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藝論|劇名越來越長 觀眾未必買賬

最近,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殺青了,由鍾漢良、馬天宇、孫怡主演的電視劇《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即將登陸熒屏。由宋茜、黃景瑜主演的網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正在熱播圈粉。去年開始流行的七言古風劇名,如今長達十幾個字,中間還有標點符號,儼然“飛花令”升級版。

前幾天,圖書市場一些圖書名字越來越長又不知所云的現象,引發了讀者強烈的吐槽。而現在圖書的名字還沒見太大的改觀,這一現象似乎又蔓延到了電視劇領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我才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我的愛情遇上了戰爭》《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那一場呼嘯而過的青春》《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面對這些電視劇名,難怪有網友揶揄道:七個字才只是“起步價”,沒有十個字還真不好意思叫劇名。

一般來說,一部電視劇叫什麼名字,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比如文學原著、主要劇情、宣傳發行以及審核批准等等。像《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這樣的古典名著,改編成電視劇以後,就完全沒有必要更換名字,直接“書劇同名”即可。但總體來說,劇名應該是一部電視劇的凝練和概括,也可以說是精髓和靈魂,不但要易於傳播,同時還能反映電視劇的中心和主題。

像早年《闖關東》《大宅門》等經典電視劇,觀眾通過名字就可瞭解這些劇集的故事發生地和事件等,《潛伏》《亮劍》《偽裝者》《琅琊榜》《人民的名義》等劇不僅內容相對紮實,而且簡單的幾個字的劇名就能夠準確地表達出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現在這些電視劇無一例外都已經成為了經典。但是再看看眼下流行的這些長劇名,一則字數太多,長到讓人記不住,自然不利於口耳相傳;二則不知所云,讓人通過劇名完全不知道這部電視劇到底要講一個什麼故事。只憑這兩點,就很難讓觀眾買賬。

這些長劇名錶面看上去充滿詩意,頗具古風,但實際上卻離題萬里,不知所云,讓人看了一頭霧水,就像有網友毫不客氣地指出的那樣,這種劇名完全就是“裹腳布”,“說人話就那麼難嗎?”而從根本上來說,一部電視劇能否成功,還是看故事是否精彩、演員表演是否到位、後期製作是否精良,而不是靠起一個唯美多字的名字。至少從現在來看,很多兩三個字的電視劇,比如《渴望》《潛伏》《亮劍》《琅琊榜》等等,都已經成為經典,而那些長名字的電視劇,卻鮮有成為經典者。

(文/苑廣闊 刊於燕趙都市報2018年5月21日第23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