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廁所英雄》影評:平民英雄的故事更精彩

《廁所英雄》影評:平民英雄的故事更精彩

憑藉去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和今年年初上映的《神秘巨星》,印度電影在中國著實火起來,之後便有印度電影接二連三在我國上映,或點燃夢想,或聚焦現實,或熱血澎湃,在為我國觀眾呈現異域風情的同時,也給予啟迪和反思,使印度電影成為繼美國電影之後的第二大熱門外國電影。而今,和《神秘巨星》、《起跑線》和《巴霍巴利王(下)》共同被印度媒體評為“印度2017年度十大影片”的《廁所英雄》上映,讓我國觀眾得以瞭解印度這個神奇國度的神奇故事。

《廁所英雄》,原名《廁所:一個愛的故事》,取材於發生在印度的真實事件,講述一對青年夫婦為在自家宅院建廁所受阻遇挫,持續發酵之後,成為全國熱點性事件的故事。

當然,這個故事的背景是印度一些地方的奇葩文化,在那些地方的印度人看來,家裡建廁所是極為不吉利的,因此,對於排洩排便問題,男人們都習慣就地解決,女人們則要在夜深人靜之時成群結伴前往野外叢林中去解決。雖然經常因此發生事故,印度人卻聽之任之,不去改變這種在印度已經流傳幾千年之久的陳規陋習。所以,當凱沙夫的新娘子賈耶對此表示抗拒,並提出“沒有廁所就離婚”的意見時,便震驚了村民。但在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的同時,賈耶的舉措卻引起了眾多農村女性的共鳴,這場由廁所引發的離婚事件,迅速成為印度舉國關注的焦點。雖然曾被不作為官僚和守舊村民阻撓,但一場廁所革命卻在印度轟轟烈烈開展,終於使廁所問題得到解決。

由於文化不同,在我國幾乎不會發生類似事情,因此可以想見,《廁所英雄》不會像《起跑線》那般因子女擇校問題引起我國觀眾的共鳴,但顯而易見的是,《廁所英雄》無疑放大了印度電影的優勢,那便是聚焦現實,敢於直面社會問題,並且慣於以小見大,著重突出敢於抗爭的平民英雄。此外,《廁所英雄》的內容也是極為豐富的,有喜劇情節,有愛情故事,於詼諧幽默之中,讓愛情悄悄綻放;有對腐敗的抨擊,有對文化的批判,於平凡瑣事之中,融入偉大和深刻。

不過,作為一部印度電影,《廁所英雄》的缺點也是極為明顯的,那便是故事鋪展的冗長不堪,情節發展的緩慢無序。故事開端講述凱沙夫和一頭牛結婚的那個片段,和故事進展關係不大;而凱沙夫對賈耶的追求過程,又顯得過於累贅。一部時長兩個小時半的電影,哪怕砍掉一個小時甚至一半時長,照樣不影響觀看。也許,這種被我國觀眾視為明顯弊病之處,也許正是印度觀眾津津樂道的地方,畢竟印度有著獨特的文化,印度觀眾可能也有著獨特的觀影習慣。

在《廁所英雄》之後,同樣由印度知名演員阿克謝·庫瑪爾主演、同樣聚焦於社會現實的《護墊俠》將會在我國上映。在對好萊塢式超級英雄和中國式武林俠士審美疲勞之後,這些來自印度的“不入流”英雄俠士倒是更能引起普通觀眾的興趣。與此同時,《廁所英雄》和《護墊俠》也為華語電影提供了一個新思路,那便是:與其拍攝言之無物的《痞子英雄》和《煎餅俠》,不如將鏡頭對準敢於超越現實,挑戰命運的普通人,他們或許有著更為精彩的故事和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