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孩子愛動手打大人,該如何處理?

寒門大隊


首先,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父母就是一面鏡子!

孩子愛動手打人,這確實不是一種好的性格和習慣。

心理學家通過對一組愛攻擊人的孩子進行研究,發現這種性格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在環境中模仿、學習。人類生活的環境可以說充滿了暴力,大到戰爭,小到鄰居打架,再小到父母經常性地責打孩子,這都成為他學習的內容,更何況還有電視上各式各樣打鬥劇烈、以力服人的卡通片或武俠片,這也是他模仿的對象。

(2)攻擊行為可以達到某種目的。因為他知道通過攻擊會達到他的目的,所以他通過打人而讓其他孩子服從於他,聽他支配;通過攻擊別人可以取得很多小朋友的敬畏。頻頻地使用攻擊這種手段,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個壞習慣。

(3)挫折時的發洩。當他做某個事遇到大的失敗,他的憤怒無處發洩時就會通過打人、罵人、強佔別的孩子玩具等來平衡他的心境。

(4)攻擊也是他吸引人注意的一種手段。通常情況下愛打人的孩子不會得到老師、同學,甚至包括父母的關心、注意,這時他的內心卻需要這種感覺,他就會通過攻擊別人來引起父母、老師的注意。

(5)孩子在自己的天性中就有好勇鬥狠的一面。這是比較少見的,大多數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其實跟他們的年齡及認知水平有很大關係,在學齡前孩子樂於“以拳服人”。對於攻擊性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因為這種“好勇鬥狠”的性格很容易使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對這些孩子父母如果採取粗暴的做法比如打罵,有可能會使他的攻擊性更為變本加厲

正確的做法是:

(1)父母應當觀察瞭解孩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會產生攻擊行為,然後否定他的攻擊性。比如孩子以搶的方式獲得的玩具,父母就應將搶來的玩具沒收,並告訴他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以此減低他攻擊行為的內心動機。

(2)如果孩子天性喜歡攻擊人,父母可適當讓他學習一些安靜、平和的遊戲、運動,比如教孩子下棋、教孩子練毛筆字,如果有進步就應適度地肯定、讚揚,這樣就可以轉移他的興趣,逐漸培養他有益的性格特徵。

(3)如果孩子是由於挫折而產生攻擊行為,則應幫助孩子減少挫折感,這就要求父母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

(4)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方式。可以身作則展示父母和鄰居、友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告訴孩子人生來應屬於群體,群體需要協作而不是敵意,比如要讓別人服你,動手動腳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你聰明、友好、團結,同樣也可讓小朋友佩服你。

上述方法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如果孩子的攻擊行為逐漸減少,則一定要給他鼓勵,增加他的信心,當然如果孩子百般勸說無效,父母就應對他進行處罰(當然要事先講好規則)



櫻纓子


孩子愛動手打人,這確實不是一種好的性格和習慣。心理學家通過對一組愛攻擊人的孩子進行研究,發現這種性格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在環境中模仿、學習。人類生活的環境可以說充滿了暴力,大到戰爭,小到鄰居打架,再小到父母經常性地責打孩子,這都成為他學習的內容,更何況還有電視上各式各樣打鬥劇烈、以力服人的卡通片或武俠片,這也是他模仿的對象。

(2)攻擊行為可以達到某種目的。因為他知道通過攻擊會達到他的目的,所以他通過打人而讓其他孩子服從於他,聽他支配;通過攻擊別人可以取得很多小朋友的敬畏。頻頻地使用攻擊這種手段,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個壞習慣。

(3)挫折時的發洩。當他做某個事遇到大的失敗,他的憤怒無處發洩時就會通過打人、罵人、強佔別的孩子玩具等來平衡他的心境。

(4)攻擊也是他吸引人注意的一種手段。通常情況下愛打人的孩子不會得到老師、同學,甚至包括父母的關心、注意,這時他的內心卻需要這種感覺,他就會通過攻擊別人來引起父母、老師的注意。

(5)孩子在自己的天性中就有好勇鬥狠的一面。這是比較少見的,大多數孩子喜歡動手打人其實跟他們的年齡及認知水平有很大關係,在學齡前孩子樂於“以拳服人”。對於攻擊性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引起注意,因為這種“好勇鬥狠”的性格很容易使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對這些孩子父母如果採取粗暴的做法比如打罵,有可能會使他的攻擊性更為變本加厲,正確的做法是:

(1)父母應當觀察瞭解孩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會產生攻擊行為,然後否定他的攻擊性。比如孩子以搶的方式獲得的玩具,父母就應將搶來的玩具沒收,並告訴他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以此減低他攻擊行為的內心動機。

(2)如果孩子天性喜歡攻擊人,父母可適當讓他學習一些安靜、平和的遊戲、運動,比如教孩子下棋、教孩子練毛筆字,如果有進步就應適度地肯定、讚揚,這樣就可以轉移他的興趣,逐漸培養他有益的性格特徵。

(3)如果孩子是由於挫折而產生攻擊行為,則應幫助孩子減少挫折感,這就要求父母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

(4)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方式。可以身作則展示父母和鄰居、友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告訴孩子人生來應屬於群體,群體需要協作而不是敵意,比如要讓別人服你,動手動腳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你聰明、友好、團結,同樣也可讓小朋友佩服你。上述方法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如果孩子的攻擊行為逐漸減少,則一定要給他鼓勵,增加他的信心,當然如果孩子百般勸說無效,父母就應對他進行處罰。




花開的聲音8241


孩子愛動手打大人,首先我們需要反思在我們的家庭內部中或者家庭成員之間可有打人的現象,一般來講,孩子一出生是一張白紙,之所以愛打人,可能受到周圍環境影響,潛移默化下覺得打人沒什麼,是正常的行為;2.孩子愛打人說明孩子不懂如何表達自己不滿,對情緒和行為的管控出現偏差,有部分原因可能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比如你是否慫恿孩子,出現打人的情況後你是否只是嘴上說說,卻沒有及時給到懲戒,又或者在孩子剛開始出現打人的情況下,你還去給他找理由,覺得孩子只是孩子,不懂事,給大人道個歉就完事了?這些情況反覆出現,孩子大腦裡接受到了這些慫恿的信號,自然就會有下一次下下次了,所以總結一點就是出現這種打人傾向,一定需要言傳身教,講清楚道理並且給到相應的懲罰;3.是否孩子具有攻擊性性格?這個需要到專門的機構去進行一些檢查和測試,不管是不是,我覺得我們應該找孩子溝通好,以身作則,全體家庭成員互相提醒和作出之前所述處理辦法,相信會有所收斂,堅持下來就會成為一種習慣,自然就會從根本上認識到打人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也會自發地放棄去打大人。





臨海聽風hxq


3歲之前的寶寶出現打人的行為,是很常見,也很正常的行為,並不是家長所認為的“暴力”。

1歲左右的孩子可能會比較頻繁地出現打人行為,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處在“手部敏感期”。

這時,孩子突然發現原來“手”還可以打人,就像遊戲一樣覺得很好玩。孩子在用“口”和“手”探索世界,在他們心裡,咬人、打人和咬物品、打物品是一樣的概念。孩子打人的時候並不知道哪裡能打、哪裡不能打。

這個階段家長不用太生氣,只需要告訴孩子“不可以打人”,或者輕輕抓住孩子的手稍微阻止一下,不用把這個行為當作是孩子品行不好,處理的時候也不用太嚴肅,過了這個階段孩子自然會減少打人行為。

2~3歲的寶寶處於建立自我意識的時期,非常看重對所有權的保護,敵意和攻擊行為是他們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反應。同時,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能力尚未發展完全,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緒,所以常常用打人來宣洩情緒。

這個時候,家長就不能再忽視孩子打人的行為了。要堅定地告訴孩子“不可以”。例如:

奶奶很愛你,每天陪你玩很辛苦,你不可以打奶奶。

打人是會疼的,別的小朋友打你,你也會疼,會不開心的,所以我們不能打別的小朋友。

家長此時的態度非常重要,及時干預,切忌“以暴制暴”。如果孩子在憤怒時出現打人的行為,先帶Ta離開“案發現場”,給Ta一些時間和空間冷靜下來,再堅定且耐心地引導孩子,幫助孩子疏導情緒,之後再帶孩子向被打者道歉,事後家長別忘了鼓勵孩子的勇敢和進步。



A花姐


孩子打大人這個習慣是非常不好的,我們要意識到它的嚴重性。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愛打大人,它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在他幼兒的時期,我們大人沒有意識到他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可能大人覺得現在孩子還小,沒什麼要緊,等他大了就知道了,如果我們大人是這種思想的話,那麼對孩子是百害無益的。

第二,可能我們讓小孩子給老人家帶,自己沒有去意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隔代教育也是很大的問題。

至於這樣情況,我建議家長從現在開始要制止他的行為。接下來分享幾個語言的溝通方式:

第一,親愛的孩子,你這個行為不文明,打人是不對的。打人的行為,警察叔叔是非常不喜歡的。

第二,兒子,你覺得你打別人打的疼不疼?我打一下,你試一試看好不好?孩子疼嗎?疼,那你打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疼的。別人也會傷心的,我打你的時候你也覺得很傷心是吧?

第三,孩子你打人是不對的行為。如果你生氣了,你可以說我生氣了,請你不要這樣跟我說話,請你這樣跟我說話行嗎?

第四,孩子你打人是不對的行為,如果你生氣了,你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表達你生氣的感受,可以畫出你內心不開心的事。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去抒發自己不開心的感受。可以通過聽歌的方式釋放自己。

不管通過任何的方式,我們不能通過打人的這種行為去傷害別人,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可以通過更加文明的行為,這樣子的話大家都非常樂意跟你交朋友。加油吧,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是愛你的。

通過以上的描述,我相信家長也知道一些解決的方案了,希望家長從現在開始好好的教導我們的孩子。我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變得更加得優秀。





Ellen小辣媽


寶媽先找一下孩子學會動手的源頭。

孩子一片空白的來到這個世界,以極強的學習能力、模仿能力汲取周邊的各種信息。如果把孩子的學習模仿比作輸入信息,把孩子的行為表現視作輸出信息,那現在他的輸出端出現了問題,自然是因為輸入端有了問題。

是家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過體罰行為?還是說家人之間有過動手行為?還是從動畫片裡看到的?小朋友身上學到的?

小孩子的心智還在生長髮育期。遇到挫折不滿等情緒需要發洩的時候,因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處理,就會從認知中找相似情況下,那些看起來比較厲害的人所做出的行為來模仿學習。

這種情況大人沒有必要上崗上線,認為孩子的品性有問題,或是家庭的教育出了問題。

找到根源後,先從源頭上切斷。

如果是家人之間的行為,那家長首先要改正自己的行為,誠懇的向小朋友道歉,承諾改正並確實做到,改正的階段讓小朋友來做監督管理。

如果是從別的小朋友或動畫片裡學到的,就要教會孩子辨識好的行為和不好的行為,並引導孩子學習小朋友身上的優點,以小朋友身上的缺點為戒。

現在有很多繪本及動畫片,都講述的是愛欺負小朋友是不對的行為,家長可以買回來給孩子看。告訴小朋友,真正的英雄是能保護爸爸媽媽及好人的,小拳頭只能保護大家,絕不可傷害大家。

同時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讓孩子把心中的情緒和自己的想法真實的表達出來,幫助孩子去疏導情緒、解決問題。慢慢的,孩子也就會找到正確的發洩不滿、表達情緒的方式了。





鍩鍩和媽媽的幸福生活


孩子愛動手打人令一些家長非常煩惱。有些家長也很無奈,夫妻倆溫和敦厚,孩子怎麼變成這樣了呢?

我們所看到的孩子所有的不好的行為,都只是問題的表現形式,而不是問題的本質,我們必須真正的找出問題所在,才能幫助孩子去糾正和改善。

事出必有因,大一點的孩子不會莫名其妙的就打人,咬人,發脾氣的,孩子打人一定是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是玩具被搶了?想吃糖沒得到?爸爸媽媽沒有聽懂他的話?等等。

孩子打人的原因是複雜的,總結一下無外乎這幾點:

1.孩子受身邊人的影響

比如經常一起玩的小朋友有愛打人的孩子,他就會不自覺的去模仿這種行為,並且在這種模仿中嚐到了甜頭,覺得自己很厲害,別的小朋友都害怕他。

2.暴力的動畫片看多了

孩子看的動畫片,一定要經過家長的精心篩選,當前的動畫片市場比較雜亂,暴力鏡頭很是常見,《喜洋洋與灰太狼》中用平底鍋打人,灰太狼烤羊等場景,都很容易讓孩子模仿。

3.孩子想得到家長的關注

很多家長忙於工作,與孩子相處互動時間不夠,情感上有所疏離,孩子一打人就會引來爸爸媽媽強烈關注,所以,孩子就用這種方式來獲得父母關注。

那麼,怎樣幫助孩子克服這塊成長中的'絆腳石'呢?

1.堅決杜絕以暴制暴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的種種'惡習',說教無用,非得打才有效。既然你覺得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同時你又用武力的方式去制服孩子,告訴孩子打人是最有效的方式!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矛盾和逆反心理,弊大於利,也要讓孩子在內心進一步的確定:想要讓別的小朋友'順從'自己,就要打!

2.幫孩子消化情緒

如果孩子打人了,我們不妨蹲下來問問孩子:我看到你跟別的小朋友動手了,你們剛才一定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你願意告訴我嗎?

只有讓孩子用語言把情緒表達出來,他的行為才有可能被理解和調試。幫助孩子梳理好情緒之後,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3.用繪本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家長可以買些相關的繪本,通過親自閱讀,讓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

總之,孩子打人必有原因,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細心的觀察孩子,一旦孩子出現情緒上的'失控',要及時幫孩子走出'情緒困境'。重要的是,家長一定不能用暴力的方式給孩子做'榜樣'。


英語坊


當孩子對大人有攻擊性傾向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用嚴肅的態度讓孩子瞭解到問題的嚴重性。

然後我們應該在孩子態度好轉的同時趁熱打鐵,悉心教孩子道德經之類的古文學,讓孩子瞭解到華夏民族幾千年禮與效的真諦。並且抽時間幫助孩子複習,幫孩子認識行為規範。當孩子有禮讓大人,孝敬長輩的行為時,及時誇讚,讓孩子瞭解到踐行禮與孝的快樂。

而對孩子日常的教育,我們同樣不能疏忽。在忙於工作的同時,我們同樣要抽出時間來陪孩子教育孩子,讓孩子懂得何為敬,何為孝。並且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不易。這樣也會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在這個獨生子女家庭特別多的年代,我們更應該注重孩子的教育。跟孩子做到以理服人,讓孩子懂得如何做人。

孩子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有攻擊人的舉動了,這時候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揮手拍父母的臉,是打人的行為,而有些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會因為孩子這種打他們臉的動作而笑。

而孩子看到大人笑,以為拍父母臉這種行為是搞笑的事情,能夠把自己的父母逗笑,而這時候他們就認為打人是對的,慢慢的他們長大了,他們在與小朋友玩耍時,可能會習慣性的揮手打人,他並不明白這種形為其實是錯的。

如果這時候父母能夠糾正他的這種行為,並且嚴厲的告訴他以後不可以動手打人,那麼孩子可能就會糾正自己的行為,認識到自己錯了。

但怕的就是有很多父母並不覺得自己的孩子動手打人是錯的,他們很多時候還會誇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孩子打的過別人的孩子是值得誇獎的事情,然後私下裡誇自己的孩子太棒了,而這時候孩子就覺得他打人是對的,他打人是能夠得到表揚的。

如果你的孩子動手打了大人,只能說明你們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父母過,而把自己當成了孩子的奴隸,為了討好孩子的歡心,什麼都可以滿足他的要求,一旦不滿足他,他就會攻擊你。

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你打回去,讓他知道他並不是非常厲害的,所有人都可以輕易的打倒他,並且讓他知道被打的人是有多疼。

這種孩子太叛逆,現在青春期的孩子都很叛逆,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長大啦,可以不聽家長的管教,自己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他們想脫離家長的束縛尋找自己的新天地,所以這很正常,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不是打罵孩子,這種辦法不僅沒有用還會讓孩子更加叛逆,你要試圖去教育孩子,從他們的心理出發,沒事的時候多和他們交交心。

讓他們說出自己的心理想法對你,你也要多關心孩子的一切,不要總是關心他們的學習,有的時候瞭解他們的心裡想法更重要,“望女成鳳,望子成龍”,這都是正常的,但是你也要讓他們明白你的苦心,讓他們也試圖瞭解你,慢慢的他們明白你的不易也就不會這麼叛逆,反而會更加願意和你去交心,讓孩子和你更多的是像朋友一樣的關係,這樣兩個人才能更聊得來。

還記得小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從小的時候弟弟就比較淘氣一點,然後又因為父母有一點重視兒子,所以家裡的人都比較寵愛他,一般來說偶爾闖點小禍爸媽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可是有一次,弟弟竟然動手打了媽媽一下,雖然不是很重但是的確動手了,也就因為那次弟弟被罰跪了,而且還被父親政治教育了一番,印象裡也就弟弟那次被罰過,長大後我也問過父親,那麼重視自己的兒子,那時候怎麼下的去手教訓他了!

父親是這麼說的,如果孩子小時候就敢動手打大人,長大了就會更加的無法無天,就像小樹苗一樣,小時候有一點點歪可以把它給扳正了,而且當時間不斷延長的時候,父母會逐漸老去,孩子會逐漸長大,這時候體力上面會有更大的差距,所以孩子動手打大人絕對不會姑息,萬一老了呢,兒子打老子也不是沒有!所以孩子只要敢動手打大人,必須從嚴教育,人應該有一些敬畏和孝道之心!

這種時候家長往往是需要先反思自己的,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有許多時候孩子的行為是學習家長的,家長怎麼做的孩子都看在眼裡,如果你是個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家長,那出現這種情況應該不奇怪,如果家長不是這樣的,那就該尋找孩子身邊接觸的其他因素,比如說小夥伴們是怎麼樣的比如說看的動畫片電視怎樣的,這些都關乎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除了尋找原因,最重要的是要合理的開導孩子,千萬要記著不能動手,不要讓家裡出現暴力現象,要讓孩子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有很多種,正確的引導孩子,要給孩子講故事講道理,首先動手打人是不正確的行為,然後動手打打人更是錯上加錯的事情,尊敬長輩的觀念是必須要樹立的,孩子犯錯的時候往往家長越是溫柔的心平氣和的講孩子越能感覺到自己的錯誤和愧疚感,所以家長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情況。孩子多大?打人的原因是什麼?

0~3歲的孩子智力意識發展都不完善,打人抓人不能代表他們對大人尊重不夠。就好像小奶貓小奶狗,剛出生幾個月也會抓撓人,動物幼兒時期,總要通過一些行為感受外界,而打人抓人,也是感受外界的一種表現。

如果孩子再大幾歲,還有偶爾打大人的表現,那就要看看,是什麼原因了。孩子的行為反射了家長平時的作為。孩子打人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大人沒有滿足孩子合理需求,或觸碰了孩子的底線問題。作為一個人,不管多大的時候,都是有自己的底線的。也就是自尊需求。大部分大人對孩子的自尊向來採取忽視態度,可能在某件事上觸碰了孩子底線而不自知,或是因為孩子的合理需求不願滿足。這時候,應該好好和孩子溝通一下,瞭解孩子所想,問題很容易解決。

第二種,最差的一種,就是孩子被寵壞了!這種孩子的家長一般不教給孩子講是非對錯,培養基本素養,就因為家長不恰當的寵愛,對孩子過度放縱,有求必應,只養兒不教兒。這樣的家長,看似特別愛孩子,實則在毀孩子。對這種情況,解決難度較大,只能由家長下定決心重新定義教育模式讓孩子慢慢改了。

還有一種,就是前兩種情況都不符合的。這時候可能是孩子生了某種病,控制不了自己的意志。這時候可以多觀察孩子還有沒有其他奇怪舉動,如果發現了,儘早去醫院,早些治癒孩子受的苦越少。

孩子有時候打大人,這你都能忍?我不知道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是什麼樣的,但我知道尊老愛幼,還有長幼有別。你從小就不能讓你的孩子尊重長輩,那麼他長大了豈不是直接就動手打父母?新聞中有很多不孝子打罵父母,我認為他們有一部分產生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小的時候,長輩的一味放縱,有些根本就超越原則的事情就不能容忍。

如果孩子第一次出現打家長的情況,那麼你跟他要好好交談,並嚴厲的訓斥他,如果他第二次再犯這個毛病,你一定要教訓他,就是俗稱的條子嘎的燉肉,一定要打得他不敢再犯。因為你第一次已經警告過他了,他第二次還犯,就說明你要通過其他的方式讓他明白道理。因為這完全就是底線的問題,孩子的教育不能讓他養成驕奢淫逸的毛病,三歲看老,以後豈不是他一生氣,不論長輩還是其他人都會拳腳相向嗎?



霞飛ing


您好,很高興能夠幫助您解答喲,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呢[玫瑰]

首先,發現孩子打人的行為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的,不要過於著急。我們需要先了解孩子真正動手打人的原因。當我們找到原因後,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在引導的過程中,適當的幫助孩子做出對應正確的選擇。從而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意識。🙂😊

其次,一般孩子打人會有幾個階段,分別是:

1:孩子由於心理上不善於主動溝通,或是不能通過溝通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時候。就會潛意識的存在著,大腦支配著手去打人,從而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溝通的階段。所以一般我們有很多家長可能不太瞭解孩子的特性,會比較早的給孩子貼上標籤。

2:通過打人從而表達內心比較複雜的情緒,當孩子初次嘗試到打人時候能夠獲得內心上或是物質上的滿足時。潛意識的會認為通過打人是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但孰不知這是錯誤的行為。所以當我們父母看到孩子有這樣的行為的時候,儘量不要馬上去斥責,可以蹲下神安撫孩子。問她剛剛那樣做是為什麼呢?那我們除了剛剛打人,其實還有一種方式同樣可以獲得,就是我們主動去溝通。從而通過轉移注意力幫助孩子潛移默化的改掉打人的小習慣呢

3:通過打人表達自己缺乏安全的階段。也就是用我們大人的話來理解,就是正當防衛。其實根據帶班經驗來看,這第三個階段往往卻是很容易被打人忽視的。當孩子處於正當防衛的階段的時候,卻不被理解或是被責怪時,內心的沮喪是大人包括老師也很難注意到的呢。

最後,無論孩子是屬於哪個階段的打人,我們父母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來改善孩子的行為習慣[玫瑰]

一:調整自身的心態,儘量用最好的心態情緒面對孩子。引導孩子慢慢的情緒釋放。

二.共享,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父母理解他,比如可以和他說:我們現在知道你很生氣。這種感受真的很難受.....那麼當孩子的感受被人理解的時候,他自然會將情緒釋放,接下來才會冷靜的想到解決辦法[心]

三.回顧,加強正向的引導。當孩子情緒平復以後,慢慢的與其交談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另外,平時也儘量不給孩子觀看比較暴力方面的動畫片或影片之類的。同時,若是孩子與孩子之間的爭執,建議大人可在保證孩子的安全的情況下,觀察孩子。不建議父母直接參與攻擊對方呢~

慢慢的引導若是下次再遇到這樣的問題該如何去做~~

其實無論作為老師還是家長而言。我們一定要在心理有個原則就是:孩子本就是天真純潔可愛的。無論他做了有什麼讓我們大人看起來是討厭或者是錯誤的。那麼一定是我們有什麼做的不夠好的地方。用心關注孩子的成長,用愛包容他們的天真與無知。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在你眼前的這個孩子很優秀,只是我們發現的太遲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呢~孩子是很可愛的~也希望您的孩子永遠健康快樂的成長喲~比心~~~~😊😊






喵喵兜裡有糖


孩子愛打人就是不好,父母要從小教孩子做人,這就是教育孩子的基本道德,打人是不禮貌的,父母也得找自身的理由為什麼孩子從小打人,我們要從小教孩子做一個從小懂禮貌,很乖巧的孩子,父母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為什麼會打?有時候孩子也會跟其他同學學,做的不對了我們給孩子立馬解決,不要等他犯了錯才跟他說那也就晚了,其實小孩最容易記住大人的話,我們也會教育孩子哪些該說哪些不好該說,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不打罵的孩子,孩子也會聽父母的,每個孩子都不會很壞,就看大人怎麼教孩子,做個誠實有一種愛心的孩子我覺得好一點,這只是我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