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二戰德國飛碟指南》第四章 德國場推進-維克多 紹伯格飛碟模型


《二戰德國飛碟指南》第四章 德國場推進-維克多 紹伯格飛碟模型


第四回:德國場推進

工程項目

維克多 紹伯格 模型

KM-2火箭

場推進器

原子飛碟

卡爾·沙珀勒裝置

章節總結

這種類型的飛行器將通過電場,磁場,反磁場或以太電場驅動並提升自身,該電場會排斥地球磁場或克服重力作用。

維克多 紹伯格飛碟模型


Viktor Schauberger是奧地利人,首先是博物學家。 他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自然溪流,河流和湖泊中發現的水。 在觀察水的運動時,他對水的運動和能量特性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它們也適用於空氣。 他的思想與當時公認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馳,無論是現在還是現在都不敢完全理解和辯論。 這些想法涉及渦旋,而紹伯格認為渦旋就是水自然流向地球和溪流。 紹伯格認為能量自然地在渦流中流動,但是這種運動只有通過水或空氣等其他介質才能看到。 本討論將首先集中討論為何以及如何飛出Schauberger碟形模型的理論,然後重述Schauberger涉及飛盤的事件序列。

維克多·紹伯格(Viktor Schauberger)的飛碟模型帶有一個漩渦,空氣從頂部進入,並直接流過飛碟的中心。 紹伯格的漩渦是一個開放系統。 漩渦,龍捲風或颶風是紹伯格思想所基於的那種漩渦的例子。 渦流有兩個方向,向心或向內運動渦流和離心或向外運動。 根據紹伯格(1),向心運動,即向內運動的螺旋狀空氣或水,向內運動,佔據的空間較小,並通過該運動冷卻。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例子是沖水後馬桶中水的運動。 他稱這種向心運動為“內爆”。 當流體以向外的離心螺旋再次膨脹時,內爆總是伴隨著爆炸。 該過程首先是向心的,然後是離心的。

根據紹伯格的說法,漩渦的形式實際上是由功能決定的。 “功能”是能量流。 螺旋旋渦是能量流在其運動中採取的形狀(2)。 能量以獨特的雙螺旋方式流入渦流的頂部。 這些空氣分子被內爆,也就是說,它們變得更緻密,並且隨著它們的前進而產生熱量(3)。 空氣分子沿著渦流向下移動時,它們被越來越緊密地擠壓在一起,直到亞原子粒子自身解離,轉化為新的無法識別的能量形式(4)。 隨著渦流本身直徑的減小,內爆和速度增加,直到它們到達渦流內向心力停止且離心力接管的位置。

維克多·紹伯格的飛碟模型

《二戰德國飛碟指南》第四章 德國場推進-維克多 紹伯格飛碟模型


上圖:紹伯格模型。 底部:剖面圖。 之字形是空氣通道。 通道是兩個板之間的中空空間。 當碟子沿其軸旋轉時,隨著曲折的上下流動,空氣進入並從中心移向邊緣。 自旋使空氣向外移動時,自旋使氣流摺疊起來,從而形成單個的龍捲風狀旋渦。 渦旋的直徑變小,並且變得更加“緻密”,直到它們到達邊緣,然後釋放到大氣中,迅速膨脹併產生能量。 型號為多節銅製。 由Klaus-Peter Rothkugel提供

能量從渦旋中心(5)輻射出去。 戈登·弗里曼(Gordon Freeman)博士將Schauberger渦旋可視化為數字“ 8”,能量從上,下環路之間的狹窄中點輻射出去(6)。 這種能量產生懸浮。 正如肖伯格所認為的那樣,它可能是反磁性能量(7)。

維克多·紹伯格(Viktor Schauberger)首先建立了用於水槽運輸原木的新設計。 然後,他利用渦流原理建造了淨水機。 然後,他僅使用空氣作為燃料建造了發電機,加熱器和冷卻器。 紹伯格的宣稱是使用機器的突破,他發現了一種使渦旋機器以每分鐘10,000至20,000轉之間的旋轉速度自動旋轉的方法(8)。

在某些Schauberger機器中,小型高速電動發動機會使用槳狀螺旋槳使空氣圍繞軸旋轉。 電機將繼續加速旋轉的空氣,直到達到自動旋轉的臨界速度。 在這一點上,該過程是自我維持的,空氣被吸入並排出,而沒有額外的能量輸入(9)。 由於空氣已被冷卻,因此可以連續吸入空氣,從而使空氣在旋渦螺旋中變得更緻密。 更大的密度是體積的損失。 隨著反應的繼續,體積的損失在進氣口處產生了較低的壓力,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空氣。 如伯努利定律所述(在使機翼升起飛機的相同過程中),在噴射點提高風速還有助於降低壓力,從而有助於降低進氣口的壓力。

因此,需要回顧一下:通過電動槳狀風扇或通過旋轉整個機器來吸引空氣進入機器的一端,就像碟式機型一樣。 然後,空氣被渦旋成由紹伯格設計的特殊比例和形狀的漩渦。 隨著漏斗減小到最小直徑,空氣變得更緻密卻被冷卻。 在這一點上,就在膨脹力接管之前,能量被釋放了,這可能是由於亞原子力的不粘連,其以目前不完全理解的方式釋放了能量。 空氣在變暖時開始以離心運動膨脹。 正是在這一中點,空氣在其外圍或碟的邊緣離開碟模型,以在露天環境中離心膨脹。 一旦達到每分鐘10,000至20,000轉的速度,機器便會自動旋轉,而無需使用小型的電動啟動馬達。

紹伯格管道的確切比例是幾何設計的。 這種幾何形狀具有相當深奧的特性,例如,使用黃金分割來計算螺旋管的彎曲度。 一段時間以來,真正的工程天才Gordon Freeman博士一直在寫信給一些有興趣的人士,並解釋某些形狀或波型如何影響傳統物理學。 他認為人們需要了解已知的科學以及更深奧的學說,才能理解自由能和某些類型的現場推進UFO飛機的性質。 Viktor Schauberger的工作就是一個例子。 在這項工作中,我們大多數人仍然存在不完全理解的知識世界。

深奧的思想

《二戰德國飛碟指南》第四章 德國場推進-維克多 紹伯格飛碟模型


左上:雙曲開放系統。 該運動可以是向心的或離心的。 右上角:雙曲線螺旋產生的自然色調定律。 底部:根據Schauberger的說法,根據非歐幾里得自然色調定律構造的蛋形可糾正開普勒的某些行星運動定律。

回到這些模型飛行的機制,紹伯格本人始終指出,他的碟形模型是由抗磁性材料製成的。 抗磁性材料是排斥磁場的材料。 紹伯格認為銅是抗磁性的(10),並且碟形模型與空氣接觸的表面是銅製成的。

如上所述,這些原子的非常原子的結構可能已通過此過程改變。 高茨告訴我們,電子,質子和中子可能已經相互分離了(11)。 已經建議這些原子的電子和質子從其原子核中剝離。 他們的對立電荷是自由的,彼此吸引,導致彼此相互ni滅,釋放出能量(12)。 這恰好發生在向心力停止並且離心力開始的時候,這些空氣粒子反轉了它們的旋轉並改變了它們的旋轉。

此外,科茨(Coats)解釋說,在上述過程中遺留下來的中子與被接受的視圖相反,它們本身就是磁性的(13)。 這些中子與水,水蒸氣和沒有如上所述發生反應的空氣一起從碟子中逐出。 在碟體外部的這些“磁性”中子可用於增加銅碟的抗磁反應,該反磁反應既會推離地球又會繞開周圍的“帶電”中子云。 換句話說,Schauberger圓盤可能已經從其本身剛剛創建的帶磁氣氛中退避。

理查德·勒佛斯·克拉克博士(Richard LeFors Clark)提出了有關布洛赫圍牆機制的類似觀點的更詳細描述(14)。 這將在涉及Karl Schappeller的部分中進行討論,但是在閱讀Clark博士想到Schauberger的這些思想時應牢記這一點。 這些想法以及與Schauberger和Karl Schappeller都有關的其他想法將在“ Schappeller”部分中介紹。

紹伯格飛盤模型的歷史如下。 據亞歷山大的兒子說,德國人阿洛伊斯·科卡利(Aloys Kokaly)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就開始為維克多·紹伯格(Viktor Schauberger)工作,生產的某些零件“飛行物體”在奧地利很難買到。 零件將交付給當時在維也納工作的Kertl工廠。 Kertl工廠與Schauberger一起在“更高權限”下運營。 Kokaly的首領在Kertl接待了Kokaly,並對此人有點痛苦地告訴他們,其中一種奇怪的裝置已經飛過。 事實上,它已經穿過了Kertl工廠的屋頂(15)。 那年是1940年。

高士告訴我們,該設備的用途是雙重的。 首先,它是研究自由能源的生產。 這可以通過在快速旋轉的輪狀部件上運行一個軸來完成,該部件在10,000和20,000rpm之間自動旋轉。 使用減速齒輪,部分能量可以機械地耦合到發電機上,而無需花費任何成本。 這些實驗的第二個目的是檢驗紹伯格關於懸浮和飛行的理論(16)。

據說在Kertl建造了兩個原型。 試飛是在沒有Schauberger在場甚至沒有他的允許進行測試的情況下進行的。 該模型如上所述飛行,但是它對Kertl Works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因此對於這次飛行的成功有不同的感覺。 懸浮力是如此之強,以至於在通往屋頂的過程中剪斷了六個直徑為1/4英寸的高強度鋼錨固螺栓。 高士報告說,根據紹伯格基於先前測試的計算,這種直徑為20釐米,旋轉速度為20,000 rpm的設備可以舉起228噸的重量(17)。

早在1934年,紹伯格曾與希特勒會面,討論替代能源的想法(18)。 這次會議沒有立即舉行,只是在德國於1938年吞併奧地利之後,紹伯格開始在紐倫堡的科修教授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 在他的兒子沃爾特(Walter)的幫助下,維克托·紹伯格(Viktor Schauberger)剛剛在德累斯頓的一所技術大學完成了工程學研究,他與溫特博士一起研究了直接從水流中提取電能的計劃。 取得了一些成功。 亞歷山大的兒子報告說,達到了50,000伏的電勢,但當時沒有實際結果(19)。

維克多·紹伯格(Viktor Schauberger)可能是一戰的老兵,因此他可能於1943年被選入Waffen-SS。這使他直接由黨衛軍首領Heinrich Himmler控制。 紹伯格被命令在奧地利毛特豪森集中營附近的舍恩布倫城堡。 他將在那裡挑選合格的囚犯,二十至三十名工匠,技術人員和工程師,並開始研究一種新的秘密武器。 紹伯格為他的團隊安排了改善的條件,並製作了另一個飛碟模型(20)。

1945年5月,由於戰爭情況的惡化,紹伯格被黨衛軍遷至上奧地利州的萊昂斯坦。 在那裡,在他最新設備的成功試飛之後,美國情報部門似乎抓住了它的全部信息,並抓住了它。 據高士(Coats)稱,紹伯格被美國情報局簡報,被拘留,並被告知不要參加進一步的研究(21)。

實際上,Coats能夠找到一個尚存的Schauberger碟模型實例。 可以在他的著作《活能》中找到該設備的精美照片,並將其分解為各種組件。 目前尚不清楚該設備是否是較早(1940年)或較晚(1945年)項目之一。

戰後,紹伯格在奧地利從事農業項目,直到1957年底的一天有兩個美國人與他聯繫。 他們向維克多承諾,如果維克多和他的兒子沃爾特(Walter)在美國為他們工作,他們將獲得幾乎無限的資源(22)。 關於此報價的確切來源和動機的討論不在此討論的範圍之內,但足以說它們是強大的利益。 紹伯格夫婦被派往紅河附近的德克薩斯州,在那裡,Viktor被要求披露他所知道的一切,Walter被要求將Viktor的術語設置為物理學和工程學的標準語言。 整個劇集都對紹伯格夫婦極為不滿意,大約三個月後他們回到了奧地利。 作為他們返回的條件,Viktor被要求對這種強大的擔憂放棄他的知識。 Viktor得到了英文合同,他沒有看過。 儘管如此,這筆交易還是完成了,紹伯格夫婦回到了奧地利(23)。本來健康狀況不佳的維克多(Viktor)於五天后於1958年9月25日去世。沃爾特繼續推進其父親在奧地利的研究,直到1997年去世。

高士為我們提供了其中一個紹伯格碟的圖片以及其工作原理的說明(24)。 這個碟子由許多用螺栓固定在一起的銅板組成。 空氣被吸入到快速旋轉的碟子中,並進入該碟子中,該碟子由電動機啟動。 在這臺機器上,沒有槳將空氣推開。 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電動機將整個碟形模型旋轉至所需的每分鐘轉數。 空氣因此迅速旋轉到由兩個銅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的通道上。 在這些板上,兩個板上的交替的隆起和凹陷使空氣以蛇形波形運動,並朝碟子的外圍移動。 由於飛碟快速旋轉,空氣在橫向移動成許多單獨的渦旋時被自身摺疊。 空氣在這些漩渦中旋轉,並在脊板之間上下移動。 當碟子沿其軸線旋轉時,它也在四處移動。 這是雙螺旋運動,另外還複製了在Schauberger對數水槽上看到的起伏運動。 隨著空氣向外圍前進,空氣被冷卻並變得更稠密。 在碟子及其周圍,碟子以極快的速度噴射到大氣中。

在該機器中,向心氣流在該外圍變為離心氣流。 空氣一旦進入碟子,就會以離心運動的方式螺旋形旋轉。 正是在這個邊緣,在碟子的中線,運動發生了變化。 正是在這裡能量得以釋放。 正是這種能量賦予了碟子懸浮的質量。

有時,柯恩達效應被認為是飛碟飛走的原因(25)。 如果維克托·紹伯格(Viktor Schauberger)的計算正確,那麼柯恩達效應(如果存在的話)僅是次要作用力。 紹伯格僅憑柯恩達效應就無法產生相當於228噸的提升力,紹伯格則估計他的小型模型產生了這種提升力。

需要牢記的重要事實要點如下:首先,這種飛碟模型實際上可能存在多個版本。 第二,今天仍然存在一種模式。 因此,這個“飛碟”是可以被拍照,觸摸和研究的物理現實。 第三,不應忘記對造成該裝置升起的神秘能量的解釋。 德國科學領導層對內爆以及Schauberger必須教給他們的東西很感興趣,但他們並不一定希望受限於使用空氣來達到這些結果。 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可能想使用Schauberger的想法,但通過電子組件來激活這些原理。 在以後的示例中,我們將看到一些有關Schauberger的想法。

《二戰德國飛碟指南》第四章 德國場推進-維克多 紹伯格飛碟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