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說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不一樣?

陳明輝


我是隨玉而安,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農村孩子和城裡孩子有什麼不一樣呢?

我是一個東北遼寧省的農村長大的孩子,在城市上大學,現在在縣城上班,有兩個孩子,孩子算是城裡孩子。

不同之處我從兩方面來說一下,一方面是我小時候的不同,另一方面是現在的不同!

一、小時候的不同

一是吃的不同。我出生在80年代,那時候談不上捱餓,但是肯定是匱乏!很多的孩子營養不良,現在我的習慣還是狼吞虎嚥,沒辦法,是真吃不著好吃的啊!而城裡的孩子,吃的條件就好多了,營養跟得上,聰明的就多。

二是衛生條件不同。農村孩子很多的預防針都不打,很多傳染病就這麼傳染給了孩子,有的毀了孩子一生。醫療條件更是很差,有些孩子的小毛病被擋誤成大毛病了,也就是為什麼說農村孩子得病能抗,其實是醫療資源的匱乏。

三是受教育的條件不同。小學、初中老師教育水平很有限,很多都不是師範畢業。教師的待遇低,老師叫臭老九,很多家庭也交不起學費,輟學的很多。我姑姑家的姐姐,就是學習很好,但是家裡供不起三個孩子上學,姐姐去南方打工,供弟弟妹妹上學,這也成為了她一輩子的遺憾!

四是農村的學習條件不同。學校的硬件條件、軟件條件很差,甚至沒有!農村的孩子很少或者沒有出去歷練學習的課機會,城裡的孩子出去鍛鍊學習的機會很多。教室條件,老師的水平都是上乘的,所以差距就不同!

五是農村的家長的思維不同。小時候我媽媽說,叫做砸鍋賣鐵供你上學。農村有很多家長卻沒有學習的意識,初中畢業就可以了,趕緊掙錢!城裡的孩子大學是必須要上的。

二、現在的不同

一是教育資源條件差距的減少。隨著大學的擴招,大批的師範畢業生充實到農村教育一線,希望小學,嶄新的樓房,嶄新的桌椅,甚至有塑膠跑道和球場。實驗設施更是齊全和嶄新。

二是教師待遇的提高。教師的評級越來越要求農村經驗,並且夠年頭自動定級,城裡的老師甚至都到農村來教書了。

三是衛生條件的改善。農村和城裡的孩子一樣一出生就建立健康接種手冊,每一個預防針都不會少。醫院更是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當然孩子有病了也可以去大城市去治療,交通的方便解決了距離產生的差距。

四是學習意識的增強。現在可以說沒有農村孩子不上學,城裡孩子上的大學,農村孩子也一樣上,家長可能依然辛苦,孩子哪怕學習有一技之長也會在這個社會找到工作,過著不錯的城裡或者農村的生活!

五是教育理念的公識。隨著城鄉一體化,城市化的加快,農村孩子很少有不學習不努力的人,城裡的孩子很多來到農村創業,城裡的孩子也很喜歡農村。

總之,農村有農村的樂趣,城裡有城裡的快樂。既然選擇不了出身,就勇敢面對!生命的意義不是悔恨是延續,生命的車輪不是後退是向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