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兒科醫生直言:父母想讓寶寶少生病,這5件事情一定要少做!

寶寶抵抗力低,經常容易生病。感冒、發燒、咳嗽這些都時有發生。生病的時候,看著寶寶難受,媽媽們都心疼得不得了。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寶寶生病,都是因為家長的不合理護理造成的,所以今天貓爸整理了一些兒科醫生的建議,希望父母們都不要犯類似的錯誤,能好好的把自己的寶貝養大。

1、過度清潔

寶寶長期生活在“無菌”的環境中,接觸的微生物太少,很容易導致寶寶自身免疫力低下。這樣的寶寶一旦跟外界接觸,就非常容易生病。一項研究顯示,對孩子過度清潔,可能增加其患過敏,如溼疹和哮喘的危險。

所以寶媽們真的沒必要每天用消毒液來清理孩子活動的空間、清洗孩子的衣物,同時,應該適當讓孩子接觸自然環境,增強抵抗力。另外還要注意寶寶的鼻孔、肚臍眼、耳朵都很嬌嫩,更不能過度清潔。

兒科醫生直言:父母想讓寶寶少生病,這5件事情一定要少做!

2、未滿月的寶寶少讓人接觸

如果孩子沒有出滿月,最好不要讓太多的人接觸,尤其是年齡大的老人和小孩,因為未滿月的孩子生病百分之百是大人傳染的,特別是有慢性病的老人和生病的孩子對於未滿月的寶寶都是非常危險的。

3、吃的過多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發育好,所以總是督促孩子多吃多補,加上有些孩子貪吃零食,節制力又不強,很容易出現飲食過量的狀況。老話說的好: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兒科醫生直言:父母想讓寶寶少生病,這5件事情一定要少做!

這是因為寶寶是純陽之體,新陳代謝旺盛,需要的營養物質相對較多,但胃腸道的負擔也較大,日常進食量只要能滿足代謝需要,不能吃得過飽。傷食則積熱,熱則傷陰,故體內陰陽失調,病由之而生。

而西醫也認為,飲食過量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脾胃,出現積食、消化不良等一些腸胃問題,還可能導致一些慢性疾病,降低寶寶的抵抗力,變得容易生病。所以父母一定適當控制寶寶的飲食量。

4、補充水分

寶寶補充水分除了喝水之外,寶寶生活的環境也要補水,這是因為如果寶寶身體缺乏水分,就無法保證身體內細胞黏膜的溼潤,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就會減弱。這也是為什麼在寒冷乾燥的冬季,寶寶特別容易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

兒科醫生直言:父母想讓寶寶少生病,這5件事情一定要少做!

5、不要要求醫生給孩子用最好的藥

小孩子生病家長會很著急,所以有的時候會要求醫生給孩子用最好的藥。其實小孩開始的時候只要不是很重的疾病,不建議用好藥,否則孩子到了老年可能就無抗生素可用了。曾經有一個例子就是,一個孩子總用最好的抗生素,結果體內產生抗藥菌,最後無藥可醫死在了父母的懷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