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國唯一的狀元皇帝,卻帶領國家走向了滅亡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狀元皇帝。這位狀元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又怎樣帶領國家走向了滅亡?

今天就來聊聊這個狀元皇帝。

李遵頊(xu)(1163年-1226年),是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與西夏王室的血緣比較疏遠。他的父親只有爵位,沒有官職,不然李遵頊也用不著通過科舉的途徑走上仕途。

史書記載,李遵頊自幼聰慧,博覽群書,寫得一手好文章,對於隸篆等書法也尤其拿手,而且還比別人努力,頗具膽識。

李遵頊渴望通過仕途向上攀登,所以在他40歲的時候,他決定去參加西夏國的科舉。李遵頊通過廷試,考中了進士第一名,成為了狀元。

中國唯一的狀元皇帝,卻帶領國家走向了滅亡

考中狀元后,李遵頊的威望急劇上升,西夏桓宗李純佑也覺得很欣賞,因此,李遵頊得到了重用,不僅被加封為齊王,還被升任為大都督府主,手握重兵。於是,這位狀元有了政變的兩個條件:成為了王爺、手握重兵。

公元1211年,也就是李遵頊考中狀元的第8年,他把西夏的第七任皇帝李安全從龍椅上拉了下來,自己做了皇帝,史稱夏神宗。

李遵頊當了皇帝以後,西夏並沒有富強,反而是日漸衰微,因為李遵頊實在是不太聰明,只會死讀書,治國需要的是全方面的人才,而且他十分的執拗,大臣的話他完全聽不進去。並且,他還做了一個非常錯誤的決定,正是這個決定,讓西夏走向了滅亡。

西夏國在如今的內蒙古自治區和甘肅一帶,夾在宋、金國、蒙古國之間,屬於四戰之地。一般這種地方除非實力非常強大,具有碾壓的力量,才會出兵去攻打其他國家。

當時西夏國家也不富裕,人口稀少,可是李遵頊竟然聯合北方的蒙古國去攻打曾經的盟國金國。

當時的蒙古國已經強勢崛起,並重創金國。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都知道此時應該連弱抗強,使得幾個國家形成鼎足之勢,這樣,才能在平衡中尋求發展。

可是李遵頊鼠目寸光,想跟著蒙古國後面攻打金國,從而發一筆橫財。這時候,有識的大臣紛紛進言,跟他講唇亡齒寒的道理,可是李遵頊剛愎自用,他認為自己是狀元,大臣們都不如他。


中國唯一的狀元皇帝,卻帶領國家走向了滅亡

李遵頊稱帝之後,全盤承襲了上一任皇帝夏襄宗的自取滅亡的政策,即依附蒙古帝國來對付金朝,他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數萬,圍攻金國的東勝城(今內蒙古托克托),後因金派軍來援,。

金國的皇帝金宣宗也是個火爆脾氣,被李遵頊惹怒後,他也決定痛擊西夏,見李遵頊來攻,他派出大軍援救東勝。西夏軍隊才退兵回夏。

幾年下來,西夏軍力遭受了巨大的消耗,接連戰敗,但這並沒有讓李遵頊反省,繼續發動侵略戰爭,令西夏人民家破人亡,民怨四起,經濟嚴重破壞,國力直線下降。李遵頊在位期間根本沒有想過與金國議和,雖不斷有忠良之士直言進諫,但一一被他痛罵,

李遵頊附蒙侵金的政策遭到了百姓的反對,民怨四起,在統治階級內部,也有不少人反對李遵頊的政策主張,其中就包括李遵頊所立的太子李德任。

有一次,李遵頊又派太子李德任出兵抗金,李德任說了一句:“金兵太強,不如講和。”當即就惹怒了李遵頊,李遵頊一氣之下就廢掉了李德任的太子之位,將其囚禁起來。

雖然李德任因反對李遵頊出兵攻金而被廢,但朝中仍然不斷有大臣站出來反對李遵頊,李遵頊不厭其煩,後來他還真的拒絕了蒙古一次。

誰知蒙古的首領成吉思汗在被拒絕以後,惱羞成怒 ,突然調轉槍頭攻打西夏,還打算髮兵滅掉西夏!


中國唯一的狀元皇帝,卻帶領國家走向了滅亡

李遵頊

這樣一來,西夏人民就更加反對李遵頊的統治了,最後李遵頊在蒙古的威逼以及國民的罵聲中,被迫傳位給兒子李德旺,他自己成為了西夏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太上皇。

公元1226年5月,正當蒙古軍攻陷西夏河西諸城之際,李遵頊病死,終年64歲,諡號英文皇帝,廟號神宗。

後來,西夏、金國雙雙被滅國。

李遵頊,作為歷史上唯一的狀元皇帝,沒能用他的錦繡文章振興他的國家,反而放縱自己的好戰欲,一步步將西夏推至滅亡的絕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