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中國國際互認校準和測量能力居全球第四、亞洲第一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 劉長忠)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20日在北京表示,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獲得國際互認的校準和測量能力已躍居全球第四、亞洲第一,在長度、溫度、電學等國際單位重新定義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5月20日是第19個世界計量日。當日在北京舉行的“5·20”世界計量日活動上,張茅表示,計量發展“進”無止境。當前,特別需要梳理計量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各個領域的計量潛力。計量是全社會的事情,需要各有關部門、地方、行業、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

他說,市場監管部門既要履行好計量的政府監管職能,把該管的管住,該放的放開,又要利用好計量的技術優勢,正確引導和服務企業,為企業降本增效、優質生產提供高質量的計量測試技術服務。

張茅稱,歷史上,每一次計量單位制演進,都直接或間接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米制公約”的簽署,有力支撐了工業化進程。“秒”和“米”的量子化變革,催生了激光測長技術,成就了數萬億美元的衛星導航定位市場,推動了信息技術、精密科技、納米材料、裝備製造、太空探測等領域的重大突破和發展。

中國將抓住這次國際計量變革的重大機遇,加強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計量基礎研究、前沿性研究,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

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是“國際單位制量子化演進”,蘊含著時代的變遷、計量的變革。1875年5月20日,法、俄、德等17個國家的代表在巴黎簽署“米制公約”,公認“米制”為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制,並確立以實物基準向各國傳遞量值的基本計量制度,包括時間、長度、質量、溫度、電流、發光強度和物質的量等7個基本單位的國際計量單位制逐步建立,為其後100多年世界各國測量量值的溯源和準確一致、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提供了可靠的計量保障。

隨著量子理論和技術的發展,上世紀60年代以來,時間長度“秒”、長度單位“米”等逐步由實物基準轉變為量子基準,也帶動其他計量單位的量子化變革,不斷催生蓬勃的科技革命。(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