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山西和陝西哪個省的麵食更棒?

冰劍夜琴


作為一個陝西人,我認為兩家各有千秋,各分平色吧,都是麵食大省,但就山西來說有名的還是刀削麵,這個毋容置疑,全國都有刀削麵館,不計其數。



本人就喜歡刀削麵,愛吃幹拌的,那麼我們陝西面就多了,biangbiang面,臊子面,扯麵,菠菜面,旗花面,餄絡面,褲帶面,太多了,每天都換著花樣吃!



怎麼樣,饞了吧,快去咥碗油潑面吧!


正義唐門


這個是我自己在家做的山西面食,感覺山西的面和陝西的面還是有點差距的,做的不好,我也是山西人,但是我愛吃那個最難寫的字的面,還有油潑面。

中午想吃麵食了,興致勃勃的舀一碗麵,還說吃手擀麵了,結果腦子裡想到一些事,水就放多了,我其實最不喜歡面粘在手上的感覺。

用一次性筷子和麵,剛開始沒沒覺的軟,當我下手和麵的時候發現稀軟的麵糰,粘在手上,倒了好多面還是軟,算了就這樣吧。

炒了個雞蛋,家養的雞下的,比較有營養吧。

西紅柿,蔥,這個西紅柿是市場買來的,放了一禮拜了還是很硬,難道我買了假的西紅柿?不應該買下一兩天就軟的不成樣子了嗎?

案板太小,面又太軟,只能在桌子上擀麵。

擀開面我就後悔了,太軟了。

只能做拉條,做的自己都想笑。

過還是吃完了,總不能扔了吧,珍惜糧食!


校校瓶瓶的Day



雖然陝西與山西都屬於北方,但由於是不同省份,其口味也是千差萬別。

即便是同一個省的,其局部地區亦然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對於美食來講,中國的食物其變化非常大。

在中國討論哪個地區的什麼東西好吃不好吃都是很不明智的選擇,畢竟每個地區人的口味不同。特點也就不一樣。


不過還是些地方的吃食名氣雖然很大,口味上卻很不討喜。

如果是住北京的人,或許這種感覺會深有體會。(北京的吃食名氣遠大於它的口感,總之他們本地人當寶的東西,外地人的確吃不慣)

好了扯遠了。


山西的麵食種類繁多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而且山西粗糧類的麵食很多。比如豆麵、蕎麵、玉米麵等等。

能代表山西的面大概是刀削麵了。但其實山西面食不論從種類,花樣,還是樣式上,都算得上一絕。從這一點上,山西的確是王者。

並且山西人愛吃醋,所以在麵食口味上偏酸口。

而陝西的面偏辣口,其實是不準確的,陝西的面口味繁多但口味卻偏重。


你如果問最能代表陝西的面是什麼,我想作為任何一個陝西人都說不上來。

因為陝西的面可能是口味最多的省。所以印象裡也沒有一個很突出的面來,而局部地區有名的也就是楊凌的蘸水面、寶雞的岐山臊子面。而就味道而言陝西的麵食總體是要強於山西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因為陝西關中平原盛產麵粉。這自然造就了在原料上陝西比山西有優勢。

並且陝西的地方好,歷史上戰亂少,這造成了陝西人在吃麵方面口味比山西講究。況且又是文化底蘊比較厚的古都。

而山西曆史上戰亂比陝西多,在飲食上不太講究。精細程度上不如陝西。

這也是為什麼陝西面館比山西面館多的原因。


所以我個人認為如果想吃粗糧麵食山西的面會好些。但如果吃白麵,陝西的面會好些。

當然口味上陝西肯定強於山西。



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想念天空再藍些】


想念天空再藍些


山西面食和陝西面食哪個更棒?

就如同多年以來,魯菜、川菜、粵菜、湘菜,它們互爭第一一樣,一旦出現這類標題各自為陣,地域為營的網絡口水大戰是避免不了的。

山西與陝西是近鄰,一個壺口瀑布讓兩個省份隔水相望。

用書面的語言和網絡的口水大戰之爭,還有無聊至極的麵食排行榜,來標榜、標籤,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的美食情懷和家長的味道(媽媽的味道),這是極其不負責任又可笑,又很可悲的事情。

山西的刀削麵和蘭州拉麵一樣開到了全國各地,這是因為它們的統一性的原因。



都是一團面,一個是拉成各種各樣配上了牛骨頭熬製的高湯兌上各種香料粉做成的湯,成了一碗麵條。一個是一團面、一塊木板、一把勾刀削成麵條,一桶豬骨頭加老母雞或者雞架熬製的高湯,加紅燒豬肉塊各香料粉兌的一碗湯成了一碗麵條。它們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就是夫妻店不少,不同之處就是甘肅的拉麵館以西北菜為主題(兄弟姊妹、親戚、朋友合夥開200,300,500,甚至上千平米的餐廳),山西就以夫妻店小打小鬧。

陝西的麵食不要說在外地有個統一標準,就是在當地,再同一條街,相同的兩個麵館都是不同的做法配置,何談其他?

外地有的我們也有,外地沒有的我們也有。 我們的麵食講究的是純手工,不是一碗麵,一瓢水,一臺和麵機,一臺壓面機就能搞定的,更不是熬一鍋湯用調料一兌就行。

不是什麼人都可以輕易學會的,想要掌握技巧沒有個三五載的時間也就學個皮毛而已! 侷限性在於技藝的傳承難度是很大的。



陝西人物阜民豐,很少有人願意背井離鄉的謀生。十三朝古都之地,民風重耕讀輕商賈,八百里秦川盛產優質麵粉,遠非其他地可及。

陝西分為;關中、東府、西府、陝南、陝北、我們的飲食、人文、風俗、習慣、根本就不相同,用有些天壤之別來形容都一點不為過。



更是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家常民間美食。

山西與陝西都有豐富的底下資源煤炭,又都有歷史悠久的麵食文化,也都有毛巾戴在頭上的風俗,也同樣是喜歡吃醋的省份,為何要一較高低?本就不分伯仲!

山西有汾酒,陝西有西鳳酒。

山西刀削麵開到全國各地,陝西有涼皮開到全國各地。

山西有大同煤炭,陝西又神木煤炭。

陝西是十三朝古都,有著7000多年的居住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古城牆,兵馬俑,華山,華清池,驪山,大唐盛世,等。

山西自古有晉商之稱,華夏文化中山西地區的文化。因該地在春秋時是晉國的所在地,到戰國時則分成韓、趙、魏三國,故稱稱為三晉。

所以說,無論有什麼,沒有什麼,是什麼,不是什麼,都是炎黃子孫,為何分要在這一較高低?一比上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各有所愛,各有所長,各有千秋,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每個中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美麗的記憶,那就是自己的故鄉。


陝西憨厚娃


這就是個偽答題,自古秦晉之好,但是各地人口味不同,山西人食好偏酸,陝西人偏酸辣,當地人都會喜歡本地食品,就好比上海人喜歡吃甜,你能讓上海人說狗不理包子比他們本地的包子好吃嗎,換句話你讓天津人說上海的包子好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以堅決打擊這類偽答題


舔包狂魔大辣椒


可能都不錯,但對山西刀削麵印象比較深刻,記得年輕的時候去了一家老店,要一盤炒麵,做的太香了,有肉和海鮮,雖然過去了三十多年了,但始終都令人難忘,至於陝西的麵食北京也有很多館子,現在能天天吃的都不錯,所以分不太清了。


水面染五彩


若論製作花樣,當屬山西,若論澆頭則各有千秋,都是本人最愛。山西,首推刀削麵。雜麵,莜麵,做法繁多。陝西,首推岐山臊子面。油潑面,驢蹄子面都極有特色。去這兩地除了酒局,其他每頓飯都在大街小巷尋覓當地知名的麵館,或大汗淋漓或腹脹如鼓,舒坦。


無皮西瓜1


真正要論面的品種、好吃指數和知名度、影響力,陝西面食絕對秒殺山西,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同時去過陝西和山西兩地吃過麵的人,根本就不用思索,陝西的面才是真正的王者和麵食的代表!


巨頭鯨創新創業


陝西最好吃的面並非網傳的什麼油潑辣子面,biangbiang面,臊子面,這些都是網紅面,名大於實。真正能代表陝西面食的是香菇面,小炒肉蓋面,蕃茄肉絲麵,燴麵,餄餎面,菠菜面!


夢裡不知身是客2019


一方水土一方人,口味差異大,沒必要拿自己的口味來綁架秦晉之好,我是西安人,喜歡油潑面也喜歡山西的莜麵栲栳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