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一部老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发现图片左上角有一个数字:No.8 豆瓣电影Top250。啥意思呢?这代表在豆瓣电影排行榜里,高居第八位。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1

《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该片拍摄于1993年,是一部当时乃至如今都轰动世界的伟大作品,其艺术成就之高令众多影片都难以望其项背。

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通过揭露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加以其登峰造极的思想严肃性和艺术表现力,在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毫无争议地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以及最佳配乐7项金像奖。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种族灭绝灾难。约600万犹太人成为希特勒屠刀下的冤魂,其中包括100万儿童。整个欧洲的犹太人因此约减少二分之一,世界犹太人减少三分之一之多。

身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多次痛哭,为这些因为战争而逝去的同族人哀悼。影片获得巨大成功和至高荣誉之后,斯皮尔伯格不仅谢绝了全部片酬,还将个人在本部电影所得全都捐献给美国大屠杀博物馆。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2

片中主人公奥斯卡·辛德勒是德国商人、纳粹党成员。在杀戮和硝烟的战争年代,辛德勒用他独有的社交能力,出入各类声色场所,撒下大把银票。因此能结识大批德国军人要员,获得军队订单,赚得盆满钵满。

辛德勒本就是纯粹的商人,建立工厂之所以雇佣犹太人,仅仅是因为他们比波兰人工资更为低廉。拯救犹太人,开玩笑,从来不在辛德勒的商业计划之中。

当亲眼目睹了纳粹对犹太人的残暴,昨日鲜活的生命瞬间枯萎在身前,他的人性良知终于爆发,用自己所有身家换来约1200名犹太人的生命,占波兰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近1/4。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3

电影全长达3个小时10分钟,相当于现在的两部电影。从辛德勒出入酒吧开始,到聘请史登开始建立工厂,再到两人连夜录入救护名单,最终战争结束千人获救,史登将工人们做好的戒指送给辛德勒。每帧镜头闪过,都是绝佳的摄影作品。

片中的一些细节,每次观看,心灵都被深深震撼。

情节1: 犹太家庭在德国军人的逼迫和监视下,无奈地收拾细软,离开自己的住处前往隔离区。街道上非犹太种族的孩子们,用石块向犹太人扔去,一个小姑娘眼里充满了仇恨与轻蔑,嘴里大声的喊叫着:“再见,犹太佬!”。

希特勒妖魔化犹太人,已经导致全民都被愚化,就连小孩子也无可幸免。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情节2:火车站货仓里,工人们正在挑选着堆积如山的货物,给其分门别类,这些都是火车上被运走的犹太人的财物。可是这些物品,对于它们的主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踏上的是一辆辆死亡列车,即将开往屠宰场。

一名黄金鉴定师望着倒在桌上的一大堆金牙,面色呆滞,他内心清楚,每颗金牙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终结。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情节3:全片最经典的一幕,在山头上骑马停留的辛德勒,静静的看着下面异常混乱的街道。清洗老弱病残的大屠杀已经开始,在黑白颜色的人群中,一个衣着红色的小女孩儿,在其中快速的毫无目的穿梭着。

原本全片都是黑白色调,进行到此,却突然出现了一抹惊红。这个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在黑白人群中是如此醒目,只一眼便无法忘却。在由童声合唱组成的低沉背景音乐中,小女孩儿身上的红色代表着生命,尽管它看上去是那么的脆弱。

看到此处,只能惊叹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神来之笔。在观看过的所有电影中,此桥段永远排在第一位。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情节4:孩子们被骗着装上卡车,送往屠宰场。小男孩奥利趁乱逃出,四处寻找可以藏身的地方却都有人捷足先登,最后只好钻进厕所的粪坑里。就是在这个臭气熏天的地方,还躲着四五个小孩。孩子们稚嫩的脸上沾满了污秽。小奥利无助地望着头上的蓝天,那里居然还在回响着纳粹故意播放的慈母般音乐。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情节5:刚走下楼梯的辛德勒,用手摸了把从天上落下散在车上的“灰尘”。可这并不是普通的“灰尘”,都是焚尸后从烟筒冒出的骨灰。德国军人迫使犹太人们挖掘尸体后再进行焚烧,如山的尸堆里可能就有他们的朋友、亲戚。

魔头歌德告诉旁观的辛德勒,刚收到命令,二、三十日后将会把营区内的所有人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此时,辛德勒就已经诞生了救人的念头。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情节6:黑白镜头中,一辆运尸车上赫然出现了红衣小女孩的身影,几日前还在人群中穿梭,如今却已然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辛德勒看在眼前,捂着嘴悲痛万分。

辛德勒就是在此刻被深深触动,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对纳粹暴行的惊骇,对生命意义的重读,对自我良知的拷问。由此,完全坚定了自己救人的想法,开始着手准备编制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情节7:工厂里,彻夜未眠、眼睛红肿的辛德勒开始实施他的计划,让史登打印他念出的名字。“More、More”,辛德勒不断的念着记忆中的人名,打字机飞快的印出铅字,“300、450、600、800…”。

这就是彪炳史册的“辛德勒名单”,电影片名也由此而来。

而这千人名单的代价,就是辛德勒送给魔头歌德一箱箱的钞票。当辛德勒因资金临近耗完而让史登终结名单,史登喃喃的说:“这名单太好了,这名单就是生命!名单外的世界,是深渊。”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情节8:德国投降,深夜收拾好行装,准备逃亡的辛德勒,离厂之前,接受了工人递上的,可证明他无罪的联名担保书。而后史登送给他一枚用工人金牙打造的金戒指,并说到:“希伯来文,意为“凡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

辛德勒戴上戒指,眼含着泪水,对史登说:“我或许可以多带些人出波兰,或许可以多带些”,史登说:“拜你所赐,1100人得已生还。”

辛德勒自嘲似的笑了笑,“我太挥霍了。”接着,他从笑转为哭泣:“只要我…”,辛德勒指着自己的汽车说:“这辆车,可以换回十个人的生命,我要来干什么?十个人…”。取出领针:“这领针,两个人,黄金造的,两个人…”。他大声痛哭着,像个孩子一样,工人们上前去抱住辛德勒,紧紧的抱着他。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情节9:奥斯卡·辛德勒的墓碑前,影片又切换为彩色。电影中各个角色的扮演者与原型一起携手来为他祭奠,在他的墓碑上放上一小块石头表示感激。影片中还出现了一位坐着轮椅的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她面容很安详,字幕介绍:“艾米莉·辛德勒太太”。

前来祭奠的人络绎不绝,排着长长的队,他们全都上了年纪,却没有一点声响,安静的排着队逐一放置石块。

影片字幕:“今天的波兰只剩下不到四千活下来的犹太人,有六千以上辛德勒犹太人的后裔。”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4

影片的结尾,在放满象征着感激石块的墓碑上,一个人轻轻的将一束花放在上面,放在辛德勒的名字上面。

镜头切到远景中,一个衣着黑衣、身材高大的人默默的站立在那里,是他,奥斯卡·辛德勒,永远活着的奥斯卡·辛德勒。

《辛德勒的名单》,世界纵然险恶,人性依旧本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