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三國演義》的顏良如果與關羽真正單打獨鬥幾十回合,您估計誰有機會贏,為什麼?

大有可為888


做為袁紹麾下第一猛將,“河北四庭柱”之首的顏良,在白馬坡居然被關羽一合秒殺,連抵抗動作都未能做出來,確實是個意外。

因為以顏良的武藝,絕不可能連招架之功都沒有。實實在在地說,就憑顏良二十合打跑徐晃所展現出來的實力,震懾曹軍“諸將慄然”,即使是後來渭北之戰中二十合擊敗張郃的馬超,也沒有能夠到了嚇得曹軍諸將不敢應戰的地步。


顏良的戰績是相當不錯的:冀州城外,速殺企圖行刺袁紹的耿武;白馬坡“戰不三合”斬殺呂布麾下八健將之一的宋憲;再“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而後二十合擊退徐晃,曹魏陣中一軍皆驚,連許禇、夏侯惇、曹洪這類亡命之徒們都嚇得做了縮頭烏龜。

除此之外,能體現顏良武藝的還有幾處。十八路諸侯討董時,在汜水關前,華雄搦戰,連勝數陣,諸侯震驚,袁紹感嘆道:“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以此看來,袁紹對自己麾下的顏良、文丑的武藝是相當自信的。

其實呂布與顏良也曾有過交集。大家知道,李傕、郭汜鬧長安,呂布兵敗出走,四處投靠,有段時間,呂布還曾經為袁紹效過力,還在常山擊破巨寇張燕,立下大功(演義第11回)。但呂布此人性情驕狂,自恃勇武,“傲慢袁紹手下將士”,袁紹憤怒,欲殺呂布,呂布轉而投奔他處。

當呂布在定陶與曹操對陣,被曹操擊敗後,率殘來到海濱,而袁紹聽從謀士審配的建議,認為“呂布,豺虎也。若得兗州,必圖冀州”,就派手下第一猛將顏良“將兵五萬,往助曹操”,幫助曹操攻打呂布。而呂布聽聞探馬報來的消息後,“布大驚,與陳宮商議”。商量之後,投奔了在徐州城的劉備(演義第13回)

所以說,以呂布在袁紹軍中的經歷來看,他對顏良也是很瞭解,知道顏良是位硬碴子,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而通過顏良的戰鬥表現來看,他的武藝在三國武力排行榜上肯定位居前列。白馬坡一戰,顏良用了二十個回合就打跑了徐晃。徐晃是員力量型的虎將,能與許禇相抗五十合不分勝負,武力值絕對不弱。說明顏良的戰鬥力應該超出許禇一截,甚至要略高出馬超一籌。


關羽斬殺顏良,是從山坡上策馬奔馳而下,“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直衝彼陣。而顏良麾下的士卒,“如波開浪裂”,讓出一條道來,使關羽能夠“徑奔顏良”。

劉備當時正在袁紹軍中,白馬坡之戰前,劉備曾經向袁紹說過“二弟不知音耗,妻小陷於曹賊”,說明劉備至少知道,他的家人落入了曹操手中。那麼他會猜出關羽也有可能在曹操軍中。如果顏良出征前與劉備見過面,那麼劉備就會向他提供關羽的一些信息,比如身高九尺、五綹長髯,面如重棗等相貌特徵。


當關羽衝入顏良軍中時,顏良會很快發現來將的外貌特點,這就能解釋他為什麼沒有及時舉起武器來抵擋的原因,“方欲問時”,腦袋瞬間短路的顏良很明顯還沒有意識到危險性,而是要與關羽進行交流,但“赤兔馬快”,關羽已經到面前了,手起一刀,顏良“措手不及”,就沒有來得及抵擋和招架,被關羽“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那麼,以顏良的真實武藝,如果與關羽正常交鋒,結果又是如何呢?

前面說過,顏良的實際武力值甚至在馬超之上,以他的武藝和力量,頂住關羽的前三刀並不是什麼難事,而關羽前幾刀的爆擊一旦被抑制住了,就很大可能性被拖入持久戰,顏良就將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我認為,如果兩人正常在陣前單挑廝殺的話,顏良並不怕關羽,百合之內雙方將旗鼓相當,不分勝負。在白馬坡,顏良被關羽速斬,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把關羽當成敵人,思想上瞬間短路了,並未做出防禦動作來。


饞嘴肥貓鏟史官


關羽如果不是偷襲得手,在戰場上與顏良正面交手,單打獨鬥的話,是沒有任何勝算的!顏良不愧為河北名將,武藝高強,在整個東漢末年,他也是名列前茅的一員武將,並非浪得虛名的泛泛之輩。雙方在馬背上交鋒,打上數十回合,關羽頂多能與顏良打一個平手而已。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不分勝負。因為二人的武力值相當。但是關羽要更巧妙,更聰明一些。鬥智鬥勇嘛!

關羽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趙雲槍挑高覽;黃忠斬夏侯淵;魏延斬王雙也是如出一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巧致勝。不是依靠比對方高強的武力值,逞匹夫之勇來取勝的。而是依靠自己的謀劃,隨機應變,臨場發揮,急中生智。快速偷襲搏命,讓對方措手不及,在那一瞬間,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取了性命。

如果不是偷襲,在戰場上正面交鋒,捉對廝殺,互相纏鬥,關羽還陣斬過哪一個大將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時,他殺得了夏侯惇嗎?奪取長沙時,他殺得了老將黃忠嗎?他發動襄樊戰役,水淹七軍時,他殺得了龐德嗎?

在短兵相接,你死我活的戰場搏殺中,兵貴神速,速戰速決,絕不纏鬥,拖泥帶水,就看誰的手快了。誰的臨場經驗豐富,反應更快,誰就會笑到最後。


滄海一滴


近來很多人都說《三國演義》當中的關羽斬顏良這一塊,有點勝之不武,屬於偷襲,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給予了顏良致命一擊。假如這件事再來一次,讓顏良與關羽真正的單打獨幾十回合,誰贏的幾率大呢?

很多時候,自己失敗了,總是找出無數個理由,也許當時的自己不小心,或者說當時的自己轉了一下頭,反正就是不認為自己的實力不如對方。

粗心大意這種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有,而且犯過很多次的錯誤,明明已經很注意了,可是在相同的地方依然還要再次犯同樣的錯誤。

而顏良就是這麼一個人,也許在他專注的時候,真心無人能敵,但大多數時間都是粗心大意的狀況。

沒辦法身為了一個武將,尤其是做事不過腦子的武將,只自己在正面能剛過對方就行,要什麼陰謀詭計,那叫勝之不武好不好。

說白了就是給自己找藉口、找理由而已。

當時在戰場上面兩軍對壘,戰場上面瞬息萬變,隨時都可能有對方的亂箭射過來,如果不專注一些,或許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吧。

雖然顏良要全神貫注的注意戰場情況,但是關羽也是一樣的,或許是袁紹認為顏良的實力足以當一員統領大軍的將領,所以當時的顏良除了是一員上將,更是一名統領。

也就是說當時的顏良除了關注戰場情況,還要分析敵我雙言的戰況,並且隨時下令調兵佈陣,如果真實的情況就是如此的話。

只能說袁紹腦子不太好使,讓一頭豬來指揮戰鬥,是認為自己的大軍數量太多嗎?

明明就是個莽夫,卻幹著智者的工作,就好像讓呂布放下武器跟諸葛亮拼智謀一樣搞笑。

所以顏良輸了,並且直接讓關羽斬殺了。

如果再給顏良一次機會,讓其跟關羽堂堂正正的單打獨鬥,還不如整個三國都不要玩什麼計謀,也許當時的呂布直接就統一天下了。

就顏良這種戰場上面走神的毛病,不論是正面還是背後跟關羽都是沒得比的,別看關羽也是以武力值著稱,但是人家的智力也不低。

雖說有赤兔馬的速度加成,可是以顏良的身份地位,自己的坐騎就是一頭普通的毛驢嗎?很明顯他的坐騎也是上等名馬,與赤兔幾乎不相上下的那種。

我們都知道關羽的爆發力高,大多數戰鬥幾乎都是三十回合以前搞定對手,如果搞不定,關羽就會果斷收兵,畢竟自己上戰場是為了殺敵,而不是為了表演,打不死就下次再來。

所以說當顏良與關羽堂堂正正的戰鬥下,也就是說把關羽的很多優勢都削弱的情況下,或許關羽還真不一定在三十回以內斬殺顏良,畢竟所謂的單打獨鬥本身就不公平。


虎頭山小妖


關羽斬顏良確非實力所致,這一點勿容置疑。單從顏良二十合敗徐晃可以看出,顏良不輸於馬超。曹將裡面徐晃、張郃、張遼武藝同在一個水平線上,許褚略高。馬超二十合敗張郃與顏良二十合敗徐晃異曲同工。關羽二十合絕對贏不了徐晃,惟恐二十合也難贏張郃。張飛曾與張郃戰五十合未分勝敗,趙雲又三十合敗張郃。文丑與顏良齊名武值應同,文丑與趙雲戰六十合不敗,綜合評估,顏良、文丑武值不低於馬超,甚至略強。這樣關羽斬二人靠的是突襲,致顏良於措手不及,陰差陽錯,一刀刺於馬下,而不是舉刀劈下,顏良不曾招架還手,實非公平對決,勝之確是不武。對文丑是在三合後文丑力怯,可能是赤面長鬚之像斬殺顏良對文丑造成了心理陰影,才戰三合沿河而走。而關羽又靠赤兔馬快,追上腦後一刀,結果了文丑。這兩次斬將均有百分之八十的取巧成分,均不是用力戰取勝。真要用實戰,三百合內關羽對二人中的任何一人均無法取勝,甚至有敗落的可能。況且關羽體重、刀重,並不便於長期力戰。表現他力戰的有幾處可以驗證,戰龐德百合,戰黃忠百合,戰徐晃八十合,都不分勝負。凡能戰五十合以上者,關羽都難取勝。因此說,顏良、文丑死的是寃。


天山月3


關羽和顏良都是三國時期出了名的萬人敵,那要是真的單打獨鬥的話我覺得還是關羽會贏原因如下

劉備的助攻

我們說官渡之戰時劉備是作為袁紹的座上賓處在袁營的,而且袁紹為了彰顯自己禮賢下士的美名對劉備的非常好,這些顏良自然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我們再說劉備,以劉備的脾氣秉性來看必然是經常在袁紹身邊吹噓自己的兩個兄弟(除了這個好像也沒啥好炫耀的了)所以我們說顏良在與關羽交戰時是有顧慮的殺還是擒他猶豫不定

曹操的助攻

我們說關羽和顏良都是當世名將,那就不存在私下鬥毆的情況。既然沒有這種情況發生那兩軍對壘就要把當時的戰況因素加入到兩人的對決中。那當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當時真實的情況是曹操採納謀士荀攸建議,率軍先佯裝在延津(今河南汲縣東)渡河,做出襲擊袁軍後方的姿態,誘使袁紹分兵延津。然後,輕兵急進,奔襲白馬,攻其不備。果然袁紹中計,顏良猝不及防已成敗兵之勢傖忙與關羽擊接戰,我們說就算他們能鬥上幾十合顏良也是必死無疑。另外差個題外話,大家如果真的喜歡三國、想了解三國還是去看三國志比較靠譜。

神奇的“關三刀”

什麼是“關三刀”?也就是說和關羽交戰他的前三刀是傷害和爆發力是最高的,然後他的力量會不斷的遞減。如果你能抗住他前三十招那贏和打平的概率就非常高,所以關羽適合對戰的是靠力量取勝的對手,如果向馬超趙雲這樣靠巧勁戰鬥的將領他就很難對付。而關羽現在要對付的剛好也是靠力量和爆發的顏良,而以當時顏良的狀態我覺得他是接不住二爺三刀的。

綜上所述顏良是在錯誤的時間地點剛好遇上了要他命的人,時也命也,又豈是人力所能改變的。

喜歡我的關注評論一下謝謝


西廂奇談


也就三回合左右吧。

顏良在演義裡遇到關羽衝陣,剛想問話就被關羽一刀砍了。從演義這一段看起來關羽有趁人不備,偷襲之嫌。那麼,實際上顏良與關羽正常對戰能走幾個回合呢?我們可以用文丑做個對比推測出結果。

文丑和顏良被稱為河北雙壁。雖然和張頜高覽組成了河北四庭柱。但是討伐董卓之戰時,看到華雄在營外耀武揚威,袁紹只提顏良文丑兩人來看,在袁紹心中,張頜和高覽根本上不了檯面。可以推測出顏良和文丑的實力要遠勝於張頜高覽。而顏良與文丑稱兄道弟來看,這倆人至少實力相當。

而文丑在與關羽作戰時,僅對了兩回合就肝膽俱裂,想要奪路而逃,可見雙方實力差就是這麼明顯。換成和文丑實力相當的顏良,恐怕也就多一回合吧。

因此,顏良如果與關羽正式單挑,也就是三回合結束。


金晶林


老生常談的問題,《三國演義》中顏良是被關羽偷襲而死,每次說到這個話題有人總說我黑關二爺,但身為關二爺老鄉的我,對其的崇拜也是猶如滔滔江水啊。現在通行本中關公在玉泉山顯聖與普淨的對話有所刪減,在嘉靖本中,普淨“義正嚴詞”的問關羽:

…向日白馬隘口,顏良並不待與公相鬥,忽然刺之,此人於九泉之下,安得而不恨乎?…

關羽聽後頓時就釋懷了,於是和關平、周倉、赤兔安然的去了另一個世界。也就是說,在羅貫中的設定內,顏良死的確實很冤,並且關羽也是後知後覺,但沒人問,他也不說。

所以,若關羽和顏良真打起來,關羽未必能佔上風,我們就拿徐晃和夏侯惇作為參考物,便可一目瞭然。

顏良在攻曹軍時,徐晃率先出戰,僅僅二十回合,徐晃就敗走,的虧徐晃也有過硬的實力,沒被佔於馬下也是令人欣喜。接著顏良開始了在曹軍中亂舞,先斬宋憲、魏續,又連敗數名曹營大將,令曹操頭痛不已。

此時程昱建議讓關羽出戰,首先至少可以斷定,關羽的實力是強於當時曹營的所有將領的,但很遺憾,程昱的舉動也只能說明這個點。而之前關羽曾二十回合殺退徐晃與許褚聯手,同樣的二十回合,面對敵人的數目完全不同,所以關羽強於顏良咯?

非也,武評中除了看回合數外,還有考慮一下客觀因素。從劇情來看,徐晃和許褚並非全力出戰,二人是奉曹操之命為了招降關羽,自然不會有殺意。但當時很落魄的關羽不同,他可是要真的砍了二人,也只能證明關羽的實力在許、徐二人任一之上。

當年顏良連敗曹營數將時,夏侯惇也在場,夏侯惇不敢出戰自然認為自己敵不過顏良,但夏侯惇在黃河渡口可是和巔峰時期的關羽有一場公平的平局的,自然他不服關羽,這也是關羽不如顏良的又一鐵證。



邏輯文史游


白馬戰場上,關羽手起刀落,一合斬顏良於馬下。那麼?顏良的水平究竟如何?他與關羽正面一戰,能在幾十合之內分出勝負嗎?接下來,就此問展開分析。

首先!顏良的競技水平如何?

作為“三國演義”的一大配角,顏良的戲份相比關羽、張飛等人,明顯要少得多。總共也就那麼幾次。收復冀州,磐河之戰,白馬之戰。

其中,白馬之戰是他的巔峰之戰,同時也瞬間被關羽終結了。

前期,他的表現無可挑剔,秒殺呂布舊將宋憲、魏續,二十合擊敗猛將徐晃。一度威震曹營,無人敢擋。



從這一戰來看,顏良應該有頂級水平,二十合擊敗徐晃的實力足以與五虎比肩。

但是!他為何被關羽一合秒殺了呢?

從原著中找答案。

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參考,“演義”羅本

顏良在麾蓋底下,恰欲問之,馬已至近。也就是說,關羽行至顏良跟前的速度非常之快。顏良正準備問,話音未出,早已死於非命了。

整個過程,顏良是沒有接招的。不純在武力上的碾壓。

他想問關羽什麼?羅本中有合理的解釋:

原來顏良辭袁紹時,劉玄德曾暗囑曰:“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喜穿綠錦戰袍,騎黃驃馬,使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見他,可教急來。”因此顏良見關公來,只道是他來投奔,故不準備迎敵,被關公斬於馬下。——參考,“演義”羅本

所以顏良之死,純屬意外,罪魁禍首應是劉備。

那麼?二人單打獨鬥幾十合,能夠分出勝負嗎?

答案是否定的。

前邊也說了,顏良二十合擊敗徐晃,確實有五虎水平。或許可以從文丑的戰績參考,文丑、顏良同為河北上將,是袁紹最欣賞的兩員大將,武藝方面半斤八兩。

延津一戰,張遼、徐晃雙雙追擊潰逃的文丑,結果反被文丑以一敵二,雙雙敗走。說明文丑也有頂級水平。顏良、文丑二人的武藝,是經得起考驗的。

關羽、顏良兩大頂級高手,在短時間內,難以分出勝負。比如幾十合的打鬥,關羽戰龐德、夏侯惇級別的將領,都不能在幾十合分出勝負。顏良至少不會比夏侯惇、龐德弱把。


愛尚文史


個人覺得關羽贏得幾率大,關羽手起刀落斬殺顏良,都覺得關羽是偷襲吧?嘿嘿,當時關羽騎赤兔寶馬速度雖快,但是一路吼聲如雷衝到顏良面前最少需要1分鐘吧?顏良前面的列成陣型的士兵沒有阻擋關羽紛紛避開,顏良真是分不清關羽是來殺他的?顏良是有反應時間的,或許此前剛斬了宋憲魏續兩員猛將有些輕敵大意了吧。問題是關羽刀也太快,手起刀落顏良竟然來不及招架被斬殺了。跟顏良齊名的文丑力戰張遼徐晃二人不落下風,跟關羽只打了三兩回合就心生怯意,顯然文丑已經清楚能斬殺顏良的關羽戰力太兇悍了,於是想跑,關羽馬快,追上了文丑一刀給斬殺了。關羽能陣斬顏良文丑顯然是單兵戰鬥值比二人強,赤兔馬的速度為關羽錦上添花了


立志成蟲


趙雲讓許褚李典樂進三人圍攻了一晚上,還秒殺了高覽。

黑蜀之人總想替高覽和曹營三將,找出一些理由,再找回一點面子。

關羽秒殺了顏良,黑蜀之人心裡又不平衡了。說關羽是仗著馬快。

關羽在沒有赤兔馬的時候,一樣的秒殺打得眾諸侯束手無策的華雄。

關羽在沒有赤兔馬的時候,夏侯惇,拿不下關羽,許褚徐晃聯手也一樣拿不下關羽。

關羽父子讓無名小卒馬忠生擒活捉了,關羽父子都不覺得委屈,顏良讓關羽秒殺了,又有什麼值得委屈的呢?

打架心狠手辣的人,總是會贏。有一次我去菜市場買菜,見兩幫子鬥毆,一個大個子,一拳把小個子打倒在地,小個子爬起來三次,讓大個子三拳打爬下,小個子就輸了嗎?小個子最後一刀就讓大個子見了閻王爺。判刑也好,槍斃也罷,反正大個子是讓小個子給弄死了。

文丑武藝也不錯,和趙雲戰平了,可又能怎麼樣?他心理素質不行,不敢拼命。

呂布三國第一武將,論真實武藝,他八十回合足可斬張飛,為什麼小沛之戰和張飛一百回合還是平分秋色呢?張飛!亡命徒一個,反正我誰也不怕,你可以殺了我,但是我臨死也要把你戳上一矛,他的打法最兩敗俱傷。

呂布皇帝親封的溫侯,相當於戰區司令,張飛在小沛,最多就算一個公安局局長,你讓一個省長去和一個叫化子打,省長肯定不願意,打贏了,讓人笑話,打輸了也讓人笑話。

關羽秒殺顏良,就像小日本的名將之花(阿部龜秀)讓楊成武的拍擊炮手秒殺是一樣的。

戰爭戰場,有的時候更需要一點兒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