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河南高三生撒書解壓,班主任掃到凌晨表示這是最後一次生氣,你怎麼看?

飛魚183272613


說實話我們當年撕的只是考卷頂多再加上資料,很少有人撕書本的。說不定你復讀還得用呢……捂臉捂臉

反正我的書都保存下來了,真捨不得撕了。

撕書解壓似乎成了很多高三生高考前的必備節目,我們那時候也經歷過。怎麼說呢,站在我個人角度看,真沒覺得這種行為有幫助到我。只是在那種氛圍下,我們長久壓抑的天性得到了短暫的釋放而已。可能更多的代表著我們馬到成功不再回頭的決心吧。

此刻,我想談的是那些為學生默默打掃垃圾的老師們。我想老師們一反常態,拋開嚴肅的態度,選擇了默許和理解是對學子的一種家長式的關愛。

“反正這是孩子們最後一次氣我。”這句話包含的責備更像是家長對孩子的情緒,而其中透露著更多的依依不捨。情之所至,學生淚目理所當然。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龍應臺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或許這才是老師們的心聲吧。之前的嚴格要求是為了你們今後的生活有尊嚴,之前的高壓態度是為了你們今後的生活更自由更快樂。內心裝著學生的老師們才會寬嚴相濟,才會在離別的這一刻,發自內心地說:“反正這是孩子們最後一次氣我。”

他們在打掃的不是碎紙屑,而是關於學生們的點點滴滴,關於孩子們的真情回憶。

現在想想,我還是會記起那些嚴格要求自己的好老師。


明天就要高考了,最後,祝廣大學子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金榜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