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冠心病的人能不能吃雞蛋?

用戶2004674779195


住過醫院的冠心病患者都會被心內科醫生教育過要注意低脂飲食,蛋黃屬於高脂飲食,是需要控制的食物。而美國2015–2020膳食指南卻刪除限制膽固醇攝入量每天不超過300毫克的推薦,那麼冠心病患者到底可以吃雞蛋嗎?答案是可以吃,但不能多吃。

膳食營養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環境因素之一,循證醫學證據顯示從膳食中攝入過多的膽固醇,會增加心血管病發生的風險。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心腦血管病的高危因素。血液中的膽固醇主要來自內源性合成和膳食中的膽固醇,其中80%靠人體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膽固醇只佔20%左右,膽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且隨著食物膽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還要下降。美國膳食指南取消膽固醇的限制,目標人群主要是針對無冠心病的正常人群或血脂正常的人群,但並非是否定血中膽固醇和心血管病的關係。

也可以這樣理解,對於無冠心病的這部分人群,可以不必刻意去控制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雞蛋營養豐富,當然可以吃的。近期中國一項針對2.8萬沒有心血管疾病人群為期10年的隨訪發現,每天一個雞蛋不僅不增加心血管死亡風險,還可以降低9%的中風危險

但對於冠心病患者,還是應該控制膽固醇的攝入。美國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和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心臟病學院(AHA/ACC)一致認為,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可以降低人群中的心血管病風險。雞蛋營養十分豐富,作為冠心病病人不是絕對不能吃,而是應該控制攝入量。冠心病患者一般要求每日攝入的膽固醇含量應不超過200mg/d,而一個雞蛋所含的膽固醇含量為141–234毫克,所以冠心病患者吃雞蛋的話,大概每週3~4個還是相對安全的。


醫患家


冠心病的人,當然能吃雞蛋!



為什麼冠心病的人害怕吃雞蛋,這個錯誤由來已經,多年前,人們錯誤的認為雞蛋含有比較多的膽固醇,而膽固醇本身會增加血管垃圾,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加重斑塊,加重冠心病,所以,按照這樣的因果關係,冠心病的人不能吃雞蛋,吃完雞蛋會加重冠心病。

雞蛋是好蛋,不是壞蛋

雞蛋富含膽固醇,營養豐富,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6-7克,脂肪5-6克。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物之一。每天一個雞蛋,身體棒棒噠!

雞蛋雖然膽固醇的含量高,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的含量卻並不高。2013年的一項關於雞蛋攝入與心臟病關係的研究發現,每天至少吃一個雞蛋的人群與從來不碰雞蛋的人群相比,並不會顯著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人體膽固醇升高的原因?

我們身體膽固醇升高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外源性攝入:也就是說吃的太肥太油的食物太多,甚至包括雞蛋黃這些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可是正常人體必須補充一定量的膽固醇,才能滿足人體最基本的生命需要。還有一個原因,人體膽固醇升高和我們的飲食有關係,但只有30%的關係,另外70%是由內源性決定的。

內源性升高:說白了就是遺傳基因,自身代謝異常,不管怎麼飲食有部分人的膽固醇就會升高,即使不吃肉也會升高膽固醇,即使是個瘦子也會膽固醇升高,所以,即使不吃雞蛋,膽固醇也會升高。


一天吃1-2個雞蛋不會影響我們的血脂,更不會加重心血管疾病!

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都可以吃雞蛋!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可私信我,我會盡快回復您。】


心血管王醫生


雞蛋裡的膽固醇含量較高,因此,很多患者擔心長期吃雞蛋會升高血脂,以至於加重冠心病。


那麼冠心病患者能吃雞蛋嗎,答案是可以吃的,但應該限制。雞蛋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它富含有氨基酸、蛋白質、脂肪、卵磷脂、維生素、鈣、磷、鐵等,這些是人體所必需的,而且易於人體吸收。比如,與同等重量的牛奶相比,雞蛋中含有的蛋白質比牛奶高4倍,含有的維生素A比牛奶高10倍,含鐵量比牛奶高20倍。雞蛋中的氨基酸最適合人體吸收,蛋黃中的卵磷脂被吸收後,可以使血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浮在血液中,從而不易滯留在血管壁上。 雞蛋含有豐富的膽鹼,膽鹼在體內經過轉化後,可以興奮大腦,增強記憶力,老年人常吃雞蛋可以延緩記憶力衰退。#健康真相管#


對於脂質代謝正常的患者吃雞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因為人體內的膽固醇有兩個來源,一方面從食物中來,另一方面是由肝臟合成的,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多,那麼肝臟自身合成的膽固醇就會減少。因而脂質代謝正常的人每天吃1~2個雞蛋不會引起不良後果。但是,畢竟雞蛋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脂質代謝紊亂的冠心病患者應該少吃雞蛋為宜。


心血管劉醫生


冠心病是近年來高發的一種心臟疾病,冠心病患者的日常飲食也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今天,“問上醫”就跟大家講講冠心病患者能不能吃雞蛋以及在日常飲食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冠心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雞蛋?

答案是:“可以吃,但不能多吃”。

雞蛋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以及各種微量營養元素,像鈣、磷、鐵等礦物質,對健康大有裨益。說不能多吃主要是考慮到雞蛋中蛋黃的膽固醇含量比較高。一般來說,普通成人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不應該超過300毫克,而一個蛋黃膽固醇的含量就在180~200毫克左右,所以過量使用容易導致膽固醇含量超標。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在其他食物,像奶製品、肉類和魚蝦都正常攝入的情況下,每週食用雞蛋不能超過7個,差不多就是一天一個。不過,為了補充優質蛋白,冠心病患者也可以多吃蛋白,棄蛋黃。

總而言之,每天吃一個雞蛋並不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而且,冠心病患者更應該注意的是全面、均衡的飲食以及有規律的運動,而不是跟一兩個雞蛋較勁。


那麼,哪些食物冠心病患者可以多吃呢?

(1)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不飽和脂肪酸,以大家熟知的Ω-3脂肪酸為例,它能刺激肝臟生成高密度脂蛋白,從而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膽固醇的濃度,預防血管堵塞。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有以橄欖油為代表的植物油、牛油果、三文魚、金槍魚、鮭魚、沙丁魚、鳳尾魚、各類堅果等。

(2)吃富含花青素的食物

花青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它能保護血管,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預防血管堵塞。花青素含量高的食物有桑葚、藍莓、覆盆子、黑莓、黑豆、黑米、黑芝麻等。

(3)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膳食纖維進入人體後會在腸道吸水膨脹,讓人產生飽腹感,從而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而且,膳食纖維還能調節腸道菌群、潤腸通便。要想保證足夠量的膳食纖維,應該保證每天吃50~150克的粗糧,50~10克的根莖類蔬菜,像紅薯、紫薯等,以及500克以上的綠葉蔬菜。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最實用科學的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冠心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不僅患病人數眾多,隨著病情的進展,也可以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乃至猝死等嚴重後果。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其正規診治對於病情控制必不可少,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和必要時的介入及外科手術治療等。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飲食與我們大家生活息息相關,而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建議冠心病患者飲食以低鹽、低脂、低糖為主,少吃辛辣刺激等重口味食物。雞蛋作為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材,營養價值豐富,深受大眾喜愛,但對於大眾來說,許多人都認為雞蛋蛋黃膽固醇高,而不敢去吃。



實際上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每天吃一個雞蛋對於病情的影響並不大,首先我們人體80%的膽固醇來源於機體代謝合成,僅有20%與飲食有關,很多時候是機體代謝紊亂;同時人體也有一定自動調節膽固醇的能力,所以大家不必過於擔心。同時,雞蛋富含優質蛋白,易於人體吸收。並且也含有一定的卵磷脂,有一定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功效。

當然,蛋黃畢竟含有一定的膽固醇,過多食用對於病情控制肯定有不利的地方,所以我們建議大家一週進食雞蛋控制在5個以內為宜,以白水蛋或荷包蛋為宜,少吃油炸、煎炒的雞蛋。同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需配合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





全科掃地僧


一個雞蛋就能蘊養出一個完整的生命,可見其營養之豐富,所以,雞蛋是最好的營養品,尤其適合給久病體虛的患者滋養體魄,所以,冠心病人自然也是可以吃的;

之所以有人認為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吃雞蛋,主要是因為其膽固醇含量太高,生怕吃了雞蛋導致血脂升高,但實際上,這東西很難通過"吃"這種方式影響到體內的膽固醇水平,其原因如下:

人體內的膽固醇來源有兩個,一是自身合成的,叫做內源性膽固醇,其含量佔到總膽固醇的80%,二是飲食提供的,叫做外源性膽固醇,其含量僅為總膽固醇的20%;所以,造成膽固醇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為內源性膽固醇,飲食反而是次要的;

另外,我們的身體每天會更新1000毫克的膽固醇,按照上述比例,每人每天應該從飲食中獲取200mg的膽固醇,剛剛好相當於一個雞蛋的膽固醇含量,但是,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率是有限的,大約僅為30%,也就是說,一個雞蛋中最終被吸收的膽固醇甚至不足三成,所以,要想滿足機體需求,我們每天需要吃3~4個雞蛋才行;

但實際上,我們還得考慮其他食物中的膽固醇,比如肉類和食用油等等,而且,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率還會隨著食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換句話說就是,吃的越多,吸收越困難,所以,一次性食用膽固醇最好不要超過300毫克;那麼,我們的建議是,一頓飯配一個雞蛋,一天可以吃2個!


綜合內科張醫生


對有冠心病的人來說,治療的措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與血脂,避免動脈粥樣硬化的繼續發展以及斑塊的形成,二是抗血凝防止血栓的形成,所以冠心病人的常用藥是降糖藥、降壓藥、降脂藥加阿司匹林等抗凝藥。

這其中對於血脂的控制,被人們認為與日常飲食的關係非常大,特別是對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比如雞蛋總是心有餘悸,擔心吃了雞蛋會導致膽固醇升高而加重病情,所以很多人不敢吃或者吃的時候不敢吃蛋黃,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冠心病發生的病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是由於血管內皮受損後,大量的脂肪沉積其上並經一系列炎性反應後而形成,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確實可以有效避免與延緩這種病變的發生。

那麼如何降低血脂呢?最根本的就要從血脂的來源上進行控制,那麼身體中的膽固醇都是從哪來的呢?很多人都認為是從食物中吸收而來的。

事實上,身體中的膽固醇80%以上是由肝臟合成的,稱為內源性膽固醇,只有20%不到的膽固醇直接來源於食物,稱為外源性膽固醇,而且人體吸收外源性膽固醇遵循這樣的原則:

  • 人體對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率大約是30%

  • 隨著食物中膽固醇含量的增多,對膽固醇的吸收率會逐漸下降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需要的外源性膽固醇不超過300mg,而一顆雞蛋中膽固醇的含量約250mg,按30%的吸收率計算進入血液中的膽固醇只有約75mg,比起每天需要補充的外源性膽固醇來說並不多,更不會超量。

相反,由於膽固醇等是構成人體細胞膜及合成各種激素等的重要成分,如果體內膽固醇水平過低,就會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引起糖脂等代謝的紊亂,更不利於對“三高的控制",所以日常飲食中合理的營養搭配非常重要。

由此可見,冠心病人每天吃一顆雞蛋地血脂不會有什麼不良影響,反而會有好處。這是因為,人體中的膽固醇並非只會起“壞作用”,被稱為“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主要作用就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實踐證明,適量的吃雞蛋,比如每天一顆雞蛋非常有利於維持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助於冠心病的治療。

此外,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一種食物中的營養素配比越接近人體的需要,其營養價值越高,越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而雞蛋實際上是一種可以孕育生命的基礎物質,是自然又綠色的天然食物,所以有冠心病和“三高”人完全可以吃。

不過有兩個提醒要注意:一是煮雞蛋是最健康的吃法,避免吃煎雞蛋;二是患有家族性膽固醇血癥的人,由於體內膽固醇水平極其不穩定,少吃或不吃雞蛋為好。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關於冠心病這種疾病,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在醫學上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病,有著較高的發病率。而雞蛋這種食物更是常見,在小編眼裡是日常生活中除了白米飯、豬肉外最為常吃的一種食物。

說到這裡,那麼冠心病患者適不適合吃雞蛋呢?

一、冠心病可以吃雞蛋嗎?

答案是可以的。

雞蛋的營養價值很高,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時我們還需要明白雞蛋所含有的膽固醇含量也很高,然而冠心病患者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含量應在300mg以下為宜(美國心臟學會制定的關於營養素攝取的問題指出)。

Ps:這是因為蛋黃中的低密度膽固醇對人體有一定的損害,它會粘附在血管上,從而形成動脈硬化,最終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

所以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每天最多吃一個雞蛋,不可過量。而高膽固醇血癥的患者更是要少吃或是不吃雞蛋,也可以採取只吃蛋白不吃蛋黃的方式減少吸收膽固醇。

二、那麼冠心病患者該如何飲食比較好呢?

1、適合吃的食物

富含纖維素、胡蘿蔔素、維生素的蔬菜、食物等,主要包括燕麥、豆漿、紫菜、胡蘿蔔泥等等。

2、不適合吃的食物

包括過甜、過鹹、辛辣刺激、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像是花生、蛋黃、蔗糖、肥肉、辣椒、動物脂肪等等。

3、建議食用的食療偏方

①綠豆粥

將適量綠豆用清水浸泡2小時,之後和100g粳米、清水一起煮。(冬季、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宜食用)

②菊花山楂茶

將各15-20g的菊花和山楂一起用清水煎煮,或是直接用開水沖泡飲用,代茶飲即可。

好了,小康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為止了。最後,祝大家都能身體健康。


康愛多掌上藥店APP


雞蛋是非常有益的食物,發達國家基本上每天都會吃雞蛋,不過人家吃的都是煎的,和我們煮的多少有一些區別。

冠心病人不能吃雞蛋?

時常聽別人說起,吃雞蛋對心臟病人不好,尤其是冠心病人,更不能吃。原因在於雞蛋中含有膽固醇,吃多了會影響心臟的健康。很多人認為雞蛋吃多了,會發胖,會影響健康,不過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雞蛋中確實含有膽固醇,但是是對人體有益的膽固醇(HDL),其中文名叫做“高密度脂蛋白”,作用是促進膽固醇的的代謝,如今主要作為預防動脈硬化而使用。

冠心病人怎麼吃雞蛋?

雞蛋是最便宜的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其非常有利於心臟的健康。在某種程度上,雞蛋同胃中的酶可以合成有益人體的蛋白質,其作用可以降低血壓。

所以說,冠心病人可以吃雞蛋,而且雞蛋對人體是有好處的,只是雞蛋不能多吃,畢竟物極必反。所以,冠心病人最好每天不要吃超過1個,正常的人每天不要超過2個。

首先一定要吃藥,不吃藥靠食補是肯定不行的。冠心病是心臟病最常見的一種,早發現早治療是最好的的辦法。得了冠心病以後,患者應該多吃一些豆類食物和新鮮的蔬菜。治療的時候,可以服用盤龍雲海三七粉,它能夠有效的治療冠心病。

得了冠心病以後,一定要注意飲食。戒菸戒酒是肯定的,還需要吃低鹽低脂肪的食物。平常也要經常運動,加強人體自愈功能!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獸醫新同學


冠心病可以吃雞蛋嗎?

當然可以吃。

北京大學最新的一項研究

甚至發現,每天吃雞蛋(不超過一個)甚至可以對冠心病和腦中風具有保護作用。

吃雞蛋不增加血膽固醇水平,不增加心臟病風險

以往,人們主要是擔心雞蛋的高膽固醇含量。過去的飲食指南中建議,每天膽固醇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而一般一箇中等大小雞蛋含膽固醇就可以達到186毫克。

因此,建議每天吃雞蛋不超過1個。

近些年的研究已經證實,飲食中膽固醇與血膽固醇之間沒有直接關係。

因此,最新的飲食指南已經取消了每日膽固醇攝入量限制。

雞蛋中跟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相關的飽和脂肪含量其實並不高,一箇中等大小雞蛋才含有1.4克,佔每天限量的7%。也就是說,每天1、2個雞蛋根本不需要擔心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

而且,一直以來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日常吃雞蛋並不增加包括冠心病在內的心臟病風險。

最近,悉尼大學的臨床對照試驗發現,即使是在肥胖的糖尿病前期這些心血管病高風險的人群,每天接近吃2個雞蛋(每週12個)也不會增加心血管病和糖尿病風險。

北京大學最新發表的研究還顯示,每天吃雞蛋反而可能減低冠心病和腦中風的風險。

北京大學最新研究:每天吃雞蛋可能減低心臟病風險

北京大學在英國醫學雜誌心臟病學雜誌在線發表的一項前瞻性研究中,使用中國嘉道理生物庫(CKB)的數據,包含來自中國10個不同地區約50萬名30至79歲先前沒有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成年人的資料。

其中,13.1%的參與者報告經常吃雞蛋,平均每天吃0.76個蛋,9.1%的人報告從不或很少吃雞蛋,平均每天吃雞蛋少於0.29個(每週

少於2個)。

在從2004年至2008年開始平均9年的隨訪期間,與不吃雞蛋的人相比,日常經常吃雞蛋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

特別是,每日吃雞蛋(最多一個雞蛋)的人患出血性卒中(腦溢血)風險降低26% ,腦溢血死亡風險降低28%,心臟病死亡率降低18%。

患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的風險也降低12%。

就是說,這項大型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每天吃雞蛋(最多不超過一個)對心腦血管病患病風險和由此帶來的死亡風險都有一定保護作用。

冠心病可以吃雞蛋嗎?答案是:不但可以吃,最好還要每天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