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謝其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老雜誌裡的王丹鳳

王丹鳳主演電影《護士日記》,插曲《小燕子》是她自己唱的——王丹鳳的聲音一聽就能聽出來,有那麼一點兒嗲。《護士日記》上演的時候我才多大呀,不知為什麼,《小燕子》帶給我的卻是惆悵的情調。後來我在蒼茫茫的青海待過兩年,才體會了“年年春天來這裡”的意味。《護士日記》片首曲也像是王丹鳳的聲音,另外幾首插曲情調明快嘹亮,反倒無人傳唱。

王丹鳳5月2日在上海去世,享年九十三歲。王丹鳳丈夫柳和清早她兩年去世。王丹鳳那些人所共知的資訊不是本文的目的,我想從私藏的電影資料中勾勒出一些少為人知的“王丹鳳”來。說起鄙藏電影資料,當然不敢跟崔永元的電影資料館相提並論,頗足引以為傲的是,因為我寫了《夢影集——我的電影記憶》一書,中央新聞電影紀錄片廠特地光臨寒舍拍“電影”呢,片名《百年光影》,於人民大會堂首映。雖然片中稱我“影迷謝其章”,且只有十幾秒的鏡頭,可是您要知道,《百年光影》裡多少大明星沒露影沒念名。

谢其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老杂志里的王丹凤

《新中華畫報》的王丹鳳封面

王丹鳳的演藝生涯大致可分為五個時段,即上海淪陷時期、抗戰勝利之後、香港時期、新中國時期和上世紀八十年代。影迷不太熟悉的是前三個時期,許多老電影的拷貝不是損失了便是嗞嗞嘎嘎無法觀賞。比如《春江遺恨》乾脆連專業人士也看不到。倒是那些紙質品,海報呀,明星照呀,電影說明書呀,電影雜誌呀,留存至今,為影迷們展示著風華絕代的王丹鳳。如果你不是王丹鳳的鐵桿影迷,如果你只是看過1980年王丹鳳的收山之作《玉色蝴蝶》,請你千萬忘掉慘不忍睹的近乎自我毀容的《玉色蝴蝶》吧,不妨回看這幾部王丹鳳演出的老片子:《家》《護士日記》《女理髮師》《海魂》和《桃花扇》。越是美豔如花的女演員,藝術生命越短促(四十歲是個坎),勉強演下去,真不如激流勇退,給影迷留個好念想。

谢其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老杂志里的王丹凤

謝其章收藏的《上海影壇》創刊號,封面是初登影壇的王丹鳳

王丹鳳出道之初,神州板蕩,山河失色,個人命運如不繫之舟,飄忽難定,幸與不幸,難說得很。王丹鳳在上海灘聲名鵲起之時,也是張愛玲大紅大紫之日,兩位女子在戰後都遇到了一些小麻煩。1946年上海《銀都畫報》上刊出《王丹鳳之謎》,裡面這樣寫道:

勝利後滬上各影片公司偃旗息鼓,以冀相機待發,最近周劍雲柳中浩(按柳和清之叔父)嚴幼祥等紛紛籌組影片公司,又在重整旗鼓,網羅從影人才,於是周劍雲組設之大中華影片公司,製片廠設於香港,特到滬與金嗓子周璇接洽拍片事宜,而周璇鑑於大後方影星白楊,秦怡,舒繡文等,先後拍攝目空一氣,認為鳩奪鵲巢。把過去的成績,只落得一乾二淨,所以經周劍雲邀請赴港拍片,就毅然允諾,已於十月三十日由滬飛港。

打斷一下,再接著抄錄《王丹鳳之謎》。抗戰後,演員也分成好幾派,從大後方得勝返鄉的演員氣焰逼人,好像勝利是她們打下來的。留在上海的演員,好像做了天大的虧心事,為什麼那幾年去香港發展的演員那麼多,就是這個原因。有的演員後來回到上海,如周璇、王丹鳳,而陳雲裳、李麗華等一流明星則永遠留在了香港。雖說“楚人遺弓,楚人得之”,終歸這是中國電影史的一段插曲,理應提上一句。有一段當年的評論不失公允:

去年戰事發生後,影界從業演員們一部分西上川漢,一部分逗留“孤島”,去的固是熱心,留的卻也未必便是涼血。不過留在上海的,忘了祖宗三代的混蛋並不是沒有。

我以前寫過《郊遊圖》,這張大型漫畫聚集著“孤島時期”五十幾位當紅的影星,王丹鳳名列其中。欲多知道一點兒歷史背景,可以讀一下拙文,王丹鳳當時只不過是個小明星,小人物,或如《王丹鳳之謎》給出的定位“可憐蟲”。

谢其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老杂志里的王丹凤

郊遊圖

同樣是從重慶榮歸,與王丹鳳交誼深厚的胡蝶這麼說:

抗戰勝利後,全家回到上海,但也並沒有住得太久。我們拜訪了親朋好友,他們有一些在淪陷時由於種種原因未能離開,好不容易盼來河山光復的日子,但又出現了復員接收中等等新的問題,就是我在前面講抗戰勝利後的電影時談到的。這些電影反映了當時民眾等待、盼望到失望的心情。

有聲是生意人,他不參與政治,但對局勢很敏感,人心的動盪與不安,正隱伏著新的危機。所以抗戰勝利後的第二年,我們全家又遷居香港。(《胡蝶回憶錄》)

《王丹鳳之謎》接著寫道:

柳中浩組辦之國泰影片公司,因不示弱亦積極進行,影星方面已物色了王丹鳳,喬奇,嚴俊等在開石路寓邸大事請客,以示聯絡。致王丹鳳小姐雖一度拍攝《春江遺恨》,各界頗多指責,王丹鳳以人言可畏,深居簡出,暗自流淚。據傳王丹鳳將再度水銀燈下生涯,不久就可與觀眾在銀幕相見矣。

果不其然,王丹鳳很快出演了《亂點鴛鴦》《腸斷天涯》《銀海幻夢》《終身大事》《珠光寶氣》等片子。忠心耿耿的影迷,給王丹鳳送來溫暖。我收藏有全份《電影雜誌》(1947-1949),大略統計裡有關王丹鳳的三十幾篇,多數是影迷的來信,還有影訊和採訪。其中只有一條不靠譜,純系流言蜚語:“王丹鳳和韓非之傳說,漸趨白熱化,有說王丹鳳曾氣走柳和清而挽韓非出遊。” 這是我目覽所及唯一涉及王丹鳳的八卦。紙醉金迷上海灘,濁浪滔滔,欲遺世獨立、冰清玉潔,不容易。

谢其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老杂志里的王丹凤

記者採訪王丹鳳

谢其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老杂志里的王丹凤

《電影雜誌》內《亂點鴛鴦》劇照

谢其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老杂志里的王丹凤

《電影雜誌》內《腸斷天涯》劇照

谢其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老杂志里的王丹凤

《銀海幻夢》電影說明書

《電影雜誌》對影迷可謂“有求必應”,連王丹鳳的住址也是可以公開的。王丹鳳對影迷亦“有問必答”,而且反應機敏,口才出色!有位家住上海衡陽路叫“陸小曼”的影迷問:“有一天我看見你坐三輪車路過我家門口,我高聲喊你,你聽見了沒有?”王丹鳳答:“沒有呀!假如我聽見的話,我早就回過頭來看你了。”這倒使我想起一件舊事,一個檔次很低的民間收藏表彰會,在露天的院子裡舉行,姜昆是頒獎嘉賓,他從我們跟前走過時,我旁邊的一主兒大喊:“姜昆!”姜昆連頭都沒回,一點反應都沒有。我心想,真是訓練有素,卻無關相聲。

谢其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老杂志里的王丹凤

《電影雜誌》內王丹鳳答影迷

杭州影迷問:“一個女人到應該出嫁而未出嫁的時候,她的感覺該是什麼樣的?”王丹鳳:“想必和男人在應結婚而未結婚時的感覺差不多吧。”

南京影迷問:“假使我寫給你的那封信的信封上,只寫上海王丹鳳收,是不是也能送到你府上?”王丹鳳:“那可要請教郵政局了。”

上海影迷問:“你最喜歡吃甜的呢?還是帶鹹味的食物呢?”王丹鳳:“甜酸苦辣鹹,在我是一視同仁。做人就該五味遍嘗,何況是食物。”

上海影迷問:“你喜歡演那一類型的角色?”王丹鳳:“老太婆型!別笑,人總要老的,所謂人老珠黃不值錢!假如從小老太婆演到老老太婆,這一路線,一定可以使演技洗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