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公司註冊資金是越多越好嗎?

啥都懂的祥子


註冊資本,當然不是寫的越多越好了!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要明白註冊資本是什麼?

註冊資本,通俗的說就是各個股東在設立公司的時候繳納的出資。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則以該註冊資本為限對外承擔責任。

根據現行的公司法的最新規定,目前設立一般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沒有數額的限制。也就是說,我既可以設立1元公司,也可以設立註冊資本為一個億的公司。

另外,現在不僅註冊資本數額沒有限制,註冊資本的實繳期限也沒有限制。也就是說,假如我要註冊100萬的公司,我可以現在可以馬上就把這100萬交齊,也可以約定在多少年以後再把100萬交齊,這個期限可以是一年,兩年,也可以是100年,200年等。

所以此時就有人開始動投機取巧的腦筋,認為既然註冊資本沒有數額的限制,也沒有實繳期限的限制,我就註冊大額的資本,這樣顯示我的公司很有實力。比如我要註冊一個億的公司,然後我約定在100年之後交齊,很多人就會認為,一個人不可能活100多歲,那豈不是我一輩子都不用還也不用交了呢?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是大錯特錯的。因為原則上註冊資本可以在繳納期限屆滿之前交齊,但是假如在這期間,公司因為經營不善而產生了大量的外債,公司現有的財產又無法清償這些債務的時候,而此時股東所認繳的註冊資本又沒有完全出資到位,那麼債權人有權要求股東馬上將這些認繳的資本繳齊。如果股東不交債權人可以要求執行股東名下的財產。

所以這樣一來,我們就發現股東要承擔的責任,是不可能被推卸的。而你註冊資本的數額越大股東所要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大。所以註冊資本不是越多越好,出資人應當根據公司的經營規模和自己的經濟實力註冊適合公司發展,並且數額恰當的資本。不要想著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引用現實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任律師工作室


負責任的回答,註冊資本的規模要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絕對不是越多越好,在特定情況下反而是負擔。

根據《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股東應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認繳的出資額。

公司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法律責任。註冊資本越高,意味著股東的出資義務即越大。如公司在解散時,公司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則股東在其為實繳繳納的出資範圍內將承擔償還責任。

舉個栗子:

如某公司註冊資本100萬,股東實際資本100萬全部到位,現公司面臨解散清算,評估確認全部財產僅僅120萬,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500萬,不足清償的380萬債務,股東是沒有償還義務的。

但如果公司公司註冊資本1億,股東實際出資100萬,尚有9900萬未實際出資,現公司面臨解散清算,評估確認全部財產僅120萬,全部債務為500萬,除了的公司的全部財產外,因為股東還有出資義務未履行,仍需對不足清償的380負有清償的義務。

註冊資本規模大,似乎可以唬人,但也意味著義務更多,責任更多,要知道吹牛皮也是要上稅的。


西天蝸牛


現在註冊的大部分都是有限責任公司。

註冊資本絕大多數行業是認繳制,不用驗資,註冊資本多少其實就體現不了公司成立之初的實際經濟實力了。

有的公司註冊資本動輒幾千萬,都是虛的,又不用驗資,公司賬戶裡實際一分錢都沒有的。

那寫多寫少有什麼關係呢?

1.註冊資本體現的是公司各股東相應要承擔的責任上限。

假如公司經營不善,宣佈破產,並且對外有債務要承擔。

如果註冊資本100萬,那最多隻賠100萬就可以了。

所以,我們不建議企業的註冊資本寫太高。

2.另一個是因為註銷或實繳時要交印花稅,某些城市股轉也要交(深圳不用)。按註冊資金的萬分之五交稅。

100萬註冊資本,如果實繳,印花稅是500元。

3.增資容易減資難。

很多企業開始把註冊資金寫過高,後期要降低卻發現要做減資報告,比較麻煩。

但增資就比較簡單了,只需去工商局變更就可以。


13824331198章


看了一個關於註冊資本(適用於公司)與註冊資金(用於非公司製法人)的不靠譜回答,覺得還是站出來也回答一下吧,省的不看普回答誤人子弟。

公司註冊資本當然不是越大越好,註冊資本根據公司本身情況適當最好。

首先不能過小,現在註冊資本1塊錢都能開公司,一般如果自己經營,不貪圖大發展,也沒什麼問題,就是些小買賣對公司不會造成什麼太大影響。但如果未來有合作伙伴投資入夥其實就會遇到問題,1塊錢的註冊資本,別人投資只能都變成資本公積,這種企業想上市基本也沒啥可能,歷史沿革太磕磣,那別人投資可能就靠分紅回報或者從新註冊一個主體,這樣就會給公司經營造成很大麻煩。如果原股東用未分配利潤轉贈股本,還得上稅,很不合適。

如果註冊資本太大,公司經營是有風險的,一旦公司負債破產,那麼原股東是要對其認繳的註冊資本承擔法律責任的,假設註冊資本1億,你認繳了8000萬,沒有實際繳納,公司破產了,欠了2000萬債務,那你可是要負責的。同時公司註冊資本太大,對於初創型公司來說融資也會遇到問題,專業投資機構都是有嚴格風控流程的,註冊資本太大,如果投資金額小於註冊資本的認繳金額,別人很難進來,同時公司想減資也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如果是輕資產公司,以後上市的時候,是要股改的,這個時候你還是要實際繳納的,沒錢繳納很尷尬,影響上市。

所以註冊資本要適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而定。


瘋紙無語


並不是。

雖說當前在辦理工商登記時,大部分行業註冊資本已經由認繳製取代實繳制,無需創業者一次性實際出資,因而不少創業者會想著填寫大額註冊資本,來展現公司實力。但是,填寫公司註冊資本並非越多越好,其原因主要為如下:

1、註冊資本由各股東所佔股份組成。在對待公司債務時,公司股東以其認繳股份數額來對公司債務承擔有限責任。所以,在辦理營業執照時,填寫高額的註冊資本將會增大公司股東的經濟壓力與風險。

2、合作伙伴可登陸國家企業公示系統,查看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如股東實際出資額度。簡單來說,就算註冊資本填寫過億,但實際出資額卻不到數萬元,也無法讓合作伙伴信服。

3、公司綜合實力的展現,受公司辦公環境、辦公室設備、團隊人員構成、公司業務板塊等等多種因素影響,並不能說註冊資本高,該公司的實力就強。

所以,由此可見在辦理工商登記時,填寫註冊資本應該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以及發展規劃來確定,切勿過高或高低。


咕咕狗



公司註冊資本是公司作為一個經濟主體,首先普及下,為什麼大部分的公司都叫“XX有限公司”或“XX有限責任公司”?這裡的有限責任,指的就是公司的股東對公司的債務承擔有限的責任,而責任的額度就是公司的註冊資本。


理論上,除了仍舊實行法定註冊資本的行業外(比如銀行、保險、證券、融資租賃、建築施工、典當、外商投資、勞務派遣等十四類行業),註冊資本隨意設定都是可以的。但作為創業者,應當有比較嚴謹的法律意識,建議考慮以下幾點因素:  


1、公司註冊資本寫多少,要參考所在行業資質要求

例如,互聯網公司申請ICP經營許可證時,ICP經營許可證要求公司註冊資本在100萬以上;天貓、京東也對入駐平臺的商家提出了標準:註冊資本為200萬以上。其他需要資質/資格的,如招投標等,參照行業通行做法就可以了。   


2、註冊資本越大,承擔的風險/責任就越大

比如:一家註冊資本為100萬的公司,A佔70%股權,所以需要出資70萬。後來公司經營不善,欠了1000萬的外債。那麼A最多隻需用他70萬的出資額來承擔責任,超出的部分就和他沒關係了。但如果這家公司的註冊資本是1000萬,A依舊佔70%的股權,那麼A就要承擔700萬的責任!


3、一個小的考慮:印花稅

每年年底,企業要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繳納萬分之五的印花稅。例如一家科技類公司的註冊資本是100萬元,如果企業完成實繳,那麼,企業的印花稅將是500元。


所以,註冊資本並不是越大越好,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走的是股權融資的路子,最重要的是股權比例,而不是註冊資本。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個合理的註冊資本,才是最理智的選擇。


發業財稅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公司註冊資本當然不是越多越好!

2014年開始,公司註冊資本實行認繳制,成立公司突然變得非常簡單,不用到處借錢去驗資了,好像也沒有了抽逃資本的風險。但是認繳制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公司成立的門檻降了,但公司運營和註銷卻越來監管越嚴,所以認繳制下千萬不要認為註冊資本填的越大越好,應該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註冊資本是要交印花稅的。股東實繳資本時,要按實繳資本額的萬分之五繳納印花稅(目前來說該項印花稅有減半等優惠政策);如果一直不實繳注資,註銷時這筆稅也逃避不了,不交的話稅務註銷辦不了;

2、註冊資本太高,會造成公司成立容易註銷難。公司註銷時,如果有欠債和欠員工薪資社保等,會強制股東繳齊出資還請欠款,然後才可以註銷,如果不進行出資則會面臨法律風險,但如果因此不註銷,又會形成非正常戶,影響股東的徵信;

3、錢進公司容易出公司難,註冊資本寫的高,又全部按章程規定日實際出資了,無論公司經營好與壞,想要把錢從公司拿出來都不容易,按分紅拿,涉及20%個人所得稅,按借款拿,超期不還也要按分紅交個稅。

當然,註冊資本也不是越小越好,只要符合相關法規規定並與公司業務相當就可以了,但有些行業也有特殊需要,如建築資質涉及競標需要註冊資本達到一定規模、成立人力資源公司對註冊資金也有門檻要求。


山水財經


從2014年3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行“註冊資本認繳制”。

什麼叫“認繳”?

要搞清楚“認繳”,可以先了解一下以前的“實繳”。

“實繳”就是成立公司時要繳納不低於註冊資本20%資本,且餘下的必須在兩年內全部繳清。簡單地說,就是成立公司時得“實打實”的交錢。

“認繳”則是,不需要繳納20%的資本,也不需要餘下的資本兩年沒繳清。只要公司章程約定個繳清的時間就行了,理論上你可以100年再繳清😄,怎麼樣,輕鬆吧?

基於“認繳制”,就有的企業想把自己的註冊資金寫得很高,展示公司雄厚的資本實力。其實,沒必要!!!

你問的企業註冊資金是不是越多越好?

當然不是了,我個人認為與貴公司要做的業務匹配就好了。

因為:

1、註冊資金越多,貴公司要繳納的印花稅就越多;

2、註冊資金越多,承擔的民事責任也越多;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祝貴公司發大財~



行者老王2977


創業公司當然註冊資本越大越好,但企業要真的有錢投入才好!註冊資金卻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合適就好!

題主可能混淆了“註冊資金”與“註冊資本”的概念和區別。註冊資本是企業全體股東認繳出資額的總和,註冊資金是國家授予企業法人經營管理的財產或企業法人自有財產的數額體現。註冊資本與企業的實有資產數額是分離的,企業實有資產數額的變化一般不會影響註冊資本的變化;企業註冊資金的數額與實有資產數額允許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當企業的實有資產增加或減少超過註冊資金數額的20%時,企業應按實有資產數額變更註冊資金。註冊資金是企業工商登記對外承擔風險的最大金額與最大責任,而註冊資本是企業實際工商到資的資金。註冊資本大於等於註冊資金。

小案例一:

有一初創企業註冊資本金10000萬元,未到資。企業運營一段時間以後,他想對外融資。出讓10%的股權融200萬元,而註冊資金10000萬元10%股權需要出資1000萬元。請問按實際200萬元只能給2%的股權,如果給10%股權,投資人還需承擔800萬的出資義務,他願意嗎?!投資人賃什麼認同你公司10000萬元價值呢?!難道創始團隊還要補足9000萬元出資嗎?是你願意還是你能出資9000萬元嗎?這是創業路上一大坑!

小案例二:

有一初創企業工商註冊資金100萬元,註冊資金未到資。企業運營一段時間以後,對外定增10%的股權融資200萬元。企業註冊資金從100萬元變成了110萬元,資本公積金餘額190萬元。經股東會決定,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17股,註冊資金從110萬元調整到297萬元,而註冊資本是300萬元(其中100萬尚未到資)。創業團隊通過外部投資來不斷增加註冊資金,降低運營風險,提高企業價值。

如果我們沒有創業的“慧根”,我們可輕鬆學習創業的“會跟”!尋找能夠真正幫助我們的第三方創業輔導機構或專業創業導師。升維投資不斷以實戰的創新思維幫助企業家轉型升級,以全新的創業與投資思維改變創業者格局和事業版圖!絕不是單純的商業模式創新與設計、股權優化與設計、企業價值基因改善和提升,更多是四兩拔千金的項目創業與投融資實操、蛇吞象的企業併購重組,幫助企業快速脫離經營險境,超越行業對手,實現企業營收倍增,實現投資收益與投資價值的倍增,實現參與各方共贏共享!希望本篇分享對投資者、創業者、企業家有益,如有建議和需要可私信我。


穩錮投資


不是的

1、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覺得註冊資本越多越好,因為這樣看起來公司有實力,其實不是這樣的,2013年12月新的《公司法》頒佈後,對註冊資本實現認繳制,也就是你註冊公司的時候關於註冊資本不再採用實繳了,不用開立驗資賬戶了,這就是認繳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繳就可以了,這個實繳的時間一般都比較長,所以,很多創業者在註冊公司的時候,為了讓公司看起來有實力,就把公司註冊資本寫成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2、註冊資本的法律規定:

根據《公司法》第二十六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註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對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實繳、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也就是說對一般大部分的行業企業對註冊資本數額已經沒有要求了,而且都是認繳制,對特殊的行業有要求,比如金融類企業。

3、註冊資本多少合適了?

註冊資本代表了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就是你做的這個項目需要的資金數額,其中的自有資金出資數額,因為尤其是對一些製造業,總投入是自有資金和債權資金一起的,所以註冊資金大致上和自有資金的出資數額相當就可以了。

第二層意思:就是一最終承擔的法律責任的極限,因為現在都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承擔的是認繳出資額的債務責任。

4、舉個例子:一個項目只需要100萬資金投入,A方案:註冊資本100萬;B方案:註冊資本1億元。

如果項目失敗,最後公司破產,欠債1000萬,那麼兩種方案分別需要承擔多少責任了(假設公司運營過程中是合規的)?

A方案註冊資本100萬,那麼股東只需要承擔100萬的責任,剩餘的900萬,公司破產後,股東無需承擔。

B方案註冊資本1億元,那麼股東需要承擔的極限是1億元,那麼1000萬的債務在極限範圍內,因此需要承擔1000萬的債務。

綜上:公司法的修改,大大簡化了註冊公司的程序和成本,是方便了很多創業者,也催生了一波創業潮,但是都要量力而行,註冊資本就是你的“力”,有多大身體穿多大褲衩,增資容易、減資難;註冊容易,註銷難;都不實繳了,認繳一個億也是自欺欺人的套路,實力源自於你的專業、你的產品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專注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的股權設計和激勵,業餘愛好搏

諮詢請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