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要不是打不過你,我早就揍你了

要不是打不過你,我早就揍你了

(一)

陳康肅公陳堯諮這個人有個愛好,就是射箭,而且射的特別準,命中率是百分之八九十,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他對這點是深信不疑的。某日,閒著沒事,在花園裡射箭,每射一箭,無不命中靶心。他不禁得意的手捻鬍鬚哈哈大笑。突然,他發現在不遠處的柳樹下站著一個乾巴瘦弱的老頭,他身上油膩膩的,腰上繫個小葫蘆,身邊放著一根扁擔和兩個黑漆漆的木桶。這老頭雙手抱胸,靠在柳樹下,斜著眼,看陳堯諮射箭,嘴角邊還漏出一絲絲冷笑。

陳堯諮覺得老頭有點怪,就問他,“哎老頭,你懂不懂射箭,你看我射的還行吧?只見這老頭緩緩的挺起身子,不慌不忙的說,這也沒啥稀奇的,只不過你熟練罷了。陳堯諮突然覺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於是大聲罵道,你這老頭,怎麼著,看不起我射箭,我射的還不準嗎?

老頭微微一笑,說:“我是個賣油的,憑我賣油的經驗就知道。”說著,隨手就把腰間的葫蘆解了下來,放到地上,又從袖子裡拿出一文錢,端端正正的把錢放到葫蘆口上,然後用勺子在木桶裡舀了一勺油,慢慢的把油倒進葫蘆裡,一滴油也沒灑到錢上。老頭把油倒完,直起身子說,我也沒啥本事,每天就這麼把油倒來倒去,倒了幾十年,熟練罷了。

陳堯諮目瞪口呆的看完只一切後,呆了半響,然後哈哈一笑,就把這個老頭打發走了。

(二)

這件事偶然被康肅公的朋友歐陽修知道了,他嘿嘿一樂,就想八卦一下,就把這件事寫了下來,還起了個名叫《賣油翁》。後世的人讀完,議論紛紛,有好事者就問,為啥陳康肅公笑著把這賣油的老頭打發走了。有很多人會覺得,人家老頭說得有道理啊,陳堯諮理虧了,受教育了,他可能覺得自己炫耀射箭太得瑟了等等。我讀完之後,倒是覺得有一點很多人都沒看出來,就是陳堯諮在內心深處是懼怕這個賣油的老頭的,礙於面子他不敢明說。估計他心裡面這是樣想的,“這老頭太討厭,指手畫腳的,要不是怕打不過你,早就揍你了。”

要不是打不過你,我早就揍你了

我一直懷疑這個老頭是個“遊俠”,那天他是特意來教陳堯諮怎麼做人的。古代文學作品中,有種現象特別有意思,就是每每某個人特別炫耀某種技巧的話,一定會跳出一個人來教他做人。這種例子比比皆是,試舉一個例子,在《酉陽雜俎》中有個故事叫《京西店老人》

“唐朝有個名叫韋行規的人,他年輕時有一次往京西遊覽,傍晚時分到了一所客店,眼見天色不早,但貪趕路程,還想繼續前進。店前有個老人正在箍桶,對他說:“客官不可趕夜路,這一帶盜賊很多。”韋行規拍一拍腰間的弓箭,笑道:“在下會彎弓射箭,小小毛賊,倒也不在我的心上。”那老人道:“原來客官是位英雄,倒是老漢多言了。”韋行規乘馬馳了數十里,天已黑了,忽覺身後草中有人躍了出來,跟在馬後。韋行規喝問:“甚麼人?”對方不應,當即彎弓搭箭,連射數箭,此人卻不退去。韋行規連珠箭發,始終傷他不得,一摸箭袋中箭已射盡,不禁大懼,馳馬急奔。片刻間風雷大作,韋行規縱身下馬,倚大樹而立,見空中電光閃閃,有白光數道,相互盤旋追逐,漸近樹梢,忽覺半空中有物紛紛墜下,一看之下,卻是一根根斷截的樹枝。斷枝越墜越多,漸漸堆積齊膝。這般斬將下來,終於連腦袋也會給削去了,韋行規大驚戰慄,拋下手中長弓,仰頭向空中哀求乞命,跟著跪下拜倒。拜了幾十拜後,電光漸高而滅,風雷亦息。

韋行規看那大樹,只見枝幹已被削盡,成為半截禿樹,不禁駭然。再去牽坐騎時,卻見馬背鞍子行李都已失卻,不敢再向前行,只得折回客店。見那老人仍在箍桶,韋行規知道遇到了異人,當即拜伏。

老人笑道:“客官勿恃弓箭,須知劍術。”於是引到後院,見馬鞍行李,都在一旁。老人笑道:“你都取回罷,剛才不過試試你而已。”取出桶板一片,但見昨夜所射的羽箭,一一都插在板上。”

我以為這就是一種“擬人”的寫法,明明是想告訴某人要謙虛,要謹慎,別有點本事就瞎得瑟,但不好意思直說,就借用一個高人來教訓教訓他,告訴他什麼叫“強中自有強中手”。

(三)

要不是打不過你,我早就揍你了


賣油的老頭和在京西店箍桶的老人一樣,都是世外高人,賣油和箍桶只不過是個幌子。賣油的老翁固然倒油的本事了得,可這不算什麼,按他的話來說是隻不過是熟練罷了。我最看重的就是這個老翁的膽量,陳堯諮的地位財富遠遠高於這個老頭,結果這個老頭跟陳對話的時候不卑不亢甚至略帶嘲諷。這說明,這個老翁很自信,一方面對自己的本事自信,另一方面也對能夠震懾住陳堯諮自信。他那句,“沒什麼,只不過是熟練罷了。”不僅僅是揭穿了陳堯諮擅長射箭的秘密,更等於是明明白白的告訴陳堯諮,我還有很多本事,只不過是還沒拿出來,這些本事隨隨便便拿出來一個就能嚇死你。這就是“藝高人膽大”,我是不相信這個賣油的老頭僅僅憑著倒油的本事就能有這麼大的自信,他一定有其他的本事,只不過不露出來罷了。俗話說,“聽話聽音”。陳堯諮畢竟還是個聰明人,一看賣油老頭的架勢。在聽聽他說的話,心下就明白了七八分。這老頭是來教自己做人的。他不僅僅話說得有道理,本事還在哪擺著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按耐住自己滿腔的怒火,趕緊低頭認錯,把他老人家送走了事。

所以,陳堯諮的真實想法才是,“要不是怕打不過你,我早就揍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