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成都陆空并进推动开放

2月28日凌晨,已经恢复了繁忙的成都双流机场,一架装载着32名乘客和近18吨货物的国航CA431,从这里启航飞往法兰克福。因为疫情影响,该条航线上的空客A330宽体客机已暂停近一个月。紧接着,当天凌晨2点20分,成都至埃及开罗航线恢复飞行,至此,成都的国际及地区航线已恢复至26条。

同时繁忙的还有位于成都青白江区的国际铁路港。“2月26日晚上又有一批满载联想、戴尔等电子产品的41个货柜,搭乘中欧班列(成都)的列车,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成都)每天都保持常态化的运行。

记者注意到,成都的复产复工与疫情防控正在有序推进。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支持重点出口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按照中央的要求,成都市已然做好了行动部署。

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搭建和维护全球供应链正是成都的城市战略。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通道经济”带动“口岸经济”和“枢纽经济”发展,推动成都抢先建成欧洲与东盟间中转贸易和离岸贸易的中枢。成都的目标就是全力打造“采购供应链枢纽中心”“制造供应链枢纽中心”“分销供应链枢纽中心”和“供应链物流枢纽中心”,推动成都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成都陆空并进推动开放

陆空并进推动对外开放

“以前我们都走海运,现在联想集团有三分之一的货品都通过中欧班列(成都)发向欧洲。”联想集团国际物流中欧班列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疫情期间,国际物流运输部分受阻,特别是航空运输,但中欧班列(成都)都能保持常态化的运行,这大大增加了企业对中欧班列(成都)的信心。

面对疫情,成都国际铁路港快速建立响应机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保班列平稳运行,与铁路、海关等部门同频共振,确保了货物能够按期顺利的发运。

为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发展,海关总署近日出台十条措施,从减少报关次数降低报关成本、加强枢纽站点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沿线各国经贸往来。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成都)境外订单不降反增,截至2月26日,班列开行量超240列,较去年同期增长近80.6%,运送货物超16万吨,货物涵盖电子产品、汽车、服装、木材等。

不仅如此,中欧班列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中。“目前,已联接境外26个城市和国内15个城市。”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成都的空中线路也有序恢复。成都市口岸物流办介绍,根据成都对外开放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继2月7日率先恢复成都至新加坡航线后,再次选定了至日本东京、德国法兰克福、埃及开罗作为首批复航航线。目前,该办正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更多国际航线恢复运行,到2月底成都的国际及地区航线将恢复至26条。此外,国内的多条航线也陆续复飞。

国航相关负责人介绍,28日复航的法兰克福是欧洲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通过空铁、空陆几乎可以辐射全欧洲的版图。“国航西南分公司CA431航班的复航,意味着因疫情暂时中断的空中丝绸之路再次开始响起了熟悉的‘驼铃声’,美丽的成都重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

复产复工维护全球供应链

“我们2月4日复工,24小时运行,为全球供应太阳能电池片。”位于成都双流的通威太阳能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疫情发生后,通威太阳能为了保证全球产品的供应需求,目前成都基地51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日产电池片650万片。

通威太阳能双流基地现有10GW电池片产能,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我们通过直销加代理的方式,目前产品出口韩国、印度、土耳其、德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该负责人介绍。

不仅如此,近日通威还宣布将在成都金堂县计划总投资200亿元、用地2500亩,3-5年内建设“30GW电池片+30GW组件”。通威提出,将借力成都国际铁路港物流优势,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计划用5年时间抢占全球近35%市场份额,打造成都千亿级光伏产业生态圈。

在全球供应链中,通威太阳能正是成都光伏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构成。

此外,作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和引领区,成都高新西区拥有规上电子信息企业120余家,包括英特尔、德州仪器、中光电、华为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完善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2月26日,目前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安全有序复工,涉及12.7万人。

“一直以来,成都作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在中欧的贸易和物流通道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上述国航负责人表示,苹果、戴尔、英特尔为代表的外资看好这片热土,纷纷在成都投资建厂开通产线,“成都造”的PAD、笔记本、芯片等高科技电子产品通过直达国际客货运航线可以在24小时内辐射全球。

自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成都市口岸物流办围绕全市重点产业的国际供应链需求,以及重要物资的抢运要求,全力确保主要国际航空通道的稳定和医疗采购物资运输的顺畅。与英特尔、苹果、戴尔等重点企业对接沟通,掌握企业诉求,实时跟踪企业生产进度和进出货安排,同时与航空公司主动衔接,根据航班安排为企业制订应急解决方案,全力保障航空运输服务。

针对英特尔货源地广、货物批次多、批次货量少的特点,成都市口岸物流办与国航西南分公司及时协调,为英特尔提供了成都至新加坡的以客代货运输方案。从2月7日起,国航的成都至新加坡航线恢复飞行,每天往返一班,采用空客A330宽体客机执飞。

“这是疫情影响以来成都恢复的第一条国际航线。其腹舱运力每班达15-20吨,有效保障了成都市重点企业的国际运输需求,实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也维护了芯片行业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成都市口岸物流办负责人表示。

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成都陆空并进推动开放

打造全球稳固供应链

近日,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也正式复工建设,预计今年9月将实现封关。未来,围绕“保税+展示”“保税+贸易”“保税+制造”“保税+供应链”等拓展“保税+”业务,成都国际铁路港将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据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相关企业逐渐将目光转移到铁路运输,将为带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开辟新路径。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8月,成都获批国家首批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为此,成都市先后两批次确定了试点项目30个。随后在2018年3月20日,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发布《成都市关于推进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帮助成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供应链枢纽城市,大幅提升成都资源要素配置能级水平和深度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实力。

“成都已经构建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快速配送通道网络。”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底该市的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已达126条,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500万人次。目前,成都第二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已经全面复工,计划明年正式投入运营。

此外,经过六年多运营,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超过4600列、年复合增长率达120%,约占中国开行总量1/4,成为中国运行最稳定、运行时间最短、发班频率最高的中欧班列,累计带动217亿美元进出口贸易。

“目前,我们已经吸引了联想、戴尔、TCL等万余家企业利用通道开展业务,因此这是利用枢纽口岸及国际货运通道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

就此,专业从事冷冻食品保税加工和进出口企业上海佩南顿国际物流总经理屠银辉介绍,“铁路港综保区的设立将会使我们的业务范围大大拓宽。在综保区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开展9610和1210两种模式发展跨境电商。佩南顿冷链业务主要面向食品和医药,我们将在综保区建立自己的现代化冷库,全面辐射西南市场”。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今天,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产业、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都口岸与物流办负责人表示,成都将力争抢占全球化供应链领先城市一席之地。(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党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