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法國老牌雜誌《電影手冊》更換股東,編輯部選擇集體辭職

撰文丨黃依琳

多年來,堅持以批評為主的法國電影雜誌《電影手冊》,在這週四爆出重大新聞。編輯部包括主編在內的15名編輯,在更換股東不到一個月後集體請辭。此舉也被普遍認為是這本老牌電影雜誌最後維護尊嚴的方式。

《電影手冊》編輯部集體請辭,維護雜誌傳統的尊嚴

在辭職聲明中,編輯們指出了離開的原因:“製片人的加入,對以發表評論為業的雜誌造成了明顯的利益衝突。手冊發表的任何關於這些製片人電影的評論,都將無法擺脫諂媚的嫌疑。”

事實上,只需要稍微瞭解一下新股東的身份,就不難看出《電影手冊》未來的走向令人堪憂:銀行家、巴黎市議員、報業大亨、在線約會網站創始人、電影保險公司負責人、新聞頻道創始人、電信公司董事長,以及八位手中資源覆蓋40%的法國製片公司的電影製作人。

接手當日,合夥人之一埃裡克·勒努瓦,曾表達過股東們對《電影手冊》的期盼:“我們將考慮與戛納電影節、電影培訓機構,以及電影人建立新的夥伴關係。我們將開始進行一項重要的反思工作。這本雜誌每月銷售量約為15000份,因此我們發誓要重新尋回《電影手冊》的意義,同時找到一種與當今時代相關聯的方式。”

而股東們提出的改革方案“溫和”與“時尚”,顯然不是《電影手冊》存在的意義。這本雜誌絕不是作為法國電影的展示櫥窗,而是一份自由分析與批評電影的雜誌。“溫和”與“時尚”,只會讓《電影手冊》面目全非。

法国老牌杂志《电影手册》更换股东,编辑部选择集体辞职

《電影手冊》第一期封面。

著名的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常常被人誤認為是《電影手冊》的創始人,但實際上該雜誌是影評人雅克·多尼奧爾·瓦克侯斯和洛·迪卡於1951年創辦的。巴贊於第二期加入,並任主編一職。他的著作《電影是什麼?》被電影人奉為聖經,其中大部分文章來源於他在《電影手冊》上發表的評論。巴贊直接影響了一批年輕電影人,其中最為重要的“五大影評人”:特呂弗、戈達爾、侯麥、雅克·裡維特、克勞德·夏布洛爾。此後,這群年輕人紛紛執導自己的電影作品,成為影響世界的“法國新浪潮”導演。

法国老牌杂志《电影手册》更换股东,编辑部选择集体辞职

特呂弗《論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一文。

《電影手冊》見證和參與了法國抗爭與革命的歷史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請辭的聲明中,編輯們引用了前輩特呂弗發表於1954年的《論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一文。這篇文章曾狠批當時迎合好萊塢口味的所謂“法國優質電影”,認為它們陳腐老舊,毫無創新。這篇文章,曾經敲響了“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反叛的鐘聲。

1959年,“新浪潮”大暴發。特呂弗被認為是這個重要運動的旗手,他的《四百擊》摧枯拉朽地革新了電影的藝術理念。新一代電影人的實驗與抗爭宣佈了“舊電影”的死亡,可以說是對歐洲乃至世界電影觀念的一次徹頭徹尾的“清洗”。在法國新浪潮之後,世界影壇爆發了大革命,各地都有冠以“新浪潮”或“新電影”名頭的電影運動湧現。文化意義上的“現代電影”,由此誕生。

1968年,是法國曆史的重要一年;《電影手冊》成員們的集體反叛,也達到歷史最高點。當時,法國文化部的一紙文書,將時任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朗格盧瓦罷免,引發了文化界的憤怒。當晚,《電影手冊》編輯部成為抗議活動的指揮部,不間斷地向其他國家的電影從業者傳達這個令人憤怒的消息,請求各方聲援。“新浪潮電影資料館的孩子們”將資料館圍得水洩不通,衝在前頭的是《電影手冊》的領軍人物戈達爾和特呂弗。他們衝破防線,與警察扭打在一起,雙雙掛彩。

法国老牌杂志《电影手册》更换股东,编辑部选择集体辞职

朗格盧瓦復職。

迫於壓力,法國文化局撤銷罷免的命令,朗格盧瓦復職。此次事件,也被認為是席捲全法的 “五月風暴”的前奏之一。此後,整個法國陷入鬥爭與衝突的漩渦之中,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將《電影手冊》也捲入歷史的進程裡。多年之後,《電影手冊》的忠實粉絲貝託魯奇,將這段歷史搬上銀幕,拍攝了電影《戲夢巴黎》。

《電影手冊》經歷過不止一次的危機,自由精神永存

今年2月3日,《電影手冊》剛剛交給新股東時,編輯部的9位成員就已經感覺到“政治壓力”和“利益衝突”混雜在一起的戰慄。這種恐懼感,對於《電影手冊》來說,既非第一次,也絕非最後一次。

1960年代紛雜的社會思潮,讓《電影手冊》的內部成員產生了巨大的意識形態分歧。1963年,溫和派主編侯麥離開了《電影手冊》。當時編輯部充斥著寫實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思想,批評者認為侯麥“落伍,不肯接受新興的現代主義和結構主義”。

法国老牌杂志《电影手册》更换股东,编辑部选择集体辞职

導演侯麥。

此後,《電影手冊》向專業化與學院化轉型,刊發了克里斯蒂安·麥茨、羅蘭·巴特的理論文章。與此同時,內部罵戰也愈演愈烈。1973年,特呂弗與戈達爾,這兩位新浪潮干將徹底決裂。《電影手冊》被拖得疲憊不堪,甚至無力生存。那一年,《電影手冊》歷史上最年輕的主編賽日爾·達內開辦了“導演論”欄目,重新拜訪那些不再與《電影手冊》交往的導演。“要電影,不要政治”成為挽救危機的口號。

1980年代,《電影手冊》完全跳出了法國電影的視野,以開放的姿態接納世界各國電影。1981年,上下兩冊的專刊“美國製造”在美國電影界引發轟動。此後,雜誌社開始挖掘亞非拉國家的電影,將多元化的視角帶進歐洲影壇。中國電影,也是在此時被《電影手冊》關注,他們於1984年推出“香港製造”專刊。1986年,《電影手冊》採訪了黃建新等中國“第五代”導演,為他們走向國際發揮了巨大作用。

1990年代,《電影手冊》開始將過往月刊重新翻印,例如將1951到1964年間的手冊以年份為單位出版,年輕讀者又可以讀到當年特呂弗、戈達爾、侯麥和巴讚的影評。

但儘管如此,堅持嚴肅晦澀文風的《電影手冊》,還是沒能抵擋住商業大潮的“侵略”。以《首映》《帝國》為代表的電影雜誌,藉助報道好萊塢電影為新聞點,將《電影手冊》徹底擊敗。

法国老牌杂志《电影手册》更换股东,编辑部选择集体辞职

電影手冊出版書籍:(法)安託萬·德·貝克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998年,《世界報》收購了《電影手冊》,《電影手冊》順應潮流成為報業集團的一員。但無法改變的事實是,《世界報》一直在用它自身的盈利彌補《電影手冊》的虧損。不僅如此,新千年之後網絡的發展,對傳統媒體造成巨大沖擊。2007年,《電影手冊》不得不賣出英文電子雜誌迎合歐美主流市場,但收益終究不太理想。2009年,《世界報》將《電影手冊》出讓給英國“裴多”出版集團,《電影手冊》在歸屬上成為了一本“英國雜誌”。

除去經濟壓力,編輯部內部的故步自封,也把《電影手冊》隔離成了一個孤島。電影史家安託萬·德·貝克在1996-1998年擔任《電影手冊》主編,後因為意見不合離開。他認為:“他們(《電影手冊》)缺乏好奇心,各種意識形態分析、理論解釋和專有名詞,把他們緊守在自己認知的現狀中。”

法国老牌杂志《电影手册》更换股东,编辑部选择集体辞职

《電影手冊》2019年度十佳電影海報。

《電影手冊》暗淡無光了嗎?這本電影雜誌不再出版電影書籍,也放棄了曾挽救地下電影院的獨立電影放映,僅僅剩下一本月刊維持尊嚴,如今甚至人去樓空。換血後的編輯部能夠挽救危機嗎?儘管答案並不樂觀,但所有熱愛電影的人都心存這樣的願望。《電影手冊》掀起的“新浪潮”電影運動,已經難覓蹤影,但自由的精神不滅。

撰文丨黃依琳

校對丨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