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水泥熟料控销时代来临 进口熟料能否成为粉磨站救命稻草?

随着全国范围内的水泥区域联合公司的诞生,熟料控销(所谓熟料控销即控制熟料的价格、熟料的销量以及控制销售终端)时代这一趋势也愈加明显。据了解,目前已成立的联和公司有淄博联和水泥公司、内蒙古水泥集团、吉林市水泥集团和辽宁云鼎水泥公司、唐山市金石联合水泥产业发展平台等等。

为何联合公司接连“出世”?

行业专家刘作毅表示,一是水泥行业现面临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二是行业执行错峰生产,这一行为是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加上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打破了行业正常的季节性运作。大企业在面对不同市场变化,必须通过熟料的管控来平衡市场,加强市场集中度避免市场波动。

随着熟料企业集中度的提升、错峰生产对熟料生产的阶段性压减以及环保对行业的倒逼,大企业减少熟料外销的迹象变得越来越明显,而没有熟料生产能力粉磨站似乎形势更加严峻。

刘作毅认为粉磨站不单是面对严峻形势的问题,实际上他们被淘汰只是早晚的问题。他认为我国经济的爆发式发展与国外的发展方式不太相同,国内市场需求的突然加大,使得水泥产能的新增加速,但到一定的发展平台期后,需求便开始快速下滑。这让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的降低,部分企业最后不得不退出市场。

当然,与国外资本市场管理机制不同的是,我国企业以国有体制为主,企业倒闭不仅牵涉到企业债务问题,更重要的是下岗工人的安置问题。这一问题已上升成为社会问题,从现状出发,将企业退出市场所需的社会成本太高,因此水泥产能退出显得更加困难。

水泥熟料控销时代来临 进口熟料能否成为粉磨站救命稻草?

从行业角度来看,目前主导企业以及联合公司等,都在通过熟料的供给和水泥的等级要求等方式挤压粉磨站退出市场。2017年不少地区的熟料价格与水泥价格发生了倒挂现象(即熟料价格高于水泥价格)就是最有效的例证,尤其长三角地区更为明显,熟料集中度高,粉磨站拿不到熟料,导致其生产空间越来越小。

另外,在当前国内水泥行业的状态下,去年以来我国对越南等周边国家的熟料进口量不断加大,正如海螺集团前董事长郭文叁几年前曾说过“我国以后的熟料都会变成进口的”。刘作毅表示,我国对熟料的定义是三高行业,不主张进出口,但随着环保成本的提高,熟料进口将会越来越多。加上沿海地区水泥需求高,受错峰停产影响水泥供不应求,就会想从周边国家进口。但熟料进口能否成为趋势,主要还与我国水泥的价格能否与国际接轨相关。若水泥价格与国际上的价格相仿,那进口熟料将成为可能。

当然,从粉磨站企业的角度而言,在当前水泥行情高涨的背景下,如何获得稳定的熟料供应来源,已经不仅仅是企业是否盈利的问题,更关乎存亡。

6月13日,中国水泥网特此在杭州召开“2018全球熟料贸易大会”,会议将邀请水泥企业、粉磨站、搅拌站、制品企业、经销商、贸易商、物流商等等,共同就新形势下熟料企业与社会粉磨站企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包括国内的熟料全球贸易走向展开深入交流。刘作毅届时将就2018国内水泥熟料贸易市场与参会代表作现场交流分析,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