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真武湯加減治療腸易激綜合徵

王波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三院

馮某,女,40歲。2016年11月8日,因多年腹痛病史,在西醫院確診為“腸易激綜合徵”,並經多方治療無效,任由病情糾纏發展,只用西藥止痛藥、抗焦慮抑鬱藥維持。訴腹痛腹脹十餘年,尤其是左下腹和臍周隱痛。喜溫喜按,腰膝痠軟,下肢冰冷,煩躁易怒,並伴有嚴重頭暈頭痛,失眠多夢,查:舌胖大,苔白,脈沉弦。

診斷:腹痛(肝鬱脾虛,上熱下寒證)。

處方:潛陽封髓丹合四逆散加減。並尊東垣之法,合入風藥:黑附子15克,乾薑15克,肉桂10克,砂仁15克,吳茱萸6克,黃柏10克,元胡20克,柴胡20克,白芍20克,枳殼20克,香附20克,防風15克,羌活15克,加生薑10片,大棗7枚。先服2劑,以觀藥效。

2016年11月11日二診:服藥之後腹脹更加嚴重,頭暈也更加明顯。考慮患者頭暈嚴重,頗符合《傷寒論》水氣病特點,予以真武湯加減:茯苓45克,桂枝30克,炒白朮30克,白芍30克,黑附子15克,炙甘草15克,黨參20克,乾薑15克。2劑。日2次。

2016年11月15日三診:患者服上方之後,頭暈,腹脹,腳涼等症狀均有明顯好轉,但仍有輕度臍周疼痛,時有心悸心慌症狀,加元胡20克,柴胡15克,以疏肝緩急止痛。陰邪未去,必用陽藥,黑附子增量為18克,2劑。

2016年11月18日四診:患者自述服上藥2劑之後,腹痛、精神焦慮等症狀均明顯緩解。藥已中的,效不更方,仍然囑患者以三診處方繼服3劑以鞏固治療。

此例病人為腸易激綜合徵患者,屬於典型心身疾病。處方用藥中,初診處方行氣藥太多,犯了“虛虛實實”之戒,虛脹之人行氣,藥後腹脹更重。二診果斷重新審視病情,按照中醫水氣病論治,以真武湯為底,合入苓桂術甘湯之意。方中入黨參,炙甘草以補中焦之虛,易生薑為乾薑,守而不走,溫陽散寒利水。四診之後,十餘年頑症,就此而基本消除。(王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