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心臟康復不是燉只老母雞補補嗎,為啥還要進“心臟4S店”保養?

我們都知道,有了汽車作為代步工具固然方便,但是車子開久了難免有毛病,修理固然重要,修理後的保養更重要。其實,我們的心臟也是這樣。可是大多數人卻不懂得“保養”心臟,出了問題只知道“大修”。有人就問了,我們要怎麼樣才能“保養”心臟呢?

本期“問心三人談”特邀兩位心臟康復的專家——四川省人民醫院陶劍虹教授以及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沈玉芹教授給您解答。

如何給心臟做保養?

剛剛我們說到的“保養”心臟,也就是臨床上說的心臟康復。實際上,心臟康復對於很多患者甚至醫生來說,仍然是一個“新鮮詞兒”。那麼,心臟康復到底是什麼呢? 沈玉芹教授告訴我們,心臟康復這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這裡面會涉及:藥物、運動、營養、心理和戒菸在內的“五大處方”,我們需要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來“恢復真身”。

心臟康復不是燉只老母雞補補嗎,為啥還要進“心臟4S店”保養?


啊,這麼複雜?好多人可能都不理解,您看我生了病,住了院,而且也做了心臟手術,不是已經解除病痛了嗎?為什麼出院後還要做什麼康復呢?專家告訴我們,心臟病不像我們平常說的感冒,吃幾天藥就好了。心臟病都屬於慢性疾病,即使住過一兩次院,都不可能完全把它給治好。所以,要想恢復如初,還需要長期的管理和康復治療。專家強調,絕大部分心臟疾病患者都應該要進行心臟康復治療。

運動有“度”,更應有“方”

剛剛專家說要運動,這個不符合我們的“常理”啊。一般來說,患了心臟病不都要靜養嗎?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很多患者自作主張“嚴格臥床休息”,認為這樣才是對心臟最好的保護,生怕動一動就會“傷了心”。殊不知,過度靜養,尤其長期臥床,反而不利於心臟健康。嚴重的可能會發生其他問題,比如,肌肉萎縮,器官功能退化等問題。

看來,還得適當動一動才行啊。不過呢,心臟病患者畢竟不同於普通健康人群,運動不能太隨心所欲,同樣都是心臟病,由於心肌受損程度不同、治療及時與否等諸多差別,病人的運動能力會不同,因此要運動有“方”。這個“方”指的就是心臟康復醫生開的運動處方。什麼樣的運動有益?哪種運動不能做?運動強度該如何把握?這些疑問在運動處方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在“健身房”裡做心臟康復?

有些人可能會問,我讓醫生開運動處方,然後我自己去健身房慢慢鍛鍊行不行?專家給出的回答是,不行!雖然心臟康復過程中使用的一些器械,比如跑步機、彈力帶等等,與健身房的類似,實際上這些器械“內藏玄機”。由於心臟疾病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危險性,所以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專業人員的參與,還得配有專業的設備及專業的搶救設施。在這裡也要提醒各位患者朋友,在做心臟康復的過程中,一定要聽醫生的話。

心臟康復不是燉只老母雞補補嗎,為啥還要進“心臟4S店”保養?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價格也是患者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陶劍虹教授指出,做12次康復的價格一般在3000元左右。與住一次院花費動輒1、2萬元相比,這個價格還是相對較低的。關鍵是,康復治療本身就是減少您不斷“返修”,反覆住院的次數,提高您生活的質量。

由於國內心臟康復尚處於起步階段,所以還有很多空白的地方。專家也呼籲,政府相關部門能夠提高醫保報銷比例,也希望更多的二級醫院或康復門診及社區能開展心臟康復工作,給心臟疾病患者更多的支持。

“51好心臟”-心臟康復產業研究院是心臟康復領域內垂直專業服務平臺,致力於推動中國心臟康復產業發展,提供心臟康復前沿資訊傳播,心臟康復健康教育,心臟病患社群建設,心臟康復產業研究,心臟康復創新技術研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