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擋不住中國開放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在談及“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時指出,這“關係到我國對外開放和世界經濟穩定”。習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不僅充分表明了中國推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也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力促世界經濟穩定的意志和擔當。

改革開放40餘年來,中國自身的發展和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同樣有目共睹。中國在開放的路上儘管會遭遇風雨,但腳步從未停止。

疫情之下,中國開放速度不減。

雖然為有效防控疫情,人員流動受到限制,春節假期延長,但中國政府及時出臺相關政策,確保外貿外資企業及時復工復產,穩定中國開放大局。疫情的發生並沒有減緩中國開放的速度。

目前,中國已在財稅、海關、信保、信貸等領域及時出臺扶持政策。商務部在2月18日出臺了20條措施,旨在“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

商務部透露,下一步將進一步豐富政策工具箱;進一步優化國際市場佈局;更加精準幫扶企業;支持外貿新業態快速發展,加快國際營銷網絡的建設;深化對外開放,積極擴大進口,精心辦好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建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加強同經貿夥伴的溝通協調,營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

在外資方面,商務部更是接連發文,持續指導各地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在投資、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造成的影響。各地紛紛利用互聯網手段將對外資企業的服務轉移到“雲端”,一批外資項目的簽約落地也通過網絡實現。目前,多地外資企業復工率已超過90%,上海對840家重點外資企業進行的監測顯示,截至2月25日,復工率超過99%。

疫情之下,中國開放力度不小。

中國開放並沒有被疫情所阻擋,開放力度更有加大之勢。就在2月24日,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國新辦發佈會上透露,中國將繼續擴大外資准入領域,提升電信、醫療、教育、文化、金融等領域的利用外資水平,壓減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同時,將繼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實施好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增強外商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是中國與國際慣例接軌,推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制度性成果,也是國際社會測試中國改革開放程度的風向標。最近7年來,中國政府5次修訂負面清單,適用範圍也從自貿試驗區拓展到全國,清單長度更是由190項大幅縮減為全國清單40項、自貿試驗區清單37項。負面清單修訂幅度大、頻次高,充分展示了中國政府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決心和誠意。

2月27日,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在網上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了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兩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的修訂工作。下一步將加強協調聯動,加快工作節奏,儘快按程序公佈實施兩個負面清單,進一步擴大外資市場準入領域,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機會。

疫情之下,中國開放熱度不降。

中國始終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政府積極主動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開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努力防止疫情在全球蔓延,為全球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創造了條件。面對日韓國內出現的疫情加重態勢,中國不僅表達了加強合作、共克時艱的願望,還通過提供病毒檢測試劑等方式予以支援。

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不僅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也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體現。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評價是:中國人民為防控疫情作出巨大犧牲,為全人類作出貢獻。

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中國正努力確保對外開放舉措的穩健實施。目前,多條中歐班列已恢復正常通行班次,連接中國的國際空中航線和海上航線正在逐步恢復正常,在華外籍人士的健康安全也受到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切實保護。

中國政府還在多個場合通過多種方式向國際社會呼籲,營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健康發展,共同促進世界經濟的穩定。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中國開放的信心不會動搖,開放的決心不會改變,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止。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