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清水巖位於世界名茶鐵觀音的故鄉——福建安溪城關西北16公里處的蓬萊山。景區總面積11.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63米,是一處以清水巖寺為主體,以清水祖師文化為特色,融宗教朝聖、生態旅遊、民俗展示、休閒度假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涉臺文物保護工程之一、福建省級風景名勝區,“清水祖師信俗”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清水巖及“帝”字形商標被評為“福建省著名商標”。

舊志記載:“清水名山,發源於西北,逶迤而南,至竹塔一聳,跌下蜂腰,曰彭格,突兀峻絕。分為兩翼,左翼至凹峰草店,右翼展於東偏祈雨坪。當中為大師紺室。由西南轉東北,形如狻猊播弄碧空。殿內有大孔曰‘獅喉’,殿下兩階曰‘獅唇’。覺路為帶,覺亭為毬,西涼伎所作皆肖。”巖寺始建於北宋元豐六年(1083),原名張巖山,因巖上岩石壁立、泉水清洌,風景秀麗,於元祐七年(1093)改名為清水巖。從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到近代,清水巖寺重建、擴建、重修達二十多次,規模漸大,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頗為興盛。現存建築為清乾隆廿六年(1761)修建,一切遺蹟均系元、明、清構築,體式基本保持原貌。巖宇依山而築,面臨深壑,作樓閣式,分三層,第一層昊天口,第二層祖師殿,第三層釋迦樓;左右翼鍾、鼓樓;檀越廳、觀音廳、芳名廳分立於東西兩邊。崇樓曲閣,層迭迴護,從遠處一看,外形猶如“帝”字,氣勢磅礴,巍峨壯觀。從清水巖頂俯視前瞻,“雄獅舞毬” 之形勝栩栩如生,活龍活現。巖宇四周現存歷代文物古蹟66處,其中宋代29處,元代2處,明代8處,清代5處,近代拓展、恢復的23處。奇觀異景點綴其間,其中宋代文物《巖圖》碑,堪稱舉世無雙的文物瑰寶,彌足珍貴。

清水祖師為北宋名僧,他一生以“利物為本、濟人為志”,造福百姓,留下了許多關於修橋造路、行醫濟民、祈雨祛災的美麗傳說,塑造了中華民族追求真、善、美的優秀形象,曾四次受到宋廷敕封,敕賜“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徽號,八字綸音,享譽至極。近千年的香火傳承,使祖師信仰譽滿海內外,遠近各地紛紛塑像立廟,分爐建寺,爭相崇奉。如今,清水巖分爐遍佈東南亞、臺灣及世界各地,僅臺灣就有清水祖師寺廟將近300多座,信眾近千萬人,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居臺灣島眾廟宇之前列。每年到清水巖祖殿進香拜謁、尋根覽勝的臺胞和僑胞數以萬計。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方鑑塘又名浮杉池,在法門之前,靈淵之上。這裡澗泉匯注,水清可鑑,猶如方形明鏡,可照天光雲影,故名。有詩讚道:“一舊壑方塘一鑑開,騷人逸客共徘徊;山光石影中現,坐看流觴逐水來”。近年在塘中設置“荷蛙”、“躍鯉”、“遊蝦”、“壽龜”、“孩嬉”等石雕噴泉,增添幾分情趣。方鑑塘何以又名浮杉池?其中有個神話傳說:相傳在興建巖時,因缺少巨材大梁,清水祖師扮作商人,到內山購買杉木。杉主問要買多少杉木?祖師說要買這山林中的所有的“無尾杉”。杉主早知山林中的杉樹寥寥無幾,且多不成材,當即收下幾緡錢,許諾山林中的無尾杉任其砍伐,且限五日內砍完搬離,逾期禁伐。祖師欣然成效。回巖後即在巖坑沼間,命徒眾挖懷 方池,池中鑿一孔眼,眾人不解其意。第二天夜晚,狂風驟起,內山一帶風力更猛,許多杉木被喬得斷尾齊腰。第三 天,祖師新自去取杉,杉主信守諾言,任憑祖師砍伐。祖師先砍其中大材,投放於水落石出溝中,悠然返巖。剎那間, 水溝口的杉木不見了。小沙彌詫異萬分,先後從孔眼內拔出九根大杉,心要盤算著建造巖寺的橫樑大柱已足夠,情不 自禁地叫道:“夠了!”話音剛落,第十根剛露出孔眼的杉木再也拔不出來了。直到如今,方鑑塘的孔眼中還露著大 杉頭,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清水祖師圓寂後,鄉人將其舍利葬於殿後,築塔覆亭於其上,初無命名,南宋嘉定四年(1121),鄉人以祖師生前為僧,了悟真空,取名“真空塔”。名“真空塔”,是喻祖師圓寂時已了悟真空,得道成仙。今塔尚存,而舊亭早廢,1988年重建真空塔亭.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清水大師,誕生於宋,化身於清水洞中,原其部下有護法四神,守山門以卻魔者,向侍祖師之旁,年深像壞。不佞來令是方,偶有禱雨之役,請師沛霖,意欲新飭。其住僧以為護法神宜在山門,因本剎無山門,所以無寶像。不佞乃首事集諸檀信,建山門於剎前,嗣為塑整其像。

適夜宿巖中,僧有不平,雲:“本剎四面之山,皆祖師故物。鄉人攘而據之,相訐有年。”噫!夫古人尚有舍頭腦身家以供佛,無非為本來事種功德,豈有奪僧之焚資而為已業乎?因召其人而諭以因果。柯家有老成亦能解①,輒翻然還僧。爰聞古志:自“佛國”二大碑以內,寺前裂竹、龍淵池、羅漢松、含笑花,不過徑者雲,外有張巖、空映月、放生池、尼姑院、蔡田室、出水石。半嶺後前二室、茶園等地界,皆寺之舊有。一登陟之,而祖師化身之處,寇萊公誥敕之文,及我朝諸名公所題卓峻名跡,真祖師道場也。何無識之人,乃改郭清為清水,而沒其聖蹟乎?今已改回本剎矣。時予在寺,而為創山門以守神居,徧閱其界,而為之清楚以還佛產。洎予下山,而淋雨大至。此一役也。三事皆成,因勒之珉,以垂永久。

弘光乙酉②春王之吉,文林郎知安溪縣事,東甌周宗璧撰。

【作者簡介】周宗璧,浙江永嘉人,舉人,(崇禎)十六年(癸未,即1643)任(安溪縣令)。《安溪縣誌》有傳。

①“柯家有老成,亦能解”句康熙版的《安溪縣誌》與民國版巖志有,而楊浚《清水巖志略》沒有這句話。

②弘光乙酉即1645年,康熙版的《安溪縣誌》署“歲丙戌春王之吉”,丙戌即1646年,相差一年。清兵於1644年入關,用弘光年號,說明崇禎已在煤山上吊,時屬南明。南明安溪還有最後一個縣令張國宗,用南明年號為弘光三年即順治三年(1646)任,而清朝安溪第一任縣令為徐騰鯨,順治三年九月任。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清水之勝,列諸名山,甲諸屬邑,香芽薦於上谷,爐火遍於閩中,蓋縉紳名宦之所採玩,詩人騷客之所云奇,遠近名賢,所鹹仰其幽光,誇其靈妙者也。然而歲月遷易,廢興之由,感概系之,蓋嘗登諸山而嘉其峰之高,望之遠,林壑之幽陰,徑路之迴環,木石糾結,樓閣倚天,水潺潺而鳥嚶嚶,雲靄靄而風泠泠,遍觀額匾所題,石中所勒,皆先世賢士大夫,禱祀有應,留戀景物,朝夕不能去於斯者也;及窺其左右樓閣,煙雨摩蕩,久經歲序,棟宇窗牖,皆有顛越之態,前數年而已然矣,乃至是顛者果顛,解者果解,而住持乃有重修東樓及百尺樓之請。夫巖本以山為勢,以樓為居,上下聯屬,指背相顧,密房層累,結成佛國世界,以山之奇也佛之靈,固不宜頹廢而不修,則住是山者,何所棲息以奉晨昏乎?遊是山者,何所依宿以快登臨乎?歲時月節,四方拜會,崇奉香火之人,何所遮御風露乎?有心護法者,安得不急施大願力,掣出補天手也。且聞昔之盛也,檀信之家,種種有光于山門。爾時祈年則豐,祈雨則應,祈嗣則昌,故山水禽樹泉石雲物之屬,所觸皆靈異也。今者山水禽樹,不異於昔,而睹諸樓閣窗屋,廢墜而未修者,時為之也。夫時有興必有廢,有廢必復興,則又福澤深厚,不慳施濟之人,所共為轉移者也,急大聲而呼之。

按:日熀字閬山,崇禎六年官國子監學正。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祖師傳記

據舊巖志記載:“宋政和三年(1113年),劉公銳述師事實,託邑紳貢士薛顓繕行狀,轉請邑令陳浩然為師立本傳。”時僅離師坐逝十二年,邑令陳浩然撰《清水祖師本傳》,記載前生平後靈蹟。圓寂是年,師六十五歲應為最準確享年,其他志書有誤者應予改正。現代《安溪縣誌》、《泉州市志》、《福建省志》均為清水祖師立傳記,併入本卷,彰顯祖師崇高形象。

(一)祖師本傳(宋邑令、陳浩然)

《清水祖師本傳》

祖師生於永春縣小姑鄉,陳其姓,普足其名也。幼出家於大雲院(注1),長結庵於高泰山(注2),志甘槁薄,外厭繁華。聞大靜山(注3)明禪師具圓滿覺,遂往事之。道成業就,拜禪辭而還,師曰:“爾營以種種方便,澹足一切。”因授以法衣而囑之,曰:“非值精嚴事,不可以衣此。”祖師還庵,用其師之言,乃勸造橋樑數十,以度往來。後移庵住麻章,為眾請雨,如期皆應。元豐六年,清溪大旱,便村劉氏相與謀曰:“麻章上人,道行精嚴,能感動天地。”比請而至,雨即露足,眾情胥悅,鹹有築室請留之願,乃於張巖山(注4)闢除菑翳,剪拂頑石,成屋數架,名之曰清水巖,延師居焉。以其年,造成通泉橋(址未祥)、谷口橋(估金谷溪),又十年,造成汰口橋(址未詳),砌洋中亭(在聯中村),糜費鉅萬,皆取於施者。汀、漳時人有災難,皆往禱焉,至則獲應。祖師始至,巖屋草創,凡三經營,乃稍完潔。巖東惟棗樹一株,祖師乃多植竹木,迨今成蔭。其徒弟楊道、周明,於巖隈累石為二窣堵,臨崖距壑,非人力可措手,蓋有陰相之者。劉氏有公銳者,久不茹葷,堅持梵行,祖師與之相悅。一日公銳至,輒囑以後事,仍言“形骸外物,漆身無益”。說偈訖,端然坐逝,享年六十五歲,建中靖國元年五月十三日也(祖師公生於宋仁宗二十二年,正月初六日,即慶曆七年是也)。時遠近雲集,瞻禮讚嘆。越三日,神色不異,鄉人乃運石甃塔,築亭於巖後,刻木為像而事之。楊道落髮為僧,奉承香火,信施不絕,雨暘有禱。迎奉塑像,最宜精誠齋戒,或慢易不虔,遞有雷電迅擊之異。巖舊有巨石當衢,往來患之,一夜轉於道側。婦女投宿者,巖前麻竹四裂,遂不敢入。分身應供,理形食羹,凡所祈求,無不響答。乃若禪履戒行,自得於真空寂滅之表,非世情所能測究者,不可得而言也。行實之祥,得之薛八行,八行得之劉公銳。因考其言,參其事,信乎不誣也。謹鏤板以寫不朽之傳。

(原載宋政和三年十二月上浣日記;將仕郎掌簿勾學事陳浩然撰;貢士八行薛顓書。將仕郎縣尉上官宏、將仕郎縣丞權縣事鄭佑。)

注:據宋政和三年邑令陳浩然撰“清水祖師本傳”載:“……祖師享年六十五歲,建中靖國元年(1101)五月十三日也。”而無載明祖師出生於何年。但正文句下卻加註“祖師公生於宋仁宗二十二年(1044)正月初六日,即慶曆七年(1047)。”的較小字樣。正文出自宋代,加註並非正文,與“享年六十五歲”不相符合。以正文推算,祖師出生應為: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方符六十五歲。

(原載《清水巖志》)

(二)釋普足(《安溪縣誌·人物誌》)

釋普足,俗姓陳。人稱“清水祖師”。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正月初六日,生於永春縣小岵鄉。幼年出家於大雲院,持齋戒殺,誦習經懺。及年長法明,乃結庵高泰山。聽說大靖山明禪師道行圓滿,普足進山參拜為師。普足在大靖山有年,聆受佛教大、小乘妙諦,深有領悟。辭歸時,明禪師授以法衣,囑他今後行事,需以利物濟民為志。普足初歸高泰山,不久,移居麻章庵,多次募款,修造橋樑數十處,還廣施醫藥,輒著奇效。每遇亢旱,便為人民設壇祈雨,懇誠感人,眾口爭傳其效應,由是名聲大著。

元豐六年(1083),清溪(今安溪)大旱,崇善裡(今蓬萊鎮)人劉光銳,素仰普足道行高深,率眾迎請蒞鄉祈雨。普足來時,住張巖之石宮。據傳,翌日設壇,果沛甘霖,鄉人大悅,懇請長期駐錫。普足愛慕蓬萊風景幽雅,欣然應允。於是鄉人集資,在張巖開闢草萊,構屋數椽,供其居住。普足見是處石泉清冽,因改名為“清水巖”。該地系劉公銳家產,公銳感服普足道行,遂將原張巖之山林田地,悉數撥充寺業。劉光銳後被立為檀樾主。

普足駐錫清水巖,當年便募款建造通泉橋、谷口橋。十年之後(1093),又建成汰口橋。他的醫道高明,為了方便鄉人就醫,便於山下洋中,募建亭閣一座,名曰“洋中亭”,經常在亭中義診施藥。他還不辭辛勞,遠遊汀州、漳州所屬各縣,為人治病驅疫,甚著效驗。巖寺本較簡陋,他和徒弟楊道、周明等,三度修葺擴展,並在周圍廣植竹木,十餘年間,蔚然成蔭。

建中靖國元年(1101)五月十三日,普足在清水巖坐化。遠近聞知,雲集瞻禮。生前他曾以後事囑劉光銳,謂“形骸外物,漆身無益。”鄉人為葬巖後,運石甃塔,名曰“真空塔”,並以沉香木刻像供巖殿中。政和三年(1113),知縣陳浩然為他立傳。

普足生前廣行善事,身後百姓頂禮崇奉,香火旺盛。南宋隆興二年(1164)至嘉定三年(1210)數十年間,曾4次獲得封號,每次敕賜2字,計得8字,即“昭應、廣惠、慈濟、善利”,並加“大師”二字稱號。①

九百年來,“清水祖師”的事蹟,在安溪及毗鄰地區廣為流傳,享譽極高,成為這一帶民眾信奉的主神。歷年外遷的民眾,常攜“清水祖師”香火,前往當地奉祀。臺灣、東南亞一帶,安溪鄉親、僑胞集中的地區,大都建有“清水祖師”廟宇,有的建築模式完全仿效原寺,祀典極為隆重。

注①:根據敕牒引錄的宋代有關條例,有“道釋有靈應,合加封號者並加大師二字”、“每加二字,至八字止”、“宜加封官爵、封號、廟額者,州具事狀,保明申轉運司”等條文。其承辦單位“轉運司”,又有“本司委鄰州躬親詢究到;再委別不幹礙官勘實保奏”等語。查安溪縣4次申請,都由縣父老具狀,經泉州府、福建轉運司,層層上報至禮部,再由禮部批交太常寺,轉福建轉運司辦理。這4件牒文,分別載明:曾派漳州府龍溪縣主簿方品、福建轉運司財計官趙不紊、永春縣主簿黃慣、莆田縣丞姚僅、漳浦縣主簿周鼎以、仙遊縣主簿韓淤、長泰縣尉何葆等人勘實。其中黃慣、姚僅、周鼎以三人,還各申報:“躬親前去安溪清水巖,呼集地頭鄉宿、保甲□□□等覆實‘前後祈禱,惠利及民’”這類勘實過程,並寫上“功跡顯著,惠及於民,載在祀典,不繫淫祠”的按語。牒文均有參知政事、右丞相等人簽押。

(三)釋普足(1037~1101年)

普足,俗姓陳,人稱清水祖師,永春縣小岵人,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生。自幼出家大雲院,及長,結庵高泰山。他聽說大靜山明禪師道行高深,進山參拜,以師禮事之,隨明禪精研大、小乘。辭歸時,明禪師授以法衣,囑他以利物濟民為志。普足初歸高泰山,不久移居麻章庵。他謹遵師教,多次募款,修造橋樑數十處,又廣施醫藥,救死扶傷。每遇天旱,則設壇祈雨,至誠感人。名聲大著。

元豐六年(1083年)清溪(今安溪)大旱,普足應邀赴張巖祈雨,果沛甘霖,鄉人大悅,懇請長期駐錫。於是鄉紳劉公銳獻張巖山林田地,鄉人集資,構屋數椽供其居住。普足見張岩石泉清洌,改名清水巖。

普足駐錫清水巖後,當年便募款造通泉橋與谷口橋。十年後,又建汰口橋。為方便鄉人就醫,他又在山下洋中募建一座“洋中亭”,經常在亭中義診施藥。他還不辭辛勞,遠赴汀州及漳州所屬各縣,為人治病驅疫,效驗甚著。巖寺本較簡陋,他和徒弟楊道、周明等三度修葺擴建,並在周圍廣植竹木,十餘年間蔚然成蔭。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日,普足在清水巖坐化。生前,他曾以後事囑劉公銳:“形骸外物,漆身無益。”鄉人葬普足於清水巖後,運石建真空塔,又以沉香木刻像供殿中。

幾百年來,普足事蹟在閩南一帶廣為流傳。臺灣和東南亞各地安溪鄉親僑胞聚居之處,大多建有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其建築多仿原寺,祀典也頗隆重。

(原載《泉州市志·人物誌》)

(四)陳普足(《福建省志·人物誌》)

陳普足,人稱“清水祖師”,福建永春人,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生。自幼出家於大雲院,講經求懺。及年長,結庵高泰山。後聽說大靜山明禪師道行高深,進山參拜,以師禮事之,精研大、小乘,深有體會。辭歸時,明禪師授以法衣,囑其今後行事需以利物濟民為志。離大靜山後,初歸高泰山,不久移居麻章庵。謹遵師教,多次募款,修造橋樑數十處,又廣施醫藥,救死扶傷。每遇天旱,則設壇祈雨,其至誠感人。由是名聲大著。

元豐六年(1083年),清溪(今福建安溪)大旱,普足應邀赴張巖祈雨,果沛甘霖,鄉人大悅,懇請普足長期駐錫。於是,鄉紳劉公銳獻張巖山林田地,鄉人集資,為其構屋數椽,供其居住。普足見張岩石泉清冽,改名清水巖。

普足駐錫清水巖後,當年便募款建造通泉橋與谷口橋。10年後,又建汰口橋。為方便鄉人就醫,在山下洋中募建“洋中亭”,經常在亭中義診施藥。還不辭辛勞,遠赴汀州及漳州所屬各縣,為人治病驅疫,效驗甚著。巖寺本較簡陋,經與徒弟楊道、周明等三度修葺、擴建,並在周圍廣植竹木,十餘年間蔚然成蔭。

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日,普足在清水巖坐化。生前,曾以後事囑劉公銳:“形骸外物,漆身無益。”鄉人葬普足於清水巖後,運石建真空塔,又以沉香木刻像供殿中。

普足死後,事蹟在安溪一帶廣為流傳。臺灣和東南亞各地的安溪籍鄉親、僑胞聚居之處,多建有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其建築模式也多仿原寺。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勅封祖師四次牒文

南宋時期,清水祖師先後四次得到朝廷敕封,牒文詳細地記載了“請封”和下詔“敕封”的經過,以“為民祈雨,惠利及民”為由奏請,朝廷差官詢究,實地查實再呈朝廷,按《封典》先後敕封“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徽號。封號達到最多八個字,享譽至極,神階大大提高,影響擴大,又得到官府的扶植和朝廷的承認。

(一)宋隆興二年(1164)

勅賜 昭應大師牒

尚節省牒禮部申準都省批送下,泉州府安溪縣清水寺,父老姚添等,狀乞給降本州清水寺,坐化真身陳普足,賜昭應大師敕牒事,後批送部勘當申本部檢準,紹興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中書門下省、尚書省,送到禮部狀準都省附下福建路轉運司奏據泉州府申,安溪縣父老姚添等狀,伏睹清水寺真身菩薩,元系本州永春縣人,陳普足,少年於大雲院出家,誓願剪髮為頭陀苦行,於高泰山結庵修行坐化,本縣亢旱,禱祈感應,乞保奏朝廷,特加優獎,本司牒委漳州府龍溪縣主簿方品,前去體究,委有靈蹟,功及於民,保明指實,再委本司財計官趙不紊,履行按實,得見委有靈蹟顯著,保明是實,本司保明指實,本部尋行下太常寺勘會去後,據本寺申檢準條節文道釋有靈應,合加封號者,並加大師二字,每加二字勘會今來福建路轉運司保奏到泉州府安溪縣清水寺,道者陳普足,禱祈感應,乞賜封贈上件條合封二字大師,今欲擬昭應大師,禮部今欲依本寺所申事理施行,更合自取朝廷指揮伏候指揮,三月二十三日,奉聖旨依禮部所奏,本部契勘合今來泉州軍父老姚添等,狀乞給降本州清水寺,坐化真身陳普足,賜昭應大師敕牒檢準。紹興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指揮道釋封大師,合降尚書省,敕合勘當姚添等,所乞合給敕牒,伏乞朝廷給降施行,伏候指揮牒奉敕宜賜昭應大師。牒至準敕,故牒。

南宋隆興二年十月  日牒

參知政事王   押。參知政事周   押。


(二)宋淳熙十一年(1184)

勅賜 昭應廣惠大師牒

尚節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省牒禮部,狀準都省批下福建路轉運司奏,本書先據泉州府安溪縣申,迪功郎政事仕林時彥等,連名狀伏見本縣崇善裡清水寺,敕封昭應大師,祈禱感應,有功於民,乞照明州天童正覺大師,福州雪峰沙湛大師,九峰山慈濟大師等,於元封上更增美號,並賜塔額,旗表顯應,縣司保明備申本州,尋委永春縣主簿迪功郎黃慣,前去核實。今據黃慣申,躬親去清水寺地頭,呼集鄉宿父老劉丕績等,審實據供,昭應大師,祈禱雨暘,無不感應,委有靈蹟,功及於民,保明是實申本州,保明是實申本司,尋依條牒,委鄰州興化軍,差官前去地頭體究,取見前後委的有何靈應,功跡顯著,惠及於民,載在典祀,不繫淫祠,今來所陳是真,不是泛常靈驗,所乞加封爵號,於條有無違礙,逐一從本軍勘當指實保明供申,次據興化軍申,牒莆田縣,依前去體究,今據莆田縣丞,迪功郎姚僅申,躬親前去泉州軍,安溪縣清水寺,喚集地頭鄉鄰劉丕績等,體究到昭應大師,元系泉州府,永春縣人,族姓陳,名普足,在生之日,惟以造橋鋪路為業,造成大石橋數十所,未嘗憚勞。建中靖國元年,遷化之後,英靈如在,凡人有疾病,時有雨陽,及盜賊之擾,隨禱隨應,紹興二十六年已前顯應事蹟,先系父老姚添等,陳乞推恩封號,已蒙保奏,至隆興二年十月內,準敕封昭應大師,所有後來顯應事蹟頗多,不敢盡述,今略具近來靈蹟顯著,隆興二年二月初四日,南安縣,崇仕鄉,焦坑保,張廷幹兩眼失明,其父詣巖請水點洗,未及月餘,遂獲光明如故。乾道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南安縣由風裡,雙坑等保,勸首林贈等,一百餘人,詣巖燒香,祈禱投疏,俾鄉閭目今瘟疫流行,人民遭災,求請大師香火,前去鎮靜鄉閭,及請法水救治,至三月二十三日,林贈等二百餘人,送大師回巖,修設冥陽荷蒙感應。乾道二年,五月初四日,惠安縣安仁裡,金相院前保,勸首何佛兒等五十餘人,詣巖投疏祈禱,稱境老幼時疾時苦,求請法水並香火前去伏事,乞保安寧,至六月十三日,何佛兒等到巖,設供謝恩。乾道九年五月十二日,永春縣始安裡,小邊保,勸首葉尾等,一百餘人,詣巖投疏,稱鄉閭苗稼目今蟲蝗所傷,雨水不勻,切慮絕收,人民失望,拜請大師香火,前去保內安養鎮靜,維護鄉井,果蒙感應。淳熙元年,二月十八日,尤溪縣大田保,溫大立等,到巖投疏,稱本保缺雨,種不落土,牛疾災損,民皆失望,乞請師像前去鄉里,伏事香火,保護鄉井,求乞雨水沾足。又德化縣貴湖裡,劉德崇等,到巖請師像前去伏事,至淳熙二年正月內,各處勸首溫大六等,逐保各蒙保護,人民安泰,雨水沾足,年歲有收,設供答謝。淳熙六年九月缺雨,二麥雖已落土萌芽焦枯,本縣知縣承事郎趙勳,十二月十八日,委主薄迪動郎曹緯,迎請昭應大師,就縣建置道場,為民祈雨,於二十日,果蒙感應,至念二日方晴,二麥生長,民人有收。淳熙七年,大旱,禾麥焦枯,本縣趙勳,再委主薄曹緯,於六月初二日登巖,迎請大師,為民祈雨,才迎出巖,去縣約有五、六里地覺苑寺,降隨車雨一節,遂迎師像入覺苑寺止歇,待一時辰稍霽,縣官父老人等,出郊燒香,方迎入縣祈禱;至初四日,方蒙感應,滂沛甘霖,至初八日方霽,當年秋有所收,民皆歡迎,父老人等,建立碑銘,具載靈蹟,見在委有逐項,惠利及民,非是泛常應驗,該載祀典,即非淫祠,並是指實保明申本軍,乞施行,本軍保明申本司,遂再牒漳州差官,前去覆實,保明供申去後,今據漳州申,尋委漳浦縣主簿周鼎以,申躬親前去安溪縣清水巖,呼集地頭鄉宿保甲陳彥等覆實到昭應大師,前後祈禱,委有靈蹟,惠利及民,即非泛常,保明指實申本州,保明並是指實申本司,乞照會施行檢準。淳熙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敕參酌增潤,擬修下條諸道釋神詞,所禱靈應,功績顯著,惠利及民者,非泛常應驗,宜加封官爵,封號廟額者,州具事狀,保明申轉運司,本司委鄰州躬親詢究到,再委別不幹礙官勘實保奏,所據泉州申,保明到安溪縣清水巖昭應大師,祈禱靈應,乞加封師號,及賜塔額,本已照條牒委鄰興化軍,差莆田縣丞姚僅詢究,再牒漳縣主簿周鼎以,覆行按實,得見昭應大師,委有前項,祈禱靈蹟,惠及利人,本司官再行勘當,保明指實,欲聖慈恩特賜施行,狀候、敕旨後,批送部勘當申尚書省,尋行下太常寺,勘當去後,今據本寺申檢準。建炎三年,正月初六日,已降指揮節文神祠,遇有靈應,即先賜額,次封侯,每加二字,至八字止,又檢準本寺條節文諸道釋有靈應,合加號者,普加大師,先二字,每加二字,勘會今來福建道轉運司保奏,到泉州安溪縣昭應大師,乞加封號,及賜塔額,今當勘無塔額條法外,依上條件,合增加二字,依作四字大師,合行降碟,本部合勘當,欲依太常寺勘當到,事理施行,申明事碟,奉牒宜賜昭應慈濟大師,牒至,準牒,故牒。

南宋淳熙十一年,甲辰三月    日牒。

        參知政事黃   洽押。

        參知政事施師點押。

        右丞相王    準押。

        左丞相曾    押。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三)宋嘉泰元年(1201)

勅賜 昭應廣惠慈濟大師牒

尚書省牒禮部狀,據太常寺申準,禮部符準慶元六年,二月二十九日,敕節文禮部太常寺狀準,尚書剳子勘會,近日雨澤稍愆,見祈禱諸路轉運司保奏到,所部諸州軍,靈應顯跡有功,乞加封,有司姑以小節不員,致行下取會遷,有失褒崇意,在五六日奉疾速擬申施行,今具下項一福建轉運司,保奏到福州南臺武濟廟,英護武烈鎮閩王,左協威廣惠靈惠侯,右翊忠嘉澤顯應侯,乞加封。一成都府路轉運司,保奏到,錦州羅江縣,普濟顯靈真君,乞加封。一福建轉運司保奏到泉州府安溪縣,昭應慈濟大師,乞加封,前項神祠緣禮寺典籍不曾該載,雖非小節不員,自合行下,逐轉運司日下抄錄已封誥命,保明供申,又恐遲延,取朝廷指揮,先與加封,一面行下,各處保明,明來照驗施行,伏候指揮。六月二十九日,奉聖旨,依禮部太常寺所申,寺官今檢準建炎三年正月六日,敕節文神祠,迂有靈績,即乞賜額,次封侯,每加二字,至八字止,次封王,每加二字,至八字止;神仙未經封爵,如有靈績,即初封真人,次封真君,每加二字,至八字止。本寺條諸道釋,有靈應各加號者,並加大師二字,每加二字,今僉照下項神祠,從前項已降指揮,擬封施行,今具下福州南臺武濟廟,英護武烈鎮閩王,今欲擬英護武烈忠惠鎮閩王,協威廣惠嘉澤顯應侯,今欲擬翊忠嘉澤昭利顯應侯,併合命詞給告福建路泉州昭應慈濟大師,今欲擬昭應廣惠慈濟大師,合行降敕,伏乞省部備申朝廷指揮施行申部,本部所據太常寺申到事理在前,伏候指揮,三月五日,奉

聖旨依禮部所申牒奉

敕宜賜

昭應廣惠慈濟大師,牒至,準

版故牒。

南宋嘉泰元年辛酉三月    日給

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何    押賜

右丞相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四)宋嘉定三年(1210)

勅賜 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牒

尚書省牒禮部狀,準都省批下福建路轉運司狀奏,據泉州軍申,本州開禧三年九月後,少愆雨澤,就寺觀神祠祈求,未獲感應,至嘉定元年正月,迎請在州諸佛諸廟神王,就設壇祈禱,未有感應,按安溪縣申,本縣清水寺,昭應廣惠慈濟大師,祈雨沾足感應。本州迎請安於四月二十二日,方及洲門,陰雲四起,當晚降雨,至次日,農民耕種,委是感應,有惠及民,申乞保奏,特加封號,本司勘會,得見清水寺昭應大師,元系永春縣麻章上人,族姓陳,名普足,惟以造橋鋪路為業,造大石橋成有數十所,未嘗憚勞,建中靖國元年遷化,自後祈禱,其應如響。紹興間,本縣累年兇旱,祈雨隨禱隨應,縣官為立碑文,該載父老姚添等,憑此陳乞封號,至紹興二十六年,奉敕封昭應大師,續有所祈,感應尤著,再加慈濟二字,自後復顯化如前,再加封廣惠二字,凡參奉敕封昭應廣惠慈濟大師,所有實惠,利及於民,是節節次各載祀典,即非淫祠,及自三封之後,香火靈應,所加日廣,惠利及民,緣本州自開禧三年冬不雨,至嘉定元年春,種不落土,本縣迎請就縣堂建壇,為民祈雨,隨即沾足,農民播種,遂具靈績申州,本州憑所申請佛聖像,前去為民祈雨,方入州門,陰雲四起,安置道場,當晚雨降,次日沾足,七邑之民,俱得耕種續施。本年六月內,蝗蟲為孽,飛則騰空蔽日,下則苗稼無生,父老劉輔等,率眾恭迎聖像,行道祛襄,不三日,而蝗蟲滅除,秋成有望,委有功績,實惠及人,州司勘當,保明指實,申司施行,本照條委鄰州興化軍,差仙遊縣主簿韓淤體究,及再牒漳州,差長泰縣尉何葆復實,得委有前項祈禱靈驗,惠利及民,本司再行勘當,保明指實,慾望聖慈特賜施行,伏候

聖旨後批送部勘當申尚書省,本部尋行下太常寺勘當去後,今據本寺申檢照國朝會要,並典籍即不該載泉州永春縣人,安溪縣昭應廣惠慈濟大師,基本路轉運司,亦不曾抄錄到件敕牒到施行未得,今勘當,伏乞省部備申朝廷,俟批狀下日,行下本路轉運司抄錄,所封欲從太常寺勘當到事理施行,本部運司,本路運司,抄錄敕牒去後,今據泉州差人趙文狀,照得本州近準轉運司行抄下,仰抄錄永春昭應廣惠慈濟大師敕牒事,本州遵稟,行下抄錄上件敕牒了當,乞檢照本路運司,非已保奏事理,早賜加封施行,本寺今檢準慶元令,諸道釋神祠,祈禱靈應,功績顯著,惠及利民,載於祀典,宜加官爵封,並本寺條,道釋有靈應,合加封者,並加大師,先加二字,並淳熙十四年六月十九日,已降指揮節驗,今諸路轉運司,依條保奏,聖旨,加封本寺,照得昨本文,今後神祠,祈禱應路轉運司,已依條差官詢究復實,保奏了當,應得加封條法令勘當,欲從前項條法指揮,合增加二字,作八字大師,今欲擬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合行降旨加封施行申部。本部據太常寺申到事理備錄,伏乞國朝指揮行狀。四月二十八日,奉聖旨依禮部勘當到事理施行,欽此牒奉

敕宜賜,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牒至準

敕故牒

南宋嘉定三年庚年五月    日牒。

    參知政事婁      押。

參知政事黃金 押。

    知樞密院參知政事雷  押。

題覆右丞相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清水祖師信俗

清水祖師信俗,歷時900餘年,跨越了古代、現代、當代三個歷史階段。據民國十五年(1926年)版《清水巖志》記載,清水祖師原名陳榮祖,自幼落髮為僧,法號普足,又稱麻章上人。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農曆正月初六誕生於永春小岵鄉,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日仙逝,享年六十五歲。從其崇拜群體、內容與形式的變化看,大體可以分為奠基、形成、發展、穩定、沉潛、復興幾個時期。可以這樣說:清水祖師信俗奠基於祖師生前,形成於宋元,發展於明清,穩定於民國,沉潛於全國解放以後,復興於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

⒈奠基。清水祖師信俗緣起於祖師生前“營以種種方便”贏得民眾信賴:一是熱心於慈善事業,一生勸造數十座橋樑,實踐了“濟人利物”、“廣種福田”的教義,符合“凡有功德於民則祀之”的原則;二是清水祖師在世時,以祈雨經常“獲應”而聞名,所以百姓賦予清水祖師以神奇甚至神秘的色彩,清水祖師去世後,就被當地百姓奉為神靈,加以崇拜。據宋政和三年陳浩然撰《清水祖師本傳》稱:“麻章上人,道行精嚴,能感動天地”; 廣造橋亭、多植竹木、禱佛弭災,足跡遠及汀、漳,聲名廣披閩南。正是“祖師生前,德高道深,多行善事”,故其逝後,“百姓感恩,崇奉為佛,香火旺盛”。在這一奠基階段,清水祖師是現實世界中的人,他予人之"功"是自覺主動的現實行為。而崇敬他的,主要是受惠的和受其善行感功的民眾,他們對於清水祖師的祈求,也是希望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其崇拜的形式,是心中的敬佩,口頭的傳頌,並在流傳中不斷加以神化,許多帶神話色彩的傳說也就在這過程中產生。

⒉形成。據《清水祖師傳略》所載,祖師於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坐化,百姓感恩崇奉為佛,香火旺盛。每逢病疫,鄉人必恭抬佛像,求師法除;每遇亢旱,鄉鄰以至府縣官員,也必迎請佛像,祈雨驅災。於是師名大噪於泉、汀、漳等地。隨著清水祖師信俗的不斷髮展,清水祖師成為一名神通廣大的佛祖,他能施藥濟民、祈雨消災、伏妖降魔、救苦救難、護國佑民,無所不能。他的一生留下了許多關於修橋造路、行醫濟民、祈雨祛災、降魔伏妖的動人事蹟和美麗傳說,清水祖師信俗的民眾日益增多。南宋時期,清水祖師的神階大大提高,並得到封建朝廷的確認。據《清水巖志》載:清水祖師曾四次受到宋廷敕封,依加封條法敕賜“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徽號。在道釋神祠中,八字綸音,享譽至極。

⒊發展。宋代,清水祖師信仰由中心區安溪縣向泉州府各縣及漳州、三明一帶流播,元代繼續發展。元末一度衰微,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清水祖師信仰逐漸復興,並進一步擴大,福建省各府州都有崇拜者,所謂“爐火遍於閩中”。明清兩代,隨著明末清初鄭成功復臺、清廷遷界和後來規避戰亂,大批安溪民眾先後向浙江平陽、閩北崇安和海外移民,清水祖師的崇拜也隨之向內地及臺灣和東南亞地區發展,成為各地安溪移民強根固祖的保護神。這時的清水祖師信仰除了保持宋元以來的內容、形式與官民同祭的傳統外,還在內涵的拓展上有所昇華,從有災請禳的被動祈求,到相信他可以保佑賜福的主動進取。這一時期的清水祖師信俗,表現出與道德教化及娛情山水兩個方面結合的發展,促成這一時期對清水祖師的崇拜增加了許多捐資修繕巖宇亭道的善舉,這是清水祖師信俗內涵向具有造福民眾的現實效益方向的全新拓展。

⒋穩定。鴉片戰爭以後,民間諸神作為一種國家典祀已經不復存在,由地方官吏主持的請神祈雨之類的大規模活動也隨之消聲匿跡,但清水祖師信俗在民眾之間卻依舊存在,而且進入了更深厚的群眾土壤之中。這一時期的清水祖師信仰最鮮明的特點是迴歸民間,地方官吏雖然退出了清水祖師靈應最響的祈雨行列,但這一最主要的崇拜活動形式,卻由鄉紳和民眾繼承下來。據《清水巖志·清水祖師歷代禱雨紀略》所載,從光緒壬寅(1902)到民國三十一年(1942),還有5次由鄉紳和民眾組織的迎師祈雨活動。

⒌沉潛。新中國成立以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清水祖師信俗和其它民間信俗活動一樣被禁錮。“文化大革命”,連原來允許的宗教活動場所也被作為“三封四舊”加以封閉甚至破毀,清水祖師信俗從此跌入了谷底。但此信俗並沒有衰落,而是受政治形勢的制約,在表現形式上消減,而不是善信崇拜心理的祛除。

⒍復興。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進入了嶄新的發展時期。隨著一個比較寬鬆和寬裕的政治經濟環境日漸形成,清水祖師信俗復興起來。這次復興,起勢較緩,但發展勢頭強勁,崇拜的人數越來越多,來處越來越遠,熱情越來越高,資費越來越大。當代清水祖師崇拜群體人數之多、涵蓋之廣,均為歷史所不及。但是新時期的清水祖師信俗就其實質而言,雖然仍為閩南民間信俗的一個部分,但無論其群體、內容與形式,對比封建時代和舊中國對清水祖師的崇信,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淡化了清水祖師為善能祈雨消災的神靈,加進了改革開放時代面對劇烈競爭求取心理平衡、增強海內外親情和發展旅遊事業等時代內容。在保留的迎春遊神活動中,也淡化了巡境安民的迷信色彩,更多地以一種民眾春日的民俗活動而存在。

明末清初,清水祖師信俗隨安溪移民傳入臺灣,閩臺一水之隔,骨肉一脈同根,一本同源。臺灣各地安溪人聚居地都創建清水祖師廟,是從安溪清水巖分香、分靈去的,多數廟宇取名“祖師廟”或直接沿用“清水巖寺”之名,以明木本水源。信徒們都認同清水巖為其祖廟,臺北的萬華清水祖師廟楹聯更道出了閩臺清水祖師信仰的源和流的密切關係,其一聯是“本清水巖,名淡水寺;闢草萊地,造蓬萊山”,另一聯是“佛是祖師,我先入已稱弟子;巖乃清水,此淡地好溯源流”。

據《臺灣通志》記載,明代安溪人就開始大規模遷居臺灣,有年代可考的臺灣最早的清水祖師廟建於清順治四年至十八年間(1647--1661年),共有二座,臺南市的楠梓區的清福寺一座,另一座是彰化縣二林鎮的祖師廟。從清雍正七年(1729年)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臺灣島內又先後建造73座清水祖師廟,成為臺灣最有影響的神靈之一。

據1994版新編《安溪縣誌》中《安臺關係志》(卷三十一)記載,有案可考在臺灣清水祖師廟98座。安溪清水巖寺多次組織入臺參訪團,輯錄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臺灣省各縣市登記寺廟名冊》和《臺灣道廟志》等新增清水祖師廟50座,現收集到臺灣分爐清水祖師廟計500多座,其中151座與安溪祖廟有著密切聯繫,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有清水祖師信俗信仰者上億人,僅臺灣就有1000多萬,可見信仰虔誠之盛。世界各地分靈的清水祖師廟有數千座,分佈在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清水祖師信俗傳入臺灣,成為閩臺兩岸人民的精神紐帶,成為兩岸同胞尋根認祖的重要依據。從明清以來,臺灣的清水祖師信徒,為到清水祖師進香,不怕狂風巨浪,一批接一批返回清水祖殿瞻仰祖師聖容。近年來到安溪清水祖殿謁拜祖師、尋根探源的臺胞越來越多。

1980年以來,海峽兩岸民間往來日益頻繁,臺灣同胞陸續回祖籍地尋根謁祖、到清水巖寺進香遊覽。二十多年來,清水巖寺共接待境外遊客100多萬人次,其中臺胞約佔85%。1988年秋後,臺灣民間雜誌社記者鍾俊升到清水巖,留題“人間仙景遊,請登清水巖”的佳句;臺灣閩南同鄉會理事、中華理教總會常務理事柯世欽先生也率團20多人來巖。從此組團前來清水巖寺朝拜、進香、謁祖、“開眼”、“點眼”、迎請的臺胞絡繹不絕,據不完全統計有2160團,組團拜祖人數達48.6萬人次,加上非團體組織進香謁祖的,總人數達85萬人次之多,迎請祖師聖像大小有數百尊。

應中國道教兩岸交流協會的邀請,1999年3月、2006年4月,清水巖管委會兩次組團“安溪縣清水巖寺民間訪問團”入臺訪問,先後走訪了臺北縣三峽鎮的長福宮、高雄市左營區的清水宮等11個市縣的數十家祖師分爐,與各廟宇主事進行了認真廣泛的座談。在閩臺兩地長期溝通過程中,依託海峽兩岸同根的“血緣”和清水祖廟的“神緣”關係,清水祖師信仰對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經濟交流、進而推動祖國的和平統一等具有巨大的潛力。由於清水祖師文化在兩岸民間交往中的特殊作用,倍受各級領導的重視,賈慶林、張克輝、羅豪才、張思卿、宋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視察清水巖,並對清水祖師文化開發作重要指示。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美如“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