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對於這部上映於2017年12月1日,由著名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拍攝,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水形物語》來說,一直都有著兩個極端的爭議。有人喜愛,覺得它畫面很美,有人嗤之以鼻,覺得劇情太過簡單,關於它的爭議從來沒停過。

電影背景設置在1963年世界冷戰時期,負責打掃衛生的啞女艾麗莎與忽然被抓到實驗室中的半人魚怪獸產生感情,艾麗莎和朋友一起幫助人魚逃跑,最終她與人魚雙雙逃到海里的故事。劇情確實簡單,但正因為這樣簡單的劇情就能隨便輕輕鬆鬆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顯然不是,在“怪獸愛好者“託羅的執導下,它為我們呈現了一種另類的黑童話,而這個黑童話下卻蘊含著更為深刻的內涵。

本文將從敘事結構、色彩隱喻、視覺藝術和內涵表達四個方面解析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的獨特魅力,從託羅給大家帶來的夢幻般的“水形世界”來體會這位全才導演的驚世才華,這也是這部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原因所在。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01、主線採用麗莎視角為主的線性敘事,搭載傳統“王子救公主”的敘事模式,相對嚴謹的劇情,反倒構成營造奇幻、自由空間的底色,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點

故事以艾麗莎的視角為切入點,整個電影敘事主線是平鋪直敘,唯一讓人稍為有點緊張的也不過是艾麗莎救魚人出來的那一刻,總體來說並不存在跌宕起伏的情節或者扣人心絃的時刻。然而導演託羅卻巧妙地構建了電影中每個人物的立體感,加深觀眾的人物代入感來化解劇情的簡單。電影本身情節緊湊有序,邏輯合理,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幾乎完美的貼合了這個故事和故事所處的時代。這種邏輯和故事上的自洽,讓人輕易就沉浸其中。

“孤獨”是這部影片的主題,導演為電影中每一個角色搭配了“孤獨”這一特質,無論是身形怪異的魚人、不會說話的艾麗莎、鬱郁不得志的同性戀畫家,成天抱怨的黑人主婦,深入敵境的蘇聯間諜,甚至包括大反派斯特里克蘭都會因為陰鷙險惡的性格導致他對誰也無法信任,哪怕是對自己的妻兒,這樣的他也註定是孤獨的,而

所有這些孤獨的靈魂碰撞到一起才能催生出這樣一部描繪人性的“暗黑”童話作品。

而對於每一個孤獨的靈魂之間的碰撞,會走向不斷重演的毀滅,還是水乳交融的永恆?《水形物語》在立意層面,其實是對人類情感的深刻探討,也讓觀眾不由自主沉浸在這種思考中,魚人與艾麗莎這種另類的愛情,它已經超越對人們愛情阻礙的常識,這種跨種族的愛情最後結果會是如何?是全部滅亡,給觀眾一個看似合理卻毫無味道的結局?又或是另闢蹊徑給觀眾不一樣的童話結局?這個懸念也在開始埋下了,而懸念則產生好奇心,好奇心也讓觀眾更願意去探尋電影最終的結局。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俗套劇情的老酒壺裡卻裝上了不一樣的新酒。在過往表達跨越種族的愛情的時候,電影中,類似的情節有男主解救美人魚,這個美人魚美若天仙,還能幻化成人型。而《水形物語》中,卻變成了“公主救王子”,而這個王子卻是醜陋的非人形象,它也不會幻化為人形,始終就是半人半魚的模樣。這種設定可以說是顛覆了以往的有關於跨種族愛情的想象,不再是往常跨種族之間的關係,但表面上還是人與人談戀愛,而這次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超越種族的愛情,雙方都保持著各自種族的外形,最後卻還能達到情感的共鳴,這個故事情節的設定也是讓觀眾耳目一新的所在。

在劇情設置上,導演託羅並沒有選擇複雜的敘事手法,只採用了最直接的線性敘事來展現,目的只是想讓觀眾以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艾麗莎與人魚之間的感情,這種愛才是最純粹與最直抵人心的,更充分展現了導演託羅無需複雜、嚴謹的劇情也能拍出一部好電影的深厚功底與才能,所以劇情簡單不嚴謹被人詬病,我反而更能突出導演的才華所在。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02 ”色彩隱喻“貫穿了整部電影,電影中的每一種色彩基調都被賦予了獨特的喻意,色彩構建了整部電影“美”的核心,也用色彩搭建了電影人物情緒變化與觀眾之間共鳴的橋樑

色彩隱喻可以說是《水形物語》的一個特點。藍綠色做為大海和水的象徵,成為了貫穿整個影片的主色調,大片的藍色、綠色的基調讓畫面猶如泡在深海一般,孤獨、寒冷、寂寞和神秘。

在電影中的藍綠色除了貼合水這個電影的主體媒介,還常常搭配著陰暗的光線,來表明女主艾麗莎社會底層的身份及孤獨壓抑的生活狀態。但同時綠色又有著希望與未來的象徵,也從一開始就暗喻女主將獲得新生的結局。

艾麗莎與人魚之間愛戀的表現都在藍綠色水中展現,導演用唯美的構圖和色彩來展現這段跨種族愛情的美好與純淨,影片的繪景美術師Matthew Lammerich在訪談中也說道“女主角家裡的所有東西都暗示著水或海洋,她的世界裡的一切,我們都想以某種方式被水定義或由水形成。”導演用藍綠色為女主構建了一個現實“水世界”,暗喻著艾麗莎最終將歸屬於海洋。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當電影鏡頭給到反派斯特里克蘭家裡的時候,卻是出現了明亮的桔色,展現了斯特里克蘭家庭溫馨的一面。但同時這種明亮的桔色在以藍綠色為主色調中顯得尤為突兀,明亮其實完全不合群,也影射了斯特里克蘭與其它人的格格不入。

這種桔色未並能讓人感覺到溫暖,卻從斯特里克蘭對家人的冷漠與應付中從反而讓觀眾感覺蒼白而冰冷,桔色搭配的是斯特里克蘭孤僻、自私的性格,同時也象徵著這位充滿野心且手段殘忍的高層人員的空虛與失敗。

桔色還出現在蘇聯科學家的房間裡,他作為一名科學家,更懂得尊重生命,為了保護人魚,他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甚至背叛國家來幫助艾麗莎解救人魚,黃色在這裡代表著霍夫斯特勒人性的光輝。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影片中另一個重要的顏色就是紅色,它代表著兩層不同的含義。艾麗莎開始時候基本是一身藍綠色調的服裝,但隨著和魚人感情的不斷髮展遞進,她的身上開始出現了紅色。由最初的紅色髮帶到後面的紅色皮鞋,到最終的紅色大衣,全身穿上了紅色套裝。導演藉由紅色來表達艾麗莎對面愛情時美好心情,此時的紅色是悸動,是欣喜,是熱烈的愛情。

無論是棕紅色的注射劑、魚人身上的血、電棍在洗手池邊上留下的的血跡;斯特里克蘭斷指後沖洗出大片的鮮血;蘇聯科學家死亡時的鮮血;艾麗莎和人魚中槍流的血;斯特里克蘭被畫家一棍打到噴血,這些都以紅色來表現,這些紅色的出現則意味著殘忍的暴力、失去的傷痛和死亡。

最後血跡和漫天雨水交融,殷紅流入藍綠,互相消融,暗喻了一切將歸於大海而終結。這些矛盾而統一的意象,就像生活,多面而現實,在這裡達到了恰而適度的和諧。電影中各種色彩的運用都是有的放矢之作,色彩的巧妙運用使角色豐滿起來,作為一種銜接,把畫面和故事緊密結合了起來。《水形物語》中的色彩並沒有顯得十分複雜和晦澀。作為一個充滿童話感的故事,影片紅綠黃藍的色彩簡單而富於變化,充滿了古典主義的美感。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03 “水”的符號化給予觀眾強烈的心理暗示,水是無形的,表現了感情是沒有界線的,人心無形,不同的水是不同層次意向的具象代表,獨特的呈現方式讓影片具有了極強的觀賞效果

《水形物語》英文名是“The Shape of Wate",水本身是沒有形狀的,影片從開頭到結尾,始終貫穿著“水”的細節,從電影一開始整個房間浸泡在水裡;窗外一直下不停的雨水;穿越地板落到電影院浴缸裡的水,甚至是煮雞蛋沸騰的水都

帶來了多層次意向化的表達。

最開始煮雞蛋的沸水,艾麗莎一個人泡在浴缸代表著艾麗莎獨自生存孤獨的水。把魚人救回來後泡在浴缸裡,又變成了魚人的生命之水及艾麗莎和魚人感情孕育之水。直到最後運河與大海相同的的水,象徵著通往未來的自由之水。每次水的重點出現都代表著艾麗莎生活的不斷改變,與魚人感情的一步步發展,直至最後走向了自由。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電影中雨也是水的具像表現,而每次劇情出現轉折時都會有雨的出現。導演用雨起到了連接作用,讓不能有水的屋外,出現了水,真正做到讓水貫穿了全片。艾麗莎坐公交窗外的雨滴;畫家協助女主救人魚時,下雨了;最後準備送魚人離開的碼頭也下雨了。

“水”具備無形的特質,象徵著自由和更廣闊的空間,正如電影名字一樣,水代表著無形的流淌和交融,同樣也代表著愛與自由。在電影中雖然水大多以藍綠色的冷色調來展現,但它卻代表善良、純潔、愛情等美好的事物。

水無形,它是什麼形狀隨著人的意願而轉化,即隨心而變。在電影中,畫家吉爾斯衝著要去救魚人的艾麗莎叫道:“他根本就不是人。”艾麗莎用手語比劃到:“倘若我們冷眼旁觀,我們也不是人。”

導演託羅想傳達給觀眾的並不僅僅是跨越種類愛情的美好,而是通過水來映射人心,當我們看到世上不公平、甚至是欺壓的時候,我們又是否能真正如同艾麗莎一樣,決心自己的內心,勇敢站出來匡扶正義呢?人的內心如同水一樣,由我們自己決定它的形狀,是善良亦或是邪惡。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04、啞女、黑人、落魄畫家、魚人等多角色代表了美國社會邊緣化人群,而他們最終的勝利也暗喻著底層人民對於上層壓迫的反擊與對抗

電影中啞女、黑人、落魄畫家、魚人都代表著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邊緣人物,而整部電影的色調都依託於這種邊緣性進行設計,把影片的背景內涵設定為社會底層小人物對上層階段的壓迫與反抗,藉此暗諷了美國社會的階層問題。

啞女:社會底層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黑人:被種族歧視者;畫家:被歧視的同性戀(而在冷戰時期,同性戀不能被接受),這三個角色構成了如今“美國中產階層價值觀”的重要代表性人物。

在這些邊緣人物的對面,將軍及暴躁的斯特里克蘭則是高高在上的上層階層,有著極期強烈的白人種族優越高,手握權利,藐視一切。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間諜科學家則在劇中代表著移民,表面是為了科學解救了人魚,其實深層暗喻了美國是個強大具有包容力和親和力的國家,移民時間久了,也會融入到其中,成為了他們的一份子,所以科學家才會叛變解救人魚。

魚人代表著人類追求善良與美好的心願,學會感受愛與接受愛,同樣也要學會接受社會的不公和不認同。也可以說它代表著所有的邊緣人群、弱勢群體,讓觀眾看後有著自己的反思,為何影片中還有人不如一條“魚”,而現實中不也常有這樣的情況嗎?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最終魚人咬掉了斯特里克蘭的手指、艾麗莎救走了魚人,這一切都在表現著底層人物的勝利。導演託羅在一部帶有童話色彩的魔幻愛情片中,直接用這種方式批判了“白左”,對弱勢群體表現出了善意的同情與關懷,並賦予了他們力量。

每個人、每個生命、都有權享受公正平等的對待。可以說《水形物語》的人物反射了美國現如今的社會關係大網,而導演託羅最終用表達了一個理想中的現實,弱勢群體獲得了勝利,爭取了平等的權利。

《水形物語》:飽受爭議的奧斯卡最佳電影所蘊含的魅力

結語:

《水形物語》無論是導演風格、電影配樂、美術、攝影還有演員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的,如果你喜歡帶點哥特式風格的怪獸溫情類型影片,它是一部不錯的電影。至於它是不是匹配得上奧斯卡最佳電影獎,其實不用在意,電影原本的意義就不在於獲獎,而在於是否有觀眾喜歡,至少對我來說,我覺得《水形物語》很好看,值得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