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看待寒武紀發佈的雲端人工智能芯片?

五月_殤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寒武紀發佈的雲端人工智能芯片,寒武紀發佈的MLU100芯片主要用於雲端的機器學習推斷任務,可支持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多種類型的雲端應用場景,高性能模式下的等效理論峰值更可達166.4萬億次定點運算每秒,平衡模式下的等效理論峰值達128萬億次定點運算每秒,但典型板級功耗僅為80瓦,峰值功耗不超過110瓦。是一款性能很高的雲端芯片,值得肯定,可惜依然無法解決目前我國缺芯的狀況,我國現階段缺少的是CPU,尤其是在通信行業,芯片產業屬於高技術高投入產業,在這方面我國受《瓦森納協議》限制,一直以來在這方面的技術都被西方國家封鎖,而目前芯片產業主要被英特爾和AMD壟斷,雖然我國也自主研發龍芯,但也只能用於軍事和特殊行業,而且芯片需要相應的系統和應用的支持,否則無法在民用領域推廣,眾所周知現階段主要的操作系統都在美國的掌握之中,而且我國現階段製造芯片的能力也相對薄弱,比如現在國際現在流行的芯片為10nm,更先進的7nm工藝也已經研發出來了,而我國性能最好的SSA600/20工藝只能達到90nm,據消息稱28nm的工藝即將突破,這將是我國芯片產業的一大進步,可即便如此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差距,尤其是跟美國的差距。寒武紀發佈的MLU100雲端人工智能芯片主要運用於人工智能,可以為中國和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的競爭做出貢獻,但也不容樂觀,國際上像谷歌等科技公司也都推出了自己的雲端人工智能芯片TPU,或者正在研發之中,併為之研發相應的系統,競爭非常激烈也不明朗,正如前面所說好的芯片也一定需要好的系統和應用發揮配合才能發揮作用,而人工智能這個領域為我們實現追趕甚至超越提供了可能,像寒武紀發佈的MLU100雲端人工智能芯片以及百度的DuerOS、Apollo操作系統等都有非常強的競爭力,但最終能否超越現在依然是未知之數,現階段仍處於起步和初期競爭之中。


譽言隨心


AI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成為中國重點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中國在這個領域起步並不比美國晚多少,也出現了許多一流公司,比如中科院下屬的寒武紀公司就是AI芯片領域首個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華為的麒麟970號稱擁有手機芯片中最強的AI性能,原因就是使用了寒武紀的AI芯片IP授權。今天下午,寒武紀公司又發佈了首個雲端智能芯片MLU100,AI性能超過128TFLOPS,典型功耗80W。

寒武紀是中科院計算所陳雲霽與陳天石兩位博士兄弟2016年創立的AI芯片公司,前幾年他們憑藉幾篇高質量學術論文橫掃多個AI學術會議最佳論文大獎,他們研發的寒武紀神經網絡處理器也成了AI領域的明星,此前推出的寒武紀1A不僅有自家芯片採用,華為麒麟970處理器的AI大腦也是來自寒武紀1A核心。

寒武紀1A處理器是用於終端產品的,今天寒武紀公司還發布了國內首個用於雲端的AI處理器——MLU100,這個處理器使用了臺積電的16nm工藝製造,頻率1GHz,高性能模式下頻率達到了1.3GHz,所以它的性能表現也有兩個——平衡模式為128TFLOPS(128萬億次),性能模式下為166.4TFLOPS(166.4萬億次),對應的功耗也有80W、110W。

這個性能是什麼概念呢?NVIDIA今年GTC大會上發佈的DGX-2服務器使用了16塊Tesla V100加速卡,AI運算性能是118.5TFLOPS,可見單純比AI性能的話,寒武紀這種專用AI芯片性能、能效要比GPU強大的多,但是這兩者其實也不是一個級別的產品,畢竟DGX-2不是單純的AI服務器,適用性更廣泛。

CCTV在Youtube視頻上的字幕應該是自動生成的,描述有問題

有關MLU100核心的核心面積等參數未知,不過它的形態看起來很熟悉,因為使用的是PCI-E插卡式,看起來很像是一塊沒視頻輸出的顯卡,如下圖所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