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北元滅亡後蒙古高原的混亂局面

元朝滅亡之後,元順帝逃往上都,穩固政權繼續稱帝,仍以“大元”為國號,史稱北元。共傳北元惠宗(元順帝)、昭宗(愛猷識禮達臘)兩帝,愛猷識禮達臘之子脫古思帖木兒被殺之後,蒙古高原進入混亂狀態。但是蒙古各部仍然控制著東起松花江、遼河流域;西至巴爾喀什湖、額爾齊斯河流域;北達葉尼塞河、勒拿河;南抵明朝長城的廣大區域。各部落首領開始相互兼併,蒙古族開始了重組。

北元滅亡後蒙古高原的混亂局面

元順帝

在蒙古族古代沒有文字,常常以歌謠的形勢傳唱歷史,他們有著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地域意識。進入漢地之後,感慨於漢地的廣大、漢人的眾多,而成吉思汗制定的制度中,常常將地域和民眾按照“萬戶”進行劃分。所以蒙古人常用概數稱呼一個民族,比如蒙古人稱呼漢人為“八十八萬漢人”,稱藏族為“二十六萬吐蕃特”,此外還有“三萬女真”、“三萬高麗”。

蒙古人對於屬於他們親屬的蒙古部落,自稱為“四十萬蒙古”,這個稱呼包含了蒙古大汗直接統率的蒙古部和東部蒙古各部落,但是不包括西部蒙古的斡亦剌人,即是所謂的漠北森林中居住的百姓。斡亦剌人由於翻譯的不同,在明朝被稱為“瓦剌”,在清朝稱為“衛拉特”。

北元滅亡後蒙古高原的混亂局面

成吉思汗

全蒙古自稱為“四十四萬蒙古”,其中包括“四十萬蒙古”(韃靼)和“四萬衛拉特”(瓦剌)。

在《蒙古源流》中記載元順帝北逃的情境:

自是合罕由古北口出亡,悔嘆而泣:

以諸寶裝成之我大都城,

應時納涼而居之我上都開平城,

古來列聖避暑之我上都黃甸,

昔乎!誤失我大國之政矣!

……

四十萬蒙古中,得脫者惟六萬,其三十四萬被圍而陷矣。

北元滅亡後蒙古高原的混亂局面

北元昭宗

這段話說明在元末明初的戰爭中,大部分駐守各地的蒙古人都滯留在內地,或者與漢人融為一體,或者在戰爭中失去了生命。所以蒙古本部中,只剩下原有為成吉思汗守護埋葬地的兀良哈部、木華黎的後裔札剌亦兒部、守護成吉思汗陵墓的鄂爾多斯部等原本無足輕重的小部落;此外就是成吉思汗諸弟與諸子,比如:合撒兒、斡赤斤、窩闊臺、阿里不哥等人後裔的部落;而忽必烈的屬部大部分都陷入了漢地沒有逃出來,只有從屬於皇室的部隊在明朝軍隊的打擊下大量損失。這樣在蒙古高原上勢力均勢被打破,忽必烈的後裔變成了弱勢。

但是蒙古人依然崇尚者成吉思汗的威力,在蒙古高原上,只有成吉思汗的家族才是正統。其他克烈部、汪古部、阿速部、兀良哈部、斡亦剌人雖然被視為蒙古人,但卻沒有統治蒙古人的權力;只有元朝皇室才能蒙古本部的正統,忽必烈的後裔才能做蒙古大汗;大汗的長子才能繼承汗位,除非長子絕嗣、被廢,才會立其他子孫為大汗。

這些非黃金家族的部落、非長子後裔的子孫,在蒙古高原上不斷的攻殺,最後逐漸將蒙古高原分為瓦剌與韃靼兩部。

北元滅亡後蒙古高原的混亂局面

阿里不哥

狹義的韃靼人就是蒙古本部的自稱,自脫古思帖木兒被也速迭爾殺死之後,蒙古汗位在殺戮與爭奪中五傳至坤帖木兒,鬼力赤篡位後去帝號,於是明朝開始稱蒙古人為韃靼。阿魯臺殺死鬼力赤,迎立本雅失裡。此後本雅失裡與阿魯臺君臣分裂,本雅失裡投奔瓦剌被殺。阿魯臺遣使投降明朝,瓦剌多次擊敗阿魯臺部,開始取代蒙古本部在高原上稱雄。

瓦剌就是所謂的斡亦剌人,他們最初被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征服,成吉思汗寵幸其首領忽都合別乞,並且給予其部落自主選舉首領的權利,為自己的子女與斡亦剌貴族聯姻。所以斡亦剌諸部在元朝時代地位顯赫,不斷擴展勢力,吉利吉思、克烈、兀良哈部的一些部落不斷加入,逐漸形成與蒙古本部抗衡的局面。明朝初年,蒙古本部遭到明軍大規模打擊,損失慘重,衛拉特諸部乘勢崛起,在也速迭爾襲擊脫古思帖木兒大汗的過程中,瓦剌就是最主要的輔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