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奮戰在閩西戰“疫”一線的“守門人”——記龍巖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何祥盛


2月26日,我市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通過專家組綜合評估,確定其符合新型冠狀病毒診療(第六版)接觸隔離出院標準,至此,我市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未發生醫務人員感染。這讓主要負責康山醫院新冠肺炎確診病人救治工作的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市第二醫院醫務處主任何祥盛頗感欣慰。

從1月17日開始,何祥盛便組織醫院各部門制訂應急醫療救治工作預案,開展預檢分診、發熱病人管理、疑似病人收治等十幾場次的全流程演練。為不遺漏一例疑似病例,市二院搭建了“發熱門診+呼吸科排查+專家組”會診的三道防線,全天候診療,科學合理地做好發熱患者的排查工作。2月8日晚,發熱門診接診一名來自鐵山的陳女士,她曾與武漢回來的人有過接觸史,出現發熱、肌肉痠痛等症狀。接到電話,何祥盛立即趕赴醫院,組織呼吸內科、感染、影像、重症等專家,指導分析發熱病人的診療、排查。這邊剛結束,凌晨1點又有一名發熱病患需要會診。24小時待命成了他的工作常態。

從醫25年、入黨14年來,公共突發事件的最前沿總有何祥盛逆行的身影。2003年,作為內科醫生的他從北京進修回來,第一時間就投身到抗擊非典的工作中。2008年,汶川地震,他擔任我省抗震救災醫療隊的小分隊長,在都江堰和彭州開展救援工作。2013年,席捲全球的H7N9暴發,剛上任醫務處主任的他,第一時間終止在上海的進修,返巖組織救治了我省第一例確診病患……

經驗豐富是他的優勢,細緻紮實是他的優點。在醫院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後,從患者的病史流行病學調查、症狀體徵、患者的轉運,到患者病情變化、重大診斷、治療措施的變化,每個細節,他都會一一落實與督查。在康山醫院,進入隔離病房的一線醫務人員穿上與脫下防護服,都必須在院感科專業人員的視頻監督下進行,對此,何祥盛總是用心監督,若發現操作錯誤就及時給予糾正,確保醫護人員自身安全。

□ 記者 羅姝 見習記者 章辰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