化、價值觀融於體驗式消費之中,是體驗時代下品牌管理的創新方式之一。

需要注意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地區、面對不同的目標市場群體,所採取的具體體驗營銷策略也會有所不同,需根據具體市場情況對策略進行調整。商品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而創造出來的體驗是令人難忘的。體驗經濟,這也恰恰是許多實體商業的逆境生存之道。因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渴望得到體驗,愈來愈多的企業精心設計、銷售體驗。按照目前的大趨勢,實體店的逆襲時代即將來臨了,新的機會也展現在面前。


高德商業


更多有關商鋪投資的內容,請關注“金魚房東”頭條號。


成本風險角度

結論:16年以後住宅價格被相對高估,而社區商鋪的資產價格漲幅非常溫和,與真實租金漲幅基本趨同,泡沫和風險水平處於低位。

理由:

1.住宅價格的核心成本是土地價格。

2.商鋪價格的核心成本是真實租金和空置率。

3.16年以後伴隨土地價格的快速上漲和中央房住不炒的戰略指導下,住宅價格被相對高估了。

住宅的資產價格是供應端的土地價格決定的,而商鋪的資產價格是需求端的租金決定的。近十年來伴隨著土地供應價格的快速上漲和中央房住不炒的戰略,住宅資產價格的核心成本,也就是地價上漲了將近10倍,所以我們認為住宅的資產價格中的泡沫和水分相對比較大,投資風險相對較高。而社區商鋪的資產價格漲幅非常溫和,年漲幅在5%左右,和真實租金年漲幅5%-7%基本趨同,所以社區商鋪資產價格的泡沫和風險低於住宅。

18年-19年如果做不動產投資,要做一個優勢投資策略的轉換。

16年以前以住宅房作為主要的不動產投資標的,17-18年以後應該將投資類住宅的溢價變現適當置換成社區商鋪底商,降低資產投資風險。


更多有關商鋪投資的內容,請關注“金魚房東”頭條號。


金魚房東


我個人極不看好商鋪投資,我覺得那個一鋪養三代的時代已經遠去了,目前的大部分商鋪都毫無投資價值。原因如下:

1.現在樓盤越來越多,幾乎每個樓盤都有商鋪在賣,但是很多小區入住率很低,沒有多少居民,消費能力自然有限,在那開店鋪,自然沒多少生意可以做。也就沒有多少營業收入。如果收入不能超過投資的成本,那就是虧損。如果利潤不大,那投資商鋪幹嘛呢?還不如理財省心。

2.物以稀為貴。以前店鋪生意好,是因為店鋪少,競爭也不激烈,現在到處是店鋪,好多店鋪幾乎沒有生意。現有的店鋪好多都沒生意,維持下去都很難,那隨著樓盤一起出來的新商鋪必然也不會有好的前途。

3.關鍵是商鋪貴啊!又沒有生意可做,成本還那麼高。加上房租水電等等成本,開店的成本很高了。幾乎無利可圖。

4.人家賣商鋪,商鋪是他的籌碼,賣給你了, 他就爽了,你當了接盤俠,你就慘了。如果賣不出去,租不出去,那你豈不是砸在手裡了嗎?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投資商鋪,損失慘重。他們是最後一棒,賣不出,也租不出去,找不到接盤俠了!

5.有的地方經濟下行,人們的錢跑到房地產裡面去了,人們沒有餘錢進行其他衍生性消費,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尤其是近幾年!生意不好做,投資店鋪幹嘛?

6.人口老齡化,新生兒減少,消費市場萎縮,生意越來越少,也就越來越不好做。

7.最近十年,電商蓬勃發展,搶走了實體店的生意!很多人在網上購物,不再去實體店,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少。難以維繫啊!




高中數學鄧老師


現在肯定沒有2011年嫩好的機會了,但是機會有嗎?答案是肯定的必須有,看你的膽量及資本了!

1.看位置 看潛力 商鋪的有沒有潛力,未來1-3年有沒有升值的空間!看該區域消費水平,房價,居住人口收入水平,商鋪生意的競爭環境等進行細分!

2.核算成本,核算投資回報率!



租金回報率法公式:(稅後月租金-按揭月供款)×12/(首期房款+期房時間內的按揭款)。   案例分析:假設李先生首付100萬元,貸款60萬元,按揭20年,按照最新商業貸款上限貸款利率。套用上述計算公式:這個商鋪的投資回報率=(14000-4277)*12/(1000000 +1026682)=5.76%  

 通過計算,我們得出該套商鋪的投資回報率將是:5.76%   

點評:該計算方法的優點:考慮了租金、價格和前期主要投入,比租金回報率分析法適用範圍廣,可估算資金回收期長短。



不足:未考慮前期的其他投入、資金的時間效應。不能解決多套投資的現金分析問題。且由於其固有的片面性,不能作為理想的投資分析工具。

3.根據自己的實力情況,評估下自己投資的風險,做下風險預算,考慮到最後的最差的結果!

@明說零道,任何生意都是有風險的,進行合理的投資預算,判斷正確,好好去做,問題不大,現在出發,市場環境不好並不代表不能投資商鋪!


明哥說零售


近年房地產發展迅速,也帶動了大量的商鋪。一鋪富三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現在商鋪投資看城市和位置,賭的就是未來發展前景。


1.一二線城市商鋪基本沒有空鋪。這是事實,你覺得貌似商鋪的價值好像不如以往了,這只是一種感覺。在一線城市,只要將商鋪招租的信息掛出去,根本就不會出現無人問津的情況。

2.三四線城市看常住人口和核心商業區。三四線城市對於商鋪的需求可能沒有那麼大,地段不好投資價值不大,但是人口密集的地區和核心商業區有很大投資價值。

3.其他城市價值就低。例如一些小縣城,大家的購買力上不去,做的也都是一些小生意,投資價值一定是上不去的。

4.看位置:新興商業區潛力大。很多的城市中的某些區域,都是接下來在政策的扶持之下要快速發展,全面分析的地區,這些地段的商鋪不但會有投資價值,而且升值潛力巨大,供不應求。

有很多人一竿子就將商鋪的全部投資價值予以否定,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對的,因為商鋪絕對不會完全失去了投資價值,只不過需要進行投資決策的時候更加註重選擇而已。

閉著眼買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一、項目與產品分析

(一)交通優勢利好

項目位於星沙大道與遠大一路的交匯處,距離市中心與星沙城中心距離近,空鐵雙引擎的交通配套,由住宅、酒店、配套商業和綜合商業體組成。

地理位置:星沙大道與遠大一路交匯處

商鋪可售面積:1272.6㎡

商鋪面積分佈: 65.93㎡、206.86㎡、103.43㎡、465.43㎡、86.19㎡、172.38㎡、172.38㎡

(二)功能配套

停車場:地下停車位、廣場停車位

政策扶持:東部雙引擎—臨空經濟區及高鐵會展新城

酒店配套:樂天樂怡酒店、鑫達貴都大酒店等

商業配套:智趣G98、匯一城商業、九大專業市場、自身社區底商

教育配套: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九大高校

(三)大交通

項目位於芙蓉區與星沙板塊交界處,自帶五維立體交通——空港、高鐵、火車站、高速、公交構建五維立體交通網絡,未來將為項目帶來龐大的消費人流。

(四)產品定位

面積區間跨度大,戶型結構較為平整,緊挨小區大門與項目廣場,臨近兩個大型綜合體之間。裙樓上邊有酒店,有紐帶和橋頭堡的商業價值。

適合購買人群:大宗不動產投資客、自購自營客戶、商企業客戶。

經營業態建議:銀行、餐飲、醫療、培訓及娛樂業態。

優勢:成熟小區,並有酒店入駐。位於兩個綜合之間,並自帶活動廣場,商業價值凸顯。酒店二樓展示性強。











十之又二


我也準備買個商鋪來住,因為偏僻荒廢了很多年,和住房價格差不多,可我覺得方便啊,門口車一停,抬腳就到家了不用七拐八拐,還省車位錢,我現在住的就是這樣的幾百平,可是離風景區3公里,開車步行兩不相宜,看見有這樣80平的離景區1公里,所以借錢也想買了,水電貴不了多少吧,可是比起住宅樓多一個用途選擇,就是不知道40年產權怎麼算,然後樓上又70年的產權,那又怎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