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連環殺手的童年一定都很悲慘嗎?

xiaozhangshijie


一般來說是這樣,但是成年人在經受強烈的心理衝擊之後,也會因為心理扭曲,而成為連環殺手。

2006年震驚全國的“連環殺童案”的兇手宮潤伯,就是在成年之後,在一系列的打擊之下,才變成連環殺手的。通過對他的經歷和心理進行分析,或許能夠讓我們對於一個正常人,是如何變成連環殺手的略窺一斑。

1996年,23歲的宮潤伯,因為留宿13歲少女,而被判強姦罪,被處以8年的有期徒刑。因為事先並不知道對方實際年齡,而且雙方屬於自願。所以,對於如此重的判決,宮潤伯異常的震驚,完全無法接受。

從他10年後,殺害的第一位兒童,是一位9歲的女孩可以推測,當初的判決讓他的內心充滿了委屈和憤怒。有別於其他的被害者屍體都被完好的保存,這位女孩的屍體和隨身物品,基本上被其完全焚燬。可見,其內心對女童的仇恨有多強烈。

只是,僅僅是一個讓其無法接受的判決,並不會導致其變態如此,在監獄中的遭遇,以及出獄後的種種不順,才一步步的把其推向了自暴自棄的深淵。

在監獄中,其被同監的犯人性侵,並因此割腕自殺,被獄警發現後及時搶救了回來。此後,作為曾經的受害者,他也開始對其他新來的犯人進行性侵、猥褻。可以說,其大部分性經驗,都是來自於同性。所以,這應該可以解釋,為什麼被其傷害的除了一個女孩之外,其餘的都是男孩。許多人說“同性戀”是完全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顯然是不正確的。後天環境,完全可以把一個正常性取向的男人“掰彎”。


2004年出獄之後,因為無法適應和繼父一起生活,在家中僅僅過了三個月就搬出,自己去做一些小生意,最後還開了一家燒烤店。但是,燒烤店開了不久,他就和顧客發生了嚴重的衝突,被毆打致輕傷。至此,他放棄了一切迴歸正常生活的努力,開始整日無所事事,並迷戀上網。

就此,一個“連環殺手”被完全打造好了:他內心充滿著怨恨,遊離在社會的邊緣,體內充斥著正常渠道無法滿足的性的需求。

剛開始,他還只是引誘網吧周圍的男孩至其出租屋內進行猥褻、強姦,事後還會給男孩一些錢,以供他們上網。後來,當他以身體不便為由,讓一個小女孩幫他開門,並把該女孩砸死後侮辱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連續又殺害了其他5位男孩。

至此,我們可以基本整理出一個正常男性,變成連環殺手的心路歷程:

當初因為陰差陽錯被判八年,給宮潤伯內心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監獄中被性侵,以及性侵他人的經歷,讓他內心的羞恥、自尊開始崩潰,人性開始讓位給獸性——出獄後家人以及社會的冷眼,讓他內心裡最後一絲希望也破滅,開始進一步的自我放棄——最初猥褻男孩頻頻得手,而且沒有人報案,讓其內心的僥倖心理越來越強烈,不再恐懼法律的制裁——殺死女童,讓其內心積壓了近十年的憤怒得以宣洩,強烈的快感讓其欲罷不能,同時也為自己不久之後被法律嚴懲做好了心理準備——為了滿足變態的慾望,不停的作案。

每一個個體的悲劇,背後都隱藏著巨大的社會暗流;每一個連環殺手,都是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一步步的滑向犯罪的深淵。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他們是罪犯,同時也是自身慾望的受害者。


姜丁粽子


不一定。有的是基因變異,自行搜索“殺人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