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康利在爵士的生存空間一直被壓縮,是他的問題還是球隊的問題?


文丨旋風


康利被打算重建的灰熊交易至爵士後,現在的狀況是球隊乃至球迷都始料不及的,從印象流角度而言,康利這種可以切換無球和有球的優質控衛應該不會這麼掙扎,當年他和小加索爾手遞手或者小加索爾策應,康利空切、底角反跑接球遠投玩得爐火純青,怎麼在爵士就玩不轉了?

康利高薪低能的聲音不絕於耳,甚至有人認為康利對爵士沒有任何益處,只會拖了爵士的後腿,他的存在感只能建立在把球運到前場,找弧頂或者底角等機會,讓英格爾斯來組織球隊的半場進攻,好不容易獲得一個三分機會,乾淨利落、一如往常,打鐵!


康利在爵士的生存空間一直被壓縮,是他的問題還是球隊的問題?


康利是不是如一些人所言真的就是一個高薪低能的球員,抑或是球隊賭徒心態的犧牲品?我們得從兩個方面來說。

第1, 康利的大合同是怎麼來的?

康利在2007年第1輪第4順位被灰熊選中,直至上個賽季(2018-2019賽季),他在灰熊呆了整整十二年,從一個孩子長成了球隊頂樑柱,場均9.4分4.2助攻的新秀,直至簽下大合同前的場均15.3分6.1助攻,從控衛盛世的角度而言,得分爆發力他不如庫裡,論組織他沒有保羅犀利的大局觀,從球隊的驅動力出發他不如拉塞爾·威斯布魯克,為什麼灰熊的總經理會如此青睞他呢?

康利的職業生涯中從來沒有入選過全明星,即使在灰熊最巔峰的賽季一路追著黑八、黑七的狂潮康利的個人名望仍然不是隊裡最高的,從09-10賽季開始,扎克·蘭多夫和小加索爾、康利開始合作,無論隊裡待過多少青年才俊,比方——魯迪·蓋伊、O·J·梅奧、塔比特,這三人都沒被拆散,鐵打的營盤一樣。康利喜歡大個子,因為他喜歡擋拆,他沒有絕對的速度和力量強吃防守者,加索爾和蘭多夫這種站樁型的肉盾可接球投籃可背身接球單打,為康利的助攻選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他不用擔心自己突不進去造成進攻停滯,擋拆之後有防守跟上來就把球交給蘭多夫去內線翻江倒海,蘭多夫不方便接球那小加索爾三分線外肯定有機會……這就是當年灰熊的進攻模式,三叉戟決定球隊的上限,託尼·阿倫這類的角色球員負責防守和空切,用無限精力投入防守,用明星球員生鑿進攻,當年馬刺就這麼被生生耗死。

直至簽下大合同前的康利場均15.3分6.1助攻,這樣的數據放在2015-16賽季是什麼水平呢?保羅在當賽季場均19.5分10次助攻4.2籃板,他的薪水2147萬美元,2016-17賽季薪水為2287萬美元。

再看看同一屆選秀的榜眼杜蘭特,他2015-16賽季場均28.2分8.2籃板5次助攻,他的薪水2016萬美元。

康利並不比保羅強,更不是杜蘭特那般高高在上的得分王,他不是全明星,但在灰熊隊的戰術本上,他是激活黑白雙煞的關鍵人物,有他在,內線就不會那麼擁擠,但,奇怪的是康利2015-16賽季薪水為959萬美元,為什麼後一個賽季灰熊願意給他那麼大的合同呢?

場均15分,身體並不那麼健康的控球后衛在2016年夏天簽下5年1.53億美元的超級大合同。四年前,這種合同已經是歷史之最。與此同時,在2018-17賽季他的當賽季薪水一下子就跳躍到了2654萬美元,比保羅的2287萬美元高了三百多萬,這是一個驚人的對比,保羅和杜蘭特都是全明星的常客,且常年在最佳陣容中出沒的天才——而康利的手裡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榮譽,除一個最佳防守二陣外一無所有。最好的帶隊成績是在2013年他帶領灰熊隊打進了西部決賽。


康利在爵士的生存空間一直被壓縮,是他的問題還是球隊的問題?


球隊總經理克里斯·華萊士說:"他就是我們的全明星。他是聯盟裡的頂級控衛,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屬於控衛的時代,我們知道邁克的價值。我們對他投入了9年時間,他一直在不斷變得更好。在新教練的進攻體系裡,他將會發揮作用。"

我知道灰熊想把康利徹底扶上老大的地位,而作為核心球員的表現之一就是薪水肯定是球隊最高,外人覺得值不值不重要,球隊覺得值,那就肯定值,華萊士就是這麼認為的,即使這比第一控衛保羅的薪水高了三百多萬,不過誰在乎呢。

康利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商業聯盟裡,能拿大合同的球員就那麼幾個,要麼技術過硬身體夠強壯,還有聰明的頭腦,而有的人技術和身體雖然不是那麼好,卻很聰明,還有一種就是在聯盟裡很一般的人,康利顯然是第二種人,他成功了。

2016-17賽季20.5分6.3助攻,在新體系中的確遊刃有餘,如果他每個賽季都這麼有效率,那麼灰熊絕對穩賺不賠,可惜,康利的身體走了阿里納斯的老路,簽下大合同後,身體就垮掉了,當賽季打了69場常規賽,6場季後賽,他在灰熊的職業生涯中從此與季後賽無緣,17-18賽季,常規賽只打了12場,賽季報銷,18-19賽季出勤70場,場均21分6.4助攻,蠻好的,可惜球隊舊人換新人,競爭激烈的西部並沒有灰熊的一席之地,31歲的康利被球隊拋棄了,如果沒拿這個大合同康利可能還有一些怨言,但現在不一樣了,康利有大合同在身,這兩年是有保障的。康利的合同使得爵士在明年即20-21賽季的交易靈活度史無前例,康利最一年的薪水——3450萬美元即將結束,交易價值空前。

康利為灰熊效力了12個賽季,他的勝利貢獻值隊史第二,得分隊史第一,助攻隊史第一,搶斷隊史第一,所以,這份合同總體上來說不算溢價。

第2, 康利在爵士的地位如何?

康利是一個空降兵,即使他場均20分也不可能取代米切爾,因為康利33歲了,米切爾才24歲,所以,爵士最重要的戰術資源主要集中在米切爾手裡,康利扮演的角色有些類似當年費舍爾在湖人的角色,串聯、外線三分、吸引防守拉開空間以及做好分內的防守工作,可為什麼康利連這些工作都沒做好呢?

難道說球權少了變得不習慣了麼?


康利在爵士的生存空間一直被壓縮,是他的問題還是球隊的問題?


他的防守並不算頂尖,每100回合讓對手獲得112分,新秀年後最差,進攻呢?每100回合只能得到105分,新秀年後最差。儘管球權少了,但他的失誤率仍然高達12.4%,米切爾只有11.0%,康利的助攻率21.9%,職業生涯最差,投籃命中率39.5%職業生涯第二差,三分命中率36.1%職業生涯第二差,諸位可記得本賽季開場前10場,三分命中率簡直不要太辣眼睛,他努力地調整自己,越調整問題越大,投籃信心都差點崩潰了。

爵士隊不僅僅看中他的交易價值,如果他能在控衛上強出盧比奧的話,那麼繼續留下來也未嘗不可。可以這麼說,我們都知道米切爾更喜歡擋拆後持球衝進禁區得分,不擅長給擋拆的戈貝爾或者費沃斯傳球,但康利並不這樣,他在灰熊時期已經練就了一手擋拆傳球的功力,且擋拆後自主進攻的威脅比盧比奧大,不比米切爾差,他恢復巔峰九成就能把爵士的下限拔高一個層次,特別是他在季後賽的作用——只要他擋拆後命中兩個三分,對手絕對有所調整,那麼戈貝爾、費沃斯的機會就來了,這樣便可以豐富爵士的進攻體系,也可以大大解放米切爾的進攻天賦,沒有包夾,他將會更可怕!只是實驗來試驗去效果終究不太理想,這些並不是康利能決定的……

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