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手術過程中加量麻藥,會不會對病人的記憶力有影響?

飄寞讀歷史


全麻對腦細胞的凋亡有一定影響,但是臨床上控制良好的全麻基本上不影響兒童腦發育和成年人得記憶力。



一般來講十二指腸穿孔和胃穿孔的治療方式一樣,都是行穿孔修補術。可以使用腹腔鏡做也可以開放做,都以全麻為主。目前以腹腔鏡下修補為主。沒有特殊情況,手術時間基本上在2個小時以內完成。十二指腸穿孔一般修補後內科正規治療,大多可以治癒,基本不存在惡化可能。胃穿孔修補後內科正規治療,注意胃潰瘍位置,定期複查,胃潰瘍有一定惡變可能,老年人更要注意複查。



如果是使用椎管內麻醉做十二指腸或胃修補手術,一般需要使用一些鎮靜鎮痛的輔助藥物。但是這些麻醉手段和藥物對患者腦細胞影響有限,基本不會影響記憶力。硬膜外麻醉出現異常廣泛阻滯或者全脊麻,可以導致低血壓,呼吸抑制,心跳驟停甚至延髓麻醉腦死亡等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可能會對腦細胞的凋亡產生較大影響,有可能產生記憶力下降。但是臨床上非常罕見。

全身麻醉是意識呼吸可逆性的消失,多種麻醉藥物會影響腦細胞,但是這種影響有時間相關性。只有暴露時間過長才會加速腦細胞的凋亡。這種凋亡也與麻醉深度有關,臨床上麻醉深度可以依靠腦電圖,BIS值得來監測。對於較大手術,麻醉醫生一般會監測麻醉深度,過深過長的麻醉深度是不可取得。當然腦電還與患者生命體徵有關係,比如休克病人的 BIS值往往較低。是不是出現低血壓,BIS值過深就會對腦細胞產生巨大影響呢?臨床上還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這一觀點。臨床上心臟驟停患者或者長時間休克患者搶救後,很多並沒有出現記憶力嚴重下降的情況。

最後要說,正常情況下的麻醉,不論椎管內麻醉還是全麻都是非常安全的。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手術麻醉後給患者造成的心理創傷,特別是針對兒童和高齡老人。術後的心理管理對兒童和高齡老人的心智影響遠大於麻醉本身的影響。


麻醉醫生小康


這個問題,也是人們普遍擔心的問題,即,包括麻醉藥對成人和兒童在學習、記憶、認知等能力方面是否有影響?如果有,是怎樣的影響?

我們先要清楚一個概念,如果是局部麻醉方式,使用的是局麻藥,那麼,對大腦沒有任何影響,因此,即使手術過程中你加量了局麻藥,也不會對病人的記憶力等有任何影響。

全身麻醉,注入的全麻藥對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起到暫時的抑制作用,它不會改變腦細胞的功能結構,這種暫時的抑制是可逆性的意識消失和痛覺消失,等停止使用麻藥以後,大腦意識和痛覺都會逐漸恢復。所有的麻醉藥物在臨床劑量範圍內都不會直接損傷大腦。

近年來,有動物(包括齧齒類和靈長類動物)實驗表明,某些麻醉藥可誘導發展中神經元呈現tau蛋白磷酸化及神經元毒性,可能會導致神經細胞凋亡而產生對新生小鼠的神經損害;也有研究人員發現某種麻醉藥(氯胺酮)對年輕獼猴學習能力有影響,注射了氯胺酮的動物準確執行率低於對照組的動物。

一項臨床回顧性研究提示,3歲之前小兒接受過較長時間的手術,或因手術需要曾多次使用過氯胺酮,在學齡期表現為學習與記憶能力障礙及行為異常,該研究推測,這些異常表現可能與氯胺酮的潛在神經毒性有關。

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這些都是動物實驗的初步結果和臨床回顧性研究,但僅僅一兩項研究,遠不能說明麻醉藥與小兒學習、記憶能力以及認知能力之間是否有相關性,況且對於年紀過小的孩子很難測試其認知水平,人類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認知能力受許多後天因素的影響,麻醉藥是否會確切的導致嬰幼兒今後“學習與記憶能力障礙及行為異常”,麻醉藥是怎樣對小兒產生這些影響的,二者之間有一個怎樣關聯程度,目前還缺乏直接的證據,在業內也沒有達成一個共識。

目前,多數人認為,對於中樞神經系統正在發育或退化的兒童和老人,目前研究結果是可能有一定影響。一些老人在接受大手術後,學習能力、記憶力和注意力短期內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數天後可恢復正常,而極少數人數月甚至永久都無法恢復,其實,老年人即使不用麻醉藥,他們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認知能力也是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單純一次手術,時間不長,對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育都沒有明顯的影響。當然,年齡小、反覆多次、長時間全麻有可能對孩子將來的學習能力產生一定影響。

包括人類大腦的學習、記憶、認知等能力,人體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人們去探索,我們期待,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早日解開人體的這些奧秘。

各位親們,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所幫助,記得點個贊哦。

推廣醫學科普,剖析醫患關係,講述醫患故事,請大家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麻醉超人鋼鐵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