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有人曾說過,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看到太多母子平安日常,總是會讓人感覺這句話有點過了;而且我們也常常會忘記,就算是醫學水平發達的今天,每一個媽媽在生產的時候,依舊有無數未知的兇險。


但有這樣一群高危產婦,或是胎位異常,或是帶病懷孕,或是高齡妊娠……各種可知未知又足以致命的可能,都像地雷一樣埋在了身體裡。可她們似乎異常堅定,一定要有自己的孩子,連死亡都無法讓她們退縮。


毫不誇張的說,用“亡命賭徒”來稱呼這群媽媽,再合適不過。


人世間的第二季第2集“生日”,就把鏡頭對準了這群把自己的生命放在賭桌上的媽媽們。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01 林琴: “第三胎,一定要生個男孩”


林琴是兩個女兒的媽媽,還想要一個男孩。前面兩個孩子都是剖宮產,第三次懷孕屬於高齡孕產,還是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都長到子宮肌層裡,孩子和胎盤剝離的過程大出血的概率很高。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就算做好了各種突發可能性的準備,主刀林建華醫生都要說:“看我的運氣。”


但大家運氣都不太好,胎盤剝離後血像噴泉一樣湧出,短短十分鐘,就流掉了3000毫升的血,要知道,一個正常人的全身血液不過4000毫升。


各種措施無效之後,另一位主治醫生出去和家屬籤病危通知書,丈夫和親屬依舊心存僥倖,希望醫生能夠保住子宮。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當出血達到6000ml的時候,再等下去林琴就會因為大出血死亡,但還需要說服丈夫籤切除子宮的手術同意書,這時呂醫生都急眼了。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拿掉子宮後,大出血終於止住了,這次手術林琴一共出了10000毫升的血,相當於體內的血換了三遍,幾十塊血淋淋的紗布記錄著這生死毫釐間的兇險。


這是新生,是重生,還是劫後餘生?


十天後,林琴在接受採訪,說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才要第三胎,又說因為只生了女孩,還是想要有個男孩。但下一刻她就情緒崩潰,掩面痛哭說其實生完老二就產後抑鬱了:“還是做男的好,至少不用遭這個罪。”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毫無預兆的,我也跟著眼眶也溼潤了,林琴的這句話說出了萬千女性的心聲——


真的不是女人太脆弱,而是從生理期到孕產,那麼多的身心雙重考驗,都是由女人來承擔,就算是最親密的親人伴侶,也無法感同身受,無法替代一個女人最普通的孕產要遭受的痛苦和煎熬。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還想要一個男孩”的說法,真的不太像是林琴的個人意願,但她卻用這些看似正確的理由,不斷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說服自己接受了再次孕育的要求,也是萬千被要求再次生育的母親,真實的縮影。


我們確實憤怒又為她不值,但又忍不住為她慶幸,還好真的是個男孩,還好母子平安——以一個子宮和險些喪命的代價——萬一,硬幣都沒有拋到你想要的那一面呢?


02 吳瑩:“人生圓滿,就是有個孩子”


不僅是林琴,在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的其他準媽媽們,也都各有自己的危險:


  • 饒美玲的腦積水佔據了大腦三分之一的區域,剖腹產前先要進行開顱手術;
  • 楊彩麗有嚴重的心臟病,為了生育,她做好了拼命的準備;
  • 張麗孕後血小板指數只有常人最低值的十分之一左右,隨時可能引起臟器出血甚至死亡……


這些母親儘管艱難,但仍然在驚險的走鋼絲中幸運地有了自己的孩子。但不要忘記,有幸運的人,自然也有不幸的人。


吳瑩對著鏡頭的第一句話,就說:“我認為人生要是圓滿,就是有個孩子。“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25歲, 結婚兩年兩次流產,這是第三次懷孕,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疾病伴重度肺動脈高壓,實際上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建議嚴格避孕,一旦發現妊娠就要提早中止。


片中沒有播出的是,並不是吳瑩所處的家庭環境差,逼著她去傳宗接代之類的,公婆不止她丈夫一個兒子,丈夫也明確表示為了妻子的身體,完全可以不要孩子。


但孩子成為了她的執念,誰勸都不聽,她的理由很簡單:“你們不理解我,不理解我的那種心情。”


直到必須提前剖腹的時候,和父親通話的時候,吳瑩才流露出了屬於孩子對父母的天然依賴和脆弱,因為每個人都清楚,情況已經兇險到一進手術室,就是生離死別。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她小小聲哭著只說“我害怕”的時候,我們倏然驚覺,看似任性倔強的她不過也還是個孩子,她的這場賭博,同時裹挾了兩個家庭,她可憐的父母會失去自己的孩子,愛她的丈夫會失去妻子,弱小孩子會失去母親……


豪賭總是不歸路,每個主治醫生都希望母親們能贏,拼上命都不能成功,實在可憐。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手術是成功的,孩子雖然只有一千克但也平安,所有人都樂觀的期盼著母子團聚的一天,第二天醒來的吳瑩,生命體徵極不穩定。


吳瑩病情的時好時壞,從外地匆匆趕過來的父親已經到了崩潰邊緣,在病床邊輕輕撫摸著自己的孩子,邊落下無助的眼淚,比誰都害怕出現壞結果。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到第8天的時候,體徵指數已經降到臨界值,整個醫院的醫生動員起來都沒有用,到晚上,吳瑩已經搶救不回來了,我們陪著鏡頭,眼睜睜看著跳動的線變成了一條直線,看著一個年輕的生命是如何消失的。


吳瑩輸了。


很快,遺體被推走,床位要清理,這個空間所有痕跡都被抹去,等待下一位病人。看多了生死,護工和醫生一樣,都帶著有著同樣的一點冷漠、喟嘆和洞悉。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看到這裡,每個人真的都忍不住想穿越回去,再問問吳瑩,值得嗎?值得嗎?明明你知道輸的幾率這麼大,為什麼還要賭?用自己的生命換了孩子,讓孩子從小就沒有媽媽,是母愛嗎?對孩子的負責嗎?


可答案已經沒有任何作用,留下的拷問也僅限於警示後來者。


03 應賢梅:“有孩子的家庭,才像一個家”


對於第三位失獨的媽媽應賢梅,大家更多的是理解、寬容和祝福。


獨生子劉傑在2014年的一次消防任務中,被熱浪掀出窗外從13樓摔下,壯烈犧牲,年僅二十歲,對這個家庭的打擊是將近毀滅性的。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對於任何一個母親來說,這種巨大的傷痛真的無法面對,甚至在忌日的時候,應賢梅都沒有勇氣去祭奠自己的孩子。


雙方的父母都勸說夫婦倆得再有一個孩子,畢竟孩子是新的希望,不能讓家死氣沉沉,沒有盼頭。


但劉傑的爸爸坦言,不願意抱養一個孩子,因為沒有血緣關係。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是為了老人家的希望也好,是為了丈夫的想法也罷,或是想要讓傷口痊癒,已經42歲的應賢梅做了4次試管嬰兒都失敗了。


直到17年第5次嘗試,終於懷上了,連醫生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妊娠的情況一直不錯,但畢竟是高齡孕婦,加上分娩前腎結石發作,疼得讓人揪心。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幸好,臍帶繞頸三圈的小夢湲有驚無險地出生了。


這個小小的生命真的承載了太多的期盼了,如果說過去不懂,這一刻,孩子的新生的意義得到了最大的體現:孩子作為家庭的原動力,帶來了希望,帶來了歡笑淚水,帶來了家庭成員間深度鏈接,相伴成長的歲月。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小夢湲滿月的時候,消防支隊為這個終於又有了生機的家庭舉行了一個儀式,應賢梅終於敢站到這個兒子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這份勇氣,是小女兒給她的。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創口需要經過多少淚水和苦痛才能抵達痊癒?這位堅強的母親,帶來了新生命的再次脈動,感動了屏幕前的你我。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04 你與孩子,誰更重要?


看到片尾,劇烈的情緒起伏波動後,會有種很茫然放空又說不出滋味的感覺。要知道,紀錄片的殘酷就在於,不管我們是憤怒、不值、感動、歡喜還是同情,它都有自己的走向。


林琴,吳瑩還是應賢梅,背後都有根相同串聯的線,那就是孩子必須是自己生的,不管身體條件年齡條件是否允許,這是這些賭命的媽媽們,背後真正的驅動力。


林建華醫生說,真的非常希望女性去真正觀察,思考自己和孩子的重要性。也許我們在選擇孕育一個新生命的時候,選擇餘地不多的情況下,能夠先好好度量——


生孩子,真的就是使自己變得完整的唯一途徑?

一定要有孩子的觀念,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想法和意識早被別人規定?

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親密與愛,是來自血緣關係,還是來自日常生活的長期相處羈絆?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賭命生子:你願意用你的生命,來換孩子的出生嗎?

產房裡看社會,產房裡看人生,產房裡的一日就能看遍人世間的春夏秋冬,悲歡離合。


新的生命固然值得期待,但屬於你自己的生命亦需要被珍愛。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名著《存在與時間》中,為“死亡”給出了一個終極答案: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是“向死而生”。


每一位拼著命要生下自己孩子的媽媽,也是另一種意義高度上的向死而生,偉大,而又悲涼。


值得與不值得間,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END


本文轉自:蔡尖尖的心理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