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詩歌的個人風格會不會引起讀者關注?

韓新文


詩歌的個人風格,是詩人對詩詞的理解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創造出來的個人風格。不管是平韻或新韻,就象道家的無為,佛家重悟一樣,領悟不同,風格就不同。每一個人的詩詞,不管好與不好,重在參與。好詩是學生的榜樣,引路人,不好的詩是老師的點評,指正。只有在前輩的詩風中,才能領悟自己詩道,創新,才能讓更多的老師關注點評中進步。一覽眾山小,高低各不同。百花竟爭豔,韻味各有詩。因此,肯定受到關注。


羅五890


中國先秦聖賢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我們吟誦一首詩,看他寫的書,若不知道著者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可以嗎?所以我們要知其人論其生活的那個時代,知人論世。這是中國文學史、文化史必不可忘的幾句話。

詩人寫詩是要藉助某種景物或事件,表現自己強烈的主觀感受,來表達自己的愛和恨、痛苦與歡樂、希望與追求的,與其生活經歷,選字素養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個人風格。風格就是詩人本人,是詩人的思想品德,性格持徵通過詩來表現,是詩人精神面貌的一種體現,如李白之詩清新飄逸,王維之詩詩中有畫,杜甫之詩沉鬱頓挫,白居易之詩通俗易懂,陶淵明之詩樸素自然,都有其獨特的表現方式、手法,感動著不同的受眾,讀同一首詩,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領悟感受,讀者思想文化程度的不同,會有各自喜好的風格,因此會關注的。

以下是各地疫情防控標語。











湘西星辰


詩歌不就是在表達個人的感情和主觀世界嗎?

若,自己寫的詩歌,不是自己的風格,難以享受創作的樂趣,怎麼出精品啊。

詩歌,不是為了形式,不是為了虛無的東西,是為了情感抒發、是為了記錄和謳歌!說到底,詩歌是個人的主觀產物。

這就決定了,詩歌的個人化!

李白就是李白!

杜甫就是杜甫!

蘇東坡就是蘇東坡!

但是,主觀作品有其屬性,他人難免會不解、會誤解、會報以否定!

一棟大樓、可以看見,一株牡丹、可以欣賞,詩歌的意境和風格呢?真是見仁見智!

所以,詩歌創作在尊重客觀規律、創作規律、大家的情感和認知、詩歌創作要求的基礎上,可以大膽的嘗試和突破,只要是真情實感、用心的作品,終會得到大家的認可。

天道酬勤!


聿劍傳統文化


這個問題也需要從兩個層面去解讀。

詩人之所以稱為詩人,一定要有獨特的個人風格,反之,只能稱之為詩歌創作者。文風亦直接反應為文者個人性格或潛在人格,或癲狂或恬淡,形成個人風格也是成為詩人的一個標誌,畢竟哪個時代也不會缺少人云亦云的拾人牙慧者。

所謂文風是在創作中的自然流露,絕非刻意為之。只注重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即使能夠獲得短暫的成功,亦是跳樑小醜罷了!


松葉文學主理


謝謝邀請。我認為詩歌的個人風格在詩歌創作過程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的個性肯定會體現在其作品之中,而個性較強的作品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歷史上有些偉大的詩人正因為個性強烈,其詩與人已經溶於一體。如李白,生性狂放,浪漫,“天子呼來不上船,"讀李白的詩,我的腦海中立馬浮現一個清瘦飄逸的老人,一手捋著鬍鬚,一手持杯,微昂著頭在“舉杯邀明月",可見作者的個性對讀者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金星753


既然是詩歌,有沒有個人風格,其實都會引起讀者關注,再者說,如果個人風格獨樹一幟,或者會取得更佳效果也是可能。

首先,個人風格不能偏離大眾口味。詩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它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所以,不管什麼樣的風格,首先是讓讀者認可,才能引起讀者關注,否則自認為再好的詩歌只有作者一人欣賞豈不是徒勞,自娛自樂者除外。

其次,風格上百花齊放,就會產生百家爭鳴。古代詩歌,近代詩歌,一般對詩和歌進行了一些具體規範,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詩歌也是一直在不斷的發展,但是說心裡話,古代流傳下來的詩歌,確實經歷了這麼多年,依然站立在那裡,且始終威嚴神秘,隨著現代生活的變化,凸現個人風格未嘗不是好事,突破一些侷限,彰顯一些個性,弄不好真的會抓住讀者的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個人風格展現個性,但不能出格。無論是詩歌寫作,還是行文舉止,都要有個界限,或者說是把握一個度,這也是法制社會和良知道德的要求。個人服從組織,這個是前提;有風格不出格,這個是基本;不能違反法律,這個是紅線;堅守道德操守,這個是底線。

詩歌,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繼承好,發揚好,既是守初心,也是擔使命,人人傳播真善美,個個弘揚正能量,美好幸福的未來等著您。

瑞雪迎春到

女孩愛鮮花

風景怡人心


做有本事的老實人0


這個肯定會引起關注的,每個詩人都會引起他人的關注,區別在於關注的時間長短、內容等方面。

首先,詩人的知名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詩人的知名度越高,越會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會引領時尚,讓讀者自覺遵守“名人”效應,所以從這個來說,知名詩人的責任更加重大,必會引起關注。

其次,是詩人的作品本身。就想聽歌一樣在,有些人不關注歌手本人,而且看歌曲的旋律、歌詞、音色等。從而詩歌也是一樣,不管是古體詩還是現代詩,都需要在內容上打磨,尤其是精品。

最後,宣傳也很重要。在這個信息,“酒香怕巷子深”,好的作品不宣傳,不會被路人知道,自然也就不會有人關注。可以通過期刊、報紙、微信公眾號等來對詩歌進行宣傳,不僅詩歌的繁榮發展。


大別山的黎明


詩歌的個人風格會不會引起讀者關注?

關鍵在於你詩歌的質量。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與見解。表達的語言方式也有所不同。

要想寫好詩歌首先要了解詩歌的基本特徵與寫作技巧。寫多了自然而然形成了個人風格。

寫好寫賴就看自己的能耐了。好的詩歌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不好的詩歌也觸動不了讀者心絃。


明月耀眾星


《遊荊紫山》

清~無名氏

丁亥三月三 眾遊荊紫山

大家推做詩 我卻裝吸菸🚬

詩是上世紀的1982年春季,石井高中教導主任陳志華老師(已故)在帶領我們踏青參觀當地景觀前動員會上講的,旨在教誨我們,留心學習,遊山玩水與欣賞當地舊傳文化相結合,距今已經28年了。《詩》樸實無華,表露出無名氏幽默風趣,推脫有情的自然風格!



李文通872


你這問題實際是問詩人的風格,讀者會不會關注。肯定關注!實力詩人群體,多帶有其生長生活的地城痕跡,各自故士的文代厚土孕育了詩人們的情懷,所以詩人的激情離不開生養的故土。作為讀者,當然不會過多去深研其詩風所指,重點是瀏覽時的第一印象,對了感覺的詩,會反覆讀幾次,從詩空架構、意象捕捉、情緒奔赴、意境昇華、多視角掃蕩,最後只以詩中最突出詩眼的一個詞或一句,就夠啦!當然有時肯定不會對詩人的味口,這就是閱讀的尷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