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偉大的母愛,真的不是字典裡的詞,活生生地上演在真實生活中的日日夜夜。

01

最近熱片很多,最打動我的是這一部——《黃金花》。

影片以對一個叫黃金花的中年女人的採訪開始,訪問者問了她各種問題,她表情平和地一一回答。

最後一個問題是“你最開心的是什麼”,她沉吟片刻,微笑著回答,“最開心的是兒子健健康康,乖乖聽話!”

聽起來是最平凡最簡單的願望,也是所有媽媽的願望。

可是,鏡頭拉向她的兒子,一個帥氣的大小夥兒,行為舉止卻是六七歲孩子的樣子,原來他的兒子患有自閉症加中度智障。

終於明白,她的這個願望有多麼的艱難,她笑著的樣子更讓人感到心酸。

影片繼續推進,24小時離不開自己的兒子,不常歸家的丈夫,兒子常常發病,路人訝異的眼神,沒有盼頭的生活,日復一日,太艱難了。

這樣艱難的日子,要是丈夫知冷知熱,也還稱得上溫暖,可偏偏丈夫卻不理解她的難,倒是更在乎自己有多不容易,所以讓小姑娘輕易爬上自己的床。

這樣無助沒有盡頭的日子,該是很喪吧?

可是黃金花沒有,在屏幕裡,黃金花面對智障兒子,常常是笑著的,兒子傻樂,她跟著樂;

面對生活,她也常常是笑著的,應聘兼職被嫌棄,她笑笑,接著再找;路人對兒子異樣的眼光,她也笑笑......

這個常常帶著笑的中年女人,卻面臨了人生中最大的艱難。

丈夫離家,投進小三的懷抱,小三找上門來挑釁,她終於怒了,試圖謀殺小三,第一次計劃不周全,未遂;第二次,看似一無所知的兒子其實洞悉一切,用他的方式阻止了黃金花。

電影的情感爆發點就在當知道兒子其實知道一切時的哭泣,那樣的哽咽無聲,卻是撕心裂肺的。

哭泣過後,她又笑了,日子還是要繼續過,影片中有句臺詞“有多難啊,看你放不放過自己,明天醒來又是一天”,雖然是別人對她說的,但她卻是用生命在詮釋這句話。

不可能治好的兒子,日復一日地照顧,片尾她說“像我們這種父母,最大的幸福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因為如果父母先去了,不知道孩子怎麼生活。

太揪心了!

《阿甘正傳》裡,阿甘的媽媽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結果往往出人意料。”

黃金花和阿甘的媽媽一樣,拿到了一盒與別人不一樣的巧克力,如何好好地繼續吃下去,吃出生活的美味,就是媽媽的偉大了。

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02

2018春節聯歡晚會上,久未露面的王姬出演了小品《回家》,其實,王姬也是一位偉大的媽媽。

當年憑藉出演一部收視可與當今《甄嬛傳》《琅琊榜》相媲美的熱播劇《北京人在紐約》,王姬一夜成名,成為了當年最耀眼的女明星。

她還輕鬆拿下了當年的金鷹獎最佳女主角。

但她後來漸漸沉寂,因為她要花更多時間陪伴兒子,並帶兒子四處治療。

王姬的兒子出生沒多久就出現了癲癇的症狀,還被症斷為是先天智力障礙的自閉症患者。

母愛驅使著她和丈夫傾盡所有,從孩子被診斷出這些病症的那一天,踏上求醫之路。

在積蓄花光之後,王姬再度重返演藝圈,透支著自己的身體拼命接戲,用一個女人的瘦弱肩膀擔起了養家的重任,期盼著兒子能夠創造奇蹟,哪怕有一絲希望都要去嘗試。

由於孩子智力不健全,沒有絲毫危機意識,王姬與兒子出門,都時常不顧及外人的異樣眼光,用一根繩子把自己與兒子拴在一起以確保孩子安全。

偉大的母愛,真的不是字典裡的詞,活生生地上演在真實生活中的日日夜夜。

王姬瞭解到,1-6歲是智障兒童康復的黃金時期,為此,她想方設法給兒子“增智”。

我願意用我的腦子去換我兒子的腦子,只求兒子一生健康、平安。

到了1998年,高曉飛仍不能連貫地喊“爸爸”“媽媽”,連吃飯、穿衣、上廁所都要有人照顧。

王姬一遍遍地教兒子喊“爸爸”、“媽媽”,叫得自己口乾舌燥,說不出話來。

在綜藝節目上,王姬不顧形象地扮上了蛇精,她說:

我的孩子雖然現在已經將近一米八了,但是他只有普通孩子4到6歲的智商。他的世界都是卡通世界,雖然我今天在臺上是第一次扮卡通人物,但在生活中,為了他我天天都是卡通人物。

在2015年,王姬坦言因為22歲的兒子,她變得很膽小。

以前我是個特別隨便的人,做什麼都特膽大,一個人不會英語揣著60美金就敢跑去美國。

但現在我特別膽小,坐飛機哪怕有一點顛簸我都要不斷祈禱,因為我必須照顧我的兒子。

可以說所有自閉症孩子的家長都是‘死不瞑目’的,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我’走了‘以後孩子會怎樣……

這和電影裡的黃金花說得一樣。

一個隨性愛美的風情女子,因為孩子,把自己變成了另一個人,也曾經是一個弱女子,而現在,她成了孩子的山。

特殊孩子的媽媽,她們為孩子做的一切,也許,偉大這個詞都不足以形容。

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03

有一期《朗讀者》請來了一對父母,他們朗誦了節選的海桑的詩《給我的孩子》,詩裡寫道:

我想我願我又怎能做你一生的保護神;

總有一天,我將成為一種無用的東西;

我看著你看著你,卻無能為力;

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

我愛你,僅此而已。

詩很感人,而朗誦詩的父母是用生命在演繹詩裡的含義。

他們是一對高知父母,工作順遂,夫妻恩愛,本應成為一般人羨慕的家庭,可是他們的寶寶也是自閉症寶寶,並且還是兩個,是雙胞胎。

他們像所有的父母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但是,事與願違。

他們要面對的是孩子的生病,是世人的好奇,是異樣的眼光,是迷茫的未來……

自閉症家長,揹負的壓力和重擔可想而知。

2011年,哥哥又被確診為白血病,給了這個家庭又各一重擊,這是他們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光。

孩子不配合治療,常常將輸血的管子拔掉,血會一下子冒出來,弄得醫生護士白大褂上都是血跡。

小小的孩子每個月還要經歷一次骨髓穿刺的萬般痛苦,沒有麻藥,粗粗的針直接穿進孩子的骨髓,刺在孩身,疼在娘心。

秋媽媽哽咽地說: “我感覺要失去他了。”

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老天,你為什麼對我那麼不公呢,你把所有的這些降到我頭上,沒關係,不要讓我的寶寶去受罪受苦,我願意代他受罰。”

節目裡,秋媽平和而坦然地說出這些往事,也許我們依舊無法體會陪伴寶寶的無數個日日夜夜,她是如何熬過來的。

在節目裡,董卿問秋媽:“你們的這種勇氣是來自哪裡呢?”

秋媽哽咽著回答:

我覺得是來自愛,還有一種為人父母的使命感。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寶寶、貝貝(秋哥、秋語)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有尊嚴的活著。這一輩子我想做他們的守護神。我的願望就是比他們多活一天,因為這樣,我才能夠多照顧他們一天。

如今,兩個孩子已經15歲了。

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那些許下願望比孩子多活一天的媽媽,都是偉大的英雄。

作者朱香記,圖文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特此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