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古代考中狀元剛開始一般能授予多大的官職?

十二安


古代狀元,通常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著作郎、秘書郎等職。

以翰林院修撰為例,它是從六品,主要職責為掌修國史、掌修實錄、記載皇帝言行、進講經史。

看起來,狀元剛開始時授予的官職並不算高。但這個職務是很有前途的,因為翰林院修撰是皇帝的近侍,相當於秘書。所以,狀元一開始,就得以進入最高權力中心,涉及到了最高決策之中。在官場中,這可是領先了他人一大截。

而且在古代,宰相、內閣大臣等要職,按照慣例首先從翰林院中選擇。狀元郎一開始就進入翰林院,得以接近皇帝、瞭解朝政。他們以後做到宰相、內閣大臣、尚書,是很有希望的。

而成績較差的進士,一般是授予部院主事(司長、局長)、縣令等職務。他們很難接近皇帝,以後想做大官,是很困難的。

歷史上狀元出身,做到宰相的,有很多。比較有名的有呂蒙正、文天祥、翁同龢等。做到內閣大臣、尚書這一級別的,就不計其數了。

但是並非所有狀元都能最終飛黃騰達。因為與狀元一同入翰林院的,還有榜眼、探花,以及其它優秀進士。榜眼、探花通常擔任翰林編修,其它進士則擔任庶吉士。他們都是與狀元處於同一起跑線的。狀元相比他們並沒有優勢。這些可都是全國最優秀的人才,想從中脫穎而出,競爭是很激烈的。所以,狀元裡最後默默無聞的也有很多的。


國史拾遺


狀元是鼎甲之首,又稱某科一甲第一名進士及第。明清時代,對一甲的三名進士授官,有特別的優待。

(請注意,只有一甲三名進士才可稱“進士及第”,二甲則只能稱“進士出身”,三甲就只能稱“同進士出身”了。在名義上的差別非常大)

一般來說,二甲、三甲進士在殿試結束唱名放榜後,還要進行一次考試,成績優秀的一部分人,被選為庶吉士,到翰林院讀書,散館之後會有好的分配。而其他大多數進士,不是直接授官,而是先分到各部院衙門去實習,稱為“觀政進士”。實習結束,才正式分配工作,多到六部任職(主要是擔任主事,稱為“部屬”),或到地方上任知縣、府州佐貳等官。

總的來說,對進士來說,最好的分配,就是去有“清貴”之稱的翰林院。翰林官是“清流”,部屬及州縣地方官則是“俗流”。

能夠分到翰林院的,都是考試成績最好的那少部分人。其他進士需要通過再次考試才能獲得進入翰林院做詞臣和史官的資格,唯獨一甲進士及第的三個人:狀元、榜眼、探花,殿試一放榜,就直接進入翰林院: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修撰和編修能夠參與國家的修史活動,故又稱“史官”,這是極大的榮耀,足以寫入墓碑的,一些做過史官的大官僚,往往在墓誌銘書銜時,要特別註明,他修過史,做過翰林官!

(古代人做了狀元,不單是家族的大福,更是一鄉、一縣、一府,甚至是一省之榮!)

一步踏入翰林院,為狀元們未來仕途的發展打下了極好的基礎。在古代的官僚制度下,九品十八級,品級森列,但官位好不好,不能光看品級。比如修撰的品級並不高,只是從六品,而到地方上做官的進士們,開張也是正七品(知縣),看起來只比修撰低一級。然而這一級便是天壤之別。由於明代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慣例,入閣做相幾乎為翰林官員所壟斷,狀元的功名兼修撰的出身,決定了他們能以很短的時間擢升到侍郎一級,而且全在京城做官,不會外放(清代略有不同,翰林外放到地方鍛鍊的機會多了,比如張之洞和他堂兄張之萬,一個是探花,一個是狀元,都做過翰林,後來都成為地方督撫大員),而知縣在地方上升遷就比較慢,兩者的差距漸漸拉大。

如果運氣好的話,狀元出身的修撰,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年便能做到六卿(尚書)或卿貳(侍郎),甚至入閣輔政做相。這在循例遷轉的古代官僚體制下,是非常快的了。

可惜啦,現在沒科舉考試了,不然,我也要立一下大志的,嘿嘿!


皇帝不稱朕


在古代考上狀元后開始擔任多大的官,這個很難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看當朝的皇帝欽點他做什麼官,就是什麼官。科舉考試,是古代大多數讀書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徑,而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更是萬眾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創立科考以來,歷代狀元有姓名可考者,一千多年間歷代王朝共選拔了文狀元654名,武狀元185名。

這其中安徽省徽州府休寧縣考上狀元最多,共29人,號稱中國的狀元縣。如今休寧縣還有中國狀元博物館,我到黃山旅遊後,下山特地去博物館看了一下,那裡的狀元帽、考狀元的試卷紙、皇帝欽定狀元的聖旨等物品,都有所展示,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瞭解。

狀元是中國的特產,是中國科舉制度諸多名詞中最為炫耀的一個。我們從影視劇中看到書生高中狀元,感覺他們立馬就飛黃騰達,高高在上了,其實不然。實際上,狀元的官職有規定,而且品位比人們想象中低得多。狀元並不是官職,所以沒有品位,當了狀元只能說你拿到了一個可以當大官的資格證書。

至於當幾品官那還要看皇帝怎樣用人了,歷史上的狀元,有當7品縣官的,也有進翰林院的,也有直接輔佐朝政的,也更有落魄的,都不一定。

在明清朝以前,狀元官品非常低,明清兩朝其官品有所提升。會試中舉的貢士,在太和殿舉行進士考試,頭名由皇帝點定,即是狀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

這頭三名合稱“一甲進士”,可以得到“進士出身”頭銜。只有這“一甲進士”,在金殿唱名後立即按規定封授官職。狀元的官名叫“翰林院修撰”,是個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則封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兒。


自古以來,民間就經常把駙馬與狀元這兩個詞聯繫起來,好像中了狀元就可以做駙馬。實際上中國曆代有史可考的駙馬狀元,只有唐代狀元鄭顥一位做了駙馬。


百花亭雜談


先了解當時的選官制度。學子們通過了鄉試之後,便要在次年的春天參加禮部舉行的會試,地點就在京城的貢院,取中者都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貢士還要進行最後的殿試,才能成為進士。殿試,顧名思義就是在皇宮裡的某個殿舉行,清初是在太和殿,乾隆後期移到保和殿。殿試是以皇帝名義主持的考試,取中者由皇帝授予進士,俗稱天子門生,這也可能是皇帝所要達到的一種政治目的。殿試由皇帝來決定名次,其排名一共分為一甲、二甲、三甲這三個檔次,每個檔次裡還有更細的排名。一甲只有三人,大學士會把前十名的卷子提供給皇帝,皇帝圈出三名,按名次稱狀元、榜眼、探花,這三鼎甲授進士及第。

通常我們俗語說的連中三元,是指在鄉試時考第一名解元,會試時考第一名會元,殿試時考第一名狀元,就叫連中三元。這種現象是很少見的,在清代也就幾個人。狀元是全國第一名,實際上授的官並不高,只是從六品的修撰,榜眼、探花授的編修也只是正七品,現在有些小說、戲劇上說考上狀元好像就能做多大官似的,其實就是一個從六品的官,正七品知縣被稱為芝麻官,狀元授官的品級只比知縣高一級。一般進士授的主事是正六品,比狀元所授的修撰品級高。不過狀元與其他翰林官有選任為某些職官及進入中央高層的資格,出路比較優越。

宋代,狀元授籤判,只相當現代地區一級的秘書長。明清兩代,狀元都授翰林院“修撰”,是個從六品的小翰林,只比授為七品知縣的一般進士高一個品級。但翰林院是皇帝的秘書機構,翰林們接近皇帝,飛黃騰達的機會多,加上皇帝給予新科狀元“騎馬誇官”、“赴瓊林宴”等虛榮,因此中狀元就成了讀書人的極大的榮耀。武狀元一般都授6品蘭翎侍衛前鋒校、護軍校、驍騎校之類的官職。宋以前並沒有“武狀元”之設,但是考中之後也只是得以起家為軍官,先是補左衛長史,後來逐步升遷為邊防軍將領。

南宋明確武科狀元之稱,狀元願意從軍,授予正將之職,第二、三名副將,第四、五名準備將。科舉考試從宋朝開始是三年一次。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

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復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志搏雲天


講古代狀元開始能封多大的官,這個是要分朝代來講的。明清一般會入翰林院作為估計儲備人才,狀元一般會做到從六品的翰林院編修,個別表現特別突出的會直接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明朝狀元的升遷之路一般是先做翰林院編修(從六品)九年之後考滿,然後謀求升詹事府的左右中允(正六品)。再看看翰林院侍講、侍讀有無空缺,補入。累遷侍講學士(從五品)、侍讀學士,兼任六部侍郎準備入閣。

基本上正六品之後的路,每一步都要競爭、運作、運氣、功勞,很多人一輩子都不可能走完。如果狀元年輕一點,而且很厲害,可以熬資歷到兼任六部侍郎,活得久一點,六部尚書可期。至於再往後,是不是能進入軍機處,就不是年齡可以決定的了。所以在古代,即使考上了狀元,要當一個大官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宋代則和明同,因為宋代有官職、差遣即職責和授閣三種任命,比如說包拯包希仁,官職為監察御史,後遷為三司副使,差遣(職責)為知開封府事,授閣龍圖閣直學士。也就是說包青天雖然做的是國家財政部副部長,但是管的職責卻相當於是北京市長,同時還享受中國科學院高級院士待遇。話說回來,宋代狀元同樣如此,授一個閣的學士,委任一個中央的官職,差遣出去管一個縣(特別出色的直接管一個州)。


陽哥閒聊


一般來說,狀元的起點會比其他進士高出很多。宋人《儒林公議》即稱“狀元登第,不十餘年,皆望柄用。每殿試傳臚第一,則公卿以下,無不聳視,雖至尊亦注視焉”。宋代狀元“官授承事郎職,除上郡籤判”,如遇皇上登基之類的“龍飛年份”,“則三魁黃甲及其餘進士皆倍加恩例……狀元可除下郡通判”。《東軒筆錄》所謂“狀元試三場,一生吃著不盡”,《宜齋野乘》中“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閒平步上青天”。到了明代,狀元例授翰林院修撰的從六品職銜,留館學習三年後,優秀者可以出任各部給事中、主事或御史,或外放州縣任職。可以說仕途比雜佐入流或是舉人入仕走得更加便捷。從理論上說,身居高位的可能性,也應該比其他進士更高。

然而當仔細審視歷代登科記的人名時,就會發現,這些喜氣洋洋的讚譽更多隻是出於一種缺乏數據統計的美好想象。明代以名臣著稱於世,但有明一代90名狀元中,誕生的名臣屈指數來,卻只有曾棨、商輅、顧鼎臣、楊慎、焦竑、文震孟、周延儒等人。清代的114名中,官位累至一品的達20人之多,但如果細數,就會發現,其中聲名赫赫的就只有于敏中、畢沅、王傑、翁同龢、孫家鼐、陸潤庠和張謇。但陸潤庠的名聲並非靠狀元之後的宦績,而是靠京津等地百年老店的眾口相傳——晚清之際的商鋪以求得這位狀元郎的墨寶作為匾額為榮。至於張謇,他早已絕跡宦途,而注重實業。狀元只是為他的傳奇人生加上一頂微不足道的光環而已。狀元這個名頭對那些真正有才幹的人來說,並不重要。


國家人文歷史


在一些民間作品中,寒門學子一旦高中狀元,立刻被皇帝招為駙馬,高官任做,駿馬任騎,威風凜凜。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中國的封建制度(其實是中央集權制度)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用人體制,可能有僵化的一面,但絕不會草率。一個讀書人能中狀元,當然說明他才學不淺。然而,才學不淺就能當大官麼?顯然不行。還是需要經驗和實踐磨礪的。所以,一般對於狀元(包括前幾名的進士),會授予一個職位不太高,然而有潛力的官職,讓他們學習進步。

以官僚制度最成熟的大明朝為例,明朝每三年一次會試、殿試,考中約三百名的進士。這裡面,大多數可能被安排立刻做官。做的官,有的是外放當七品縣令一級(當然,這個官其實已經不小了。不過,考慮到古代民情,在古代當縣令,需要面對的矛盾比今天的縣長還是要少得多的),有的留在北京擔任京官。京官的品級一般比縣令要低,可能是從七品乃至八品,但品流高,未來可能外放京官,或者系統內上升。

而三百人中排名靠前的佼佼者,包括狀元,反倒會被收入翰林院,先擔任沒有官品的庶吉士,然後慢慢升到七品編修一類,之後可能到國子監之類的官往上走,其品級可能不是很高,然而最終卻能以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這種終極官職作為晉升目標。

所以,排名靠前幾位的進士包括狀元,和排位靠後比如二三百名的進士,確實會有一些先天的差異。但具體還要看個人天資和發揮。如果只有幾名的差距,不會帶來決定性影響。

這裡,我們選擇明朝一位狀元李春芳作為例子。

李春芳(1510年—1584年),字子實,江蘇人。

1547年他考中狀元,先入翰林院擔任修撰(從六品)。後來因為青詞寫得好,得到嘉靖皇帝賞識,逐漸被提拔為翰林學士(正五品),然後是太常少卿(四品),再往後是禮部侍郎(三品)、吏部侍郎。再往後是禮部尚書(二品),後升為太子太保(從一品)。到1568年,李春芳擔任內閣首輔(相當於宰相)。1571年,因為厭倦朝廷黨爭,首輔李春芳退休。退休後,李春芳又過了10多年的清閒日子,其中十年左右父母健在,一家其樂融融,也算是挺享福了。

狀元李春芳基本位極人臣。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是歷史上少有的“狀元宰相”。就是說內閣首輔這個職位,其實很少被狀元當。當然,能當內閣首輔的,也是科舉靠前的。

狀元李春芳有一位同年同學,考的是第12名,年齡比李春芳小好幾歲,但卻早死好幾年,累死了。那位同學就是張居正。


巴山夜雨涮鍋


狀元是考生一生士途中取得考試成績的一種榮譽,它不是官職,但又是取得官場職務的必要條件。同時它是和文憑連在一起的,一種對考生的綜合評價的體現,古代不同於現代,這狀元就象參加全國體育運動會,它分文化考試,武場比賽,從地方性比賽選抜賽,到全國比賽綜合性的選抜,層層挑選,最後全國性勝出的第一名,文狀元通過考官推薦,帝王圈閱,認定,文狀元就誕生了,武狀元則要通過單打,獨鬥,騎馬,射箭,兵器,徒手搏鬥,拳擊多方面競賽,並要立生死狀,最後勝出,也由皇上下旨,成為領兵打仗,抗擊外來侵入,或守衛邊疆,保家衛國,維護國家政局的武裝軍事的主要軍事將帥。當然歷來國家最高統帥還是帝王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事關重大的,有關國家命運的重要指揮權還是由皇帝撐握。

文科狀元一般要成為更高一級也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上朝庭的重視,才能有能登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務。當然古代,近代文官上位的有幾位是比較著名的。武則天時代的狄仁傑。宋代的王安石,寇準。家喻戶曉的包青天。明代的張居正。滿清時的曾文正公,曾國審,李鴻章等等,不一一舉例,還有很多。一般武狀元能登上相位的不多,當一個前線總指揮,或領軍一方的大員,或專職管理軍隊調動,將官人事調動由朝庭決定。

所以,不是選上狀元就能當上多大的官,而且每隔年,或不定期相應的時間都在選抜狀元。就是當狀元的也不只一個,不同時期都有狀元,主要還是靠自身努力和表現,最主要的還是靠朝庭的重視。


自在瞭然1


古代狀元是一種譽稱,實際上進士考試選拔,分為一甲,二甲和三甲。

一甲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正式稱呼為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同時為“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名,二甲第一名又稱“傳臚”,高中二甲的進士們,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明英宗以後慣例,科舉進士一甲狀元、探花、榜眼,授予翰林院修撰、編修。另外從二甲、三甲中,選擇年輕而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稱為“選館”。庶吉士分翰林、六科兩等。

在清朝,翰林院修撰品等為從六品。

在清朝,翰林院編修品等為正七品。

不要小看這個六品和七品,因為都是實授實職,其餘的進士還需要參加各部的考試和實習,才能授予七品官職,在地方或中央歷任三年考核等地為優良的,才能再升一級,做從六品官,這樣少說也要3-5年,長的可能需要5-7年才有機會升到從六品。

而狀元一開始就實授從六品翰林院修撰這樣清貴的官職,相當於職場上比其他同齡人領先了一大步,還是很具有優勢的。


談者無語


每個時期還是有區別的。

唐代科舉分為進士、明法、明經諸科。明法科主要選拔法律官員,明經科則主要招收秘書等輔助官員。通常我們所說的狀元,是進士科。

唐代進士科考試極其嚴格,每科多不過才二三十,少則兩三人甚至一個不中,所以唐代真的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進士是極其榮耀的身份,當時的讀書人,人生成功的標誌就是所謂“中進士第、娶五姓女”。而進士的幸運者只需十多年就有機會入相。

唐代狀元的初授官通常七品。可不要嫌棄給的級別低了,當時宰相才是三品。相當於省長的刺史也只五品。雖然五品級別不高,卻是多數官員一輩子都翻不過的坎。

宋代正式建立三級科舉制度,即縣秀才、州軍貢士,中樞進士。中樞考試又分禮部會試與殿試兩級,中進士都是天子門生。出於文治及安撫士大夫的原因,宋代每科進士數量有了顯著增長,分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三等,每科最少百人之數,多則曾有八百。狀元初授官還是七品左右。不過此時與唐代差別不大,小地方的縣長甚至才從八品,所以正七品也不算低了。

明清時期,制度相對完善。科舉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四等。童生縣考,秀才則是縣府院三級11場。舉人是中央特派專員省考。進士也分為禮部與殿試。由於此時的官員級別大為提高,宰相正一品,尚書從一品,知縣統一為正七品,所以進士授官也提高了,狀元通常授予翰林院修纂,是從六品,三年期限滿後散館重授職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