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菏澤人,國家非物質遺產之《商羊舞》,你知多少?

商羊舞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舞蹈,發源於鄄城縣境內北部地區。流傳於李進士堂鎮、舊城鎮一帶,以李進士堂鎮杏花崗村最為著名。據考證此舞源於商周時期,成熟於春秋戰國時期,宋明時期是鼎盛期。2008年6月7日,山東省鄄城縣申報的"商羊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646 Ⅲ-49。

菏泽人,国家非物质遗产之《商羊舞》,你知多少?

據杏花崗村一帶的商羊舞藝人介紹,商羊鳥是一種吉祥鳥,每逢陰天下雨之前,就有成群的商羊鳥從樹林裡出來,又蹦又跳,又竄又鬧地玩耍。天長日久,人們見商羊鳥出現,就知道雨要降臨,家家戶戶挖溝開渠、疏通水路,為灌溉良田作準備。

菏泽人,国家非物质遗产之《商羊舞》,你知多少?

隨著歷史的變遷,商羊鳥逐漸絕跡,當地人們再也看不到商羊鳥的足跡。於是,每當天將大旱時,人們就自扮商羊鳥,戴面具,拿響板,單足高跳,並模仿商鳥搖頭晃腦,腳掛鈴鐺,蹦蹦跳跳。該舞的動作也出現在當地一種叫做"碰拐"的兒童遊戲中,此遊戲為兩兒童各將一腿抱起,用膝蓋相互撞擊。據商羊舞老藝人講,此種遊戲即出自商羊舞。至今,在古典舞中仍有"商羊腿"的動作名稱,其動作是一足立一足抬起,與此類似。

菏泽人,国家非物质遗产之《商羊舞》,你知多少?

《商羊舞》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淵源,是鄄城人民傳統文化的突出表現形式,寓含期盼精神、信仰、價值取向,涉及鄄城節日習俗等方方面面,具有人類學、民俗學研究素材的特殊價值,已受到國內外學術界關注。商羊舞植根於鄄城人民群體的文化傳統或文化歷史之中,也是被廣泛認同的中華民族具有美好象徵意義的舞蹈形象之一 。

菏泽人,国家非物质遗产之《商羊舞》,你知多少?

商羊鼓舞作為一種在民眾中傳承的社會文化傳統,是被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民俗文化,較之主流文化,高雅文化,往往更加貼近民眾心理,最能表達民眾身心意願、最真切反映民眾生活的印記。商羊舞作為菏澤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其文化形式曾經擁有鮮活的生命力,是一種寶貴的歷史和文化資源,保護商羊鼓舞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菏泽人,国家非物质遗产之《商羊舞》,你知多少?

對於商羊鼓舞這樣的民間舞蹈來說,只一味地搶救保護是不夠的,還要讓其健康成長,使其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如果不加以創新和變革,也就沒有生命力,也就無法與當代社會相適應,並將逐步失去功能。具有深厚民俗文化內涵的商羊鼓舞,很有地方特色和鮮明個性,如果對這種資源進行充分地開發和挖掘的話,將會極大地促進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

鄄城信息港

菏泽人,国家非物质遗产之《商羊舞》,你知多少?

時光荏苒,陪你走過

-菏澤市旅遊局-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