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誰不想被媽寵愛,誰不想被媽誇獎 可這些孩子總會被媽媽忽略

人與動物都是有感情的,人的感情最為豐富,至少在我們人類看來,人是最具有豐富感情的,我們的情感從小開始積累,從小到大,從青到老,在每個階段,我們對感情的渴望又各不相同。而我們的情感呢,從小就希望父母寵自己,自己有求必應,然後再洋洋得意的,更喜歡聽到他的對自己的誇獎與讚揚。小時在課堂上老師當眾人宣佈:“某某同學刻苦學習,成績優異,大家要向他學習”,然後聽了後心里美滋滋的,頭立馬抬高一些,生怕大家記不得自己。

誰不想被媽寵愛,誰不想被媽誇獎 可這些孩子總會被媽媽忽略

我們的教育總是關注認知因素,關注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對孩子的情感反應與體驗卻缺乏應有的重視。

家庭教育不僅僅是認識的過程,更是情感交流的過程。跟成年人一樣,孩子也有許多情感需要,家長應關注並儘量滿足孩子的這些情感需求,以使孩子的人格得到健康發展。

過了0-1歲吃睡玩的基礎需求期之後,孩子開始有了各種情感需求,什麼年齡相應了什麼特點,爸爸媽媽們瞭解一些,能夠事半功倍地養育孩子哦!

1-2歲寶貝的情感需求

1歲之後,寶寶逐漸能說話,有自我表現意識:最突出的表現包括:“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佔有慾強、自私霸道。對待這麼小的小寶寶,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導、繞道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

附:對付1-2歲寶媽們的秘籍:

轉移注意:這麼小的寶寶,注意力移動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進餐椅吃飯,孩子打挺不肯進去,你就不必堅持。拿些小胡蘿蔔丁啦小麥圈啦什麼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興心情愉快時,再抱進餐椅裡去。

不當觀眾:當孩子打滾撒賴時,不當觀眾。沒有觀眾了,這演員也就沒趣了。

繞開硬碰硬:如果你問,“你要不要洗澡?” 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裡玩小鴨子,還是玩小水桶?”

放鬆你自己:當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餓時,你也會和孩子一樣,容易發脾氣。就像對待孩子一樣,在預計你自己要進入“壞情緒區”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給自己充足電。

3歲寶貝的情感需求

從情緒上看,三歲是個快樂的年紀,友善,平靜,充滿安全感,易於接受,也樂於分享。

可愛乖巧的階段:在兩歲半是吵鬧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歲的時候,會突然變得安靜而斯文。他會經常說,好或者要。笑的時候比哭的時候多,對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協。

情緒穩定:三歲時,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緒發展上,會呈現一個穩定的狀態。此時他已經有很好的自我意識和穩固的自我概念。當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別人如何對待他有很大的關係。

依賴期:雖然在三歲的時候,他一向強硬的拒絕態度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賴,但他也體會到自己的成長和能力的增強。

“我們”意識:同時三歲也是個“我們的年齡”。他會喜歡說,我們來,我們一起來散步。這種一起做或者是我們的感覺,讓他有依賴的感覺。同時,他也喜歡分享的滋味。從前看起來滿喜歡獨立的孩子,現在卻經常和媽媽說,你幫我做,或是你做給我看。

親密關係的保護:他喜歡與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他最喜歡的人還是媽媽。尤其是媽媽放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講故事給他聽,跟他玩遊戲,或者陪在他身邊是,總是帶給他歡樂的情緒。

靈活活潑:他在肢體動作的控制上,已經相當成熟和舒暢。他步伐穩定,走的很好,跑的很順,在急轉彎是也不費勁。他走路時候,兩手自然的擺動,不需要誇張的伸張手臂來平衡重心。

語言突飛猛進:在語言能力上他的發展也到了新天地。他喜歡學習新的字,尤其喜歡這些字眼:新的,秘密,嚇一跳、好難。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時候,如果你說對了話,還可以搶救場面呢。比如,你說出,小驚奇,或者小禮物這個字,而且你也實際的拿出這個小禮物是,那麼就算是一塊小的餅乾,也能博得孩子無限的歡欣,把剛才的不愉快全給忘了。

誰不想被媽寵愛,誰不想被媽誇獎 可這些孩子總會被媽媽忽略

3歲半寶貝的情感需求

沒有安全感:三歲半的孩子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甚至在他的生理發展上,也表現是他的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時緊張的發抖。情緒和肢體上的不安全感,經常在這個階段表現出來。

矛盾: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卻又想支配外在的世界。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每天,他都在掙扎中過日子,生活過的很不愉快。

焦慮:他經常試著去控制外界,以減少他的焦慮和不安。比如他唱命令周圍的人說,不要看不要笑一分鐘,他才得意洋洋的發號命令。但是隻要別人稍微不注意他,她會馬上要求大家注意他。他不讓媽媽講電話,不讓爸爸看報紙,連爸媽互相講話都不行。

在意自我感受:他正在體驗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以及自我這個個體。他不在對我們那麼幹興趣,這也是他發號施令的原因之一。他覺得別人無意的一瞥,都是侵犯到他的自主權。

感知友誼:在三歲半的年齡,朋友對他相當重要。許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有他想象的朋友,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對於父母來說,當他到了三歲半的時候,我們得格外小心,不要傷害到他心目中的朋友和友誼的感受。

誰不想被媽寵愛,誰不想被媽誇獎 可這些孩子總會被媽媽忽略

4歲寶貝的情感需求

新鮮和刺激:典型的四歲孩子喜愛冒險,喜愛遠足,喜愛刺激,他喜愛任何新鮮的事物,去接觸不認識的人,喜愛到新的地方,喜歡新的遊戲,新的玩具,新的活動和新書。對於大人所提的娛樂點子,再沒有人比他們更有反應了。

動作迅速:典型的四歲孩子動作迅捷,他做每件事情都很快,興趣轉移的也很快,而且一件大事大多做一次。他沒有興趣講究完美,只有興趣繼續做下一個活動。

學會了“天花亂墜”:這個年齡的孩子,無論男女,大多是快活的、精力充沛的、活蹦亂跳的、荒謬好笑的、無拘無束,對什麼事情都躍躍欲試。和三歲半那時愛吵又愛鬧的情形相比較之下,他的改變可不是不小哦。現在他經常說話多一點,也有點愛吹牛,有的時候還有些跋扈。這些都是因為他開始進入表現自我的領域,新鮮加上過度興奮所致。

發現大人不是萬能的:三歲半的孩子的特點是,對於大人所要求的事情,常常予以強烈的反抗,這也許是因為在他的心目中,大人還是全能的緣故。四歲孩子就不會這樣了,他似乎往前進了一大步,他發現大人雖然還是握有大權,但是並非全能,同時,他也發現自己很有力量。從他的觀點看來,壞事未嘗不可以做,屋頂不會因此而塌下來。

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四歲的小孩雖然老是想往外跑,也經常不受規矩,然而,如果他用心,還是蠻可以信賴的。在他四歲半前,很多孩子都能讓父母放心地准許他們到戶外去玩耍,而不去監視或查看。

嘗試逾越規則:然而,小孩子很想知道,在大人喊停之前,他到底能玩到哪裡,這種需要如果和他喜歡向外擴張的習性結合,這個四歲的孩子就會表現出這個年齡最大的特點---喜歡逾越範圍。所以很多四歲的孩子非常喜歡,“最遠到樹哪裡,最遠到門那裡”這些口頭上的限制。甚至,如果你告訴他,你應當做或者不要做這個,他就會很遵守這些規矩。

誰不想被媽寵愛,誰不想被媽誇獎 可這些孩子總會被媽媽忽略

5歲寶貝的情感需求

五歲的小孩真心地想要學好,而且,通常總是表現的很成功。在這個年紀裡,最令人喜悅的特質,就是他熱愛生活,自得其樂,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一定程度的自我瞭解:五歲的小孩所以能夠不惹麻煩,最重要的關鍵是,他已具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斷自己什麼做得到,什麼做不到。也就是說,他學會自我控制了,他會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的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的很清楚,判斷的很準確,而且他就只嘗試那些他認為一定辦得到的。經過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自我保護:五歲的小孩不像其他年紀的小孩那樣,他也懂得保護自己,不使自己過度疲累。

情感的建立會形成一種無聲的動力,情感過程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當家長真正關注到孩子的情感需求時,家長也會真正享受到情感帶來的正向影響。也許家庭教育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那麼苦澀難懂,相反溫馨的親子時刻會讓你忘我地沉浸其中,教育在不經意間已經花開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