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潘亂:李彥宏是最該從百度離職的人,陸奇卸任,李彥宏還能帶好百度嗎?

單麯循還-------


486天,這是陸奇從加入百度到最終卸任百度總裁的時間,在這486天的時間裡,陸奇給百度帶來了三個大的變化:

  1. 重塑了百度的戰略格局,在陸奇加入百度之初,百度產業佈局太廣而且管控不到位,所以陸奇確定了All IN AI的整體戰略;

  2. 提升了內部員工與外部市場對於百度的信心,2017年1月百度正處於血友吧貼吧、魏則西等事件,市值與口碑正處於低谷,陸奇可危受命,最終提升了內部員工與外部市場對於百度的信心;

  3. 市值從最初不到600億美元市值最終逼近了千億美元的市值規模,免除了其被剔出BAT的危機。

以上三點應該算是陸奇帶給百度最大的三個變化了,陸奇這位在微軟大中華地區最有權勢的人,在加入百度之前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加入百度多是處於個人理想的角度,而如今也不得不含恨離開百度(如無意外),確實令人遺憾。

這次陸奇卸任百度總裁之後,百度到底是選擇李彥宏重回一線,還是另尋其他的職業經理人,這還不好說,但是像陸奇這樣的人物加入百度,都沒有最終扭轉百度頹勢,我想也確實再難有其他職業經理人有這個魄力和實力了。

在陸奇加入百度之際,打工皇帝唐駿就給陸奇寫過一封公開信,暗示百度這艘船並不容易由外人掌舵,現在看來也確實如此,所以這趟渾水多半隻能在百度內部消化,期望通過外部勢力干涉調整,可能性應該不大了。

那麼再說下李彥宏是否能重新帶好百度,其實我不認為李彥宏能夠帶領百度走出困境,因為在百度在前期發展屬於市場驅動性,市場有極大的需求,因此對於百度內部管理並不敏感,之後百度內部價值觀和管理水平,才逐漸暴露出來。

再說直白一點,百度發展到現在的水平,並非李彥宏有多高的管理能力,而是市場成就了百度,百度現在的狀態正是因為自身價值觀機和內部管理的問題,李彥宏深陷其中,曾經嘗試過但顯然並沒有起到很大的成效,所以後來才選擇引入外部的職業經理人進行改革,但即便如此,也無能為力,這也能看出百度內部勢力是多麼頑固了。

我想百度可以選擇的方式,只能期望內部可以出現一個2號人物,既可以協調內部各方利益,同時也具有未來發展的眼光,如果還不能出現這麼一個人的話,估計陳天橋的故事又要上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