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双沙的恋歌——写于古蔺双沙镇(组诗)

双沙的恋歌——写于古蔺双沙镇(组诗)

(一)双沙的恋歌

双沙是缓缓流动的画

双沙是轻轻拨动的弦

双沙是蜜蜂影迹的镜子

双沙是没有终点的旅程

在双沙,立下宣言

在双沙,洗涤灵魂

在双沙吟咏,在双沙飞翔

在双沙翩翩起舞,在双沙纵情歌唱

阳光撒播于双沙的清纯

双沙长满了奋斗的记忆

一代代坚韧不拔的人

把大爱书写在红色的原野

在自由奔放的春风里徜徉

在铅华洗尽的花海里涤荡

亲爱的双沙,亲爱的画里乡村

我把无法割舍的眷恋

交给悠悠白云  

(二)红色记忆

一座朴实的三合院

摆放着长征的传奇故事

告红色指战员的宣言

开启了向自由奋斗的里程

曲曲弯弯的田埂

风吹碧浪

红星闪耀的赤色光芒

温暖造访者猎奇的视线

满田的金灿

掩映行军的月亮

号角吹醒了青纱帐

他们又渡赤水了

此刻,一片又一片的油菜花

尽情绽放在激情四射的原野

阳光飘飞,如云如血

白岩森森的山上

隆隆炮声,跃响如雷

决胜千里的意志

燎原成火

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智慧

在磅礴的乌蒙大地

抒发得别致有情

双沙的恋歌——写于古蔺双沙镇(组诗)

(三)红军桥

一个高大的人走上这座桥

一支香烟弥漫着凝重的表情

他遥望远方的山

山那边就是路了

蓝色的苍穹下

星星又挤出他们好奇的小眼

山路难行。那就走水路吧

一渡,渡过的是转移

再渡,横跨过灰色的薄雾

惊起万朵浮云,这里

就是转折点

一个无声的惊讶,策马扬鞭

太阳冉冉而升,洒下

耀眼的光辉

满田的金灿,还照映着

伟人沉思的背影

注:(红军长征时经过此桥,如今已十分古老。二渡赤水时期中央红军在双沙修整,伟人毛泽东曾驻足桥上而得名。) 

(四)送给离别的亲人

是阳光,用另一种方式

在黄澄澄的大地上

写真  

太阳长久地栖居

土地朴实地守望

这片油菜地,让书写者

无比坚定   

季节的每个回忆

在红色的地里咀嚼

每一个话题,都与长征相关   

一排排草垛排列田间

一道道阳光照亮农舍

一缕缕金色

辉映山村的心  

那个季节,炫耀着丰收

那个季节,倾诉着艰辛

那个季节,是那么胸中有数

农家小院金碧辉煌

秋后的日子贮满温馨

梦幻在屋檐下镀金

农人步入小康  

年复一年,等待亲人回归

日复一日,听农人叨絮

吃水咋能?忘掉挖井之人

每在季节边缘,都禁不住

向远方眺望

仓储中放满菜籽油啊

思忖着,送给小住后离别的亲人

(注:古蔺双沙菜花,国内闻名,每年举办菜花节)

(五)小住三天的人

小住了三天,就开拔的这些人

一清早,就突然出现在

北斗星指向的北方

他们三三两两,或在田埂上席地而坐

他们手执镰刀斧头

一步步地向前迈进

他们头顶苍天脚踏大地

向着笼罩世界的乌云迎头痛击

他们翻越一座座山,趟过一道道水

他们走过很多很多地方

他们最终,砸碎了一个旧的世界

小住了三天,就开拔的这些人

在川南旷野的夜里

唱响迎接黎明的歌

他们的歌声从烧掉荆棘的火光中传来

从漫漫长夜的空旷里传来

传遍山川、河流、大地

洋溢在蓝天白云

后来,一群好奇的无产者跟着唱

再后来,所有陌生之地的陌生人跟着唱

注:红军在古蔺双沙镇住了三天)

双沙的恋歌——写于古蔺双沙镇(组诗)

(六)微笑不累

白马村很小,集中在一弯碧水里

在石板道行走,寻找村的边缘

寻到阳光拍下的一叠剪影

很多惬意的身影倒立在提坎边

眯着眼,站在村头

像伟人一样高瞻远瞩

看树木挺得很直,像迎接游人的哨兵

看一垄一垄菜花给阳光装饰

看麻鸭在水里扑腾

等眼前忽然一亮

快步行走到清水旁

小河里游走的小鱼的确是真的

此刻,白马是全新的

她刚洗完澡,正不紧不慢穿着衣服

屋顶有炊烟,是今天新扎的辫子

烟火味是新鲜的

走进走出的空气是新鲜的

除了点头、赞叹

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

赞到的最美处,不再是语言

只有——微笑不累

注: 泸州古蔺双沙镇,古称白撒,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重地,1935年2月毛泽东、朱德曾在双沙镇崔家祠堂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并发表了《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拟定了二渡赤水作战计划。 古蔺双沙,被誉为为画里乡村。每年三月举办油菜花节。白马,古蔺县双沙镇的一个村)

双沙的恋歌——写于古蔺双沙镇(组诗)

作者近照

[作者:邵忠奇,男,公务员。四川省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古蔺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